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听是武器,顿时来了兴趣,当即便让洛九演示,洛九道:“这里太小,请陛下移驾到宽敞空旷的地方。”
在御花园,洛九给大家演示了一下火炮的威力。
砰的一声,文武百官、路过的宫人,无不惊骇,连李世民的脸上都有些许异色。
“你要将此物献给朕?”
洛九答:“是的。”
李世民忙道:“你要何赏赐?”
洛九心里暗叹一声,终于问到这儿了。不过要开口前,她还是捏了把汗。自古帝王,没有不多心的。何况她要的人,本来就有些敏感。
洛九深吸一口气,“回陛下,民女不要任何赏赐,只想带走陛下宫里的一个人。”
“谁?”
“武才人。”
李世民当即皱起了眉头。
武才人,武曌(zhào),即为后世熟知的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据说,她本不叫这个名字,她却自创了‘曌’字,作为自己的名字,意为日月凌空。由此可见,有的人生来便有冲天之志。
武曌十四岁入宫侍奉唐太宗,得封为才人。武曌言行举止与众不同,初时颇为受宠。可没多久,精通天文气象的太史令李淳风便向李世民进言,他在一本奇书中发现了这样的一句预言:“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李世民立刻想到了武曌,如果武曌只是一个普通女人,他不会疑心。可他想到了一件事,宫里曾有一匹烈马名为‘狮子骢’,谁都无法驯服。武曌便对李世民道:“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
李世民问她为何,她道:“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
这个故事是武皇自己回忆记录到史书中的,她还记得当时李世民夸赞了她。
但洛九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在想,当时夸奖武曌的李世民,是不是同时也在暗暗心惊呢?
一个少女表现出了与她年纪不符的老辣果决,而且这个人时时在他身边,他怎么会不留心提防?
据传李淳风进言之后,李世民便冷落了武才人。
也许他不忍杀她,也许没有特别好的借口,或者他并不相信一个深宫妇人能够掀起什么滔天巨浪。皇位有多难得到,李世民最为清楚,怎么会平白落在一个女人头上?
他没杀武曌,并不能说明他不信那句预言,这个预言可能像梦魇一样缠着他。
在一次宴会上,李世民偶然得知手下一个将军李君羡小名叫五娘子。
他一想,此人是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五娘子。
这么多武,还手握兵权。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指的不就是他吗?
于是李世民找了个借口,把李君羡杀了。
武曌或许因此逃过一劫,但李世民仍旧没有放下对她的戒备之心。他死前下令让武曌到感业寺出家为尼,本以为这样可以永绝后患。可任凭他再怎么聪明,也绝对想不到自己儿子会把武曌迎回宫中,预言真的成真了。
此刻,在李世民的视角里,不由疑心。
不久前他刚刚得到女主武王的预言,现在来了个奇人,偏偏要带武才人走。
他不禁问洛九,“你为什么要带武才人走?”
第448章 你就不能是在等我吗
洛九为难,据实相告肯定是不行的,那会因为过于荒谬,被直接推出去斩了。
要想得到李世民同意,除非洛九说出的理由有利于他,而且他还能够信服。
于是洛九答道:“因为民女夜观天象,发现长安方向有两颗帝王星,一颗为明,一颗为暗。且上古秘书中有云:唐三代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民女推测,此预言指的就是武才人。
所以,民女把她带走,等于摘下陛下身边暗藏的帝王星,让她从此远离大唐,让陛下永绝后患。”
洛九提到预言,这对李世民来说,真是会心一击,说到他心坎上了。
李世民忍不住微微点头,但他直觉还是有点不对,却又想不出哪里不对。
李世民踌躇片刻,“这火炮可有图纸和配方?”
洛九道:“一应俱全,陛下着人生产即可。”
“既如此,你把图纸拿来给朕看看。”
洛九微微一笑,“陛下这是答应了?”
李世民一愣,他没想到洛九会是这个反应。
一般人都会默认他身为皇上一言九鼎,要图就是答应。虽然,他确实没想答应,但她怎么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跟皇帝确认呢?这不摆明了不给他反悔的空间吗?
李世民端起茶杯,喝水拖延。
洛九心底暗哂(shěn),不是她多心,实在是她也经常这么糊弄别人。别人是坑踩多了涨经验,她是给别人挖坑挖多了,自己走路也留个心眼儿。
尤其是和李世民这种人精打交道,务必提起十二分精神。
李世民喝了半碗茶,终于开口:“这事,也要看她是否愿意。”
洛九:“如果武才人愿意,陛下便绝不阻拦吗?”
李世民摸了摸下巴,“当然。”
洛九拱手:“那民女现在就去。”
*
在藏书阁,洛九见到了十五岁的武曌。
这空荡荡的藏书阁,远离喧嚣,只有浩如烟海的书籍和漂浮在空气中的灰尘。
年轻的少女独坐案前,静心抄录书籍,仿佛一切都与她无关。但当她转过头,便能看到她眼底的委屈和不甘。
引路的太监过去传话,“武才人,快别写了,来了位奇人,要带你走呢。”
武曌懒懒的搁下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要带我走?能走到哪儿去?”
洛九笑着应声:“既然天下都是王土,我们便到天外去。”
武曌伸出头,隔着林立参差的书架,见到一位陌生的女人。
只见她黑眸幽深,似笑非笑,一双慧眼好似将天机参透。不施粉黛,犹如霁月光风。风流倜傥,想必满腹华章。身姿挺拔,端得气势如虹。
武曌暗道此人不俗,连忙起身施礼,“不知贵客驾临,施礼了。”
洛九对那太监道:“我和武才人单独说会儿话,请公公行个方便。”
那太监有些犹豫,“这……”
洛九掏出一锭银子,有钱能使鬼推磨,那太监立刻乐呵呵的滚了。
两人相对而坐,开启了一场决定命运的对话。
武曌问:“你为什么要带我走?”
洛九道:“带你做大事,天下何其辽阔。这片天归唐王,我们便到另一片天去为王,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美在哪儿?”武曌极力压低了声音,“你说的可是掉脑袋的话。”
洛九道:“掉脑袋的事儿我都做了,说几句话怕什么?我知道你身在宫中,不得不把脑袋别在腰上,事事小心谨慎战战兢兢。
但我们为什么要做伸着脖子,随时被砍脑袋的那个?我们为什么不能做拿刀的那个?”
武曌深吸一口气,“你想谋反?”
洛九淡然道:“当朝皇帝是位明君,大唐盛世也不好反,没必要反他。所以我才要带你走,不然你留在这儿,日日抄这些书,这不是浪费光阴吗?你这么年轻,应该去纵横天下。”
武曌:“我没有选择。”
洛九:“我现在就是你的第二个选择。”
武曌沉默片刻,“我在这儿不是浪费光阴,我只是在等。”
洛九急道:“等那个预言成真吗?”
武曌没有正面回答,谨慎道:“反正,不是在等你。”
洛九:“我知道你原本不是在等我,但你就不能是在等我吗?”
武曌看向洛九深邃的眼眸,不知该如何回答。
洛九顿了一下,“或许,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如今在皇宫,在皇帝身边,在距离权力巅峰最近的地方,你怕跟我走是舍近求远。
可你想想,一句预言便能让你失了恩宠,只怕以后还有更难熬的日子。”
武曌苦笑了一笑,“我倒从来没有指望陛下的恩宠活着,所以也不会因失了恩宠而活不下去。再难熬的日子,我也能咬着牙挺过去。只是……那句预言,我真不知道是怎么传出来的。
一开始,我觉得很冤枉,想来应该是有人要害我。可我说句不怕死的话,我倒希望预言是真的,也不枉我白白受了这些委屈。”
洛九凑近几分,“我可以看到古今,我告诉你,预言是真的。”
武曌瞬间瞪大了眼睛,“果真?”
“是。”
武曌高兴得摊开手,“那……那我为什么还要走?”
洛九笑道:“你先别高兴,有两个理由,你非走不可。
第一,你在这儿称帝要等到六十多岁,前期要经历多少波折就不说了,你还得出家,然后嫁给当今陛下的儿子,从昭仪摸爬滚打升到皇后,和那些顽固的大臣们斗智斗勇,熬到六十六岁才能正式做开国皇帝。”
https:///yanqing/13_b/bjzyv.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