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都市言情 > 十里人家 > 第66章
  伏棂偶尔低声回应一句,引得白潋轻笑。
  这时,一个穿着簇新绸缎长衫、体态微胖的中年男子端着酒杯,脸上堆着过分热络的笑容,穿过人群走了过来。
  正是村里家境殷实的吴员外。
  他身后一步,跟着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女,穿着时新的撒花裙。
  这是他的独女吴秀秀。
  吴员外早年也曾纳过妾,一心想要个儿子继承家业,可不知是命里无子还是怎的,折腾了半辈子,膝下也只有秀秀这一个女儿。
  眼看着自己年岁渐长,身体也大不如前,那份“后继无人”的焦虑便日益深重。
  他既舍不得辛苦攒下的家业便宜了旁支的侄子,又实在不甘心让女儿带着家产嫁出去便宜了外人。
  思来想去,吴员外便打定了主意——要给秀秀招个上门女婿!
  找个老实本分、能干的年轻人入赘吴家,既能延续香火,又能守住家业,还能照顾女儿。
  这念头一起,吴员外看人的眼光就更“务实”了。
  以前是看家世、看钱财,如今更要看人品、看能力、看是不是能“撑得起门户”。
  白潋和伏棂的崛起,尤其是她们手下那些年轻得力的伙计,自然就入了吴员外的眼。
  他觉得,若能跟这两位“当家”攀上交情,日后请她们帮忙留意、牵线搭桥,物色个可靠又上进的年轻人入赘,岂不是近水楼台?
  更何况,还能攀交情,对吴家有益无害。
  吴秀秀似乎有些紧张,手指绞着衣角,目光落在白潋和伏棂身上时,流露出几分好奇和艳羡。
  “伏当家,白当家!”吴员外声音洪亮,“今日张铁兄弟大喜,也是咱们十里村的大喜事!”
  白潋也笑着举起手中的茶杯,“吴员外同乐!”
  她脸上带着笑,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这位吴员外,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势利眼”,以前仗着家底厚,看人总带着三分居高临下。
  尤其是对她们这些年轻姑娘家搞什么河运、种地,更是嗤之以鼻,原本也是不屑于搭理她们的。
  如今见她们生意做起来了,在泰和县都闯出了名号,倒是凑上来套近乎了。
  吴员外见伏棂反应冷淡,便把主要火力转向看起来更随和、此刻又带着几分醉意显得格外“好说话”的白潋,笑容堆得更满,“白当家真是年轻有为,巾帼不让须眉啊!”
  他一边说着奉承话,一边不动声色地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身后的女儿。
  吴秀秀被父亲一推,有些慌乱地上前半步,脸上挤出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伏姐姐白姐姐好。我叫秀秀,我爹总说两位姐姐是咱们村最有本事的人,让我多跟姐姐们学学。”
  白潋看着眼前的吴员外,心里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至于吴秀秀,一看就是被她爹硬推出来当“敲门砖”的,小姑娘明显紧张得不行,眼神里全是局促不安。
  啧,以前鼻孔朝天,现在知道来套近乎了?还拿女儿当筏子…
  白潋心里的小人儿撇撇嘴,她得赶紧把这个吴员外打发走,省得扰了清净。
  “过奖了,过奖了我们不过是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谈不上什么本事。”
  话锋一转,白潋非常自然地把主导权交到伏棂手上,“村里的事,河运的事,主要还是伏当家拿主意。我呀,就是跟着跑跑腿,打打下手,听安排。”
  她一边说,一边在桌子底下,用指尖轻轻挠了挠伏棂的手心:看我多乖。
  吴员外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了。
  他没想到白潋看着年轻随和,甚至带着点醉意,拒绝起人来却如此干脆利落,一点情面都不留,还直接把球踢给了更难说话的伏棂。
  他干笑两声,掩饰着尴尬,“哈哈,白当家说得是,说得是。伏当家自然是主心骨!那就不打扰两位当家雅兴了,你们慢用,慢用!”
  说完,也顾不上再拉女儿,自己先端着酒杯灰溜溜地转身走了。
  吴秀秀被父亲丢下,更加手足无措,脸涨得通红,对着白潋和伏棂匆匆行了个礼,也低着头快步追着父亲去了。
  白潋长长舒了口气,立刻转过头,凑到伏棂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气声,“我刚才表现好吧?”
  伏棂侧眸看她,反手将白潋那只在桌下作乱的手稳稳握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喧嚣渐渐从高潮回落,但喜庆的气氛依旧弥漫在空气中。
  白潋和伏棂起身告辞。
  张铁和孙小娘也换下了喜服,穿着家常衣服出来相送。
  张铁脸上还带着新婚的羞涩和喜悦,孙小娘则落落大方,对着白潋和伏棂深深一福,“多谢两位贵人!”
  白潋笑着摆摆手,“新娘子快别多礼了!”
  伏棂也微微颔首,温声道,“百年好合。”
  两人并肩离开了张家。
  几日后。
  白潋站在自家田里,想着清甜的萝卜炖汤。
  白潋一边点种,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嫩萝卜炒着吃也脆生。剩下的留着过冬,炖肉炖汤都好。”
  如今,她种地的心思早已悄然转变。
  河运生意步入正轨,养鸡场、茶饮铺子收益稳定,地里的收成足够丰盈谷仓。
  她不再像从前那样,掰着指头计算每一寸土地能换回多少铜板。
  现在,她更愿意把心思花在“伏棂喜欢什么”上。
  就在这时,边上传来脚步声,“白…白姐姐?”
  白潋闻声抬头,只见吴秀秀手里拎着个小巧的竹篮,有些局促不安地看着她。
  “秀秀?”白潋有些意外,站起身,“你怎么到这儿来了?小心别踩到苗。”
  小姑娘又被父亲推出来当“敲门砖”,自己估计也尴尬得很。
  吴秀秀见她笑容温和,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竹篮递过来,“白姐姐,我爹让我给您送点新摘的秋梨。自家树上结的,可甜了。”
  她说着,脸颊微微泛红,眼神躲闪着不敢直视白潋。
  送东西居然到上地里来找她了。
  白潋看着竹篮里几个水灵灵的黄梨,犹豫片刻,还是笑着接过篮子,“哎呀,真水灵!这梨看着就好。”
  吴秀秀应了一声,目光被地里绿油油的“白姐姐…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白潋见她好奇,便蹲下身,指着地里的萝卜苗,耐心地解释道,“你看,这些小苗挤在一起,都长不好。就像小孩子挤在一个小屋里,谁都伸展不开手脚。得把那些长得慢的、瘦弱的、或者挤歪了的,拔掉一些。”
  吴秀秀也蹲了下来,凑近了看白潋间苗的动作,眼神里的紧张被好奇取代了不少。
  这孩子,其实和翠儿差不多大。
  白潋看着吴秀秀渐渐放松下来的侧脸,心中了然。
  对于吴员外,她懒得敷衍,公事公办,甚至带点不耐烦,直接堵死他的心思就完事。
  可秀秀还是不一样。
  她年纪小,面对这样的“任务”恐怕只有无措和尴尬。
  那点迷茫和自卑,像极了当初刚走出家门的自己。
  这让她没法像对待吴员外那样,硬邦邦地甩冷脸或者立刻把人打发走。
  归根结底,白潋烦的是吴员外那种带着算计的势利眼,而不是眼前这个懵懂的小姑娘。
  “秀秀,就像这小苗,你得先知道自己喜欢在哪儿长、能长成什么样。你爹让你跟我们,可伏当家擅长的是运筹规划、精打细算,我嘛,也就这点摆弄土地的笨功夫。人和人不一样,强扭的瓜不甜。”
  吴秀秀眼眶微微有些发热。
  “我其实挺喜欢绣花的。”她声音更低了,带着点连自己都觉得没出息的羞愧,“就是绣得不太好…”
  “喜欢就好。”白潋立刻肯定道,“绣不好怕什么?多练练手就熟了。”
  吴秀秀用力点了点头,“嗯!谢谢白姐姐!”
  没一会儿,吴秀秀走了,白潋也没留她。
  点完种子,覆上薄土,再轻轻压实。
  忙完萝卜地,白潋没歇着。
  这会儿王丫、张铁和张树生已经都来了。
  “都到齐了?”白潋笑着打招呼。
  “来了来了!”
  白潋开门见山,指着地里说,“高粱耗地力,连着种,地就‘累’了。这时候种豆子最好!绿豆、黄豆都行,豆子能养地!”
  “还有,”白潋又指着旁边说,“收了之后,也可以点一茬绿豆。这叫‘抢种一季’,多收一季豆子不说,地也养了!”
  “这法子好!”张叔拍着大腿,“省得地闲着长草!”
  “堆肥坑都封好了吧?”白潋又转向他们,“记住,没裂开缝之前别去掀。等开春,里面的东西黑乎乎、没味儿了,就是好肥。”
  ……
  就在白潋做这些事的时候,伏棂也开始了她例行的“巡视”。
  她没有大张旗鼓,只带着石燕和一个账房先生,轻车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