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漏算了,队伍里还有一个更吵的老傅。
李阿姨明晃晃地嫌弃老傅:“一看你就是不咋下厨,没油可以炼油,又不是什么难事。”
钟姨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她丝毫不慌张。
艾莉莎阿姨选完轮到她了。
钟姨也不客气,拿走了沙拉酱和番茄酱,据她所知外国人做菜就喜欢放各种酱汁,想了想她又拿走了黄油。
两个人又来又回,一番试探之后,正式开始了比赛。
钟姨果真如李阿姨所说先切五花肉来炼油。
主办方提供的厨具很齐全,刀从小到大依次排列。
钟姨拿了把大菜刀,目的明确的开始切肉。
肉摊在菜板上,钟姨手起刀落,瘦肉和肥肉分离,一点一点地切掉相连的部分,一整套动作十分的丝滑。
五花肉很快就变成了瘦肉和肥肉分明了两部分。
瘦肉钟姨只是简单的切了片,放在一边备用,专心处理肥肉。
她把肥肉改刀切成大小均匀的薄片,然后下热锅,中火慢炸,肉里的油脂和发热的铁锅碰撞发出滋滋响声,在锅铲的不断翻动下,肉的白边开始变成焦黄色,渗出的油往上冒出小泡,用锅铲舀出一点,油的颜色是清亮的。
这套流程钟姨很是熟练。
另一边的艾莉莎阿姨的操作就有点让人琢磨不清。
她先是挑了一把小的削皮刀,然后“大刀阔斧”地给土豆削皮,又切块,一顿忙活之后,把土豆块放进了水里煮。
然后又把目标对准了西兰花,西兰花的处理更是随意,她甚至没用刀,用手一点一点掰。
然后又切了生菜、洋葱、青椒圈。
看起来真的是蔬菜开大会。
急得老傅在场外团团转,“肉呢?她怎么一点肉都不放?”
“不会真要吃大白菜煮小青菜吧?”
“我不要!我要吃肉。”
艾莉莎阿姨听不到老傅的呐喊,她正忙着给蔬菜里面加橄榄油。
还好老傅的胃能在钟姨那里得到安慰。
钟姨准备的都是硬菜,一个水煮肉片,一个干锅鸭。
水煮肉片用的就是刚才切好片的瘦肉,加上了里脊肉,再添上盐,胡椒粉,味精,蚝油调味。
最主要的是加水淀粉勾芡。
热锅热油加姜蒜花椒炒出香味,把豆芽青菜这些用来做搭配的菜炒到七八分熟。
再加热油和豆瓣底料一起煮出一锅颜色诱人的“红汤”,依次放入滑嫩的肉片。
只看着就很下饭。
众人咽完口水,又看到另一侧的艾莉莎阿姨拿出了一盒酸奶。
第271章 酸奶拌菜,厨艺交流
艾莉莎阿姨把一瓶酸奶加进了放满各种蔬菜的玻璃碗里。
玻璃碗里是彩椒圈、西兰花、菠菜、黄瓜看起来花花绿绿的。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就是西餐里的一道著名的大菜——沙拉。”老傅意味深长地摸了摸下巴,分析道。
廖叔凑过来问老傅:“这东西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这个……当饭吃。”老傅其实也不理解。
他以前去过西餐厅,因为没有二锅头愤然离席,西餐给他的感觉就是吃不饱。
怪不得他儿子傅览山每次应酬吃完西餐都会胃疼,原来霸总胃病都是饿出来的。
王大爷咂吧着嘴,看着艾莉莎阿姨把碗里用酸奶和沙拉酱拌好了的蔬菜用叉子转移到盘子里,又抹上了一种褐色的酱料,从摆盘上来看非常好看。
但是比脸还大的盘子,装了一点点蔬菜,看上去也就一口的分量,只够塞牙缝。
艾莉莎阿姨出菜的速度要比钟姨快的多,沙拉拼盘摆好后放上薄荷叶,又开始了下一道菜意大利空心粉。
老傅松了一口气,“有主食就好。”
碳水脑袋离不开主食。
物理班五个大爷围在一块儿闲聊。
李大爷跟张大爷说悄悄话。
“原来西餐就是盘要大,量要少,空的地方放根草。”
“学会了,我回去给包子上挤点番茄酱,再用老干妈在盘子上划拉几下,给我儿子展示展示。“
钟姨这边众人期待的水煮肉片也顺利出锅,泼上热油香气四溢。
另一道干锅鸭是个用大火做的菜,提前腌制好的鸭肉,先炸再炒。
过完油的鸭肉被锁住水分,激发出很浓的肉香,鸭肉的边缘被油炸到已经有些焦黄,倒入铺满花椒和干辣椒的锅底,瞬间被豆豉染上红色,再倒入炸好的藕条和土豆条,一道菜色香味俱全。
干辣椒是钟姨自带的,由种植班吴阿姨提供的新品种辣椒制成的,香而不辣,深受叔叔阿姨们喜爱。
干锅鸭是开大火猛炒的。
主办方提供的是燃气灶,开大火的时候,火苗从锅底窜出来很高,看起来很是吓人。
火苗引得老杰克和一众外国叔叔阿姨惊呼。
钟姨丝毫不慌,镇定地颠锅,火苗也配合着她的动作上下翻动,让锅底均匀受热。
把大家看的目瞪口呆。
“中国人太神奇了,竟然会控火术。”老杰克猛拍约翰的背。
“stop!stop!我的背刚拔过火罐。”约翰使了一套拳法,逼退了老杰克。
“中国功夫!”老杰克惊呼:“你什么时候学会的中国功夫?”
“我的师傅教我的。”约翰非常的骄傲。
“我刚刚拜了大师,说可以教我中国功夫,我师傅就在那里。”约翰指向站在常青树代表团里的廖叔。
廖叔身量清瘦,身正如松,穿着白色的太极服,颇有隐世大师的风范。因为以前当兵的缘故,廖叔不管是站,还是坐,背永远是直的。
在老杰克看来这就是标准的功夫大师。
约翰带着老杰克冲到廖叔面前,大喊一句:“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老杰克眼前一亮,跟着有样学样。
一嗓子把老傅吓得后退半步,“老廖,你咋出来一趟,还收了两个外国徒弟?”
廖叔惊慌失措,把约翰他们拉起来,跟老傅解释:“他说让我教他两招,没说要当我徒弟。”
“可能他觉得这是你的家传绝学,只有拜师才能学,电视上不都这么演的吗?”王大爷摸着下巴分析。
廖叔还没搞清楚状况,就突然多了两个年纪跟他差不多的大的徒弟。
美食区的比拼在双方都关火之后,落下了帷幕。
叔叔阿姨们帮着一起盛菜,递盘子,大胆尝试自己没见过的新菜式。
赞美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一刻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吃干净的盘子彰显了大家对两位厨师的认同。
“这个酸奶拌菜谁发明的,吃着怪好吃的。”老傅在闭眼猛塞一口之后发现酸奶没那么难接受。
它这个酸奶不是甜的,反而有些淡淡的咸味。
蔬菜的清爽和酸奶的醇香在舌尖跳跃,是别样的口感。
钟姨的水煮肉片和干锅鸭不用多说,就两个字“好吃”。
她是让食堂主厨吴师傅都产生危机感的存在。
不只爱吃美食,还喜欢研究美食。
林晴岚吃的连连点头。
常青树的叔叔阿姨们的拿手绝活,让小林校长挺直了腰板。
下午是廖叔、梁姨和非遗班的潘姨他们参加的展演,这是一场文与武的碰撞。
第272章 老杰克学太极,要返校喽
廖叔以前在部队里是以实战训练为主的,打的都是拳拳到肉的功夫,既有力量又有爆发力的杀招,比如格斗术,擒敌拳等。
现在年纪大了,更喜欢修身养性的太极。
常青树太极班的陈老师,师从陈氏太极拳12代传人,是正儿八经学过的,以前在大学里边当过体育老师。
廖叔刚开始学太极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他总是全身用力,导致动作机械僵硬。
陈老师费了很大劲,才让廖叔转变思路,打太极时不再一味地用力,而是柔中带刚,以柔克刚。
廖叔身体素质是公认的好,学了太极之后每天早晚各一遍,勤加练习,更是有一种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是真的能打出“声音”,一拳一掌打出来都有破风声,让陈老师越看越满意,推荐廖叔去参加各种武术比赛。
跟老傅和国画老师、李叔和二胡老师这两组“冤种师徒”相比,廖叔和太极老师是真要互相欣赏,惺惺相惜。
这次来“世界老年大赛”也是在陈老师的写邮箱极力推荐下,主办方才增设了武术专区。
廖叔学会之后开始发展新的学生,他正在试图教会老杰克和约翰打太极。
“我教你们简化的太极拳,学会之后可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廖叔站得笔直,声音四平八稳。
“第一式,起式。”廖叔一面念口令,一边做示范。
老杰克和约翰学的有模有样的,脸上洋溢着对神秘中国功夫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