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大铁匠与豆腐娘 > 第126章
  跑堂和杂役跑上前,想要帮忙扶住奄奄一息的孟驰坚,孟驰坚顷刻间后退两步,“好了,这会儿好像不痛了。”
  跑堂没太在意,苦着一张脸赶忙跟东家说:“刚刚差点惹得客人发火了,我们都不怎么会算数,我会一点儿,简单的还行……可是算得太慢。”
  “是啊,我现在才发觉,书院里居然不教算数!”旺旺抱着阿月,掀开后院与前面铺面当作软隔断的布帘,“怎么样,事情解决了吗?”
  “没事了,好在有惊无险,他们那边人多,怕罚。”
  旺旺把挂着泪珠,咬着手指的阿月递给孟驰坚,一边说:“你看你看,说了带你去找爹爹,你还不信,白哭了吧?你干娘什么时候骗过你?”
  她刚刚就这么哄着阿月,到处在米缸、柜子、菜篮里翻找,才没让这个小家伙一直哇哇哭。
  “还有哪些账?来我这结!小跑堂你快报。”豆腐铺还堵着呢,阿绵重返柜台,手拿算盘。
  跑堂的要求就是记性要很好,能把客人点的饭菜一字不落的完整重复。
  “第一桌是两碗豆花饭、加了鹌鹑蛋和炒菠菜;第二桌是点了砂锅狮子头烩豆腐、菊花豆腐、凉拌青瓜;第三桌是一碗豆花饭,加五花肉、豆皮、蘑菇、青菜……”
  “那么,第一桌二十二文、第二桌一百七十五文……”阿绵飞快地算出九桌客人该收的银钱,原本想趁乱赖账的食客也不起哄了,一一结账。
  第二桌的客人鼓掌叫好:“好一个有本事的小东家!”
  阿绵抱拳一笑:“哪里哪里。”
  片刻间恢复了铺子里的秩序,她跑到后院,“阿月,阿爹受伤了,快下来!自己去玩去。”
  孟驰坚用背带背着阿月,在树下装好了秋千,这就是之前想去铁匠铺里拿的东西。
  与普通的秋千不一样,这个秋千坐着的木板被改成了一个竹篮子,左右还掏空了两个洞,可以放脚,这样的话小阿月就可以安安稳稳坐在里面,绝对不用担心会掉下来了。
  不过这份忧心是多余。
  小阿月一被放在秋千里,她就聪明的用两手牢牢抓着两边的绳子,旺旺轻轻一推,阿月晃来晃去地笑。
  “这还挺省心的,不费爹娘啊。”
  阿绵拉着孟驰坚进屋子,翻找出药酒(家中有顽皮的小孩的话少不了的东西),开始给人上药。
  “别乱动。”
  孟驰坚用没上药的左手捏了捏阿绵的耳朵,在光下似乎能看到那些细小的绒毛:“让小婧把阿月带回家,我腿疼,恐怕今天是回不了家了。”
  阿绵低着脑袋、专心致志,“用阿豆把你驮回去。”
  “太颠簸了,颠得也会疼。”
  “那你要怎么样?”
  “今晚我们住客栈。”孟驰坚说道,免得小毛孩总是来捣乱。
  “哦。”阿绵抬头看了看他,慢吞吞应了一声。
  小阿月还不知道已被黑心爹娘双双抛下,高高兴兴地牵着孟婧的手,迈着脚步回家玩耍了。而孟婧揣着她哥塞来的一块桃花酥,“哼哼”两声,领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第一天铺子打烊,阿绵清点了铜板,继续搀扶着一瘸一拐、坚毅忍痛的人,挪到了客栈。
  “来间上房。”孟驰坚与小二说道。
  她想着好久没住客栈了,加上不用管小奶娃,今日虚惊一场,好在是个开门红,破例多使费用一些也无妨。
  “可惜,没有带话本子来。”阿绵感到有些可惜,不然吃一顿大餐后,边泡澡边看书,很享受呢。
  孟驰坚按住她的肩头,缓缓笑了。
  第184章 开铺子啦(十二)
  再也不要住客栈了。
  棉被里探出一个脑袋,阿绵露出两只眼睛,“什么时辰了?”
  “还有半个时辰大概就到午时的点了。”孟驰坚系着腰带,回头亲了亲她的脸侧,懒懒道:“我叫了饭。”
  “大骗子。”阿绵腰酸背痛。
  骗子去门口接过木托盘,他认为这种不用自己老是费事烧水、不用顾忌照顾宝宝的时光是很宝贵的,往后要多多争取住客栈的机会。
  托盘上是一道紫苏蒸鱼、一道清炒丝瓜、一份大碗的清汤面和一份小碗的排骨面。
  孟驰坚把碗筷摆好,排骨面摆在一边,“赶紧洗漱去。”
  阿绵馋了,总算肯从床榻上爬起来了。
  “待会儿我去铺子里,不然恐怕人多又全堵在门口。”
  “嗯。”孟驰坚也要去铁匠铺,此刻良心总算觉醒了一下,“也不知道宝宝怎么样了,今日我早点回去。”
  阿月——当然是生气了。
  她还从未和爹娘分开这么久,回到家大约两个时辰后就感到了大事不妙。
  晚食是小米粥和鸡蛋羹,阿月自己用勺子吃得乱七八糟的。往常都是她自己吃的,吃完了阿爹不一会儿会带她去洗澡澡、变干净。
  她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到处找不到阿爹阿娘,家里晒着的鱼鳔们也不见了。
  孟婧不怎么会给小孩洗澡,折腾了好半天总算把阿月用水擦拭了一遍,认为一个桃花酥的报酬实在是太、少、了!
  必须再让他请半只烧鸡才行。
  “等明天你就能看到阿爹阿娘了!”孟婧哄啊哄,最后使出了杀手锏,拿了个话本子给小阿月念着听,总算是听着听着把宝宝哄睡着了。
  阿月第二天睁开眼,立刻又在家里到处找,这下没找到是真的伤心了。
  不是那种哇哇哭,而是把脑袋埋在胳膊里,小小声的哭。
  这就是分离的滋味吗?
  小阿月决定再也不要理爹爹和娘亲了。
  夕阳西下,孟驰坚推开家门,伴随着“咚咚咚、咚咚咚”的声音。小阿月是个很有脾气的宝宝,坚持着不去看那声音是什么,在树下用木棍在泥地上乱画。
  “是谁回来了?阿爹回来了。”孟驰坚道。
  阿月听到他的声音,再也坚持不住,丢下树枝,跑了过去。
  孟驰坚一手拿着一个拨浪鼓和两个头花,一手把小阿月抱起来,“看我给你带回来了什么好东西,这可是我们排队排了一晚上,才给你抢到的呢!”
  “娘亲呢?”
  “马上就回来。小阿月是不是想我们了?”
  小阿月点头,被这样问了之后,又很委屈的哭了一会儿,这才原谅了阿爹和阿娘。
  等阿绵回家的时候,小阿月已经完全忘了昨晚和今日白天的不开心,拿着拨浪鼓转来转去发出声音,闹腾得很啦!
  “嗯……”阿绵盛饭时,用胳膊肘轻撞了一下孟驰坚,小声道:“怎么买拨浪鼓,家里以后恐怕就没个安静时候了。”
  “其他的我估计哄不好,宝宝没跟我们分开过那么久。”孟驰坚说:“忍忍吧,过一阵子她就玩腻了。”
  咚咚咚,咚咚咚,天气一日比一日冷;
  咚咚咚,咚咚咚,阿绵的铺子很景气。
  在这样的声音中,豆腐铺不知不觉开张一个多月了。
  豆腐铺的生意是不错的,阿绵又多请了一个算术还不错的帮厨,平日里可以在铺子门口卖铁板豆腐加吆喝。
  不知为什么,这招很能吸引客人们进铺子,比周遭的生意明显好一大截。
  “来份铁板豆腐、来碗清茶!”这样的点餐,已经成了周遭人忙忙碌碌后,一种消遣的方式。
  阿绵的铺子里从不卖酒。
  她早已找到了比酒好很多的,度过人生的方法。
  “东家,来尝尝新的高汤,”厨子喊道,“都到这时候了,咱们铺子里可不能不上豆腐锅子啊!”
  豆腐锅子与豆花饭那种煮好了再端上来的不同,是以鸡骨架、猪骨为料,熬出高汤,端上桌时有一个陶土罐,夹在炭火上,不断地煮。豆腐要用老豆腐,如此才可以久煮不烂,越来越入味。
  另有许多配菜,可以随着客人的喜好,端在桌上,让客人自行往里头添。
  “知道了——”阿绵回,“陶土罐我定了十个,应该明天能做好送来的。”
  “哎呀,忙着呢?”旺旺走进铺里,“给我先来份铁板豆腐,撒上多多的茱萸,我就爱吃你家这一口!”
  阿绵见她喜上眉梢,从后厨端来两碗高汤,“尝尝,鲜得很。发生什么好事了?”
  “嗯哼。哎,真的,舒坦,来你这吃啥都觉得舒服,”旺旺先夹了两片豆腐下肚,故作神神秘秘道:“我要成亲了,和陈捕快。”
  “恭喜啊!”
  “他家里催得紧嘛,我说正好,我家里也是。不如先假成亲,应付下家里人。”
  阿绵还在思索“假成亲”是怎么回事,旺旺说:“陈捕快家不在本地,喜宴也不好在女方家里办,我想着到时候在你这里办。”
  “可、可我这里不是很气派……”阿绵挠了挠头,她觉得喜宴应该在前头那些有二层小楼的酒楼里办,毕竟结婚是一桩大事。
  旺旺笑了笑,“乱说,我看你这里好得很。到时候热热闹闹摆个七八桌,我也来帮忙,一定能办得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