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娘是讲究生活品味之人, 去年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雇人。今年不同了,早春的时候,她便去瓦子买了各种花籽和花苗儿, 趁着闲暇和孙婶一道种满了前后院子。
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照料。
如今刚刚初夏, 院子里便已是鲜花盛放。粉色的芍药,蓝紫的绣球、深红的玫瑰、纯白的玉簪, 橙黄且层层叠叠的金盏花,交相辉映,随风摇摆, 仿若一副生动的油画。
而家里的院墙, 也被紫藤花攻陷了。那些浅紫色的小花儿像紫色的流苏,从墙头倒垂下来,柔韧的藤蔓好似被仙人施了法术般,沿着雪白的院墙攀援而上, 爬到墙头, 又突然倾泻而下,仿佛紫色的瀑布一般。
微风过处,花苞儿彼此轻轻碰撞摩擦, 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儿,偶尔也有黄莺和麻雀在这浅紫色的天地里捉虫嬉戏,不小心蹬落的花瓣儿,或惊起流连其中采蜜的小蜜蜂和蝴蝶,或落在院子里的晾衣绳儿上。
抑或打着旋儿飘落下来,落在藤下写书的杨蔓娘身上,和她脚边儿酣睡的白绾绾胡须上。
经过快五个月的连载,如今的《温宸绝密修仙手札》,也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
为了让笔下的修仙世界更真实也更宏大,杨蔓娘着重描写了蓝海修仙界和古原大陆修仙界,把笔触着眼于男主的见闻,修炼,境界提升,交换会,宗门生活,宗门大比,以及和其他修士之间的斗法。
修行无岁月。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百二十年光阴一晃匆匆而过。
如今的温宸已经三百二十岁了,他是个勤奋之人。优越的资质,加上光阴之瓶的加持,他如今的境界已经是合体期。
这个年纪,对于合体期的修仙者来说,绝对是年轻人。而且,因为进入宗门第五个年头的时候,吃过一颗驻颜丸的缘故,容貌一直没有什么变化,依旧保持着二十出头的青年模样。
当然,对于可以幻化容貌的修士来说,外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
但三百二十岁的合体期也足够骄傲了!
三百二十岁进阶合体,这是什么概念!
绝对的天之骄子!
虽然,后面还有大乘和飞升两个境界,但这不重要。因为整个蓝海和古原大陆,活着的大乘修士只有两个。
一个是妖族的青丘狐王狐清玄,另外一个是正道魁首天擎宗的烈阳居士。
两位大乘之下,合体期修士就已经是修仙界的顶级战力了!要知道,整个蓝海和古原大陆的所有宗门,合体期的修士数量,十个指头都能数的过来,而且,这些修士中,最年轻的天诚老怪都已经七百三十九岁了。
而如今的温宸,进入合体期寿元已经积攒到了九百岁,减去他如今的年纪,也还有五百多年的寿元!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还有五百多年的寿元去突破下一境界!是蓝海和古原大陆最有希望进阶大乘,甚至飞升的修士!
不过,性格谨慎冷静的温宸,并未因此狂妄自大。
他依旧生活在天瑞峰。这么多年,他已经完全习惯了宗门的生活,他好学聪颖之,没有浪费任何一丝光阴,不遗余力的五行法术和剑道双修,同时还兼修了阵法,炼丹,召唤术,制符术,增强自己的实力的同时,也庇护着宗门的安危。
作为宗门小师叔,温宸虽然为人冷淡矜贵,不够亲和。但他实力强大,处事公平公正,深受宗门弟子的敬畏和爱戴,在本宗和修仙界都极有威望。
在他的带领下,宗门年轻一辈人才辈出,实力蒸蒸日上。
当然,在这期间,他和女主朱曼儿也产生了许多交集。
自从当年在凌霄寒山初次相遇,赠给对方那枚雪息兽的妖丹之后,这个蠢笨话痨,又天真跳脱的狐妖便经常来找温宸。
当然,人妖有别,朱曼儿不敢来宗门找他。但是因着剑修体质的缘故,温宸需要每隔三年都要去凌霄寒山的顶峰,吸收极冷的玄冰之力。也不知小狐妖是如何做到的,每次温宸去凌霄寒山的时候,总是能恰好遇到她。
她有时央温宸教自己剑术,有时让央他教自己吹箫,或是得了什么宝贝,鬼鬼祟祟的想和温宸交换。
总之,为了接近温宸,小狐妖编出无数自以为天衣无缝,却又明显拙劣蹩脚的借口,让无数大宋读者心疼又哭笑不得。
尤其是每次见面的时候,朱曼儿明明已经化形成小娘子。但每每因为直男温宸的不解风情,郁闷或高兴的时候,还是会“噗”的一声露出一对狐耳,更是惹得夫人们怜爱不已。
也让无数读话本儿的大宋小娘子急得抓耳挠腮。
比如,每天都追读新章节的曹溪小娘子,便忍不住在绣楼上和自家姐姐曹韵,以及闺中密友刘妙真抱怨:
“哎呀,韵娘姐姐你说,温宸这人看着聪明,怎么就偏偏这么迟钝呢,我都看的着急了!明明小狐妖就喜欢他呀,才三番五次的找他,他可好,怎么就这么不解风情呢!居然一本正经的给人家教剑术叫吹箫,明知道小狐妖很笨的,根本听不懂,还那么严肃的!我简直恨不得钻进书里告诉他小狐妖的心意。”
“就是就是!小狐妖每次从家族领地,翻山越岭来凌霄寒山一趟多不容易!谁愿意巴巴的听什么劳什子剑术总纲啊!”
曹韵还没说话,一旁的刘妙真便忍不住附和道。
因为太喜欢朱曼儿这个人物了,所以,小娘子们私下里都直接称呼其为小狐妖,总觉得这样更亲近一些。
“嘿嘿,我倒是觉得温宸对小狐妖也很不同呢!他多专注于修炼的一个人呀,平常也不近女色。可每次来凌霄寒山修炼,被小狐妖这般缠着,他都没有不耐烦呢,要知道他平常多冷酷多杀伐果断啊!还有,之前墨瑾公子就写过,小狐妖被那个御兽门的老怪物抓住差点契约的时候,不就是温宸在背后默默救了她嘛。这郎有情妾有意,也太明显了!”
“对啊对啊!英雄救美!我看到他驱使飞剑,从百里之外,直接隔空斩杀那个御兽门的老怪,撕裂法阵救出小狐妖的时候,都激动死了!明明就是专门来救小狐妖的,还装的跟没事儿人似的说是路过!什么路过嘛!都绕了一个大圈儿,从蓝海天瑞峰追踪到古原大陆的最西南了!”
“哈哈!还有还有!小狐妖被法力禁锢,变不回人形的时候,他还用灵力做了个挡风的小斗篷给她,啊啊啊,这也太太太.......”
刘妙真只恨自个儿嘴笨,想不出合适的词儿来形容心里的感觉。
要是杨蔓娘在旁边的话,一定会告诉她,这种彼此互动的拉扯感觉叫“又苏又甜”。
“哎呀!俩人就不能快点儿互相表明心意吗?”
曹溪一脸托着腮,一脸的郁闷。
“就是就是,太慢了!看的我都替他俩人着急!”
“不行,温宸和小狐妖必须结为道侣,我要给墨瑾公子写信催一催!”
“唔......那我也写。”
第124章
“许兄!端午安康啊!”
“杨老弟安康!可去参加书友大会了?抽到优惠券了嘛?”
“自然去了!”
穿着一身儿蓝色圆领衫, 腰间挂着五毒荷包的许文浩,不紧不慢的从袖口儿抽出一张盖着朱雀门小报的印章,碧绿的镇纸大小的卡片儿, 笑眯眯的道:
“嘿嘿!托墨瑾公子的福, 鄙人抽到一张满两百文减一百文的无门槛优惠券, 老弟你呢?”
“哈哈!小弟自然也去了!区区不才, 抽到一张满五百文,减一百五十文的优惠券。”
“呦!你这手气不错啊!可以去朱骷楼茶馆儿喝上一盏凤茶!”
“嘿嘿!惭愧惭愧!都是运气!运气!”
......
“王姐姐,玉娘, 你们收拾好了嘛,咱们一道出门去买东西啊?”
“收拾妥了,就来就来!”
“对了, 别忘了带上优惠券啊!”
“带着哩!这怎么能忘, 能省下一百五十文哩!你打算用这优惠券买什么呀?”
“嘿嘿.....我听说御街的王氏染红胭脂铺子也是合作店铺,可以用优惠券抵扣的, 不如,咱们用这优惠券去买他家新出的白茉莉菡萏香粉吧!”
“好啊!”
“同去!同去!”
“嘿嘿,我也去。”
......
是的, 你没听错, 这就是端午期间的汴京城。
到处都是和书友优惠券有关的话题,家家户户都在考虑怎么使用手中的优惠券。
为了回馈忠实读者,杨蔓娘提前二十天便在朱雀门小报发布了举办书友大会的消息。
并且,在五月初三这一日, 在外城附近的同乐园举办了端午书友大会, 杨蔓娘联合朱雀门小报以及汴京的二十一家各色铺子,发布了签到抽书友优惠券活动。
把现代网站的每日签到活动引入了书友大会。
这个活动一经发布,便吸引了不少人。整个汴京的端午都变得不一样了, 往年端午汴京人的注意力都赛龙舟上,如今倒好,不光买了话本儿的小娘子小郎君们来书友大会签到,畅谈看话本儿的感受,交友,领取优惠券。
而且,这样文雅且能体面省钱的活动,还吸引了许多官宦人家的妇人们,就连那些端午期间休沐的年轻六部朝官们,也纷纷放下了架子,兴致勃勃的加入了签到。
甚至,还有许多外地书友,也为此慕名赶来。
可以说,杨蔓娘这个书友大会,以一己之力,把汴京的端午都带跑偏了。
不说那些抽到优惠券的妇人,回去如何的跟周围人炫耀,惹的邻里众人羡慕。也不提书友大会上,同好的书友们畅所欲言,大家广交朋友。
单单是在鲜花盛开的同乐园里,召开这规模盛大且别开生面的书友聚会,就是大宋开天辟地头一遭,为以后的无数次书友聚会开了先河。让无数来汴京的外地书友都终生难忘,即使后来回到家乡也反复跟人提及。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此刻的汴京人,还都沉浸在购物的喜悦里。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从五月初三书友会结束之后,短短三天的时间,大半个汴京城的男女老少都喜气洋洋,争先恐后的拿着优惠券去指定合作的铺子里买东西。
这不,保康门街上,江氏秘制粽子店外便热火朝天。
人头攒动,来买粽子的客人就排了十几丈长,喜的铺子掌柜田六儿见牙不见眼。
不远处的巷子口儿,两个十三四岁,模样儿相仿,且都穿着碧绿彩衣,打着柳条伞,手腕上带着五毒丝线的小娘子。
手拉手一路小跑儿,停在粽子店旁。
年纪略小一些的圆圆脸小娘子,攥着手中的一张绿色的优惠券,望着排队的人群,语气踟蹰的跟旁边的年长些的小娘子低语:
“阿姊......是这一家吧!”
“应该就是这家。”
年长一些的小娘子显然识字,抬头看了看招牌,一脸笃定:
“前儿个书友大会上,朱会长说了,如今汴京城一共有二十一家合作店铺可以用书有优惠券的。你看!他家门口拉了红绸子,上面写了朱雀门小报合作店铺的牌子哩!”
“这位小娘子说的对!”
正在给客人分装粽子的粽子铺老板田六儿闻言,指了指门口的招牌,笑眯眯的道:
“我家铺子的粽子都真材实料,价格实惠。墨瑾公子指定合作的二十一家铺子,有两家卖粽子的,我家铺子便是其中之一!”
“掌柜的!那买你家的粽子能用书友优惠券不,能抵扣吗?”
“自然可以!”
接过对方手中的绿色优惠券,扫了一眼上面朱雀门小报的印章。
“凡是有盖了章的优惠券的,本店都会按着优惠券上面标注的金额如数抵扣的,足斤足两,童叟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