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还让作坊里的识字的小孩们教大家顺口溜。
纪霆编了个好记的顺口溜。
把庄稼什么症状,要用什么样的化肥,都给写上去了。
只要把这顺口溜背会,自己就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化肥。
教大家背顺口溜的小孩,基本是慈幼院出来的,年纪在八岁到十二岁之间不等。
再大点的孩子,已经在县城许多铺子做工。
他们识字,会算数,那些重新来门北县做买卖的商户,正需要他们。
无论男女能识字算数,就有活干。
算起来,他们也学了一年多了,已经可以做事了。
这些年纪小的,则会被雇来做些零工,赚几个铜板,就能给自己改善伙食。
去年教这些小孩读书的时候,还有人不理解,现在总算看出成果。
再想到化肥的事。
或许化肥的作用,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好?
不过最没想到的,还是那几个小矿的管事。
在他们手里没什么作用的矿料。
竟然成了肥料。
看当地百姓趋之若鹜的模样,就知道前景有多好。
连知州都听说此事,还写信询问。
不过信里也有担忧。
大意是,纪县令自宝泽十二年九月份到任。
如今宝泽十四年五月。
这期间你做得已经够好了。
门北县已然恢复生机,用不了几年,就跟战乱前一样。
已然证明你的能力。
其实还有一年多的任期,不出错是最好的。
说到底,知州同样担心粮食安全。
各地情况来讲。
商贸不好,无所谓。
科举出不了人才,问题也不算太大。
武举没有人才,更不是事。
但要是粮食有问题。
那便严重了。
民以食为天。
粮食出问题,即便是前面有再多功绩,即使是皇亲国戚,都会被问责。
故而稳妥起见,不要弄那些有的没的。
知州在其他事上还好讲。
关乎当地粮食产量,还是多说许多。
这也就是纪霆在做了。
换了其他县令弄什么闻所未闻的化肥,早被骂进州城,让对方说说怎么回事了。
可这也阻拦不了纪霆决心。
他直接打包一袋子化肥,专门用来养花用的,让信使送给知州大人。
那信使也惊奇。
旁人送知州礼物,不说金银器玩吧,那也是古董字画。
怎么还有人送臭烘烘的肥料。
罢了罢了。
纪状元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可能他们这种厉害人物,都有自己的怪异?
知州收到肥料之后,半是无奈半是好笑,让人送到后花园试试。
要说他对纪霆完全没信心,倒也不是。
可事关粮食,总归是担心的。
“希望纪霆在这方面,也是个天才。”
肥料送到花园十日左右,知州办公时,听到廊外吵吵嚷嚷。
“什么事,这么吵闹。”
“是花园的花匠,一定要来见您,说是您给的那包东西,还有没有。”
知州都快忘了是什么事,还是身边长随提醒:“知州大人,不会是纪县令送来的那包肥料吧。”
“快!让花匠进来。”知州反应过来,立刻道。
那花匠人称花木头。
整日里就喜欢摆弄花草。
也因这门手艺,被请到知州府做事。
知州虽不爱逛园子,但家眷们喜欢,故而这花木头虽呆,但家里都算尊重。
谁料花木头为了一些肥料,竟然敢主动找知州。
可见那化肥着实不错。
果然,花木头夸了又夸:“之前有片海棠,那叶尖跟边缘已经泛黄发卷,用了您送的肥料,竟然好起来了。小的还请人念了上面的顺口溜的,照着那顺口溜配肥料,直接把好几株娇贵的花都养起来了。”
花木头说不到重点,后面跟着的杂役无奈,接过话头:“知州大人,他就是想说那肥料没有了,能不能再弄一点。”
花匠赶紧点头。
没错,他就是这个意思,整个人都带着期盼看向知州。
知州听完之后,简直喜形于色,跟亲信长随对视一眼。
那肥料养花都能养好。
养庄稼,肯定更没问题吧。
纪霆这小子懒得辩解,直接给他化肥,就是让他看看效果。
“好啊,只看那门北县今年的粮食产量,会不会增加就行了。”
“去年他水渠修得好的,今年既修了水渠,还用了肥料,实在是好。”
花匠愣在原地,现在变成他摸不着头脑了。
肥料,还有吗?
长随笑:“有,大人立刻帮你讨要。”
太好了!
今年园子里的花,必然能长得最好的!
等秋天时,多养出几盆重瓣的出来!
知州还把这件趣事写到的信件里,还真帮花匠要了些肥料。
只要那边矿场还在,这些肥料价格并不算太贵。
纪霆自然也在控制价格。
不过他知道,就算配方放出去,烧制方法也拿出去,最终价格只会更便宜。
种地可不是什么赚钱的买卖。
如果肥料价格过高,农户们才不会买。
而且想要肥料更便宜,就要大规模烧制,把成本降下去。
在门北县,甚至门北县附近农户都抢购化肥时。
几个矿场管事笑出声。
真是天降财运!
纪大人还说,这化肥作坊的规模还不够大,他准备准备扩大一下规模,到时候需要的矿料更多。
那可是家家都要用到的肥料。
虽说比不上煤炭用处广,但也不差什么啊。
煤炭张管事自然郁闷。
还是他想发现纪霆是个能人。
怎么还让其他人抢先了。
好在烧制肥料也是能用到的煤炭的,否则他就是上赶着,都
跟不上巴结啊。
化肥的效果一出来。
扩建化肥作坊的事情,都不用多讲。
不少人都意识到。
门北县这次,只怕真的要发展起来了。
单化肥这一项买卖,足够养活半个县了。
尤其是他们县里,还有那么多识字的娃娃。
很多商户说,去那做买卖,招工也好招。
这才叫凑齐了天时地利人和吧。
等会。
他们门北县周围的匪盗,也是整个朔州清理最利落的。
更方便大家去做买卖啊。
纪霆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就让门北县大变样。
消息一路从朔州传到京城。
可这话,别说其他人了,就连纪伯章都不大信。
他儿子,真能天才到这种程度吧?
连种庄稼都会?!
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也就纪霆的好友们,个个为他澄清。
纪霆?
有名的天才!
天才当然是什么都会啊。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第91章 第91章有罪
纪霆带着研发出来的化肥,效果显而易见。
再加上跟农家肥的配合,能解决庄稼多数问题。
不少农家人都断言。
今年门北县的粮食产量,一定会增长。
这对本地百姓来讲,便是天大的喜讯。
那作坊门口的人络绎不绝。
为的就是让田地多产点粮食。
消息传到隔壁各县,来买化肥的农户络绎不绝。
只要能多产粮食,他们不介意跋山涉水。
可惜的是,门北县新的化肥作坊还没建好。
现在的肥料只够当地人用的。
纪霆自己都没想到,肥料效果能这样好。
越是这种时候,他越要强调,化肥也不是万能的,只能作为补充使用。
还拿人生病做比喻,那就是有病的时候再吃药,有事没事喝几剂汤药,那真出事了怎么办。
朔州知州见纪霆并未被冲昏头脑,愈发欣赏他。
京城过来的乡试巡考听了这事,也点头道:“纪状元不仅在功课上不错,这政务治理得也好。”
说完,好像突然想起来一样:“对了,今年朔州乡试,还缺一位阅卷官,不然就让他来吧。”
纪霆?
他今年不过二十。
直接做阅卷官?而且如今不过是个县令,不大合适吧。
赵巡考道:“何必计较年龄,他文章写得好,官也做得好。让他过来,反而能激励本届学子。”
赵巡考从京城过来,就是负责朔州的乡试。
他都这么说了,本地知州学政微微点头。
那就过来。
以纪霆的状元水平,做个阅卷官,还是绰绰有余的。
纪霆那边正忙着建新作坊,这以后会是本地重要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