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真是大大的好事。”邓婆婆搓搓自己的手指,盘算着为新娘绣一件嫁衣,但自己买不来好的料子,便询问苏逸安。
苏逸安一听,眼睛一亮,笑道:“你的手艺是极好的,若是不麻烦,我让人拿料子过来。”
邓婆婆欢欢喜喜地答应了,“这是大好事,怎么会是麻烦。苏郎君放心,老婆子一定给您一个最好的嫁衣。”
等苏逸安又晃荡到薛宝钗的书铺后,发现铺子里的伙计邀请他上楼坐坐。苏逸安看着伙计手指的方向,会心一笑。
吱呀一声,房门开了。心心念念的心上人坐在太师椅上,面前的桌子上放着账目,薛宝钗的脸在外头的日光下显得更加杏面桃腮。颜如渥丹,尤其那低头间,发髻上金累丝红宝石步摇,闪着光,远望真是一副美人读书图。
听见打开门的声音,薛宝钗抬头看向门口止步不前的苏逸安笑问:“来了不进来,站在门口做什么?”
苏逸安这才慌慌张张关了门走进来,问:“不知你今日来查账,早知道我便把城头那七巧点心带来了。”
“现在去也不迟呀。”瞧着薛宝钗脸上明显打趣的意思,苏逸安挠挠头,转身朝门外的小厮吩咐道:“你先现在去城头买七巧点心带来。”
“哎。”小厮赶紧应下,一溜烟跑下去了。
薛宝钗张着嘴有些愣住了,随即打趣道:“我偏要吃你亲手买的,不要小厮买的。味不对。”
“啊?”苏逸安有些为难的看着薛宝钗,“薛姑娘,可待会我再去买,我都许久未曾见你了。这常言道,一如不见如隔三秋啊。”
“也不知羞的。”苏逸安的话让薛宝钗红了脸,打趣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二人之间的婚事,已然定下,就等苏家父母那边择定良辰吉日来薛家“请期”后,便可迎亲了。
正午的太阳斜照,碧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薛宝钗停下手中的笔,轻轻转动有些僵硬的脖颈,余光中看见对面站在一旁偷偷注视自己的苏逸安,这才有些羞赧地放下手,让苏逸安落座。
“我又不让你罚站,你站那头做什么?”
苏逸安笑道:“怕唐突了薛姑娘,偶尔站站也是松松筋骨。”苏逸安毫不在意地说。话音才落,门口响起轻轻叩击声,是小厮买糕点回来了。
苏逸安接过七巧点心放在桌子上,又将茶壶里的水注满,给薛宝钗倒出一杯茶来,“都看了许久,过来尝尝这家点心如何。”
薛宝钗闻言,站起身来到小圆桌前坐下,苏逸安便落座在对面,自己吃得少,都是招呼薛宝钗吃。
“你去瞧邓婆婆了?”冷不丁地,薛宝钗开口询问。
苏逸安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
“我才出门路过那边,瞧见的。”薛宝钗道。
苏逸安有些委屈,“你都瞧见我了,也不同我打招呼。”
薛宝钗微微低着头,端起茶水喝着,不说话。
苏逸安直勾勾看着薛宝钗,嘴角勾起,明亮的眼眸中带着无尽的笑意,“邓婆婆说给你绣嫁衣,我找人去寻了几块好料子。她是有名的绣娘,若非她靠着刺绣,那继子可不定有这个好日子过。如今嫌弃人老了没用了,便将人赶走,当真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对于苏逸安的话,薛宝钗也颇为认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薛宝钗会往善堂送些吃食衣物,善堂中很多都是无家可归的妇孺孩童,自泠沛带自己去过一次后,薛宝钗内心便受到极大的震撼。
而后,苏逸安便送薛宝钗到门口的马车上,目送马车离开的身影后,才自己回去。才一到门口,门房便说:“公子,老爷夫人他们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74章
三月初三, 宜嫁娶。
薛家自半月前就将屋里屋外全都打扫了一遍,几日前又再次重新清扫。力求将屋子打扫地一尘不染。
薛宝钗居住的院子已然提前张灯结彩,红绸高挂。
“姐姐, 我有点困。”全福妇人已经帮薛宝钗打扮好的,那嫁衣原是家中准备的,宝钗只需要自己缝几针便好, 但邓婆婆的嫁衣显然更加精致处处显出绣娘的用心程度, 且留了几针给新娘缝制, 薛宝钗很是满意。
泠沛和薛母等人瞧了也觉得邓婆婆的好, 更何况缝制嫁衣的衣料皆是苏逸安找来的,料子的好自然可想而知。
“我们家宝钗今日呀嫁人了,多忍一忍, 今儿一过, 便好了。”泠沛搂着薛宝钗哄着哄着,瞧着眼前这个娇俏可爱的小姑娘今日便要嫁人,泠沛心中说不出的不舍,从薛宝钗孩童牙牙学语到如今能帮助薛母管家, 独当一面,一幕幕似乎近在眼前。
“好妹妹, 你嫁过去, 除了做你该做的, 若是苏家有人欺负你或者苏逸安待你不好, 直管来找姐姐, 姐姐会是你永远的依靠。”
一滴泪毫无预兆从眼角落下, 泠沛伸出手接住这滴眼泪, 劝道:“莫哭, 不然可不漂亮了。”
姐妹两说着话呢, 林黛玉带着三春姐妹走了进来,这样的日子三春姐妹的头饰自然也不似往常那般简朴,都戴着累丝金凤而来。三人钗环裙装皆一样,只颜色花纹不同。
“宝姐姐这衣服穿着愈发明艳动人了。”
三人见了宝钗,围着宝钗转了一圈,都夸着宝钗的今日格外明艳动人。说着,又拿出自己的礼物,三人银钱并不足,因而礼物皆为自己亲手所制,一针一线皆为心意。
“东西虽不名贵,但礼轻起义重,你莫嫌弃。”
宝钗让伸出手接过,仔细看了看说:“多谢你们,我很喜欢。”而后才让丫鬟们先收起放好。至于林黛玉则给了自己从库房中找出的点翠头面一整套,并一块雕刻着山花的暖玉。自然这些东西已然提前送了。
薛家给薛宝钗的嫁妆与泠沛一般无二,只不过泠沛的嫁妆显得更多则是她自己经营的铺子的营收。这些薛母同薛宝钗解释的时候,薛宝钗并不意外,很是自然地告诉薛父薛母:“父亲母亲放心,我都知晓的。”
很快,外头敲锣打鼓地声音慢慢靠近,丫鬟们进来说姑爷已经到了。
外头薛蟠带着男宾们要和苏逸安武斗,苏逸安的身手和薛蟠比起,还是逊色不少,但今日大喜之日,薛蟠自然也不会真的将苏逸安整的狼狈,只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罢了。
至于文斗,虽则苏逸安准备了不少催妆诗,可在大才女林黛玉嘴里二人一来一往倒是不分胜负,也不算辱没了进士的身份,却更显得黛玉才情。
这事贾宝玉本也该来,可惜在家中又说着在贾母贾政等人看来不合时宜的话,又兼夜间玩闹着了凉,就被勒令呆在家中不许过来。
“妹妹,若是苏逸安待你不好,你回来,哥哥养你一辈子。”
外头敲锣打鼓声响起,孔武有力的下人挑起轿子后,轿子平稳地在行进,薛宝钗坐在轿子中,回忆刚刚送自己上轿子后薛蟠偷偷叮嘱的话,杏眼中盈满了泪水。手中那方鸳鸯蝴蝶被薛宝钗紧紧攥在手中,随着薛宝钗一同到苏宅。
到了苏宅,拜完天地这些礼节后,薛宝钗便被送房里。
闹洞房的人才到门口,就被苏逸安找来的几个朋友喝趴了,一时间院落外安静了下来,只留下红红的大灯笼在风中摇晃着。
屋子里,薛宝钗端坐在床上,苏逸安身边的小丫头就过来说:“少夫人,我是小月,这院子里的事都是我负责的。少爷已经嘱咐厨房准备些好克化的食物,您要不要先来一点?”
“先不用。帮我把这些钗环拆了吧。”
薛宝钗折腾了一天,身子是疲倦极了,可要说吃些东西,却是没有胃口。只是头上顶着的这些东西过重了,压得脖子不舒服,就让丫鬟拆了。
小月恭恭敬敬地在屋子里伺候薛宝钗换下婚服,又指挥丫鬟们端来早先便准备好的食物放在桌子,接着小月又走过屏风,问坐在床头的薛宝钗:“少夫人,宵夜已经准备好了,您是要吃一些吗?”
折腾了一番,又重新梳洗了下,长而柔顺的秀发披在身后,薛宝钗摇摇脑袋,雀儿赶紧站到薛宝钗身后轻轻给薛宝钗揉捏肩膀。
莺儿则站在桌边给薛宝钗布菜,小月见薛宝钗身边的丫鬟都这般机灵,心下一紧,赶紧也跟着伺候薛宝钗,不敢有丝毫的不恭敬。
都说灯下看美人,越看人越美。
苏逸安好不容易从一群人的灌酒中掏出来,才到门口闻到一身的酒气,赶紧到隔壁房间洗漱一番,拉高手臂上下闻了闻,没有闻到难闻的酒气味后,才推开门进去。
屋子里站着的丫鬟们看见苏逸安进来,都安静地退下了,雀儿和莺儿看向薛宝钗,后者轻轻点头后,两人也静静离开。
“薛姑娘。”话才一出口,苏逸安又嘿嘿笑了,凑到薛宝钗身边小心询问:“我可以叫宝钗吗?”
俊朗的意中人,穿着大红的寝衣,言笑晏晏地讨着自己的欢喜,薛宝钗脸上的红晕瞧瞧露了出来,双手搅在一起,轻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