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奇怪,这段时间,孙建军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开始学会关心她和秀秀了,甚至中午还会去接秀秀回来,然后给一家人做午饭。
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有人在背后支持自己,马晓兰还是觉得挺欣慰的。
孙建军坐在马晓兰旁边,语气温和:“这么晚了还不睡啊?”
“你先睡吧,我记完账再睡。”
“晓兰,你先把笔放下,我想和你商量点事。”
马晓兰头也不抬,“什么事?”
“我想找你,借点钱。”
“借钱干什么?”
孙建军隐瞒了要帮姐姐一家子修房的真实想法,说:“我们厂子效益不好,我想再精进下个人技术,调到另一个部门,所以要去外地学习一段时间。”
对于他的工作,马晓兰并不关心,便随口道:“借多少?”
“500。”
马晓兰停下手头动作,惊讶地看向他,“你傻了?我哪有那么多钱?”
孙建军皱眉,指了指账本,“你这分明就是拿我当外人,你这不是既在卖早餐,又在卖衣服吗?怎么会没钱?”
“孙建军,你明明知道,这钱又不是我一个人的。”马晓兰气愤道,“我就知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原来你在打这主意呢。”
“你就是榆木脑袋。”孙建军压低声音,“姜泫现在又不在,你还老实巴交地记着账,就算你把所有的钱都拿了,她不是照样不知道吗?”
马晓兰合上账本,腾的一下子站起来:“孙建军,亏你想得出来。人与人交往,靠的是诚信,姜泫对我好,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对不起她的事。”
“简直不可理喻!我是你丈夫,是要和你过一辈子的人,难道在你心目中,我还比不上那个姓姜的?”
看到孙建军面目狰狞,马晓兰冷笑一声:“这话你可算说对了,你还真比不上姜泫。”
马晓兰靠近几步,盯着他,一字一句:“自从我嫁给你,你扪心自问,你有没有尽过一次做丈夫的责任护过我周全?哪怕一次!孙建军,哪怕有一次,我都不至于这么恨你!”
想着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马晓兰闭了闭眼睛,咬牙切齿,“是姜泫,是姜泫把我从泥潭中拉了出来。”
“行了行了,不用再说了,今天的事就当我没说吧。”
孙建军气恼地向卧室走去,走了几步又回头,“我以后要忙,没法接送秀秀,你自己想办法吧。”
马晓兰冷笑几声:这就是她找的好男人!
他以为这样就能难倒她了吗?
她马晓兰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就不会怕任何艰难困苦。
“秀秀的事不需要你操心,你还是抽个时间,咱们去把离婚手续办了吧。”
孙建军停住脚步,冷冷地盯着马晓兰看了好一会儿,“你他妈动不动提离婚,真以为老子离开你会过不下去啊,离,明天就去离。”
“行,我待会会准备好资料,明天等秀秀上学后就去办理。”
语气平淡地说完这句话,马晓兰回到桌子边,继续记当日的账,然后进去另一侧的卧室和女儿睡了。
而孙建军,气得直砸墙。
第二天一早,送女儿去学校后,马晓兰便拿着资料去机械厂找孙建军。
谁知道他却临时出差了,听说要半个月才回来。
马晓兰觉得肯定是孙建军故意在拖时间,不过她也不急,反正她要离婚的心意已定。
这会还早,她便去了西关路。
因为惦记女儿的午饭问题,十一点刚过,她就把活安排给了两个学徒,急匆匆赶回了家。
一推开门,她便愣住了。
院子里,胡桃正和秀秀吃面。
马晓兰一下子感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胡桃笑着招呼她,“晓兰回来了?我今天做的面比较多,一块吃吧。”
说着,胡桃起身,就准备去厨房帮马晓兰盛饭。
马晓兰赶紧拉住她,“别啊,姨,秀秀在您这儿吃饭我本来都挺不好意思了,哪还能再麻烦您,”
秀秀端着碗走过来,低声说:“妈妈,我本来没想吃奶奶家的饭的,是奶奶非要留下我。”
“我看孙同志今天没回来,想着你们应该都有事,就给孩子带着做了一碗,邻里邻居的,这点小忙不算啥。”
马晓兰转向女儿:“你是自己回来的吗?”
“嗯。我们同学从去年开始都自己上下学了,妈妈,你不用担心,我会注意安全的。”
秀秀其实不小了。
但马晓兰就这么一个孩子,自然在安全方面会更小心一点。
“以后不能再这样了,我会想办法去接你的。”
胡桃道:“晓兰啊,如果你们两口子都忙的话,以后中午,就让秀秀来我这边吃吧,反正也就多半碗水的事。”
平日里,两家人接触时间长。
马晓兰也知道胡桃的为人,并不是那种口上说说的人。
便也没虚情假意地推辞。
她握着胡桃的手,“姨,谢谢您,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她手忙脚乱地从衣兜中拿出两张5块的钱,“这钱您拿着,就当是秀秀的伙食费。”
“哎呀,给什么钱?就一个半大孩子能吃多少?再说了,点点和繁星中午不回来,秀秀陪我
一起吃饭,我心情也好。快把钱收起来。”
“可是我实在过意不去。”
她觉得自己欠他们家的实在太多了。
她失业后,是人家姜泫毫无保留地教她手艺,带着她赚钱。
而现在,胡桃又要帮她给孩子做饭。
她忍不住红了眼眶。
胡桃安慰她:“你别多想,邻里近亲的,这点小忙真没啥。”
马晓兰没法,只得暂时把钱收起来。
她想着回头多给胡桃和孩子们买点营养品。
没了这些后顾之忧,马晓兰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意上了。
第176章 番外二
每到周末,马晓兰都会去电话亭给姜泫打电话,详细说明这一周灌饼和衣服的生意情况。
而姜泫,除了写信寄设计稿外,也经常给她出谋划策,比如在节假日做一些优惠活动,进行捆绑销售,实行集卡制等等。
所谓集卡制是每买一个灌饼,便获得一张卡,等集齐七张卡后,就能免费换一个灌饼。
还有做一些周边,比如自己设计卡通贴纸,明星片等等。
这些活动,一推出,就因为新颖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店铺门口,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一下子成了西关路的地标性铺面。
马晓兰忙得连喝水都顾不上,更别说吃饭了。
姜泫给她出谋划策,“兰姐,你不能这样啊,任何时候,身体都是第一位的,你先把每天要卖的灌饼数量确定下来,卖完就关门。”
“可是排队的人那么多,不多卖点不是亏了吗?”
“不会亏,在生意场有个名词叫饥饿营销,简单来说就是限制灌饼的数量,这样更会刺激大家消费。”
“行,那我明天开始试试。”
“对了兰姐,还有个事要麻烦你,你空的时候辛苦留意下出租的铺面,如果有合适的就帮我定下来。”
马晓兰疑惑:“你又要开什么店啊?”
“服装店,摆摊不是长久之久,咱们得早点打造自己的品牌,我这阵子又设计了几款衣服,回头把设计稿给你寄过去。你没时间做衣服的话可以喊你之前的同事帮忙,工钱可以开高一点,但质量不能有问题。”
“行,我知道了。”
“还有灌饼店,也要开连锁店。”
马晓兰疑惑:“连锁店?”
“对,既然咱们的灌饼生意做起来了,说明咱们这种模式没什么问题,那咱们就以现在的铺面为中心,继续开分店,每个店都雇人来经营,我们给他们教会制作方法就好了。”
马晓兰疑虑:“那万一他们拿着我们的技术去单干怎么办?”
“放心吧,核心的技术比如酱料制作之类的不会透露出去的,咱们只传授制作灌饼的方法。声野看人比较准,到时可以让他把把关。”
姜泫继续道:“像这种小吃类的,除了西关路,还有步行街,学校周边,工厂附近,客流量应该都不错的,等我暑假回去再考察一下。”
*
“各位旅客朋友,本次1816次列车已安全到达宁州站,请下车的旅客携带好行李物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引依次下车。”
姜泫望向窗外,久违的感觉迎面扑来。
她提着粉色的行李箱下车。
站台上,陆声野一身军装,正向这边张望着。
看到姜泫,他快步走过去,轻轻接过行李箱,另一只手却紧紧地抓住她的手。
“坐那么久的车,辛苦了。”
“还好,买的卧铺,正好是下铺,看看书,睡睡觉,时间过得倒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