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完全呆住了。
自己当官?
她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
她看不上慈幼局八品、七品的官,可是……
宝钗不太记得自己是怎么从天香楼下来的,但她知道自己的心动了。
接下来,就看舅舅和妈是不是真的送她进宫了。
做皇后娘娘身边有品阶的女官,看着似乎很风光,可是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所以,她和沈夫人说的是,看舅舅和母亲怎么选择,若真的送她进宫,她愿意到皇后娘娘的身边。
反之……
则算了。
人生的路看着有千万条,事实上能选择的,真的没有那么多。
一切……就听命运的安排吧!
她在心里对她娘还抱着一丝希望。
薛家家大业大,哥哥管不好家业,她可以。
她在家,于薛家更好。
当然,如果在家,她也可以嫁个有潜力的读书人,或者干脆舅舅那边得力的干将。
宝钗相信,凭她自己也一定可以把未来生活打理得非常好。
一整天,她在学里都心不在焉的。
但难得的,沈柠的心情非常好。
再见皇后时,她就跟她说起了薛宝钗。
“……薛家啊!”
皇后忍不住笑了,“紫薇舍人之后?”
“正是!”
沈柠笑,“若她真的进宫……”
“用呗!”
只要是有才的,她都愿意用。
就像皇上说的,这世上就没有不可用之人。
只看用在什么地方。
比如他非常得意让有‘屠夫’之称的王子腾,再当征倭大将军呢。
“只要她是真的能干。”
慈幼局也是皇上的心病呢。
这太平时期,尚且如此艰难,若是遇到什么大的天灾,简直不敢想。
“我已经跟皇上说过了,”皇后道:“商队的成员,会选择一部分退伍的老兵。”
只要不是残疾太厉害的,能拿刀,能开枪,她觉得都可以。
“是个好办法。”
可惜,国库还是太穷,要不然,沈柠都想建议,给伤残老兵更多的福利。
如今的大昭,给他们的福利不过是免他们自身的田税二十年。
“这第一支商队我都已经想好了。”
皇后的眼中闪着特别的光,“就去罗刹国。”
从罗刹国又转道访问其他各国的使团,送回了他们的行进路线。
那些国家的人,自古以来,都深爱他们的瓷器、茶叶、绸缎等等。
往那边多走走,多了解了解,于大昭亦是百利而无一害。
“去罗刹国啊!”
沈柠非常心动。
她想跟着走一圈啊!
可惜……
想想入冬以来,至今还没好全的咳疾,她又只能叹息的放弃。
“要是再年轻个十岁,我一定替娘娘往那边走一趟。”
“哈哈哈~”
皇后大笑,“怪道我们是姐妹,我跟皇上说组建到罗刹国的商队时,也说如果我不是皇后,一定亲自往那边走一趟。”
可惜不能走。
她有更多的责任。
而且随着皇上龙威日盛,她要操心的就更多。
史上那么多贤后,能得善终的,却是不多。
尤其皇上至今未立太子。
只是这些话,她也不好跟这位沈姐姐说了。
先是慈幼局,后是大昭书馆,几乎都是这位沈姐姐鼓动她主持的。
皇后感觉,她早就在替她未雨绸缪了。
再多说,不过让她也跟着平添忧心。
皇后报喜不报忧,沈柠开开心心的来,又高高兴兴的回。
数日后,回京的王子腾和皇帝深谈一番后,果然就好像轻描淡写的提了外甥女薛宝钗,他正要说这个外甥女多好多好时,小三子在刘安的示意下,急匆匆的跑来,说太上皇那边有些危急。
王子腾非常遗憾的闭了嘴。
他希望太上皇能多撑些日子,要不然,皇上就得守孝,又如何能轻易的临幸后宫?
王子腾在回京之前,就让人打听过了,皇上的后宫至今为止,还是那么几个人。
皇子和公主的数量,更是不比太上皇。
这要把宝钗送进宫……
他昨儿在百岁街看过这个外甥女,小姑娘在某些地方和元春还有些相像。
但才情方面,听妹妹的意思,要比元春更过些。
王子腾觉得自己知情识趣的担了‘屠夫’之名,如今合了皇上的意,皇上不会找他麻烦,但难保以后,不会秋后算账。
把外甥女送进来,只要生个一儿半女,念在孩子们的面上,念在他是能臣、干臣的面上,想来王家和薛家,都另有腾飞。
第356章 女史
兜兜转转,没想到,薛家表妹到底还要进宫。
知道的时候,王熙凤怄得差点吐血。
她简直不敢想东府大伯娘知道的后果。
“二奶奶,您怀着身孕呢。”
平儿急了。
珍大奶奶和珠大奶奶都有了孩子,她们奶奶一步差,步步差,生生守了一年多的孝,人家的孩子都能跑了,她们奶奶才怀上。
不管是太太还是二爷都宝贝着呢。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大不了薛家的事,我们以后再不管了。”
什么亲戚?
简直是天坑。
“你不懂……”
王熙凤可伤心了。
早在贾、王两家闹翻时,她就没有娘家了。
对薛家,她虽然一直不远不近的,可是也想培养着,做半个娘家。
“不管懂不懂的,东府大太太那边……”
“我马上去赔罪!”
王熙凤的肚子有些不舒服,但不赶紧去赔罪,她会更不舒服。
因为现在最为难的应该是大伯娘。
她时不时的进宫,她以后要怎么面对好像姐妹似的皇后?
大伯送薛家表妹进宫,奔的不可能是宫女、女官。
不管是王家还是薛家,要的都是皇上嫔妃的位子。
就是那个表妹……也是如此。
王熙凤一边往东府去,一边细想薛宝钗一直以来的行径,突然发现,她可能才是最像大伯王子腾的那个人。
不行,一定要提前布局。
常翻邸报,又得过皇后不少赏的她,对皇后是打心眼里佩服。
“……你来,是因为薛家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