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 第348章
  -
  不得不说,房子的隔音不错。
  姜宁到后院时,前边大堂的声音就弱了下去,几乎只能听到大声说话的动静。
  不用花多少心思,就看到了拿了张小凳子坐着的卫长昀。
  手边一个筐,放着刚剥好的豆子。
  姜宁放轻脚步靠去,手刚碰到卫长昀肩膀,就被发现。
  “身上的味道,很明显。”
  卫长昀回头,语气里带着明显的笑意。
  姜宁疑惑低头,在自己身上嗅了嗅,“闻着什么都没有啊,不过好像有股米饭的香味。”
  还挺下饭的。
  卫长昀把手里最后一点豆子剥完,然后回过神,“是平时熏衣服用的木香。”
  衣服上都是,不会重,更不会呛人,但很特别。
  姜宁不信地低头,又闻了闻。
  隐隐约约的,好像真闻到了一点。
  “还得是秋哥儿,以为他忙酒楼的事无心搞这些,现在可是有空了。”
  姜宁道:“信寄出去了,不知道多久能收到,要是年前的话,还能回信的时候捎一些年货过去。”
  赵秋家、顾苗家、谢蕴家……
  还有李平峥、齐时信,以及离他们比较近的温安臣、聂丛文。
  小河村那儿也得捎一些东西回去。
  “那得寻去金陵和黔州、宁远县三地的商队,不然你这东西,可一点都不好捎过去。”
  卫长昀拉着他的手站起来,拍拍衣服上碎屑,“但是该备一些。”
  姜宁抬手,随意帮他拍了拍,“还有两个月呢,再看。”
  不过怎么又只剩下两个多月了,这又一年过去,他俩前后脚得长大一岁。
  “别琢磨了,你儿子找你呢。”
  姜宁敛下心思,心想岭南的日子还挺好的,每日除了家和酒楼,深秋过后,回家路上,跟谁都能唠两句。
  “什么?”卫长昀低头摘掉衣服上的枝叶。
  “春娘喂他吃东西,他在那里——”
  姜宁本来想说爹爹、爹爹地喊,忽然脑子一抽,“他在那儿阿巴阿巴的,不知道是在喊我们俩还是在说别的什么。”
  卫长昀:“……”
  “走吧。”
  姜宁挠挠头,跟了上去,“开个玩笑嘛,那阿巴阿巴本来就是喊我们的意思。”
  卫长昀无奈摇头,又觉得姜宁这样挺可爱。
  阿巴阿巴?
  这是哪儿来的语言。
  -
  从酒楼回到家,夜已经深了。
  不是吃到这个时辰,是一家操心命,吃完后在酒楼里忙前忙后,等收拾得差不多,才不得不回家。
  分了两辆马车坐,一辆是春娘和朱红带着幼安、小桃,另外一辆是姜宁和卫长昀领着兄妹俩。
  方叔和陆拙驾车,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往县衙回。
  “二哥,宁哥哥,我刚才表现得怎么样?夫子可是说了,我悟性高,而且教乐理的先生说我天赋好。”
  卫小小如今已经是个亭亭少女,眉眼也长开了一些。
  尽管还是稚嫩的模样,却能窥见几年后的漂亮。
  “你乐理天赋好和在酒楼里干活有什么关系?你日后又不会在酒楼里弹琵琶、拉二胡。”
  卫小宝唱反调道:“还得是我,人家先生说了,得强身健体,要习武才能做君子,我都能拉弓了。”
  “那我还能射箭呢。”卫小小不甘示弱,“再等明年开春,我还能学骑马。”
  卫小宝立即接上,“我现在就会骑了。”
  卫小小:“那你骑一个给我看看?二哥和宁哥哥就在这里,说谎的人鼻子会变长。”
  卫小宝:“……我骑的小马驹不行!”
  ……
  姜宁稍稍揉了一下耳朵,掀起眼皮去看卫长昀,见他一脸无奈,却又仔细的样子,唇边不自觉牵开笑。
  他好像能理解卫长昀的眼神。
  和他不一样,卫长昀第一次见到兄妹俩的时候,他们才那么一点大,然后慢慢地长大,变成今天这样。
  像树苗似的一点点抽条。
  “小马驹可以,乐理天赋高也可以。”
  姜宁打断兄妹俩无意义的小学生争执,“等到这个月十六,我们去城外的农庄住两天,骑马、练琴都可以。”
  “要买一匹马在家里吗?”卫长昀问道:“还是先买一把琵琶?”
  卫小小、卫小宝:“……”
  “不用!”
  姜宁挑了挑眉,“真的不用吗?错过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等到下回想买,可就不是现在这样,要有条件的。”
  卫长昀赞同地点点头。
  “不用!”
  兄妹俩异口同声道:“等我们再熟练一点,不要浪费。”
  他俩对视一眼,没再说话。
  小孩子是这样的,好哄得很,其实也好骗得很。
  只要套路深,没什么事拿不下来。
  回到家里,方叔和陆拙牵了马车去安顿,春娘和朱红回房,小桃跟着兄妹俩后面。
  卫长昀抱着睡熟了的孩子,手托在他后颈,等人都走了,才跟姜宁一块往房间走。
  “刚才逗他们俩做什么?有上进心是好事。”
  姜宁伸手给孩子拉了一下外面包着的毯子,担心他晚上着凉
  别的不说,夜里的温度还是比较低。
  又刮风,很容易受寒。
  “在私塾里上了两个月的书,其他的事情我不过问,但是在这件事上必须要先说定。”
  卫长昀道:“玩闹、吵架、闹脾气都可以,但不能撒谎。”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哪怕是跟亲近的人吵架、争执,也不该绷着脸去说这个事。
  更别说,在亲近的人身边,那就更应该说实话了。
  姜宁一听,立即知道他脑子在想什么,不免得低笑,又忍着笑意轻轻碰了碰他胳膊。
  “卫长昀,我发现了啊,你这人还真是,不管过了多久,在这件事上是半点都不会变。”
  是非对错,是半点都不允许被拿来当玩笑。
  真是……
  原则清晰。
  “他们还小,不一定能分辨得清楚。”卫长昀明白姜宁话里的调侃,更知道他不会认为自己太过一本正经。
  这一句姜宁赞同,“是还年纪小,我都担心私塾里其他人年长,他们会不会融入不了。”
  不过事实是,不但融入,还吃得很开。
  姜宁瞥眼不远处的房门,背着手先一步往前走,“到家了,卫县令可别板着脸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你抓回来的呢。”
  卫长昀跟上去,推开房门时问:“我能抓吗?”
  姜宁答得自然,“不是已经给你抓了吗?”
  说着,回头看他,眨了眨眼睛,“不然,我可不在这。”
  第294章
  十月份的中旬,岭南一带的天气便转入秋天的凉爽,尤其是出点太阳的时候,晒在身上暖洋洋的。
  特别像小时候在院子里,躺在靠椅里、拿着一把扇子,微风吹过,等太阳下山。
  姜宁从前还不觉得这样的日子好,现在可算是明白,为什么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忠臣良将最后的归隐,都是归园田居。
  是真自在、自由啊。
  安排好县衙和酒楼的事,姜宁和卫长昀领着一家子,还带了不少调料、炊具,驾上马车便朝着城外的农庄去。
  为了多带一些东西,而且还比预想的多住一天,所以特地多去牵了一辆马车。
  “马、马!”
  “车车!”
  姜宁正低头看话本,一脸醉心其中无法自拔的表情。
  忽地听到这两声,诧异地睁大眼,扭头去看卫长昀怀里的幼安,眼里立即蓄上笑意。
  卫长昀勾着孩子的手指玩,挠挠他的手心。
  抬头时,和姜宁眼神对上,不由笑起来,“这一两个月,他会的词越来越多。”
  “你是不是偷摸着教他了?”姜宁放下话本,擦擦手才去捏他的脸,“什么马马,还以为你叫妈妈呢。”
  “还有,是车车,不是拆拆……”
  口齿不清,一天到晚就张着一张小嘴叭叭叭的。
  怪喜欢说话。
  “拆拆……”
  “不是拆拆,跟我念,车。”
  幼安咧开嘴,露出一口没几颗的牙。
  两条短胳膊拍了拍,打在卫长昀手臂上,笑得格外开心,“爹爹!”
  姜宁:“……”
  怎么有种被孩子戏弄了的既视感。
  “爹爹!”
  幼安回头看卫长昀,“吃饭!”
  “就知道吃,你是小猪猪啊。”姜宁低头,用鼻尖蹭蹭他脸颊,“睡了醒,醒了吃,吃了又睡,是谁家的小猪啊。”
  姜宁声音放软许多,捏捏他的手,又揉揉他肚子,说着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
  卫长昀的目光在他和孩子身上流连,来回几次后,便一直落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