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给重生的小姐当丫鬟 > 第170章
  “太子是臣,是子,岂轮得到他质疑朕的举动?”皇帝的嘴经过太医们的针灸已经能正常说话,但左眼依旧外斜,附近的皮肉时不时抽搐,显得格外丑陋。
  “陛下,您——”
  “皇后不必多说,朕还有政事,你先回吧。”皇帝打断了皇后的话,语气中是浓浓的不耐。
  “陛下,您喝口茶。”夏忠实小心翼翼地端来了茶水,他瞧着皇帝的神色,说道:“陛下可要歇息?”
  “不必了,朕看会儿折子。”先前有太子帮着照看,皇帝便没感觉到太过辛苦,只不过现在所有折子都得他自己看,这疲惫感就涌了上来,“上点参茶。”
  只是喝了参茶不久,皇帝忽的流鼻血,血滴在白黄的折子上,很是显眼,在夏忠实“叫太医”的呼喊声中,皇帝只觉得头晕脑胀,刚想站起来,头一疼,径直地倒在地上。
  短短一个月,皇帝晕厥了两回。眼看着就大事不好,前朝后宫暗流涌动,官员与后妃们似乎在谋算甚麽。
  广春宫中,云雀小声埋怨道:“娘娘,明明陛下喜欢您,可皇后娘娘却不许您在勤政殿中等陛下苏醒。”她的娘娘是贵嫔,有资格给陛下侍疾的。
  有品级的后妃都去往勤政殿,可皇后娘娘只留下了贞贵妃,将其他妃嫔赶回去了,又言安排妃嫔轮流侍疾,而婉贵嫔宫里皇嗣多,她顾不过来,就不必侍疾了。
  这不是明摆着隔开她麽?是怕皇帝宠爱她,还是怕皇帝爱重她的十二皇子?
  “是啊。”婉贵嫔却担忧起来,皇后防着她,皇帝若是身子一直衰败下去,那她与皇子公主们该何去何从?
  尤其是十二皇子,皇帝喜欢他,给了他比肩太子的待遇,如果皇帝不在了,太子会善待十二皇子吗?想也知道不可能!
  “云雀,我们该怎么办?”婉贵嫔慌张,她到底见识浅薄,一会儿忧心自己与孩子,一会儿害怕眼前的富贵烟消云散。
  皇帝这一昏迷睡了足足五日,他醒来的那一日,却有好消息传来,说是益州那边打退了武国,太子英勇非凡,一箭射杀了武国的一个将军。
  “宣何哲文。”皇帝半边身子都动不了了,只能靠在床榻上,显露出垂垂老矣的颓败之势。真龙已老,底下的幼龙却已经立下汗马功劳,皇帝的手握成拳,心里愈发不安。
  也许,放太子去益州是一件极大的错事。
  *
  京都弥漫着一股寂静,不是因为皇帝醒来而安定下来,反而是各个大臣家中各有算计,一时间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这才达到了勉强的平衡。
  入了九月份,各地给皇帝万岁节的寿礼已经呈进京城,十二皇子嚷着要看寿礼,皇帝便赏了他几样,心中却在沉思,太子去益州已经五个月了,这五个月内,太子打了三场胜仗,一举扭转乾坤,先前低落的士气也逐渐高涨,太子啊,还会像十二皇子那般,用孺慕的眼神看他吗?
  文德武功,当初册封太子的诏书上写的词似乎成真了。
  “传令,朕身子欠佳,命太子快马从益州回京辅助朕处理政事。”皇帝咳嗽了几声,半边身子没有知觉,只能由太监们扶着走几步,一般出去走动时,他会命令太监宫女以及侍卫们跪下,就怕那些宫人会不小心瞧见他现在这个样子。
  夏忠实去写圣旨,同时内心有些惋惜,连他这个阉人都明白打仗要一鼓作气,如今太子正是领着大军获胜的时候,皇帝把太子这个压阵的叫走,前线士气会大败。
  也不知陛下怎么想的?
  两日后,益州的太子接到了圣旨,而接到圣旨的前两个时辰,他刚刚夺回了一州。
  “殿下,我们,我们在这里出生入死,正是建立威望的好时候。”其中一个被太子折服的将士说,“就这样回京算甚么?!”
  “林将军,慎言。帝王之令,臣子焉有不受之理?”穿着一身铠甲的太子抬手,打断了身边人的抱怨,他明白,父皇终究是不想他继续在益州立功,这是怕他立功颇多,得了将士们的心,直接号令大军起兵谋反。
  反正这一趟已经不亏了。
  太子返程,伴随着他回京,他夺回蕲州的消息也传回京城。
  那一日,夏忠实在勤政殿里见着皇帝发怒,地上已经砸碎了好一批名贵的瓷器,甚至连皇帝一向很钟爱的手串也四分五裂。
  “陛下息怒。”宫人跪了一地,这几个月来勤政殿的宫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皇帝心情不畅时就会让人更换他们,有的甚至无缘无故就被拖出去打一顿,白白丢了性命。
  在九月底,太子回到京城,他先去给皇帝磕头,直言有愧辜负父皇的信任,没有把剩下的两个州一并夺回。
  “你一路劳累,去看看太后还有你的母妃,她们都记挂着你。”皇帝沉默许久,没有夸奖太子,也没有关心他。
  等太子离开,皇帝看向夏忠实,问道:“朕怎么觉得,太子对朕不那么尊敬了?”
  “陛下您多虑了,太子甚至没有梳洗一番再入宫,可见是急着见您,哪里会不尊敬您?”夏忠实哀叹,皇帝疑神疑鬼,他这个大太监也不好当,尤其是夹在中间。若陛下还是这般情况,想来他也要另寻出路了。
  *
  十月初八,万岁节。
  一番推杯换盏过后,先由太子呈上他的贺礼,“父皇,这是儿臣在益州商人那儿所得的大珊瑚。”这株大珊瑚有小半个屏风那么大,看着就稀罕。
  皇帝重点却不在珊瑚的珍稀上,而是顺着太子的话想,珊瑚通常在海边所得,商人得了好东西却巴巴儿地跑去益州给太子,是不是说明,这些人提前下注,有异心了?
  “嗯。”这般想着,皇帝没有细看太子的礼物,也没有夸奖太子,只冷冷淡淡,任谁都看得出来,皇帝与太子之间有了间隙。
  接下来的公主皇子进献的贺礼也没有特别让皇帝高兴的,直到十二皇子献上自己亲手写的祝词,并且念出来,皇帝龙心大悦,当即大夸,“琮儿,最得朕心。有子如此,朕别无所求。”
  善于阿谀奉承的臣子
  当即附和,听着那些刺耳的话语,李安宁捏着酒杯的手越发收紧,皇帝当众不给太子脸面?
  她朝下侧的太子看去,太子的神色依旧,甚至出言称赞了十二皇子的孝心,完全没有因为皇帝偏爱十二皇子就吃醋挂脸,端的是一个友爱弟弟的好兄长。
  一些重臣暗自瞧着,点头,太子去了益州一趟回来更加让人捉摸不透了,这是好事。
  宴席到了末时,殿外忽然一阵嘈杂,一个轻装的男子快步进来,一脸焦急地回禀道:“陛下,蕲州又落入武国手中了,恒王被俘!”
  满殿哗然!
  皇帝要太子回京,只能另外派一个人前去督战,恒王为皇子中最长,便使了他去,不曾想这才几天,蕲州又被夺,甚至恒王也成了俘虏。
  李安宁嘴角却忽的慢慢上勾,陛下啊陛下,任您有万千算计,也断然想不到把太子调回来会出这么大的事。
  “娘娘!”石榴惊呼,徐妃晕在她肩膀上,脸色煞白,显然被这一消息惊吓到了。
  “父皇!”太子如离弦的箭矢,几步就登上高台,皇帝也晕过去了。
  徐妃到底年轻,平日里保养得好,故而她在勤政殿侧殿两刻钟后便醒了,倒是皇帝,一直昏迷不醒。
  “我的儿。”徐妃难受得不行,纵然她现在还有十三皇子,但她与三皇子也是有感情的,一个可以依靠的王爷就这般遭难,也不知能不能回得来?她听说武国的人心狠手辣,最喜欢杀人,会不会把恒王给杀了?
  “太后,您要不先回寿康宫歇下?等陛下醒了儿臣派人去知会您。”皇后见太后神色不佳,开口劝说道:“您也要顾着自己的身子。”
  “哀家就在这里等着。”太后叹息,她身子差,没两年活头了,可看着皇帝这个样子,不会走在她前头吧?
  如此过了三日,皇帝醒了,却只能瘫痪在床,唯有一只右手与嘴尚且能动,看着已经不能主持大事了。
  武国派的使臣到达京都,他们倒是嚣张得很,直言说如果要把恒王赎回去,就得出几个州,几百万的银子,还有各色上等的瓷器用具,马匹马鞍马镫等等,更重要的是,要出一位嫡出公主和亲。
  太子把这些转达给皇帝,由着皇帝做主,因为要侍疾,皇后也在勤政殿,她欲言又止,时不时偷瞥皇帝,嫡出公主就一位,要是福荣去和亲,岂不是要她的命!
  “陛下,福荣才九岁,如何能去和亲?”皇后开口,“况且,有一就有二,武国这等凶狠,只怕不满足于一个公主。”
  “如果福荣年岁合适,朕也不必担忧了。”皇帝说话语气很冲,他用仅剩下能动的一只手拍了拍床沿,说道:“恒王是大文的子孙,不能长时间在他国为质子,让康定记在你名下,算作嫡出公主,送她去和亲吧。”
  皇后忽然感觉一阵心寒,要是再有下一回,是不是她的福荣也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