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顾瑶长叹了一声,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紧紧勒住了一样难受,脸上则露出了惋惜的神色。
她顿了顿,道:“他的病没得治了吗?”
李太医犹豫了一下,然后回道:“皇上,臣确实没有法子能治好苏公子,臣判断苏公子病在五脏,且已伤及内里,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身子会渐渐消瘦下去,直到耗尽最后一丝精气。”
顾瑶没有接话。
她对中医的这些话术不大理解,但从苏煜这两年生病的症状来看,她知道,苏煜应该消化系统出了问题,胃、肝脏、胰腺这些器官,也有可能是血液病。
若是在现代,他的病是能治的,但这是古代,没有仪器辅助检查,没有对症的药,更不能做手术,所以他懂太医说的,苏煜可能是真的时日无多了。
“李太医,您尽自己的能耐,让他少些痛苦,多活些时日吧。”顾瑶也不为难太医了。毕竟古代条件有限,很多病太医也束手无策。
至于苏煜,她也管不了这么多,生死有命。
“臣明白。”
第1249章 她的儿子终于长大了
半个时辰后,处理完政务的太子顾璟来了。
“母皇,您今日好些了吗?”一进来,顾璟便问道。
听到儿子的声音,顾瑶又躺到了床上,然后剧烈的咳嗽了几声。
咳完之后,她声音虚弱的回道:“璟儿,你过来。”
顾璟来到了床边,握住了母亲的手,看母亲看起来好像很虚弱,他心里顿时担忧起来。
顾瑶看着儿子,他还记得这个小时候特别的调皮,也不爱学习,天天就喜欢跟在岳飛和沈皓后面,要去习武。
如今孩子长大了,再也不是曾经那个皮猴子了。
他的儿子终于长大了。
“母皇,您这手怎么这么凉?”顾璟感觉母亲气色看着好了一些,但这手却是冰凉的。
顾瑶回道:“刚刚太医来瞧过了,母皇这病还要养一段时间,所以接下来这半个月这朝会还是你去主持,政务也由你来处理。”
“母皇放心,您安心养病,这些儿臣会做好。”
听到这话,顾瑶笑了笑,随即又道:“母皇南巡这段时间,你做的不错,母皇不在,这朝廷安稳,国事你都处理好了。母皇很欣慰,你终于长大了。”
顾瑶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母皇,儿臣得一众文武大臣辅佐,才能处理好国政。这些日子,儿臣也是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做不好,如今母皇回来了,儿臣心里才能放心下来。”
顾璟实话说道,这几个月他确实觉得累,想来母皇这三十年来也很辛苦。
“你做得很好,母皇相信你将来也会是一个明君,不会辜负母皇的期望。”
顾瑶不知未来会如何,她还有九十九天就会离开这里,到那时原主扶摇公主的灵魂会回来,原主回来后,会发生什么,她确实很难预料。
所以此时此刻,她内心也很矛盾。
“母皇,儿臣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儿臣的侧室林氏又怀上了。”顾璟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虽然自己已经有了两儿两女,也有了嫡子,但这为皇家多添子孙也是自己的责任。
顾瑶点头嗯了一声,脸上却并没有太多笑容。
她看得出来儿子是开心的,所以将这个消息告诉她,但这却不见得是一个好消息。
顾瑶于是想了想,回道:“璟儿,母皇有些话一直没跟你说。你是太子,未来的君王。你为皇室开枝散叶是责任也是义务。但你要记得,将来作为君主,这后宫和前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你可以有喜欢的妃子,但不可独宠一人,更不可因为宠爱某个嫔妃而去重用他们的父亲兄弟,将这些人安排到朝中手掌大权。这人啊一旦有了权势,有了靠山,就会滋生她不该有的念想。你历朝历代,多少皇室子弟为了争夺储君之位而互相残杀,雍王朝是至发生过九子夺嫡的血腥大案。”
“你明白母皇说的吗?”顾要担心儿子将来管理不好他的这些妻妾。
“儿臣明白。”顾璟懂了母皇的意思。母皇是担心自己偏宠妾室,导致妾室有了不该有的念想,想将来谋夺皇后之位。
第1250章 孩子多了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还有,你将来做了君王若后宫再纳妃子,就会有更多的孩子。这孩子多了是好事但也不是好事。儿啊,皇室不可断了血脉,但也不可开出太多的旁支。这皇室宗亲一旦庞大,就会像胤王朝中期一样成为朝廷的巨大负担,导致整个王朝不堪重负。”
“假如你有十个儿子,其中一个继承了皇位,另外九个封了王爷,那这些王爵就是世袭罔替,他们每年都要从国库拿走至少两万两银子,你的儿子再给你生十几个孙子,那你的这些孙子也会出现很多的王爵,到时候一代一代,王爵人数成百上千,每年朝廷养这些皇室子孙的费用会高达几百万两,甚至上千万两。且这些皇室宗亲,他们还有可能凭借他们皇室身份在民间大肆敛财,兼并土地,搜刮民财。就像母皇的姑母,你的老姑母新城公主,就利用她皇室宗亲的身份贪污受贿,草菅人命,敛了几百上千万两银子。”
顾瑶语重心长的说道。
然而她说完,一旁的太子顿住了。
顾璟好一会儿没有接话。
他没想到母亲会跟自己说出这样一番话。
他想了一会,回道:“母皇,您的意思儿臣有些不明白。母皇的是希望儿臣少纳些妃子,然后少生一些孩子吗?”
顾瑶摇了摇头,回道:“你理解错了。母皇不是说你将来不能纳妃,也不是说你不能多生孩子,这些也不是你能控制的。母皇是希望你明白,皇室子孙太多将来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负担。”
“所以你要做的是如何让这些皇家子弟将来不成为皇室的负担。包括公主们,皇室每嫁一个公主嫁妆都是上百万两,如此夸张的数目,人数多了,也一样是巨大的负担。”
“儿啊,你翻翻史书,历朝历代,当王朝到了开始衰落的时候,都是朝廷负担最重的时候,那时候朝廷收上来的税银少则三四成,多则五六成都会用来养皇室宗亲,养王公贵爵,养贪官污吏,这些人会越来越贪婪,其势力越来越庞大,导致国库空虚,然后朝廷开始加增各种苛捐杂税,百姓不堪重负,开始造反,地方开始乱。长久以往,王朝要么自己像个烂果子一样,一天天腐烂下去,直到被推翻。要么被外部势力趁虚而入,直接灭亡。
顾瑶说着这些华夏历史上所经历的王朝兴衰史,其中明朝就是最典型的一个。
她不知道儿子能不能听明白她这些话。
顾璟点了点头,回道:“母皇,儿臣明白了。儿臣定不会让大越成为第二个胤王朝。”
顾璟觉得母皇说的是胤王朝,胤王朝末年就是这样灭亡的。
然而顾瑶却苦笑了一声,道:“璟儿,你还是没懂母皇说的话,大越现在虽然强盛,但一样改变不了王朝覆灭的命运,也许是一百年,也许是两百年,大越朝也会由强大走向衰落,直到和千百年来的其他王朝一样,灭亡。
第1251章 朕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母皇之所以倾尽全国之力灭了西凉国,灭了南云国,和戎国抗争到底,就是为了给大越朝续命。还有母皇不顾百官阻拦,不怕得罪天下权贵乡绅也要推行田亩新政,也是为了让大越朝走得更远一些。”
“但即便做了这些,也不可能改变王朝兴衰更迭的命运,只能是让大越多一些命数。”
“母皇,您这么说,孩儿心里害怕。”
顾璟看着母亲,这么多年了,这是母亲第一次对自己说这样的话,而且这些话太沉重了。
顾瑶苦笑了一声,他再又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璟儿,你也不用害怕。王朝兴衰有它自己的历史规律。你要记住,你将来是天子,是天下万民的君父,你要为百姓谋福祉,而不是沦为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们谋取利益的保护伞。”
“放弃了天下苍生的君王是不配做君王的。”
“母皇,您今日怎么突然跟儿臣说这些。”
顾璟感觉母亲今天有些奇怪,她说这些话好像是在交代自己什么。
顾瑶叹息了一声,以前她确实没有跟儿子说过这样的话,但今时不同往日,她还有三个多月就要离开了这个时空了。
“你记住母皇今日说的话就行了,先退下吧。”顾瑶说完这些后,摆了摆手示意儿子离开。
——
冬去春来。
熬过了严寒无比的冬季后,时间来到了元祐三十年正月初八。
立春了!
这一天天气晴好,过了春节后,百官们进宫参加今年的第一次大朝会。
今日没有人敢迟到,更没有人敢告假。
辰时一刻时,百官们都已经到了承光殿的大门口。
然而来了后,大家就开始小声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