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瑶坐在了距离舞台约三丈远的主桌上,她坐下后,她的女儿长乐坐在她的身旁。
而其他人都不能和皇上同桌,只能坐下面的小桌。
黄知府见皇上落座了,赶紧吩咐人上菜。
一会儿后,二十多道菜端了上来。
顾瑶看着这满桌子的美味佳肴,一些菜她竟然认识。
她看了一会,但并没有立即吃,然而坐她对边的女儿却忍不住了,指了指其中一道菜问道:“这是什么菜?本殿怎么从未见过。”
“回公主殿下,这道菜叫糖醋排骨,它酸甜可口,酥而不腻,这几年在杨州出现的,是杨州的地方美食,不管是乡绅富商,还是平民百姓,都爱吃这道菜。”
长乐听完后,立即夹了一块吃了起来,吃完后,她给母皇夹了一块,道:“娘亲,您尝尝,这菜还真好吃,御膳房都没做过这样的菜。”
顾瑶尝了一块,,没错就是糖醋排骨,口感不错。
看来这扬州大概位于华夏古代的江浙地区,这些菜包括点心都很像浙菜系,除了糖醋排骨,还有糖醋里脊,狮子头,叫花鸡等等。
这江南菜都比较甜,菜里放不少糖和醋,说实话不是很符合她的胃口,不过顾瑶还是吃了一点。
一会儿,花楼的掌柜过来了,女子跪在地上,双手捧着花楼的戏本,道:“皇上,还请您点戏。”
“点戏啊……”顾瑶取过戏本,抬手示意对方起来。
不过她即便在这里待了二十九年,也还是不爱看戏,于是把话本递给了女儿长乐,道:“你点吧,点你觉得好看的。”
顾长乐拿过戏本,翻了几页后,点了两场戏,一场叫《今科状元》,还有一场叫《错点鸳鸯谱》。
第1238章 杨州是个好地方
很快,戏开始了。
顾瑶看着舞台上的戏子,不对,准确的说叫演员。
这杨州的黎剧和其他地方的戏曲完全不一样,甚至不属于戏曲,类似舞台剧,很像现代的话剧或者小品。
第一次在古代看到类似现代的话剧,顾瑶很震惊,她本以为那种说唱形式的戏曲,没想到是这种形式。
一旁伺候的吴公公一边给皇上倒酒,一边笑道:“皇上,奴才还是第一次看您这么认真的看戏呢。”
吴公公记得皇上在宫里时可不爱看戏,有时候看着看着还会睡着,但今日,皇上竟然看得很认真。
顾瑶喝了一口酒,笑了笑,回道:“这杨州的戏还真是别具一格啊。”
杨州知府黄洋立即接话道:“皇上,这黎剧啊,只有杨州流行,其他地方的戏楼都没有,因为黎剧需要非常专业的伶人,您看台上这些,可都是从小就学的,他们可以演出各种各样性情的人物。”
顾瑶点了点头。
心想,演这种舞台剧确实需要功力,准确的说是要有演技。
顾瑶此时注意到了戏中饰演书生的一名男子,模样十分俊朗,长得不错。
黄知府见皇上的目光停留在了舞台上饰演书生的男子身上,明白了什么的他,马上绕到一旁去告知旁边的下属。
顾瑶一边看戏,一边对身旁的官员说道:“杨州是个好地方,难怪大家都想来杨州任职。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果然是江南最好啊。”顾瑶感叹道。
“皇上,您在江南多留几日吧,明日臣陪您去郊外走走,看看江南水乡,顺便叫上江南的擅长作画的文人,让他们为皇上作画如何?”黄洋顺着皇上的意思说下去,这要是能将皇上多留些时日,等皇上对自己有了个好印象,那么自己以后加官进爵就有希望了。
然而顾瑶却摇了摇头,道:“不了,朕行程已定,后日便离开了。”
顾瑶接着又道:“朕看到杨州如此繁华,百姓生活富庶,很是欣慰,尔等地方官员也都尽了职,做的不错。”
顾瑶随口夸了一句。
虽然她知道因为自己的到来,这杨州城肯定粉饰过一番,但这儿的繁华是肉眼可见的,这儿的房屋建筑更美观,更坚固,需要更高的建筑成本,这儿的百姓穿的吃的比金陵的百姓还要好。
可见这儿是真的富裕,难怪以前在杨州的贪官随随便便就能贪污上百万两,曾经的赵家更是把这里当做他们的金库。
——
从华楼出来已经是晚上了,但杨州城依然灯火通明,这儿甚至连路边都有灯笼。
顾瑶回到了杨州官府给她安排的住所,梦园,这是一套十分雅致精美的宅院,坐落在西湖边,是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建筑,在现代,这相当于价格不菲的湖景别墅。
不过顾瑶回来后,发现院子里出现了几个陌生的身影,这些人不是自己带来宫女太监,也不是她的暗卫,而是几名年轻男子。
第1239章 不需要你们伺候
“小民参见皇上。”几名男子见到皇上来了后,纷纷跪下行礼。
顾瑶看着这几个男子,看起来都是二十岁,甚至十几岁的青年,模样俊俏,长得很是清秀帅气。
其中一个顾瑶有些眼熟,好像是今日舞台上的一个戏伶。
“谁让你们来的?”顾瑶看着这些年轻貌美的男子。
“回皇上,是黄大人让我们在这儿等候皇上。”
“哦!”
顾瑶皱了皱眉。
好一个黄大人。
这杨州知府竟然打起了这样的心思。
“他让你们做什么?”顾瑶再问,当然不用问,她也知道答案。
此刻几名男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有些不敢说。
一旁的吴公公见他们扭扭捏捏,于是严厉道:“皇上问话,你们需实话回答,否则就是欺君。”
几人听到这话,都赶紧磕头行礼,叫白笙的男子小声回道:“回皇上,黄大人说,让我等今夜伺候皇上,皇上让我等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顾瑶呵呵一声笑了。
还真是挖空心思啊,这些地方官这是想借此机会,哄她高兴,好以此升官发财呢。
“皇上……”这时吴公公凑到顾瑶耳旁,小声提醒道:“皇上,这几名男子虽然模样俊俏,但来历不明,且这儿也没有太医给他们检查身子,若是常年在烟花之地谋生的男子,恐身子不干净,玷污了皇上的龙体,皇上可要三思啊。”
吴公公心里有些着急,他是御前伺候皇上的宫人,若是皇上在外头沾了不干净的人,伤了龙体,那自己就是死罪。而且信平君若知道,也不会饶了自己。
顾瑶轻叹了一声,犹豫了一下后,她摆了摆手,示意几个人都出去。
再道:“朕累了,需要休息,不需要你们伺候。都回去吧。”
顾瑶可没想着在这里还搞出什么风流韵事。
这些陌生的男子,她更不可能让她们近身伺候自己。
得到旨意,几名男子赶紧离开了,他们看得出来,皇上不大高兴,若是惹怒了皇上,他们可就小命不保了。
几人出去后,顾瑶对身旁的吴公公说道:“去告诉杨州知府黄洋,让他端端正正的做官,别想着旁门左道,歪心思,在朕这里这一套行不通。”
顾瑶并没有下旨惩罚出着馊主意的杨州官员。
她此次南巡目的也不在此,她也不希望处罚了某地的官员,而导致后面的一些地方官害怕自己的到来。
“皇上,奴才现在就去。”
“等等……”顾瑶叫住了欲走的吴公公,再道:
“朕让你找人去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吴公公点了点头,回道:“皇上,都准备好了,糯米,红枣,红豆,芦苇叶……都按皇上说的备好了。”
顾瑶嗯了一声,再道:“好,那明日你让黄知府到街上找二三十个妇人来,就街头的普通老百姓,别找些达官贵人家的家眷。”
“奴才记住了。只是皇上您找这些百姓来做什么呢?”吴公公有些疑惑。
顾瑶随口答道:“做吃的。”
第1240章 做一种吃食,叫粽子
次日。
顾瑶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了。
而宫人们已经按皇上的吩咐,泡好了上百斤糯米,还有十几桶芦苇叶。
皇上说是用来做吃的,但具体做什么他们也不知道。
长乐公主比母亲起的还早些,起来后她便在院子里吃东西,一边吃,一边看着宫人们将那些她在金陵从没见过叶子拿进来。
“母皇,这些用来做什么?”长乐指着这些又长又宽,绿油油的叶子,好像金陵没有这种叶子。
“做一种吃食,叫粽子。”顾瑶看着桶子里的粽叶。
今日是五月初五,在她所在的那个世界,今日是端午节。
记得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会和外婆一起亲手包粽子,一次会包一两百个,送给亲戚朋友吃。但二十九年过去了,她再也没有吃过这种来自家乡的美食。
顾瑶记得在华夏古代,粽子从春秋时期就有了,是为了纪念一位爱国诗人。但在这个时空,这儿并没有出现这样一位诗人,所以这儿也没有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