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女性真正崛起的代表,也是踏上了男女真正意义上平权的第一步。
解决完科举的事,石静娴就要解决选秀了。
但说实在的,宫中的皇子们,确实面临着成婚难的问题。
小的时候住在阿哥所天天学习,好不容易长大了,能上朝了,又每天去衙门办公后抓紧时间回宫。
甚至于一些阿哥在宫中办公,更没有时间出去。
官员家的女眷们,倒是能出来踏青亦或是办个会啊,宴啊的。
但也几乎不请男客,男女分开。
石静娴想着选秀的事,卡在十八岁,也算给了那些女子多一些选择。
毕竟有人爱学习,也有人不想学习。
她只是想要给女人多一个选择,并不是完全一刀切。
“女子科举年龄到35岁截止,不论考上与否,皆不能再考。”
石静娴看着朝臣继续说道:“为朝廷选拔有能之士,乃天下人之己任,若是有人恶意阻挠家中妻女学习科举,其心可诛,按叛国罪论处。”
看着大臣们一个个眉头紧皱还是不情愿的样子,最后还是雍亲王站出来。
问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皇上,若是成亲后,女官们怀了身孕…”
“那自然是有产假的。”
石静娴考虑到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怀孕的情况也不同?
就如同胤礽这两胎一样,总不能皇帝在上面发言,女官在下面孕吐吧?
“若是特殊情况,那在孕期女官可随时卸任,待日后孩子种痘成功。便可重新上朝。”
考虑到这里的医疗水平不行,石静娴放宽了对女子的待遇。
她不希望女官像是在唐朝一样,昙花一现。
“若是夫妇两人同时在朝为官…”
石静娴抛出诱饵:“每年都夫妇两人都能领到一笔朝廷发放的安家抚恤,外放官员也会尽量将人放置到一处。”
最后石静娴宣布不允许考官的条件。
做妾者,不允许考官。
从现在开始,妾室超过5人者,三代不允许考官。
三代之内,犯过罪者,不允许考官。
为了防止不顾女子心意随意纳妾,买卖妾,不择手段竞争,故意毁人清白者。
纳妾需到官衙登记,凡证据确凿,女子不同为妾。
则按强奸罪论处。
大臣们都没有听过这罪名,后来还是石静娴又简单的说了一下。
才让众臣明白,这也说明了,日后纳妾是有风险的。
若是被政敌利用,反咬一口…
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康熙坐在朝中,听着石静娴喝大臣们宣读一项项新的政令,才后知后觉。
他的保成早已胸有丘壑,在努力的将大清带领到一个新的时代。
女子科举的事情敲定后没几天,四福晋恪靖公主等人纷纷进宫。
她们这些日子没事就在看书,想着这次恩科的时候,能够从童生开始考起。
她们对胤礽简直崇拜到了极点,文武双全。
每天等石静娴都下朝了,胤礽还没上完课。
几个孩子也不在身边,弄得石静娴连个帮忙批奏章的都没有。
步入七月,石静娴将选秀时间延后了几日。
还特意让人询问这届秀女有没有愿意去参加童生试的。
若是有,可以去试试。
若是有考中的,亦或是想之后走科举这条路,便记名,不被选入皇帝后宫。
前朝女官与皇帝不允许通婚。
办公室恋情可要不得啊。
童生试恩科开考的这一天,石静娴和胤礽都有些心不在焉。
即便她已经做了最大努力,让女人慢慢改变地位。
甚至女子学院监考的都是女人,贡院前还排了许多官兵去巡逻,但石静娴太怕了。
怕这些男人们毁了这些女学子。
让改革才刚开始,就被人扼杀在萌芽。
在她宣布女子也可以科考后,胤禟就让人日夜赶工,赶制出一批女子学士服出来。
卖出去的银子去掉本金,再次贡献给了石静娴五成。
这银子到石静娴手里还没捂热乎,就填进工部造战舰中了…
“皇上!”何栓走进来看向石静娴禀报道:“皇上,今日有男子在贡院门前想要爬墙偷窥,被年大人抓捕。”
第468章 女子科举
今日童生试恪静公主也和其余亲王妃等人去参加,就连那日哈也去试了一试。
更别提那些原本在书院里读书的女学子。
年羹尧不同于文官需要在衙门中坐班,所以便一早送恪静公主去贡院。
因为不放心恪静,年羹尧还带着一队亲卫,让他们去犄角旮旯去巡视,结果就那么不凑巧。
安亲王庶子纠结一群官员家的纨绔子弟摸清楚了官兵巡逻的间隙和死角,爬墙头,只为能看看王妃和公主们。
更放话想看看参加科举的女子,给自己选一个福晋。
被人发现的时候,这些人还要跳贡院里用来威胁年羹尧等人,让年羹尧等人放他们离开。
要不是年羹尧眼疾手快,可能还真让这些人得逞了。
先不说进了贡院捣乱会扰乱这些女学子考试。
就是说真的进去了,日后谁还敢让自家清清白白的姑娘去科举?
石静娴听着何栓的回话脸色阴沉,这是拿她的话当放屁了是吧?
前面刚说不要用什么龌龊的手段来打扰她们科举,今天就有猥琐男子小分队了?
“两人都抓去牢里,童试结束后游街发配宁古塔等地开垦荒地。”
等命令下去后,安亲王以及各位官员纷纷进宫为家中子嗣求情。
石静娴没理会几人,任由他们跪在交泰殿外痛哭流涕的为一家孩子求情。
他们真的没有故意扰乱女子学堂,真的只是家里的孩子凑热闹爬墙头而已。
他们就差赌咒发誓,发誓日后一定会看好自家孩子。
石静娴充耳不闻,他们便去找康熙,结果还没等去,就听人说太上皇天刚蒙蒙亮,就带着镇国长公主和荣宪公主回了畅春园。
听着安亲王在殿外声声哭喊,石静娴心里也为安亲王觉得难受。
嫡长子出去了,庶出的幼子又要出去了。
这一家人,都要到黑龙江等地团聚了。
“何柱。”
石静娴叹了口气,日后等她死了,她不想听人在她灵前哭,真的太吵了。
“出去告诉安亲王等人,再哭就不用发配宁古塔。”
“直接午门问斩,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她认真的看着何柱:“让他们立刻闭嘴,回府给他们儿子收拾行李。”
童生只要有文学底蕴,熟读四书五经。且有写作能力,都会考上童生。
可在逼仄的小门洞里,考场落针可闻,听着四周的考生不断摇铃交卷。
再加上连续在考场住2个晚上。
这些种种对考生的心态就是个考验。
这也是石静娴担心的一点,女子想要科举。
势必要比男人付出更多的辛苦,想走仕途这条路,也要有足够的心里准备。
这就是为什么她不取消选秀,因为在未来或者不久之后,有人参加过第一次科举也许就会退缩。
她们也许会气馁,也许就会觉得选秀搏出路。
待在后宅相夫教子才是她们最好,最喜欢的选择。
一连三天,石静娴都有些焦虑,这就像她自己培养的孩子去考科举一样。
同她一般观望的人有很多,他们都在等,等这次童生试的榜单。
只要上面有女童生的出现,那对所有在观望这次改革的百姓来说,这都是一次鼓舞,至少女儿家也能科举入仕。
一连三天。石静娴都食不下咽。
这是她第一次做皇帝,也是她第一次提出改革。
成功与否对她来说很重要。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四天放榜时,石静娴早朝就拿到了这次童生试录取名单。
京兆尹在京中负责京城女子科举的事宜,等名单送到她面前时,一张名单上,只有两名女子考到了童生的功名。
男子和女子的名单略有不同,男子是全名,只有女子写的是某某氏。
唯二两个名字则是李统勋之嫡幼女,李氏。
恪静公主,爱新觉罗氏。
女子学院众多考生,只有一个工部尚书的嫡幼女榜上有名。
胤礽开设的补课班也只有一个恪静上了榜。
这次石家的石静姝,诚亲王妃(3),雍亲王妃等人都去了,但还是落榜了。
不管怎么样,只要有女子傍上有名,哪怕就是两个,石静娴也欣慰的很。
“这次恩科一共多少女学子报考?”
石静娴看着京兆尹问道。
“回皇上,共有56人报考。”
“好,期待殿试能看到她们的身影。”
下了朝,老三老四还有工部尚书,年羹尧都被石静娴留在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