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的“丹圣”、玄奇莫测的长生丹,紫阳真君自请退位让贤……品丹盛会方才结束,日月谷中发生的故事便流传开去。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先是传遍西海,又从西海一路传往中土、北荒、东漠、南域。
作为玄门正宗的大本营,中土毗邻西海的诸多修真宗派、世家,最先收到了消息。
此时已是半个月之后。
来自西海的“奇闻”或许对中下层的修士很有吸引力,却不曾引起顶尖层次的关注。
尤其是化神天君这一层次,不是一宗掌教,就是太上长老,没有化神坐镇的丹盟放在沧海界终究只算是二流实力,哪怕是盟主之位的变动也引不起他们的关注。能牵动他们关注的要么是顶级势力的变动、化神层面的交锋,要么涉及到飞升之望。
此前无生门的变故无疑囊括了好几个方面,也因此吸引了众多化神天君的注目。
结果却并不理想。薛无暇这个本该作为探路者和开道者的存在死得毫无价值,幕后黑手机擅长隐藏自我和抹消痕迹,以至于他们最终只总结出了指向“西海”的线索。
以西海之大,要想找到一位擅长隐匿自身的大能,难度不亚于登天。化神天君们修炼尤嫌时间不够,哪里有工夫如此浪费?
最后各大势力也只能往西海加派更多人手,力求加强对西海的情报收集。说不定哪一日就发现了与之相关的蛛丝马迹呢?
结合他们探遍十万大山收集的情报,幕后黑手对无生门尤其是薛无瑕,下手堪称狠辣,要说没有深仇大恨,几人能信?介于其人搬空了无生门的秘藏,其中甚至包括曾经太清宗所遗留、就连薛无瑕都没能发现的秘藏,他们怀疑此人与太清宗有关。
只是太清宗覆灭已有千载,要想从这方面找到有关幕后黑手的线索实在太难。
千载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遗落在外的太清宗传人若是天赋与机缘足够,或许就能凭这段时间修炼到足以复仇的境界;至于昔日与太清宗交好的大能,或许太清宗破灭之时其人正在闭关或是出游,千年过去,其人不曾寿终,道行反而获得长足的增长,自然有推翻无生门的实力。
相较于前者,一众化神天君更倾向于后者的可能。他们很难想象一个后进之辈能如此轻而易举地颠覆整个无生门,这意味着后者的天资甚至胜过堪称绝世的薛无暇。倘若这是真的,连他们都难免受到打击。
相比之下,果然还是某个隐居西海、不知修行了几千年的老怪物更能让他们接受。
毕竟已故的太清宗掌教年轻时去西海闯荡历练过一阵子,有那么一二挚友很合理。
结合此人针对无生门的手段,一看就是旁门左道。如此其形象便大致勾画出来:隐居西海的旁门修士,精通左道之术,对外声名不显,妥妥一个老谋深算的老怪物!
这样的人既不好找,也不好对付,可能白白浪费时间还毫无收获。一众化神天君与薛无暇并无私人情谊,只是恼恨于飞升探路之计遭人破坏,但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他们自然也就做出了放弃追究的理性选择,只是让门人弟子加大对西海的关注。
这一关注,近期最热门的品丹盛会相关传闻,尤其是横空出世的“丹圣”玄微真君,就自然而然入了诸多大势力之主的法眼。
没人怀疑他是覆灭无生门的幕后黑手,甚至压根无人往这个方向去想,所有听闻其事迹的人关注的都是他神乎其神的炼丹之术,以及据说能令人幻想成真的长生丹。
——哪怕玄微真君对外说明长生丹有其极限,目前来说对化神修士效用微乎其微,且每一枚长生丹的炼成都必须凝聚人意。
但这不就意味着化神之下皆有效用吗?至于人意?沧海界最不缺的就是人。
尚有九成九的修士并不相信长生丹的神奇,怀疑这是来自西海的虚假宣传,抑或传播途中三人成虎。可愿意相信的修士汇聚起来,在沧海界便是一股不小的体量。
他们乘船出海,欲求长生丹。
丹盟所在海域空前热闹起来。
与此同时,越殊已经在日月仙岛站稳了脚跟,且顺利获得入驻日月谷炼丹的资格。
他并未接受紫阳真君的提议,接过丹盟盟主之位,而是选择担任丹盟的客卿长老。
这是丹盟特意为他开辟的职位,名义上与盟主地位平等,却并不干涉丹盟的实务,同时能享受到这一地位应得的一切待遇。
他的选择令丹盟上下敬服。
实话说,丹盟向来是以丹道造诣论高低,凭他的丹道造诣,当然能胜任盟主之位。
只是这个组织终究是紫阳真君一路奔走创建而来,固然其人自愿拱手相让,其他人也无法阻止,内心有几分信服却未可知。内部人心不定,必然造成丹盟的动荡。
曾经亲手推翻过旧的政权,建立新的政权,越殊对权力的运行本质知之甚深。
从来不是拥有“天子”尊号就能号令天下,而是可以号令天下的人才被尊为“天子”。否则的话,“天子”的尊号不过是虚名。
人间帝王如此,丹盟盟主也如此。
他深知权力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哪怕这是一个伟力归于自身的世界,足够的实力可以压服一切不平和不满,但何必让别人暗中怀着不平和不满为他办事呢?
说到底,他又不是什么完全不顾旁人感受,拿所有人当工具人使唤的“暴君”。丹盟于他而言也不是什么非夺不可的基业,他参加品丹盛会不是为了成为丹盟之主。
舍弃盟主之位,以他表现出的实力和炼丹造诣,丹盟照样要捧着他、拉拢他,这个庞大组织的力量还会心甘情愿为他所用。
事情的发展正如越殊所料。
他获得了他应得的一切待遇。
日月谷的永久使用权,日月仙岛的永久居住权,对他敞开的丹盟库藏与丹方……
后者当然不是无偿的。依丹盟制度,哪怕是盟主都必须做出贡献才能获得阅览某些丹方的权限,以及兑换丹盟库藏的保药。丹盟正是基于这样的“公平”才发展壮大。
对此越殊表示理解与认同。
他本就没有“白嫖”的想法。
在丹盟,最容易获取贡献的途径是炼丹。但获取贡献最高效的途径却是开辟丹方。前者出卖的是劳动力,后者是以知识换取报酬,而越殊大脑中最不缺的就是知识。
他没有敝帚自珍的想法。
于是,就在越殊加入丹盟的第三天,关注他的人惊讶地发现,丹盟储存丹方与药典的藏方室新增了大大小小上千种丹方,上至一品,下至九品,竟是无所不包,还有一些丹方甚至无法估量品阶,珍贵异常。
而越殊也因此得到了藏方室的最高权限,从此其中所有丹方他都可以无条件阅览。
一下子刷新的“藏方室”迎来了众多访客。其他人碍于贡献值不足,千挑万选阅览过心仪的丹方之后,就只能依依不舍离开。贡献值有余的几位宗师却在此长住下来。
他们看的不是丹方,而是越殊放入藏方室中的丹书,此书不涉高深知识,反而像是给初学者打基础用的,用语亦浅显易懂。
他们却从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丹道理念,仿佛那并不是来自沧海界,而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精华,越是细品,越觉不凡。
太多太多疑惑在他们心中滋生。
而这些疑惑只有越殊能够解答。
奈何此时的越殊早就一头扎入藏方室深处,颇有不阅尽丹方、药典不罢休之意。
三个月后,越殊从藏方室深处走出,整个人由内而外都透着满载而归的满足之色,迎面就遇上了守候已久的“宗师天团”。
迎着包括紫阳真君在内一众丹道宗师求之若渴的眼神,越殊轻轻一拊掌,欣然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诸位来得正好,我略有所得,只差印证一番了。”
而这一番印证就是整整半年。
修士对时间的感知普遍与凡人不同。丹道宗师们整整半年的消失并未引起丹盟上下的恐慌,没有出现什么“宗师失踪之谜”。
半年后,重新出现的紫阳真君面对自家弟子好奇的疑问,摇摇头回忆起来:“什么印证一番,玄微真君未免谦虚了……”
若说过去这半年他们经历了什么,可以说是对丹道认知的重塑。与其说这是一场彼此之间的交流,不如说是单方面的学习。到后来,他们对越殊完全是以师礼待之。
这样的态度一点都不夸张。短短半年,他们每个人都从越殊身上学到了全新的丹道理念,几乎如同井底之蛙得见新的天地。
如今先看自家弟子,再看整个丹盟,顿时就觉得哪儿哪儿都不行了:落后,太落后了,得将先进理念贯彻到整个丹盟才行!
轰轰烈烈的“大改造”就此展开。
其中,越殊欣然接受几位宗师的邀请,为丹盟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一点小小的贡献。
他总结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与藏方室的知识相结合,重新编写了一本包容万象的丹书,其书名简单易懂:《丹道基础》。
这是一本面向所有丹师的教科书,摒弃了传统丹书那种玄之又玄的写法,剖析药理本质,且将炼丹过程中的一切步骤都变成了公式化的模板,有一种科学严谨的美。
即便悟性欠缺之人,只要认真读透此书,按部就班照其所授手法炼丹,出丹成功率也能稳定有五成,颠覆了许多人的认知。
无数丹师为之而颤栗。
他们意识到旧的世界即将改变。
有人恐惧,有人激动,有人抗拒,有人期待。无论如何,新时代的车轮已经碾下。
第205章 归一道主36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修行、炼丹、指点后辈……在日月仙岛的日子是越殊此生以来最安逸的一段时光。
不必受限于灵气的贫瘠、功法传承的缺失,没有什么必须想方设法击败的强敌,背靠偌大丹盟,他甚至无需像散修一样四处寻觅修行资源,只需些许付出贡献点作报酬,就能获得他想要的一切修行资源。
冲关化神的道路已经在他面前平铺开来。仅剩的考验,便是他是否有过关的才情。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闭关之前,越殊利用自己在丹盟的权限发布了两则任务。
一是寻觅大魏所在的小界。
自从他以随机传送的方式降临十万大山,就失去了重新返回大魏的通道,越殊本以为自己可以在十万大山找到昔日的太清宗架设的“下界阵法”,事实却是一无所获。
他虽在阵法上有些造诣,这份造诣却远远不足以支撑他架设起“归乡之路”。毕竟他在阵法上分散的精力不足十分之一。
此时就需要求助于专业的阵法师了。
当然,沧海界历史久远,底蕴深厚,说不定某些人手上就有能锁定大魏坐标的宝物。有了坐标,搭建传送阵便难不倒他。
至于说发布了任务却无人搭理的情形……越殊相信没人能拒绝一位“丹圣”的请求。
相较于第一则任务,越殊发布的第二则任务属于兴趣使然,成与不成他并不在乎。
这一则兴趣使然的任务属于长期日常任务,内容是搜集有关乘景天君的一切线索,根据价值高低可以领取对应的丹药。
之所以发布如此一则日常任务,起因在于薛无暇。
后者所作所为让越殊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那位“杀妻证道”的乘景天君在沧海界修士心中的影响力。
只能说幸而沧海界九成九的修士都没有修炼到化神的天资,做不起飞升的白日梦。
否则,人人都想学乘景天君杀妻证道,飞升天外,还有薛无暇这样的天才将“杀妻”升华为“斩情”,沧海界岂不是早就成了黑暗魔窟?
夫与妻、父母与子女、手足、师生……一切以情感为纽带的关系都将不复存在,只剩怀疑、猜忌、相杀。这将是何等扭曲的世道,说是地狱也不为过!
若是这是一个规则扭曲的世界,或许这样一条扭曲的道路真的能够飞升。但深入接触这个世界的修道体系以来,越殊认为此界修行相当正统,不存在丝毫克系画风。只要持心正意,将自身打磨到圆满的程度,突破沧海界的界限,自然就能飞升。
总而言之,通往飞升的道路有千万条,绝不包括“杀妻”,这是一条走不通的歧路。
在越殊理解中,修道之人首重道心,只要道心坚定,且矢志不渝一路向前,无论有情无情,皆是通天之途,并无高下之分。
“杀妻证道”却是一条悖论。
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中无情者,何须斩情?更不必以杀妻来证其无情。
不存在的事物,不会因为自欺欺人得到证明。已经存在的事物,更无需证明。
以杀证无情,已落入下乘。
斩断任何一种情感纽带都无需动手杀人,“杀念”本就是斩断情感纽带的无形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