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穿越做纨绔[科举] > 第159章
  以前的皇上不会这般。
  大约在他们被罢官,也就是宝泽七年左右,就有些不同。
  这几年更是如此。
  卓夫人没说太直白。
  可纪伯章明白什么意思。
  皇上,有些贪于享乐了。
  听说程首辅还劝了。
  可效果并不算好,之后也就没了动静。
  程首辅退一步,纪伯章却在户部直接卡了预算。
  “对了,澄清谣言的事,最近没了下文。”卓夫人叹气,“齐家小妹也要说亲了,不好耽误她,本就是我娘家的错。”
  这话说完。
  卓夫人跟纪伯章对视一眼。
  他们好像都在坑儿子啊!
  卓夫人娘家当时办了糊涂事,让孩子有了婚约这个乌龙。
  纪伯章不用说,他又把皇上得罪了。
  可是他家这情况,还是要让齐家赶紧撇清关系才是。
  否则再连累
  一家。
  好难。
  这官做的,还不如回老家。
  就连卓夫人都这么想的。
  她跟相公游山玩水那几年,想想都开心。
  卓夫人把这些写成信寄给纪霆,然后继续做四件事。
  筹备纪雨纪晴的婚事。
  纪风要会试了,准备考试需要的物件。
  最后就是,澄清当年跟齐家有乌龙,不耽误人家孩子。
  纪霆虽远在朔州门北县,但对家里的事了如指掌,全靠母亲还有弟弟妹妹们的信件。
  纪霆鼓励了纪风,努力即可,不用为家里的事操心。
  这话确实说在纪风心坎上。
  他看着家里变故,难免想给大伯,还有三哥哥分忧。
  如果他能在朝廷上给些助力,三哥哥的日子或许好过些。
  他们家的家世,还是太单薄了。
  宝泽十五年,三月初九。
  又一年的会试开始。
  各位考生开始答题。
  纪霆还在种田。
  可他这个状元的名声,还停留在京城。
  不管别人怎么说,都绕不开纪霆的名字的。
  尤其是三月二十九放榜。
  各家看着成绩,各有欢喜忧愁。
  纪家的纪风,以及姻亲家的文元青,两人榜上有名。
  文元青,也就是纪家二姐姐的夫婿,正在二甲第四的位置。
  纪风在三甲四十九。
  不管怎么说,两人都考上了。
  两人都是进士了。
  但成绩最好的,还要是他们同乡齐家。
  齐家三公子齐宜昭,竟然是一甲第三。
  再想到他家很得皇上重视,想来殿试成绩也会不错。
  也就卓夫人嘀咕了句,完了,这亲事更难说了。
  她儿子的名声又要往下落。
  还不是她大嫂干的好事。
  想想就让人生气。
  可在会试成绩出来当日。
  意想不到的人,主动登门了。
  齐家的齐娘子竟然过来,身后还跟着今年的一甲第三齐宜昭。
  他们来的虽然低调,但有心人想知道,还是能发现的。
  这才是卓夫人奇怪的地方。
  她家努力澄清当初的谣言,齐娘子怎么还这个时候登门。
  而齐家也直白的厉害,直接道:“卓夫人,你家有想过,干脆顺水推舟,让这事成了吗?”
  啊?
  顺水推舟?
  齐家早有这个想法。
  毕竟纪家家风不错,大家都看的出来。
  不说前途,只说他家人口简单,堂弟堂妹的关系都不错。
  而且从纪榜眼再到卓夫人,还有纪霆本人,都是极好的。
  可当时他们被外放出去,职位也低微。
  家里前两个孩子,科举都是不成的,已经回老家守业。
  宜昭也没什么功名。
  他家自然不好意思提。
  现在宜昭终于考上进士,还是一甲第三。
  她家老爷也要去工部。
  如今这么看,倒是敢提了。
  反正外面都这么说,不如顺水推舟,把这事成了!
  第95章 第95章靠山
  纪霆知道齐家的决定后,确实有些意外。
  不过他爹娘的态度,大概也是愿意的。
  齐家人品不错,在他们县里,名声也不错。
  当年他爹被罢官,齐家也是少有没有落井下石的人家。
  之后做官也是勤勤恳恳。
  所以很得上面喜欢。
  纪霆看来看去,他娘还道:“你作为三哥哥,最好是在弟弟妹妹成亲之前成亲。”
  纪霆看到这,就明白他娘应该是很满意这桩婚事。
  否则不会多写这么一句话。
  但他今年才二十一啊!
  现在成亲,会不会有点早。
  至于齐家小妹。
  说实话,纪霆对她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小时候字写的好看。
  长大了很聪明上,再多的,也就没有了。
  这事倒是纪阳劝了他:“三哥,早晚都要成亲,不如找个认识的。”
  纪阳收到家里的信件,信上也一直在说结亲的事。
  他那边更惨,根本不认识对方是谁啊。
  纪霆则想起朔州知州的事。
  若不是齐家小妹发现异常,让她哥去看情况,自己说不定还要再吃一个亏。
  只凭这个,纪霆就很难不对这么聪明的女子抱有好感。
  纪霆想了想,让他娘看看齐家小妹自己的想法。
  他们不要乱点鸳鸯谱啊。
  信件寄出去。
  纪霆很快又回到田间。
  他最近晒的越来越黑,整个人健壮了不少,都是种地种的啊。
  纪霆选择的官田比较偏僻。
  所以只有佃户跟衙门少数人会来这。
  若是有其他人过来,估计更挪不动脚步。
  化肥加上精心培育的种子。
  种出来的粮食,是所有人都没有见过的。
  现在才四月份,就已经能看出这些庄稼长的有多好了。
  小米跟小麦,基本是本地的主食。
  而这两种庄稼,长的更是超乎大家的预料。
  反正跟着纪霆干活的六家佃户,恨不得日日都睡在田地里。
  这庄稼长的太好了。
  他们做了几十年农活,也没见过这么好的庄稼地。
  纪大人甚至说,这才是第一年,以后还能更好。
  这如何能更好啊?!
  反正他们是没见过。
  “纪县令真的是天才。”
  纪霆虽然听过无数人这样夸他,可他今日却是发自内心道:“这件事上,我真的不是天才。”
  只是知道一定会成功罢了。
  因为他知道会成功,所以在这个方面努力。
  相比那些,不知道前路如何,还要坚持培育种子的专家学者来讲。
  他什么也不算。
  他相信成功,所以一定会继续做的。
  门北县的日子越来越平静。
  这里几乎要被遗忘一般。
  但大家都知道,纪霆的调令很快就会下来。
  朝中官吏的差事,一般都会提前几个月确定。
  同时也会有接任的官员过来。
  放在去年这个时候,纪霆必然还会升迁。
  今年却不好说了。
  但有一点好的。
  那就是最近这段时间里,他确实很安静,没惹出什么大事。
  隔壁庆林县县令还派人过来打听。
  别看他确实被纪霆连累,但纪霆这个人还是不错的。
  纪霆本人没什么想法。
  朝局情况多变,他更多时间,都用在田地里。
  这看的不少人都有些唏嘘。
  以前意气风发的状元郎,竟然被官场磋磨成这样。
  这种情况下,那阚家实在作孽。
  等到京城殿试成绩出来后。
  又一批新科进士,即将迈入官场。
  但是听说,今年的进士基本都是内敛型。
  跟上一年的锐气相比,性格几乎完全不同,说是科举题目也有所变化。
  上有所好下有所想。
  这跟皇上的想法改变,也有很大关联。
  唯一让纪霆抽出时间的,只有县学里的事了。
  不过并非文举,而是武举。
  去年乡试,今年会试。
  到今年八月跟明年四月,便是武举了。
  门北县文举不大行。
  但武举却有优势。
  他们的夫子跟学生,都是万里挑一的。
  这学了两年多,终于等到武举。
  纪霆过来,就是跟杜教谕,还有县学武学夫子一起,挑选八月去州城考试的学生。
  杜教谕特别紧张。
  武学夫子们更是焦急。
  对于他们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
  武举这么好机会,不能浪费了。
  而县学里三十多武学学生,个个养足精神。
  不少人的父亲,甚至祖父,都在雁门关做将士,也算有些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