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穿越古代悠闲日常 > 第158章
  这么大的冰块放冰鉴里面需要再凿开,大多数人家都是一个冰鉴最多凿开一块冰。
  谈晓兰交代过,给店里的冰鉴用两块冰。
  有过渡口买冰待客经历的高昌茂,一改以往的节俭风格,坚决贯彻了谈晓兰的这一决定。
  常佃户拿出来一块冰,高昌茂就让张里正的孙子把那块冰一分为二的凿开,放在冰鉴的两面,然后再凿开一块放在另外两边,两大块冰把冰鉴放的满满的。
  然后是正对门的大堂,谈晓兰给买了一个大冰盘,高昌茂也按着她的吩咐,直接放了三大块冰。
  二楼的隔间,还有供人休息的桌椅边,不管去不去人,也摆上小冰盘,上面放着半块冰。
  这一通卡卡的凿,该放的地方都放上,算一算,竟然用了九块半的冰!
  常佃户重新盖好木箱盖,再一层层的把草帘和棉被盖好,高顺财牵了骡子,直奔绣庄总店。
  这边店里只放了一个冰鉴和一个冰盘,冰鉴放在柜台前面,冰盘就放在了绣娘们做活的地方。
  冰鉴和远洋阁一样凿开了两块冰放在四面,冰盘就直接放了一整块。
  也就是自己存的冰舍得这样用,要知道一个店里放三块冰,如果花钱购买,就夏日这种淡季,赶上哪天生意不好的时候,店里的利润都不够买冰的钱。
  在总店里放了冰,高顺财就不让老父亲跟着去分店送冰了。
  高顺财带着常佃户两人给分店送完冰,然后就是摇风阁,同样塞满了两个大冰鉴。
  高顺财要给冰盘里再放一块冰,刘三就道:“只这一层,两个冰鉴就够了,冰盘就先不用了,等哪天热的很了再用。”
  刘三这么说,高顺财也不勉强,说了句:“要是温度降不下去,明天就用上冰盘。”
  刘三应着:“好”,要留他们喝茶,高顺财:“下次吧,都快中午了,我们姑娘还没见到送过来的冰呢,我得赶紧送过去。”
  刘三只能把人送到门口……
  第148章
  给摇风阁送过冰, 高顺财又带着五家庄的人给二舅的杂货店,还有大表哥的书斋送过去,到谈晓兰家的时候, 都快午时了。
  七个大小不一的店铺,一共用了不到三十块的冰,差不多就是一平方方的量。
  现在车上还有不到二十块的冰,谈晓兰开始计算。
  爹爹和兴强他们白天都不在家, 所以他们书房里先不放冰,只客厅的冰鉴放冰, 外院的人可以随时取用, 来了客人也方便招待。
  内院白天也只祖母, 何氏, 自己还有小菊在家里, 一人屋里一整块, 然后内院客厅的冰鉴也需要放满。
  这些屋里放完, 还剩下十块, 晚上其他人回来之前, 给他们屋里也放上冰, 这样算下来,最后还能剩下四块冰。
  爹爹在商行里做事,商行财大气粗, 账房又是动笔墨的地方,前两日门店和账房就已经用上了冰,所以不用去送冰。
  至于朋友, 禹家在商行里用冰的时候, 就已经用上了,不用自家往那边送。
  谈晓兰不知道小伙伴们家里有没有开始用冰, 她在考虑,今天要不要给她们送。
  还没决定怎么给她们送,何氏就说:“给宝音送过去两块吧。”
  既然何氏说了,谈晓兰也不过多的考虑了,让肖小子给宝音和卢锦嫣一边送两块。
  爹爹他们回来再用的冰,就先放在家里的地窖里。
  车上的冰都取出来了,常佃户就准备回去。
  都中午了,谈晓兰怎么可能不留饭,让高顺财在外院客厅里招待他们用饭。
  吃过午饭,高昌茂又留他们在门房旁边自己平时休息的屋子里歇了觉。
  两人寅时过半(凌晨四点)就起来装冰,赶了那么远的路,又是夏天,也确实乏了,就在高顺财平日里落脚的屋里歇了午觉。
  人睡醒了,骡子也歇够了,高顺财付了谈好的一趟一百文的工费,交代他们明日还送今天一样的量,就送两人出去了。
  ……
  屋里凉爽了,谈晓兰睡了个美美的午觉,起来后,看着冰盘里的冰,想着城里也得有个放冰的地方。
  要不然每日需要等到午时才能送过来,现在还不显,等过两天热的很了,不能再像现在这样等着从五家庄送过来了。
  在这个没有冰箱和冷库的时代,每家都有地窖,五家庄的地窖因为又深又大,才能把冬日的冰存放到夏天,普通人家的地窖存不了那么常时间,但是保住冰块几天不融化还是没问题的。
  想到这一点,谈晓兰直接起来,去前院找高顺财,对他道:“四哥,仓库那边的地窖先腾出来,明天送冰的来了直接把冰块卸仓库地窖里,让他们换上咱们的骡子回头再拉一趟。
  你辛苦一下再把冰块倒出来送店里,让刘三哥和我舅舅把他们院子里的地窖也腾出来,以后隔个三四天给他们送一车冰,这样大家就可以根据天气情况随取随用了。”
  高顺财听完拍手道:“这个主意好,以后送过来也不用赶着挨个送了。”
  谈晓兰今天不出门,就让他先回去收拾地窖去了。
  仓库那边还有摇风阁和舅舅那边的地窖都好收拾,因为地窖大多数都是用来存放粮食和蔬菜的,夏日应季蔬菜多的是,不用存放蔬菜,至于粮食,夏天也不会多存。
  而且那三个地窖,也只又仓库那边还兼着绣庄的厨房,需要存粮,摇风阁目前还没有设置厨房,地窖里什么都没放,至于舅舅那边,日常的吃用他们店里都有,也不用单独存放在地窖里。
  所以这些需要存冰的地窖,唯有家里的地窖需要好好收拾一下。
  幸好家里的地窖不算小,而且夏日存粮不多,赵铁家的带着几个丫鬟和肖小子,没一会就把地窖收拾出来一半的空间。
  又拿了好几个草帘子,外加两床棉被,用来给冰块保温。
  他们收拾的够快,用上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以后了,前两天家里用的冰,还是高顺财送过来的,一直等到另外三个地窖都存上了冰,家里的地窖才排上号。
  家里地窖里存了冰,屋里的冰没断过,谈晓兰就不怎么出门了,查看店铺里的账目和数据的事,就交给冬葵和林妮两个人去办。
  她这一不出门,宴泽川来家里拜访的次数明显增多。
  他过来也从不做过分的举动,就是为了去后院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见一见谈晓兰。
  这天宴泽川又来家里拜访,在老太太屋里和谈晓兰打了个照面,他也知道自己来谈家跑的勤不太好,只和晓兰相互见了个礼,说了几句日常话,晚饭也没吃,就告辞回去了。
  晚上,谈思立给孩子们上完课,又去了老太太屋里。
  老太太就问他:“那孩子三天两头往家里跑,我只当不知道他的心思,可是兰儿的心思我不能一直当做看不见啊!你总说再看看,到底在看什么?”
  连小菊都看出来宴泽川的心思,老太太又怎么会没看出来,自家孙女喜不喜欢宴泽川,老太太也看的清楚。
  只是谈思立跟母亲说过,宴泽川向他提过亲,他没有直接答应,说要再看看。
  老太太以为儿子想等到宴泽川考上功名再说,结果宴泽川考上了,儿子不提同意的事,现在宴泽川给燕王做事,别院的事基本上都是他在管,以后的富贵算是有保证了,但是儿子还是没说同意的事。
  最近天热,兰儿不怎么出门,那孩子三天两头往家里跑,老太太就知道,两人在外面绝对是经常见面的。
  谈思立想着自家娘也快忍不住了,幸好前几天宴泽川说燕王已经把他的身世隐患给解决了,谈思立正考虑着他问的提亲的日子。
  现在老太太问了,谈思立就说:“我想着现在天热,等过了秋再让宴家来提亲。”
  夏日定亲的多了,而且商行秋天就开始忙了,儿子非要再往后推,老太太也明白儿子还是舍不得兰儿。
  但是孩子大了,该定下来还是尽早定下来的好。
  老太太:“定亲又不是成亲,早点定下来,也免了回绝别人的提亲,定下来后,至于什么时候成亲,还不是你说了算。”
  谈思立:“定亲不是儿戏,还是需要和岳父家里商量一下的。”
  老太太:“那就带着川哥一起回去,也好让亲家看看。”
  这一点谈思立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宴泽川再去谈家的时候,就听到了先生让自己安排好时间,跟着他一起回乡去拜访晓兰外公。
  然后谈思立就看到了一直稳重有加的年轻人,终于有了和他年龄相符的毛躁感。
  宴泽川忍住要飞奔跳跃的冲动,先是对未来岳父一鞠到底,起身后就是各种保证。
  看到他这种青涩又毛躁的样子,谈思立心里到底还是释然了。
  自来稳重的人,哪里会轻易毛躁起来,无非就是太过重视罢了。
  ……
  和外公商议定亲的事,谈晓兰自然也一起回去,没有看到她点头,无论对方多优秀,外公都不会点头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