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穿越做纨绔[科举] > 第169章
  如果不是随意找的呢。
  而是他们,故意派出自己最称心如意的手下呢?
  不怪大家多疑。
  而是确实有这个可能。
  “派人去门北县,那几个拐子还在监牢里做苦役,再仔细审一审。”
  就算其中没有联系,也要审一审。
  纪霆亲自给门北县县令写封信,让他帮忙查问。
  那县令深受纪霆大恩,如今接手的一切政绩,基本都是靠着纪霆得来的,自然愿意帮忙。
  纪霆这边连夜派人查问情况。
  纪伯章,齐大人,则在做京城府衙知府的工作。
  这知府头疼的厉害。
  本来京城的知府就不好做。
  上面有无数大人看着,做什么都左右为难。
  这种牵扯到朝廷阴私的案子,更是碰都不想碰。
  偏偏事情又找上来,让他躲都没法躲。
  无论怎么处理,都会得罪人。
  再说,谁知道这事,皇上有没有参与。
  皇上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独断专行的。
  年纪上来,就更是如此。
  很多人都说皇上变了,事实上还是那个样。
  想做什么就作什么。
  无非是做事的方向有所改变。
  知府打定主意不掺和,案件毫无进展。
  皇上也不过问。
  荣王爷更是花钱打点各方。
  一定要把事情按下去。
  事实也如他们所愿。
  等纪风他们这批新科进士外放的时候,京中几乎没有人再讨论扬州良家女子被拐走的事。
  纪风走的时候,纪阳也跟着过去了。
  一个是纪阳本就喜欢到底走走,二是他跟着纪霆在外做了四年的事,能辅佐五弟。
  再加上纪伯章安排的其他官吏,外放问题应该不大。
  只是纪风也着急。
  京城事情多,他在外要有所助力才是。
  纪霆安慰他:“先照顾好自己,京城这边还有我们。”
  齐宜书的哥哥齐宜昭同样外放。
  他走的时候,还专门找了纪霆一趟,请他拉住纪大人跟他爹齐大人。
  想来扬州女子那事还未结束。
  他俩肯定会顶撞皇上,到时候要有个回转的余地。
  这几年来,齐宜昭也颇有些成长,甚至已经担心他爹的性格了。
  纪霆知道,让他安心做事即可。
  新科进士走了没多久。
  在齐大人跟纪大人努力下。
  到底有了进展。
  还真在荣王爷一处庄子里,发现了那个扬州女子。
  十五岁的年纪,被打的遍体鳞伤。
  被发现时,是要转运到另一个庄子里,临时被拦下的。
  那女子已经昏迷,看的他爹娘兄嫂哭的也要晕过去。
  此事一出,这个案子终于重新进入大家视野。
  那京城知府也不能再拖延,只好升堂审案。
  本来以为,这已经是拿住荣王的错处。
  谁料那边转而换了个口风。
  说那家人就是来骗钱的。
  他家娇养的女儿,本来就是当扬州瘦马培养。
  自己觉得卖亏了钱,想要讹诈买家,故而找上来门来。
  什么一家子好人。
  其实都是人贩子。
  荣王府做的是正常买卖,甚至还有买卖契凭。
  还说这家勒索不成,故而状告荣王一家。
  他们早就把“人证”“物证”坐实了。
  说是谁来查都不怕。
  估计在这家人上京之后,荣王这边就在做伪证。
  甚至把这家的邻居也找过来,证明这女子根本不是良家女子,更证明平日里他家对女儿并不宠爱。
  还说他家日子过的越来越好,靠的就是卖女儿。
  这话着实恶心。
  明里暗里说这女儿实则为暗娼。
  但越是这种离谱的说法,越是有人信。
  那女子家人原本住在衙门附近的客栈,因这些风言风语,只好搬到偏僻点的酒楼去住。
  就算这样,也有人时不时上门辱骂。
  说他们卖女求荣,如今又改了口风云云。
  因为就算接回女儿,但根本没有大夫敢来医治。
  还是齐大人请了相熟的大夫,偷偷过去开了些药。
  否则那女子早就没命了。
  而这一家人也根本抬不起头。
  甚至也回不了家。
  就在老家,那名声也臭了。
  一家人终日以泪洗面,根本不知道做什么好。
  眼看风向变了。
  皇上也松口气。
  这事情跟他有些牵扯,还是早点了结了好。
  就在他要暗示知府赶紧结案时。
  翰林待诏纪霆过来了。
  作为翰林院的人,还作为皇上身边的人,他倒是有资格来侍奉笔墨。
  不过一般来说,皇上不想看见他,他也懒得过来做事。
  故而基本上不出现。
  他这一来,皇上本能皱眉,深觉不妥。
  可纪霆却只是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最后问了句:“皇上,您认为扬州女子被拐走的案子,应当怎么处理。”
  皇上皱眉看他,开口道:“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你还有旁的想法?”
  作为皇上,说出这种话,已然是有了偏向。
  纪霆不语,等退出勤政殿时,跟大皇子擦肩而过。
  大皇子十分紧张,他刚从母后宫殿出来,这会看到纪霆,却也不意外。
  在太庙待了近半年时间,大皇子俨然变得不同。
  但让他这么做,还是有些为难。
  只是想到母后,想到雨儿,还有他自己。
  似乎别无选择。
  等纪霆离开皇宫,门口等着的众人,纪霆微微点头。
  只等着消息吧。
  当天晚上,大皇子要亲审扬州女子被拐案的消息,当真出来了。
  大皇子说的有理有据。
  一则,若那扬州女子真被家里当瘦马养,就要追究他家的责任。
  以良做娼,便是重罪。
  二则,若不是这么回事,便要找到那拐子,治那拐子重罪。
  以此震慑天下间的人贩子,让他们不敢太过猖狂。
  这两条内容合情合理。
  无论谁来了,都要说一句公正。
  故而皇上都没法反驳。
  但皇上喷着怒火的眼神,却是不能变的。
  放在以往,大皇子肯定不会坚持下去。
  可现在不行。
  为了很多人,他也要这么做。
  父皇。
  实在是老糊涂了。
  母亲跟妻子的哭诉,让他必须硬气心肠。
  而此时的后宫当中。
  纪雨看了母后递来的后宫名册。
  短短半年里,竟然添了三十多人。
  作为晚辈她并不能说什么,可皇后让她看,必然有其原因。
  那就是给大皇子吹枕边风。
  让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深受其害。
  纪雨跟皇后都没有大皇子想象中泪眼婆娑,反而异常冷静。
  皇后看向纪雨的眼神颇为欣赏,取来一串珍珠亲手给她戴上:“好孩子,接下来看你的了。”
  纪雨温言应下,看了看时辰道:“母后,妾身先去接大皇子回来。”
  从勤政殿出来,大皇子身上冷汗津津,皇上另找了其他事骂他。
  吓得他险些松口。
  还好坚持下来。
  刚走没多远,就看到雨儿在风口等他,见他过来,快步上前:“可还好?”
  话虽简短。
  却给了大皇子莫大安慰:“还好还好。”
  “你眼睛怎么红了。”
  “担心你。”纪雨并未多讲,只道,“先回去吧,这里风大。”
  大皇子叹口气,先给纪雨披了披风,看向宫外:“就看你三哥哥收集的证据够不够充足了。”
  “三哥哥一向细致,他说的话,从不作假。”
  见大皇子还看向勤政殿,纪雨又道:“申鉴有言,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
  意思是,奉献忠诚有三个方法。
  一是情还没发生时,就事先防范。
  二是事情发生了,赶紧补救。
  三是事情过后,加以警戒。
  此话为东汉大家荀悦所讲,这荀悦面对汉灵帝时隐居不出,面对汉献帝时日夜谈论,实为忠臣典范。
  他所说的进忠三术,实乃肺腑之言。
  纪雨以此来宽慰大皇子,果然有效。
  他并非对父皇不忠,而是要补救这件事的过失。
  好让父皇的名声不至于受损。
  他这么做,是对的。
  第103章 第103章太子
  京城知府恨不得立刻辞了这官职。
  当这个官又有什么用。
  还不是受夹板气。
  这次更是离谱。
  一面是皇上,一面是大皇子。
  皇上明显不想再审扬州女子被拐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