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惊悚推理 > 女配她听到真凶心音 > 第225章
  薛凝休息后缓过劲儿,心想以后这些声音还是少听,颇耗气血。实则日常她跟沈偃办案,也无需听心音。只不过这桩案子涉及前太子萧圭,所以薛凝刻意听了听。
  裴无忌又让人拿来一个匣子,他备了点心,是山楂糕。
  山楂糕颜色深深,又酸又甜,既提胃口也补充能量。
  裴无忌也见过有些人,也是气血虚弱,会忽而犯晕,通常吃一块甜食就好了。他观察之下,觉得薛凝多半是这个毛病,故常常给薛凝备着。
  薛凝当然知晓自己不是低血糖,不过也不好解释,也吃了两块。
  虽不是低血糖,但甜食咽下,薛凝确实觉得浑身暖和舒坦多了。
  裴无忌这个人脾气不大好,可若是真在意谁,便会事事设想周到。
  那凶手心音虽只寥寥几句,但信息量很大。
  首先,那居然是男声。
  凶手是个男人。
  这个凶手对萧圭诸多抱怨,但似也透露出对萧圭的感情,有几分因爱生恨,觉得萧圭不识货的意思。
  男人哀怨起来,就没女人什么事。
  大文豪都还会自我女化,自比为妾,以女子对丈夫哀怨类比君臣之间关系。
  凶手显然觉得萧圭不识好歹,浪费他一片真心。
  而萧圭在轻视凶手时候,反倒十分重视赵昭,把赵昭捧到天上去,这自然令凶手十分恼恨!
  也许在凶手看来,赵昭不过是花架子,整日里侃侃而谈,并无真才实学。而太子对之十分迷恋,也并不是因为赵昭多出色,而是因为赵昭是个出挑美人儿,生一副绝好的动人容貌。
  萧圭被个妖孽给迷住了。
  于是哪怕赵昭身死,脸上也被凶手划了两刀。
  最后,凶手虽是怨妇心态,但并不是同性恋。
  现实中他肯定接近过赵昭,而赵昭眼高于顶,并未择他,于是他觉得十分受辱。
  他显然并不愿意被否认作为男人魅力。
  他只是怨,以一个男人作为另一个男人唯粉心态那种怨。
  这个凶手差些跟赵昭定亲,赵昭虽未订下婚约,不过从前倒是跟裴无忌传过绯闻,据说差些说成两人亲事。
  故薛凝瞧着裴无忌漂亮脸蛋,心里吐槽,你裴少君也是嫌疑人。
  不过薛凝倒觉得不像。
  也不是她有心偏袒,裴无忌确实对萧圭没什么兴趣。
  当然也怪裴无忌太招眼,有裴无忌在,旁人只议论裴无忌跟赵昭绯闻,旁人皆成为不要紧陪衬。
  薛凝心里也浮起另外一个答案。
  赵昭曾跟薛凝聊过,说那时她也想过嫁人。
  那时太原冯家的冯三郎对赵昭十分殷切,赵昭亦有些动心。可后来,赵昭才知晓他另有心思。”
  冯三郎觉得太子必然起复,于是觉得奇货可居。于是他想娶了赵昭,借两家之力,再谋太子复位。赵昭言语里不愿意,他便有些不快,虽未说什么难听话,态度却显轻慢。
  赵昭偏生是受不得委屈。
  既崇拜萧圭,又对赵昭求亲未遂,十分符合薛凝所听心音。
  薛凝已缓过劲儿,又分析得好,不觉问道:“太原冯家有个冯三郎,裴少君可曾知晓?”
  裴无忌还真有印象。
  事实上玄隐署对太子身亡前几日见过之人皆有记录,并且排好嫌疑顺序,这冯晋嫌疑排行还颇为靠前。
  案发前一日,冯晋还与萧圭发生争执,情绪颇为激动。
  后来冯晋拂袖而去。
  裴无忌正欲作答,却被越止抢了话。
  越止抢答:“这我知晓,冯三郎很喜欢年纪大他许多女子。”
  论抢话题猎奇搞热点,十个裴无忌都比不上越止一根手指头。
  第183章 结局其三结局其三
  裴无忌是正经资料,越止却分明是邪道。
  不过越邪越有劲儿,越止起了这个话,旁人亦很愿意听一听。
  薛凝当然也属这样的旁人。
  要说当初在并州时,赵昭起心挑个男人嫁了,那时越止可巧也在,又跟赵昭熟。
  赵昭这个人性子傲,绝不肯低嫁,又不乐意被旁人议论讥讽,故越止并未在赵昭择偶范围内。
  既不在考虑范围内,对于赵昭这样性情来说,也真是一点儿也未曾考虑过越止。
  不过她觉得跟越止说话挺有趣,也有一些来往,于是倒真成了清清白白男女关系。
  越止会说话,什么都能跟人聊一聊。
  赵昭跟越止说得多,越止也知晓得多。
  那时赵昭择亲,本来看中冯晋。
  冯晋样貌好,对赵昭也殷切,再来见识也不
  错,家世挺好。冯家是并州本地豪强,冯晋父亲是并州郡守,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
  冯家长房几个儿子里,冯三郎品貌是最好的,在外有名声,在家也得意。
  那赵昭就准备退而求其次。
  她准备委屈一下自己,既离了京城,又拒了太子,并州这个地儿也挑不出更好。
  虽是退而求其次,但赵昭会做人,面上不会露出来,倒显得对冯晋颇有情意。
  再来赵昭对冯晋虽有几分意思,却不着急。
  这人一着急,便容易乱,乱中便易出错。
  赵昭又是个情场老练的,钓着时也留了心思,并不急着跟冯晋把名分给定下来。
  这人要相处久些才能见真章。两人不熟时,或有意,或无意,总是会演一演。
  冯晋刻意对赵昭用心,不过日子一久,还是露出几分真性情。
  冯晋是太子党,那时萧圭虽被废,冯晋却不大甘心,想借赵、冯两家之力将萧圭再行托举上去。
  这些还算不得最要紧的。
  最要紧是,冯晋性情并不怎样。
  冯晋排行第三,上头有两个兄长,他是幺子,故被家里娇宠。
  自来只有旁人照拂他,也无他照拂别人时候,加之冯晋少有慧名,故使其更为自负。
  冯晋不喜照拂别人,更对娇柔孱弱者极不耐。
  他房内也有品貌俏丽婢女,亦有美婢见冯晋样貌俏身份贵重,于是芳心暗许送秋波的。
  可冯晋仿佛是个圣人,不为所动。
  也不是冯晋不好女色,只是冯晋不喜欢。
  那些个婢女勾搭之后,接着便会扮作楚楚可怜样子,欲语还休。接着她们与人撕扯时,就刻意扮成柔弱无能样子,引主家替其相争,又自以为自己这点儿小聪明很厉害。
  这私底下,一个两个,都言要男人护着。
  于是睡了后既痴想名分,又要借冯晋之势招摇。
  冯晋秉性自私,他为什么要护这等女娘
  所以冯晋素日里是不肯搭理房里婢子的。
  那时赵昭打听到了这些,她便觉得冯晋其实很是自我。
  再者若冯晋一个没睡,倒还能称一声洁身自好,偏生冯晋暗里却与人私通。
  彼时冯晋大兄冯建有子,其妻陈氏身子骨弱,奶水也不足,故请了个乳母慧娘喂养。
  因慧娘性子好,故孩子断了奶,慧娘仍留在冯家带孩子。
  冯晋跟冯建有年龄差,那慧娘也大冯晋十岁左右。
  冯晋不留意房里年轻婢女,反倒跟这个乳母慧娘搅在一起。
  赵昭知后,便越发觉得没意思了。
  她也见过慧娘,慧娘虽年长冯晋十岁,其实也不过三十多岁年纪,又生得丰腴漂亮。冯晋与之私通,倒算不得口味怪癖。
  但说明冯晋性子不好。
  他挑慧娘,想来不是因为慧娘年纪大,其实无非是觉得慧娘方便。
  有这么个年龄差,慧娘也受宠若惊,也断不敢有什么痴想了,更不指望能有什么名分。
  所以慧娘痴心一片,服侍冯晋也无怨无悔。
  不似一些年轻女娘,上进心思重,把跟冯晋睡一觉赋予了很多重大意义,认定能靠此改变前程。
  虽如此,赵昭总不好赞冯晋精明。
  她看透了冯晋性情,心里也拿定了主意,之后便跟冯晋分了手。
  虽然似萧圭那样性子太温和了不好,但男人总要有几分人性的,若一点柔软心思都没有,嫁了必然会吃苦。
  赵昭那时对冯晋其实并没有什么情意,所以分就分了,其实赵昭心里没什么的。
  除了冯晋,其实赵昭对其他男子也差不多,她素来眼里只有自己。
  但冯晋大约未想到赵昭会如此,竟十分恼恨,那时还纠缠一阵,说了些不大好听的话。
  而今越止也没给赵昭留脸,将昔日里的这些八卦都给扯了出来。
  薛凝听了这些前情,也禁不住若有所思,心想冯晋这buff都叠满了。
  冯晋为人冷酷,对女人十分吝啬。
  当然也不可能仅仅是对女人,这冯三郎怕是对所有人都吝啬。
  不但如此,冯晋还很注重颜面。
  以冯晋性情,大约对赵昭也没有什么真情意。他亲近赵昭,无非也是为了联合赵氏,想将萧圭给再扶起来。虽自个儿居心不良,但他也容不得赵昭拒了自己,因此冯三郎是个盼全世界围着他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