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苏棠亲手做饭菜也不是白做的。
人家字写的好,临近过年了,家中各处铺子的对联就烦劳了。
尤其在大理寺任职,自家铺子里头的员工家里还是其他处或有矛盾有纠纷的尽可以来寻,不管是大理寺还是京兆府总要让自家人有个可以申诉打官司的近处由头。
平头百姓难免会碰上被委屈的事儿,衙门有人好办事啊,哪怕是东家给的方便,也是方便,总比没方便的好。
家里头的委屈被安抚,为东家做事也就越发的勤恳。
这种福利,苏棠绝对提供。
最重要的是她提出来这个建议,小夫君脸上的欢喜都压不住,只说她的法子好。
这不,过两日就要过年了,还盯着要问呢~
犹可见过了年之后大理寺京兆府衙门会相当忙。
更可见她的这位小夫君也还真是下定决心要任大理寺卿了。
***
除夕夜。
鞭炮声声,整个京都整个大乾都是一片的热闹。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不论是风寒之中唯有简陋的小屋避寒,还是宽敞的屋子里不出去就是穿着薄衫的富贵人家,此刻都是一样的欢喜。
苏棠买的小宅子里,同样的灯笼高悬。
寥寥无几的仆从丫鬟只
有几个当值的留着,卢大山和李清田随同那些位丫鬟仆从的在玩儿筛子投壶,其他的也都聚在了一起等着过年。
欢笑声和大黑的欢腾声透过窗子也听着热闹。
正房中的堂屋里,微微敞开的窗子可见着苏棠和陆静渊相互依偎着靠在一起。
超大的软榻上足可以躺下四五个人,身后的软靠宽大,怎么躺着都能撑,床边两侧摆着瓜果梨桃,饮水话本子,不管是吃喝还是玩耍,只要一伸手就能拿到。
祭祖过后,陆静渊就随着苏棠的性子这般的懒散下来。
按照苏棠的话说就是忙碌了一整年,不论是辛劳欢喜痛苦种种,总要在今日里懒散懒散,也好让祖宗的在天之灵瞧着自家的晚辈过的很舒服,祖宗们也好放心。
陆静渊觉得苏棠这话有些诡辩,可当真的这样软软的靠下来,才觉得还真不错。
连骨头缝里都好像发出愉悦的喟声。
而她更是喜欢这样子,随口的讲出的什么仙女的衣裳被偷了,却是放牛娃是个坏东西,最后仙女收拾了放牛娃的故事。
陆静渊明明记得自己小时候听到的不是这个样子,可听她讲了,好似那故事也该是这个样子。
只是竟不知道她又是哪里来的奇思妙想。
“这还叫有趣,那我再给你讲个哪吒大战小白龙的故事吧。”苏棠道,又往某处抬了下下巴。
陆静渊失笑的给苏棠递过去一块儿切好的果子。
苏棠吃着,煞有介事的讲起来。
天地初开,混沌生善恶,灵珠子意外落到了小白龙身上,恶珠子却是落到了原本的哪吒身上……
随着剧情缓缓展开,陆静渊也听的越发入神。
显然他更喜欢这个故事。
苏棠也喜欢这个故事。
毕竟她不会被放牛郎偷走衣裳,只是可惜了上一世她只看到了第二部就来了这里,第三部是此生无望了。
正就是感慨间,忽的听到外头传来低唤:“女郎,宫里来人了。”
苏棠陆静渊脸色骤变,早先的轻松骤然消失。
……
宫里的人从后门进来的。
苏棠也从后门直奔皇宫。
皇宫中灯火明亮,和京都里除夕夜的热闹似乎一样。
可皇帝寝宫中已然透着一股的凉。
脸色焦急的太医守在内室,看到苏棠进来,暗暗松了口气,苏棠看到他们,心头狠狠的揪起来。
果然随着太医的话,也印证了苏棠和陆静渊在家中所想。
第110章 有愧
皇帝病的很重。
比上次苏棠见到时瘦了很多。
眉眼的骨相都露了出来,脸上还长出了老年斑。
按照太医的说法早先陛下还能吃下一些苏棠的药膳,可如今陛下已经吃不下去多少了,尤其是今儿,明明普天同庆之日,陛下却只吃了半碗。
这还是一整日饭量。
为了不惊动朝野,这才趁夜召了几人进宫。
太医诊断之后,由着苏棠再琢磨出新的药膳方子。
“孩子,靠你了。”不放心儿子连夜守在皇帝宫中的太后拉着苏棠的手含泪叮咛。
苏棠重重点头,自当是全力以赴。
和太医们商谈了药方药膳搭配之法,按照苏棠的调配,在苏棠的亲手操作之下,散发着淡淡香气的药膳摆到皇帝跟前。
完全不同以往的味道。
带着淡淡的酸味。
太医们都有些紧张。
以往陛下最不喜酸,可眼下这碗汤,他们都闻着酸。
可陛下却是一口一口的喝了。
“好,不错。”
“……”
听着陛下的话,在场众人的心都几乎沉到了最下面。
皇帝连口味都变了。
太后擦去了眼角流下的泪水,笑道:“好,皇帝喜欢就好,这几日先这么吃着,过几日再要棠儿这丫头进宫,再给皇帝换换口味。”
皇帝点头。
太子压下眼中的痛色,勉强挤出一抹笑意:“今儿个是除夕,急忙忙的唤县主进宫,也是搅扰了你们,赏千金,如何?”
“谢太子殿下,谢陛下,谢太后娘娘。”苏棠行礼。
皇帝摇着头:“母后看看,这丫头可是会借机讨便宜。”
太后也是笑:“是啊,若是哀家不赏她点儿什么,这丫头可不是说哀家吝啬?”
“太后娘娘,臣女绝无此意。”苏棠忙道。
“是是,是哀家怜惜你。”太后吩咐身边的嬷嬷,“把哀家库房里的那一对红梅白玉瓶赏给她。”
“是。”嬷嬷应着,又对苏棠道,“那对瓶子可是太后娘娘年轻时最喜欢的物件儿。”
“臣女多谢太后娘娘。”苏棠立刻行礼。
乖巧讨好的神色惹得皇帝都笑了几声。
“既太后都赏了你,朕总也要也要有些表示。”皇帝道。
苏棠一双眼睛立刻灿亮亮。
金子?
只是随后只听皇帝道:“来,朕问你几句话。”
“?”
*
皇帝寝宫,宫婢宫监都退了下去,太后太子也都各自回去了,只有靠在床头上的皇帝和在五步开外恭恭敬敬的苏棠。
若是换做她刚来到这里,说不准会想些有的没的,但现在苏棠全然不会胡乱想。
何况皇帝问的第一句就是:“你那小夫君这些时日如何?”
“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只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苏棠。
皇帝问:“他可有说朕什么?”
苏棠睁圆了眼睛:“他说陛下宽宏,他们父子两人能为陛下尽忠是他们父子之福。”
皇帝:“是你这么说的吧?”
苏棠吐着小舌头:“陛下恕罪,不过他虽不曾言明,可就是这么做的,平日里往衙门早出晚归也就罢了,这些时日连臣女铺子里伙计家的案子也都接过来了。”
“他是不想再有冤假错案,还是想要升官?”皇帝。
“想升官。”苏棠。
皇帝扯了下嘴角似乎是想要笑,可本就虚弱的面孔上透出了一抹红晕,苏棠神色一惊,正要开口唤,皇帝抬手止住:“朕无妨。”
苏棠只能闭嘴。
皇帝道:“他想升官,可更想平冤案,不过是当的官高了,就能平更多的冤案。”
“朕没能成全他的父亲,朕想成全他,只是这成全却要落在太子身上。”
“这些话,朕应当告诉他,可朕不想见他。”
“朕不是不喜他,而是太喜他,才不想见他。”
“因为他和他的父亲长的一样,尤其是那双眼睛一模一样,他独占鳌头那日朕见到他,就好像见到了他的父亲。”
“朕年轻时喜欢往街上游玩,他的父亲就是朕在街上游玩时相识,后来他知道朕为皇帝,便下定了决心要为朕为大乾死而后已,当时他就是这么说的,朕以为他是忠心,朕也相信他,可朕没想到他竟真是死而后已。”
“他曾给朕上过折子,折子里有证据,若是朕真的下定了决心,江南官场至少有半数或裁或贬,那时江南动荡,怕是会出大事,朕没有动,意徐徐图之,他也认同,可朕和他都没想到那些人竟敢对他下手。”
“朕彻查江南,贬斥流放斩了三十八名官员,上至三品下至九品,看似是朕一时之怒,可实际上名单之上尽数都是他给的。”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看似江南尚算安稳的换了一批官员,看似朕也算是全了君臣之谊,但朕知道,朕错了。”
“好在他活着,还和他父亲一样走到了朕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