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给重生的小姐当丫鬟 > 第172章
  “南枝,我好慌。”李安宁不安地握住了南枝的手,“万一刀剑无眼伤到了蕴儿可怎么好?”
  “娘娘别怕,金桂都传话了,太子殿下身边有两位将军护身,伤不了的。”南枝安抚,太子从益州回来,还带回来几位将领,倒不是他主动求的,而是何哲文上书,更换了益州的主将,其中一位就是恭妃的祖父威远大将军,他已经六十有五,这个年纪却还要上马杀敌,让人唏嘘。
  “太子妃那儿还好麽?让韩太医看顾些。”如今太医院的院判已经不是韩太医的祖父了,故而韩太医想要上位,便投靠了她们这边。
  恰好太子妃有孕,李安宁不放心,就吩咐了韩太医去东宫照看她,毕竟这是太子的第一个孩子,可不能出事。
  一个时辰后,太子身边的伴读方铎到了翊坤宫,他提着的剑还有鲜血滴落,“贞贵妃娘娘,太子殿下请您与皇后娘娘到勤政殿。”
  李安宁一下子站起来,“何哲文——”
  “被捕了。”方铎接上,“恭请娘娘。”今夜过后,这位贞贵妃娘娘就是太后了。
  “如夏,去承乾宫知会皇后。”李安宁一颗心落在实处。
  即便心切,但李安宁依旧给足了皇后颜面,等着她到了再一前一后入了勤政殿的宫门,整个勤政殿被重重包围,只见里头有几个黑衣人在抬尸体,血腥气味有些浓重。
  正殿门口守着几个眼熟的人,皆是太子的人,还有两位宝刀未老的将军,朝着皇后与李安宁行礼,言语间不乏尊敬。
  “辛苦两位大人。”李安宁说,她没有多说,抬脚迈进门槛。
  傍晚时分还得意自大的婉贵妃现下却缩在床榻周围,紧紧地握着皇帝枯瘦的手,方才刀剑相交,动静如此大,皇帝被惊醒,待听婉贵妃说完,已然认定是太子逼宫,怒上心头。
  “混账,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君父?你个畜牲,朕要废了你!”
  “父皇怕是不能完成这个心愿了。”太子语气淡漠,透着一股蔑视的感觉,“父皇虚弱,不能处理朝政,何哲文这个乱臣贼子意图扰乱朝堂,挟持了十二皇子在勤政殿逼迫父皇写下退位让贤的诏书,父皇不从,何哲文便杀了十二皇子,还妄想刺杀父皇,所幸被婉贵妃挡了一剑。父皇尚在,孤救驾及时,清君侧,已经将何哲文拿下。”
  不论真相是甚么,反正最后世人所知的,只会是太子所说的这段话,十二皇子与婉贵妃在动荡中不幸离世,而皇帝,惊怒交加当场气绝身亡。
  这就是太子给几人的结局。
  “诏书。”太子抬手,方铎把圣旨给了皇后,她看罢了就递给李安宁,“你瞧瞧。”
  李安宁打开,一字一字地看,不免悲凉,她把圣旨丢进火盆中,看着火光升起,“陛下,自从蕴儿被封为太子,一直勤勉,天不亮就起来读书,夜了也舍不得睡,温书到半夜,一天就睡两三个时辰,春来冬往从不曾间断,就是为了当一个让人信服的太子。可你怎么能猜忌他,还想改立太子?”
  婉贵妃这会儿才清楚皇帝曾想要她的儿子当太子,但一切都太晚了,她被拖下去时还惊叫不已,为失去的荣华富贵,也为十二皇子。
  “毒妇,两个毒妇。”皇帝手指颤颤巍巍地指着皇后与李安宁,“朕要杀了你们。”
  “陛下,您怕是不能够把臣妾怎么样了。”皇后淡淡地说道,“就像您下旨让福荣去和亲,臣妾也不能怎么样,风水轮流转,应该的。”
  “您为君不仁,为夫不善,为父不慈,所以有今日实属正常。”像是怕气不死皇帝,皇后继续说道:“熙贵妃,婉贵妃,您猜一猜福安与福庆怨不怨恨您?一个歌姬借着与熙贵妃相似竟然成了贵妃,儿子还差点成了太子,当真可笑。”
  皇帝被气的说不出话,只能喘着粗气,像一头濒死的野兽
  ,只能接受这既定的命运。
  “父皇,若您没有下这道密旨,孤是不会起兵的。”太子说。
  不下这道旨意皇帝心不安,觉着太子会谋反,可恰恰是因为有了这道圣旨,太子才逼宫。他怕太子夺位,而偏偏是他的举动把太子推到了这个地步,无解。
  李安宁神色复杂,倒真像从前她想的一样,皇帝今日爱太子,明日就可能爱别的皇子,果真,她猜想的没错。
  陈云海端来一杯毒药。
  “父皇,您该宾天了。”
  “陛下,您该宾天了。”
  太子与李安宁异口同声,定下了皇帝的结局。
  南枝在后面亲眼看着皇帝挣扎,到最后没了生息。
  她想,终究是她们赢了。
  第122章番外一昭懿太后
  封密旨都被处理掉了,所以没有任何人质疑太子继位,他顺利地成了新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仁政之务,亲亲为先,典法所崇,尊尊为大……尊嫡母皇后为母后皇太后,生母贞贵妃为圣母皇太后……”
  “……太子妃曾氏为皇后,侧妃刑氏为庄妃,侧妃万氏为宁妃……”
  翻过了年,年号为建平,今年便是建平元年。
  南枝随着李安宁搬到了宁康宫,母后皇太后则是住去了文康宫,毕竟如今的太皇太后还住在寿康宫,她们作为晚辈,总不能让太皇太后搬走。
  不过经历了先帝的离世,太皇太后的身子更坏了,如今难以下床,两宫太后都在侍疾,皇后也在。
  见母后皇太后在嘱咐宫人,李安宁便拉了皇后说话,“你快生了,何须到寿康宫跟着忙前忙后,没得影响了身孕。”
  “母后疼儿臣,但是儿臣总不能不顾规矩,为陛下增添烦忧。”皇后曾氏说,皇帝刚刚登基,她也得事事处理好。
  “好孩子,哀家有件事要跟你说。皇帝不打算在元年选秀,为先帝守孝三年,三年后再行选秀。哀家记得你家里有适龄的女孩,一早便跟皇帝说了,到时候你家的姑娘在殿选刷下去,哀家会夸她们几句,不过就不必选入宫中为妃了。”李安宁真心疼爱皇后,不忍心让她为难。
  “谢母后疼爱。”皇后动容,哪怕她是皇后,要贤良大度,可也不想要同族的姊妹们一齐侍奉皇帝。
  “哀家听说十四皇子与十二公主一直在闹?”新帝还没有给年岁小的弟妹封爵位封号,故而只能像从前那样喊。
  “闹着要找婉贵太妃。”皇后小声说道,她不喜婉贵太妃,连带着也不待见她的孩子们。
  “若是华贵太妃那儿力不从心,就把他们两个送去行宫让嬷嬷们照顾吧。”李安宁说,十四皇子生下来是华妃养,所以婉贵太妃不在了之后,这两位就送到了她的宫里。
  “是。”皇后应了。
  过了三个月,皇后平安诞下了嫡长子,李安宁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就好,往后哀家就不用担心了。又是嫡子又是长子,哪怕宁妃与庄妃亦或是其他妃嫔有了身孕,也不会有皇子能动摇他的地位。”
  “是了,而且大皇子刚出生,西北就传来捷报,可见大皇子带了福气在身。”南枝说,先帝驾崩不久,新帝就以武国使臣意图谋害刺杀先帝的理由把使臣们都杀了,随后调集大军开战,于新帝而言,是不会退让半步。
  福荣也不必去和亲,只是苦了恒王,听说他被武国羞辱得很厉害,甚至阵前敌方将领还言要是他们文朝不退兵,就把恒王给五马分尸。
  新帝不可能不顾恒王,毕竟他刚登基,不能落得一个凶残之名,与武国周旋,布好阵之后,新帝假意割地换恒王,待武国答应,士兵入城后,假扮成百姓的文朝士兵便对他们大开杀戒。
  如此双管齐下,赢了战争又把恒王带回来。
  “皇帝不想见恒王,哀家亦然。”李安宁对于恒王没有好感,被将士们护着都能被武国俘虏,如此废物的王爷,要不是为了皇帝名声,她压根儿不想过问。
  “让恒王回京,在王府闭门思过,不许再出门。”李安宁吩咐下去,软禁恒王。
  从皇帝的儿子变成了皇帝的兄弟,更何况他与新帝关系平平,恒王的待遇可谓是直线下降。
  又过了两个月,五月份,太皇太后于寿康宫薨逝,举国大哀。
  前朝后宫都静了许久,偶尔,恪贵太嫔会来寻李安宁说说话,“臣妾等唯有一个公主,实在是羡慕有皇子的太妃太嫔们。”
  宫中规矩,有皇子的妃嫔们等皇子们长大,出宫开府了,她们便能跟着去王府住。
  譬如徐贵太妃,便能跟随恒王住在恒王府,要不是恒王还没有回京城安顿下来,只怕徐贵太妃早就出宫了。
  在宫中处处守规矩,出去了却不同,在王府里她是长辈,谁都得敬着她,岂不美妙?
  闻弦知意,李安宁抬头笑说,“恪贵太嫔也想在公主府住?康宁才十一岁,还没到建造公主府的时候,不过你诉求有道理,新帝的后宫很快就要充满了妃嫔,先帝的妃嫔又多,宫殿不大够住。加之你们也要享受一番天伦之乐,哀家会与皇帝说的,让你们也能随着公主在外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