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人家可以直接给家中的女孩子请西席;百姓则觉得家中儿子读书,回来教女儿是一样的,而且既不会损害名誉,又能省一笔钱。
况且世人还有一种观念,就是女儿都是要嫁出去的,迟早是别人家的人,没必要像男儿一样学那么多知识,学了也是浪费钱。
因此,京城的知行学院数年间一直是个男校。
张梓若有心改变,但一直没有太好的时机。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贵女们都在太后太妃们的教导下集体学习知行学院的知识了,其他人家又怎么坐得住?
正所谓上行下效,皇上鼓励贵女们学习的消息一出,许多人来拜访张梓若,问能否组建女校?
组建,当然要组建!如今时机成熟,当然要抓住机会!
京城人有了让女子上学的想法,而河湾知行学院这些年也培养出不少优秀的女学生,女夫子,教学的人手也有了,此时不建,更待何时?
云淮给划了一块山清水秀的好地方,那里有一个占地面积广阔的庄园,庄园也一并给了她。只要在庄园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就能当学院使。
在修建学院的同时,张梓若往河湾知行学院写了信,让孙明调一批女夫子过来,尤其是毕业后,一时没有合适工作的女学生,送来她培训后,统一上岗。
另外,女护卫的事,写信给里正和姜恩,让他们问问大家的意见,可有愿意来京城的?包吃包住,家人也可带来,孩子可直接转到京城知行学院上学,薪酬福利和男校、老校一致。
如今,无论河湾,还是京城的知行学院都由皇家出薪酬,统一向百姓开放,堪称公立学校,新建的女校也同样会成为公立的学院。
张梓若为了建女校的事情忙碌,把云淮送过来的人手也都派了出去。宫内,沈明珠也在为教学生之事忙着。
修养的老皇帝甚为不满。以往,但凡他有个头疼脑热,满后宫的妃子争先恐后的要来照顾他。
而今,那些女人竟然像上课一样排了行程表,一三五,二四六的分人分批来照顾他。其他人等下课了,才会来看上一眼。
竟把他堂堂一个皇帝放在不必要的课程后面,实在是不知轻重!
放任此举的老四更是荒谬!
老皇帝让人把云淮叫来,好一番训斥。太妃们惶惶不安的在旁边劝阻,为云淮说好话。
老皇帝更气了,骂他们居心何在?
云淮从容道:“父皇,您误会了。人养病时,最需心情舒畅。若是身旁皆是喜庆的人与事,您的心情定然会更好,也会恢复的更快。
您生病,大家皆担忧愁苦,你若见了,心中不免烦闷,不利于病情恢复。
她们教导秀女,一来是培养人才,人尽其用。二来,她们教导学生,提起了精气神,到您面前伺候时,也显得更有精神气色。您见了,心情也舒畅。
而且,因为教书的事,宫中比起往日,倒是热闹许多。您看小妹也比以往活泼多了,每日学了新知识,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和您分享。”
皇帝想起散学后,叽叽喳喳要教他算题的小公主,神色缓和了不少。
云淮从袖中掏出一封请柬,说:“这是我娘送来的请柬,她来时,您正在休息,我就让她先回去忙学院的事,我来转交。
她拉着我,不放心的反复交代,让我务必把请帖交给您。说您治国安邦,满腹经纶,然困于宫中,天下学子不得见您的才华,是天下学子的损失,亦是您天纵之才的浪费。她想请您恢复后,到学院去任校长,教导学子。”
老皇帝没好气的哼了一声,“朕都这个样子了,她还惦记着朕的才华!她那锄头就没个消停的时候!”
第532章 何不看一看
云淮笑。他娘送请柬来,确实是想要邀请老皇帝去学院教书,但更是担心逐渐恢复健康的老皇帝总是对他指手画脚,影响他在朝堂上所发布的政令的通行。
所以,他娘早早的送了请柬过来,强迫他学了一堆好听的话,让他务必把老皇帝撬到学院去。
云淮心中满足愉悦,到了老皇帝跟前说起好话来,顺畅了许多。
他给老皇帝说,他娘都送了哪些药材,送了哪些让人心情爽快的话本;说对战攻防乐园建好后,一直在等着太上皇的检阅;说学生们学以致用,努力带领周边村民致富,具体的效果,您何不看一看?
一番蓝图画下来,让皇帝的心思不由得飘到了宫外。他自休养以来,既无政务要处理,又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百无聊赖,日日喝药,生活沉闷。
听了云淮转述的一番话,他不由想到了自己以前微服私访时的潇洒日子;想到了在京城红红火火,百官都喜欢去的攻防乐园,自己还从未看过。
以前自己是没时间,顶着皇上的身份不好去,如今他有大量的空闲,何不去转转?也可以看看那些学生们整的许愿活动,到底进行的怎么样,百姓是不是真的过上了更好的日子? 看看自己治理下的山河。
看看如今的知行学院有什么魔力,让老二如此喜欢,出宫建府后,还三五不时的往学院跑?
念头一起,便如见了风般不断膨胀。隔着透亮的窗子,看见外面明亮的天光,出去走一走,转一转的念头,越发强烈。
他当即让太医给自己诊脉,问太医自己何时才能出去走动?
“外出行走已无大碍,只是春寒料峭,必须得注意保暖,万万不可吹了冷风。”
老皇帝高兴地大笑,“好!好!这些天我躺得浑身无力,心烦气躁,来回就在这么一宫之内转悠,早烦得不行了!总算能出去了!”
他喜气洋洋,但看见云淮,又稍稍收了笑容,告诫他,“身为皇帝,不可肆意妄为。像改早朝时间,让后宫女子教学的事情,实在是胡闹,绝不可再有!
我听说你颁布了许多新令,重用知行学院出来的官员,对一些犯错的老臣格外严苛?”
云淮不紧不慢道:“如今国泰民安,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随着水泥路的铺垫,商业的活跃,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营生。繁盛之地,鱼龙混杂。官府审理的案子,也多了许多新的类型。
无论是税收,还是律法,都必须及时加以改变。
另外,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我让各部官员精简流程,精简奏折内容。这对他们来说,应当是减负才对。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凡是表现好的,我都会予以重用提拔。
而出自知行学院的官员,明显表现更出色,不仅提高了当地民生水平,而且在税收,断案方面也都做得很好。
父皇,若是您,您难道不会提拔这些有贤能之才,且尽心尽力的官员吗?”
老皇帝自是不会给出相反的答案。有才能的官员得到提拔,是天经地义之事。这样的人才,多多益善!
他说:“知行学院的官员出色,你重用提拔也就罢了,为何对老臣如此严苛?”
“严苛?”云淮说,“他们贪赃枉法,纵容下人强占良田,欺压百姓,插手讼狱之事。看谁不顺眼就安个罪名,把人扔进大牢。这样的行为难道不该惩治吗?我不过是按照律法处置了他们,何来严苛一说?”
老皇帝默然片刻,说:“他们到底是宗室,是老臣,你敲打敲打就行了,何必做得如此之绝?”
“父皇,我现在处置了他们,他们以后才不敢太过分。若是纵容,只怕以后胃口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到那时若是抄家处斩,他们就是后悔也晚了。而处置了他们,对朝中其他官员来说也是一种震慑。”
老皇帝心知老四说的在理,可他说的话都被儿子反驳了回来,心中难免不痛快。
想想以前,无论自己说什么,老四都绝不会如此反驳,定然是恭敬应是,谢他教诲的。
如今,老四当了皇帝,翅膀硬了,对他的话也听不进去了。
老皇帝不由得心中后悔,不该那么早把权利交出去。
云淮敏锐的察觉到了他的情绪变化,转而说了几句软话,说自己考虑的确实不够周全,只顾着按律处置,却没考虑到人情和臣子的心理,还好有父皇指点云云。
老皇帝这才心情舒缓,又告诫教导一番,一直说痛快了,才结束了此次谈话。
云淮垂眸听着,全程思想开小差:娘说的真没错,他这么爱讲,不去讲课,讲故事实在是浪费。
第533章 我们来了
老皇帝不顾天气寒凉,兴致勃勃的带了太监侍卫出宫。
他微服私访,先去乐园,对想朝他行礼的人摇头,禁止对方说破自己的身份。他看了几场比赛,看得热血沸腾,豪情纵横,亲自报名也要参加比赛。
乐园的管事当即给他安排了一队成绩积分垫底的对手。
皇帝从侍卫里随机挑了几人当英雄,带着自己的人手,在赛场上一路推到最后,尤不尽兴,马不停蹄的开了第二局。
早已报名,却被抢了比赛顺序的玩家不服,去找乐园管事理论,却被眼尖的人拉住,悄悄告知,“别去啦!正在比赛的是皇——太上皇!你还想抢位置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