苏支书又找人仔细打听后,最终想到自己的女儿。
他和自家婆娘,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但是他和别人也生了一儿一女。
当初他年轻时相看过邻村姑娘苗苗,他是很中意的,可惜苗苗娘家嫌自家能拿出来彩礼不够多,转头把苗苗嫁到岭头村另一户人家。
论起来,也是他没出五服的堂弟苏大强。
偏偏苏大强体弱多病,还是独苗,结婚一年都没能让苗苗肚子鼓起来。
倒是他有一回看到苗苗进山砍柴,跟了上去,曾经是看对眼的年轻人,自然是干柴遇上烈火一般,苗苗就怀上了。
这种事,有了第一回,就有后面无数回。
更何况苗苗生的儿子,和自家老大很像。
当然这种事,就算是背后有人说闲话,可没有真凭实据,也不会在他们面前说什么。
其实苏大强家里也可能心里清楚,但是绝不会闹出来,要不然苏大强死了就没儿子送终了。
后来苗苗又生了女儿。
女儿是嫁回苗苗娘家的村子里,可惜那女婿前几年和人结伴偷摸着进山想打野猪,可没想到反而被野猪给撞没了。
现在女儿带着个五岁的儿子,日子也不好过,苗苗前些日子还让他帮着女儿再找个男人。
因为女儿那边男人也是独苗,就想找个上门女婿,说白了就是去帮着干活养家的。
但是女儿要求还多,得是长得俊的,会体贴人的。
苏支书再三斟酌后,才在天黑后悄悄出门,去找相好的。
现在苏大娘要带两个孙子,倒是方便他出门,没人会管,会跟着他。
前些年苏大强没了后,苏大娘就把苏支书盯的很紧,有好几次,苏大娘都直接找到苗苗家去了,害的他都不敢多待。
现在没人盯着,他也熟门熟路敲着后门进去了。
都说家花不如野花香,哪怕苏支书也到了快折腾不动年纪了,还是先折腾一会儿,才说起女儿的事:“我给春芳看中个男人,虽然是身份有点问题的,但是长得好,人也结实。”
“他也带着个儿子七八岁的儿子,拿捏住他儿子,就不怕他起别的心思。”
“你给春芳带个口信,让她去看看人。”
苗婶子点了点头:“她原先倒是看中他们村里男知青,可惜那男知青有对象了,前些天回来还和我哭呢?你能替她上心,那就再好不过。”
又催着他回去:“你也赶紧走吧,免得你家里母老虎又到我这来借东西。”
苏大娘也不傻,不会说她自己是来找男人的,不是借针头线脑,就是借油盐酱醋。
但是苗婶子也不愿撕破脸皮,要不然自己儿子儿媳也会被人说闲话。
苏支书穿好衣裤,从兜里摸出一些钱和票递给她:“你自己留着,买点好吃的。”
苏大强爷爷奶奶以前都是在富裕人家干活的,据说救了小主子,得了不少赏赐才回老家来。
反正就是名声不好听,可家底丰厚,现在老人和苏大强都没了,家底也都在苗婶子手里了。
她也是个聪明人,大都是自己藏着的,还有不少银角子和银元宝呢。
因此从没主动开口问苏支书要钱,但是苏支书自己愿意给她花,她当然也不会拒绝。
“那行,我明儿去买点肉,顺便让春芳回来一趟。”苗婶子看着他笑:“明儿晚上你也来家吃饭吧?”
苏支书摇头:“等下回再说,到时让她来家里找我,我和她仔细说。”
哪怕是掩耳盗铃,明面上他也不能经常来这边。
他依旧是从后门悄悄离开。
现在晚上出来闲逛的人少,就算是遇到人了,苏支书也能找出冠冕堂皇的借口来。
而岭下村,现在大家也都被金沟村的那些二流子给弄怕了。
不是村里人进村,都恨不得盯着他们,看谁都像是手脚不干净的。
偏偏现在来村里养殖场实地观察,来学习的人很多,临近几个村都过来了,都想跟风办养殖场。
这就导致养殖场这边还没孵出来小鸡鸭苗供不应求。
这人多眼杂的,顾辞也怕出点什么事,干脆让楚红楚丹都去养殖场那边帮忙看着点。
第271章 热闹
苏支书是疼女儿,但却更看重儿子,因此也不是真的心疼女儿才出这主意。
是因为他打听到,现在的养殖场里,就是被下放的那姓宋的和姓姜的撑着,另外老的老,小的小,都是打下手而已。
虽然他也不懂,这养鸡鸭这么简单的事,也得讲究什么科学养殖。
但是他也明白,想办养殖场,就得按着上面领导的要求,得有懂科学养殖的人。
那姓宋的和姓姜的,就是他能拿捏住的人。
因此苏支书还去了村里另一户人家,这家是儿子没了,公婆想留着儿媳照顾孙子孙女,不愿让儿媳改嫁的人家。
苏支书很轻易的说动他们,毕竟男人上门,那就是白得一个干苦力的。
反正苏支书答应他们,每年队里分的钱和票,还有粮食,都交到他们老两口手里。
他们拿捏住这些,不仅不用担心孙子孙女受委屈,还能白的个干活的苦力。
而不管是他们的儿媳吴美琴,还是春芳,都是还没到三十岁寡妇。
不是她们不想再嫁,是有点舍不得孩子,是舍不得婆家吃喝不愁的好日子,最重要的是婆家不肯放人。
但是她们心里也迫切想有个男人,现在有了机会,当然不舍得放过。
等到她们跟着岭头村的知青们,去岭下村看到了模样俊,个子高,说话也温和的宋东峥和姜明澈,看谁都很满意,准备找机会来个亲密接触。
到时候众目睽睽之下,就算是不想上门也不行。
毕竟他们的成分本来就有问题,能入赘反而是他们最好选择。
而另一边,楚红一家子都对养殖场这边也很上心。
毕竟这是今年他们自己大规模的开始孵小鸡小鸭。
孵鸡鸭蛋都要近一个月才会陆续破壳。
而孵化时不仅要注意温度,孵化期间湿度,等陆续孵化出来后期,也得特别留意。
用来孵化的鸡鸭蛋,不仅得是受精蛋,还是越新鲜越好。
楚红肯定也希望,在顾辞管理下,孵化能顺利完成。
当然也不耽搁她先暗搓搓的准备好茴香桂皮八角黄酒这些好东西,等最后孵不出来的鸡鸭蛋,他们也不能浪费是不是?
期间,还有个让顾辞以及楚家人特别高兴的好事,就是农场那边,安排个小队长带着顾辞舅舅舅妈他们来学习。
顾辞为了能让舅舅舅妈多留几天,和家里人商量过后,就对小队长表示,过半月鸡鸭就能孵出来,他们多留几天可以带一批鸡鸭苗回去。
还是支持他们农场建设,无偿赠送一百五十只鸡鸭鹅苗。
当然期间也得先打报告,办一些手续。
小队长也是求之不得,立马一口答应下来。
他当然知道,顾辞是为了农场那边能对他的舅舅舅妈照顾点。
可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已,自然是愿意答应。
宋支书也想的远,私底下和顾辞说:“按说亲家舅舅舅妈来了,肯定得好好招待。”
“可还有同行的人在,要是特意备了好菜,怕是会被人看在眼里,要是在领导那多说一句,别人还以为咱们私底下做什么了呢?”
顾辞也懂岳父的担心:“爸你说的有道理,现在能让他们吃上大米饭就已经很好了。”
宋支书见他心里明白,拍着他的肩膀低声道:“明面上咱们不能太过,可私底下,早晚给他们吃白煮鸡蛋,鹅蛋最养人。”
顾辞也笑了:“还是爸你想的周到,有这就足够了。”
因此一日三餐,早上不是粗粮馒头,就是野菜团团,中午倒是能吃上白米饭,菜就是自留地里空心菜,苋菜,番薯叶子,豆角和茄子轮着来吃。
煎豆腐,丝瓜汤里放个鸡蛋,或者是蒸蛋羹,或者是咸鸭蛋就算是荤菜了。
晚上不是豆角煮面,就是酸菜面疙瘩。
小队长也觉得这伙食已经不错了,不仅能吃饱,菜里也能见到油水。
他却不知道,每天早晚,顾辞的舅舅舅妈都还能私底下加餐。
特别是鹅蛋个头大,吃着也香。
更让楚云霄和媳妇惊喜是,在这还能看到父母儿女,当然是不能暴露出关系,可这也足够让他们夫妻安心了。
可惜好日子过得特别快,小半个月转眼就过去了,鸡鸭鹅也都孵出来不少了,他们就算是再不舍,也只能准备回去了。
临走前,楚红倒是让顾辞特意去买来了一斤肉,加上五斤豆腐,三个鸡蛋和一些韭菜,包了顿饺子:“都说迎客的饺子送客的面,可我觉得咱们现在离别,是为了以后团聚,咱们今儿也吃顿饺子。”
虽然肉少豆腐多,可这饺子依旧是特别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