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夏洛蒂给索伦写那封信,就是因为在伦敦对克林顿消除了误解,她不愿意因为长辈的指望和母亲的原因就强迫自己跟一个人在一起,可又不愿意因此刻意的疏远克林顿而失去幸福,所以,她决定把这一切都交给自己的内心来选择,顺其自然的发展。
听完事情的始末经过,玛格丽特顿了片刻,别的不说,就她和克林顿之间的感情纠葛变化这一点,实在是有点好品,于是她将手套盒关起来,十分恳切地问夏洛蒂能不能当她的小说素材,在不暴露隐私的情况下,把设定借她用用。
夏洛蒂一听,顿时乐起来,“真拿你没办法,写吧写吧,记得让我在你的书里的结局好一点,嗯,再让故事里的克林顿追我追的难一些,可以吗?”
于是,玛格丽特与夏洛蒂讨论了一傍晚要如何创造一个感情故事的大纲,到夜里玛格丽特还不忘记给夏洛蒂讲解麻将的规则,她让汉娜去木匠店里买回来了一堆小木头块,在上面用墨水仔细的描了样子,大晚上的,还与夏洛蒂带着这幅麻将去找了珀利两口子。
经过玛格丽特的循循善诱,又有珀利和她丈夫的天分在,几人很快就顺利的打上了麻将。
珀利和她丈夫本就好这口,上了手之后更是沉迷不已,陪着玛格丽特和夏洛蒂玩到了凌晨,直到夏洛蒂出去了一天没回贝兹先生那里住,才引起了亨利的注意,小报告打给了在外面忙着订婚仪式累了一整天的索伦。
索伦知道了都是哪些人跟玛格丽特在一起玩,也就不管她了,他今天和舅舅舅妈出去选了很久,最终决定把订婚宴的位置定在西伦敦的一座御赐宫殿,那地方是一位公爵的祖传家产,公爵与索伦关系不错,现在也是股东之一,那地方与曼彻斯特的温菲尔德庄园差不多大,周围还有百亩的私家山林,远离污染,环境优美,在伦敦算是十分难找的地方。
既然说要大办,那就不只是嘴上说说,只有那里的才能够容纳得下他们几方列出来的上千宾客,还不显得拥挤,能尽情的施展开手脚布置。
当然了,玛格丽特的时间要用来处理她那边的准备工作,这些事也是索伦来操办,他知道自然界有种雄鸟,会用鲜花来装饰自己巢穴吸引雌鸟,在与公爵一起见了十几名园艺师,商量用什么花材,怎么布置草坪和室内,好不容易才找到满意的方案之后,索伦感觉自己其实也跟这鸟差不多了。
转眼,五月中旬来到,在见了许多的裁缝之后,玛格丽特也选定了订婚宴上礼服的款式,按照流程,订婚时双方都要发表自己的演讲,等晚宴结束后的舞会开场,她和索伦需要领一场舞。
结婚仪式要一个月后在教堂办,他们选择了圣保罗大教堂,这教堂里的仪式就当对简单了,只需要在牧师的见证下签署契约就好,在场的宾客也都是一些近亲。
在这中间的一个月,他们会在伦敦自己的宅子里办几次宴会,用来答谢宾客,贝兹先生有一些不宜出入缺乏安保的大庭广众的好友,也会在这几场晚宴里登门拜访。
礼服环节之后,玛格丽特就收到了邀请函的样品,邀请函是里外两层,外面是描着烫银的花纹,上面有玛格丽特与索伦的姓氏首字母,打开来看就是一张要写具体邀请对向的内页,内页有刻出来的花边,样子很好看,算他办事很用心。
她只需要把她这边的宾客名单列出来,送到索伦那里去,他会让人把邀请函写好,一个个发出去。
玛格丽特请的绝大多数是文字行业的人,有这么多天与她接触过没接触过的各种出版社的主编,副主编,出版商,还有印刷厂的老板,以及俱乐部认识的那些同行,以及她的朋友们。
相比起来,新人双方的好友和有商务往来的人加起来都只占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是温菲尔德家以前纺织行业里的的合作伙伴,还有三分之一则是索伦家中长辈们的客人,尤其贝兹先生,宾客大多身份不简单。
不过,玛格丽特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准备,她每天打发完婚礼流程上的事,就要时刻关注普森先生送来的便条,好得知《玛德娜夫人》上架后的销量。
作为一个作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时刻关注市场,出入名利场什么的,她每天除了雷打不动耗时半日的写作计划之外,空出来的时间稍微与朋友们聚一聚也就没有了。
玛德娜夫人的字数才一二十万,但曼卡丝小姐这本书,算了算足足要写五六十万字,其中能省略的情节基本没有,为了给未来结婚和蜜月挪出来时间安心休息,玛格丽特现在每天都得工作八个小时以上。
她对作品反馈的大部分的消息来源,都是靠普森先生来信告知的。
普森信里说,玛德娜夫人上架三天,就在各大报刊上占据了相当多的版面,这些人一方面议论这本书的内容,说故事很梦幻完美,但又将主角塑造的十分立体,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夫人再到一个建立起商业帝国的女人,展现出了极强的个人驱动力对环境和命运的抗争,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推敲,认为玛格丽特的这部作品十分好看,是一部成功的小说。
一方面也不留余力的挖掘玛格丽特的私生活,他们议论她本人的花边新闻,无非是挖掘她和索伦之间的关系和故事,说些不好听的话。
对于玛格丽特的私生活,普森很乖巧地没有评价,毕竟这年头,越是出名的作家身后的情史什么的就越复杂,被人誉为大师的伍尔诺先生还有过三任妻子呢,这除了让大众认为他虽然是个天才但克妻,给他打上标签更方便大众牢记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坏处。
但是,普森先生怕玛格丽特受不了议论,还是十分专业地给出了劝慰,叫她看在钱的面子上,不要理会那些不好听的话,多看看销售额,发售短短三天,续订量就达到了惊人的五千册,这说明什么,说明经销商们看见了她受议论的程度,在其中看见了名气的商业价值,准备囤货往更远的地方倾销,至于对她受到的议论,但凡看过她的文字之后,就自然能明白她是怎么样的人。
玛格丽特对这番话很受用,她大概算了算,照这个趋势下去,这本书超过五千册以上的分成,也是一笔不菲的数字,相比起故事册子那一点少的可怜的利润,几个先令一本的精装书利润空间就很高昂了。
如果续订量能在一个月内达到两万册,超过五千以上的部分,根据合同比例,就可以给她带来一千镑的分成,已经能比得上索伦给她那笔钱每月的利息了,她可真有钱啊。
……
第103章 二更
梅兰妮一行人乘坐着自家的新马车,路上过了大约十来天,才慢慢悠悠地从约克旅行到了伦敦,这一路气候温和,四处都是花香绿叶,天气适合出行,沿途休息时游玩一些城市,倒是不算很辛苦。
马车上,几个妹妹很兴奋趴在窗边看着伦敦的街景,到了西区,就连安格莱太太都没见识过这么繁华的城市。
“大概还有多远啊?”她询问着梅兰妮,玛格丽特信里讲,她已经替她们安排好了下榻的地方,要她们一行人在伦敦住一两个月。
“快到了,我们已经在西区了。”梅兰妮来过伦敦,那还是没结婚的时候,她让她妈妈不要紧张。
可安格莱太太打交道的多是普通生意人,这一次想着要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往来,就有些难免的不知道如何应对,不过,她也不在乎这些,反正玛格丽特日子好得很,她来伦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参加婚礼。
他们家新建的度假别墅完工就租出去了,刚刚又买了块土地,正在修建度假别墅,现在是由梅兰妮的丈夫和她公公在看顾安,旅舍现在歇业了,也趁此机会在整修翻新,所以安格莱先生也来了。
安格莱先生则是悠哉悠哉,拿着报纸翻开,似乎十分安稳,梅兰妮看着,他似乎是在看关于玛格丽特的那些新闻。
安格莱先生看着这些人的描述,就知道玛格丽特在伦敦算是出名了,不光是她的小说,还是她准备订婚的消息,这些事随便翻动报纸都能看得见。
这一路上,他们一家人没有别的话题,全在研究这些事情,分析玛格丽特与那个索伦之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安格莱先生人很精明,大致猜了出来,这索伦的父亲好好一个人忽然病重,还有老夫人,也说在养病,就连婚礼都不来了,如果他不是约克人,或许还会相信,但他可是亲耳听镇上的爵士说过这两位的身体状况。
而玛格丽特离开庄园的时间又是太凑巧,他一顿猜测,觉得这事与玛格丽特有脱不开的关系。
要是这二位健在,恐怕一定不能同意这桩差距过大的婚事,但他们两个都销声匿迹了,也就没人能拦着他们结婚了,他倒着猜,很怀疑是索伦为了娶玛格丽特搞了什么阴谋诡计。
不过,他们销声匿迹肯定不止是因为这个缘故,说不定里面还掺杂着更多的秘密,例如梅格小姐那桩谁都看得出来用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