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妇女回归了家庭,也有很多人想尝试下海经商,也就接受了下岗。
苏窈从科研局开车回市区,就看到人多了很多。
苏窈直接去了工厂。
他们平时都是到工厂吃了饭,然后再回家。
夫妻俩现在都忙碌,再加上孩子大了,都寄宿在学校,所以只有周末,孩子回来的时候,他们俩才会在家里开火做饭。
虽然不在家开火,但晚上还是会在沈靳的办公室一块吃饭。
苏窈停好了车,正好碰上要外出的蒋仁。
蒋仁打了一声招呼,看向她身后的车,道:“嫂子,车子修好了?”
苏窈:“昨天才修好。”
生物制药科研局在郊外,平时公交车也少,沈靳不太放心。
所以就让她先把驾照给考了,八六年年初买了一辆红色的亚特126p。
这驾照考核比较麻烦,而且车型和结构都和后现代的不太一样,所以苏窈还是花了两年才拿到的驾照。
再说这亚特126p,有点像后世的小型四座车,是意大利产的,八五年才开始生产,起售价七千多,他买的是九千多的那一辆。
车子开了两年,经常出一点小毛病,总是要送去修。
和蒋仁打了招呼,苏窈就直奔沈靳的办公室。
推开办公室,也没看到沈靳,只见几个饭盒放在茶桌上。
苏窈坐下看了会资料,沈靳才推门进来。
苏窈抬起头,看向穿着白衬衫西装裤的沈靳。
十二年过去了,沈靳已经快三十八了,只眼角有细微的皱纹,看上去还不到三十,岁月还是优待了他的。
她放下资料,问他:“刚去哪了?”
沈靳:“刚去厂子的房东签了买卖合同。”
苏窈:“价钱谈下来了?”
沈靳拉过矮凳,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袖子捋了起来,边打开饭盒,边应:“一人退一步,一个平方只降十块。”
八八年房价上涨,但厂区不算繁华地区,厂房也是后边建的,所以一开始开价是三百二一个平方。
厂子差不多四百平方,将近要十三万。
沈靳在鹏城开了专柜,还出外贸单,也投资了其他的行业,这几年也挣了不少。
扣掉了厂子里的周转资金和沈靳的投资,他们夫妻卡里的存款还是有六位数的。
沈靳擦了筷子,递给了她,说:“你那车子整天出问题,要不换一辆吧。”
苏窈:“这好一点的车都得七八万起,我舍不得,反正车子能开就继续开。”
沈靳道:“钱赚来就是花的,该花花,别省。”
“万一车子在路上坏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危险。”
羊城比前几年比起来,更多人,也更乱了,治安差,入了夜后,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苏窈琢磨了一下,也确实挺危险的,咬了咬牙:“那就买,年底开车回去也能坐得更舒服一点。”
去年开车回去,车子小,对于沈靳这样身高腿长的人来说,一坐就坐八九个小时,受罪得很。
吃了饭,两个人也就骑着自行车。
宅子没有留停车的位置,停在外头,也担心半夜有人偷车或是砸窗,所以就放在厂子里。
苏窈早上去科研局时,骑自行车过来还得十来分钟,虽然麻烦了点,但这年代没手机刷,晚上九点多就睡,第二天五六点就自然醒了。
别说是十来分钟了,她还能在家慢悠悠吃个早餐,顺道再锻炼锻炼。
回到家里,大黄的孩子,也就是二黄就跑了过来,在他们脚边打转。
沈靳把打包回来的剩饭剩菜倒到他的狗盆了,顺道摸了摸它的狗头。
苏窈说:“去年夏禾也上初中后,这家里就安静了。”
夏禾现在上初一,而他就没有他姐姐那么聪明了,成绩在班级上,是中上水平,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数学总能考满分。
而跳级过的夏苗,虽然才十六岁,但今年已经高三了,明年就要考大学了。
沈靳:“明天就能回来,他们俩能吵到你盼着他们早点去学校。”
以前苏窈总以为这姐弟俩长大了,依旧和小时候一样
相亲相爱,但现实却是相反的。
家里条件好了,但这姐弟俩反而能因为谁多吃了一个饼而吵起来。
但好的时候又特别好,还能互相谦让,苏窈都没法理解他们,为什么反差能这么大。
*
周五,苏窈卡点下班,早早就赶了回来。
没去厂子,是直接回的家。
车子晚点再开到厂子去。
苏窈一进院子,就看到夏苗在择菜,夏禾在扯虾线。
见到她回来,两个孩子都眉开眼笑地喊了一声妈。
城市里很多人都是父母做爸妈,夏苗也与时俱进的跟着喊了。
六年过去了,夏苗出落得亭亭玉立,长相随李春华,身高随夏向东,一双腿又长又笔直,十六岁都已经一米七二的身高了。
一米六五的苏窈和她站在一块,都得抬眼看她。
听夏苗说,学校有人偷摸地往她书桌里塞情书。她都给拒绝了,谨记着她娘和她说的话,十八岁之前不谈恋爱。
夏苗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性格上,都很独立自主也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她说她在二十岁之前是不会谈恋爱的,等过了二十岁,遇到出色的人,值得她抽出学习时间来谈的人,她才会谈。
夏苗长成了苏窈的梦中情闺,遇上别人问起自家闺女,她都能显摆好就。
相对比姐姐,夏禾这个小子就没那么出色了,长得挺好的,五官也精致,是个小帅哥,但还没窜个子,身高才一米五。
有了姐姐作对比,很正常的身高,但还是愁到苏窈了,买了奶粉,让他在学校里喝,希望能把身高提起来。
夏禾看着苏窈,笑得格外开心,说:“妈,一个星期没见,可想死我了。”
夏苗白了他一眼:“多大的人了,还这么肉麻。”
夏禾立马回嘴道:“我想我妈了,怎么能说是肉麻,别说你没想?!”
夏苗:“我是姑娘,你不一样。”
夏禾:“我就算是男孩,但我也是我妈的宝贝,哪不一样了?”
眼见又要拌嘴的姐弟俩,苏窈连忙喊了停。
“你们得了,一个星期没见,又吵了。”
夏禾撇了撇嘴,把虾线扯完了,洗干净放到厨房里,又出来帮他姐择菜。
“你别择了,指甲缝都黑了,不好看了。”
夏苗:“那你仔细点择菜。”
夏禾:“知道了,姐你玩去吧。”
目睹前后不过两分钟就变了态度的姐弟俩,苏窈:……
真是冤家。
在厨房里边炒菜的沈靳忽然喊:“禾子,给我掰两颗蒜过来。”
夏禾应:“就来。”
他跑到屋檐下,拿了两颗干蒜就往厨房跑去,然后又跑回来择菜。
勤快得很。
每当这个时候,夏苗对他的态度就特别好,说:“等明天我带你去吃鸡蛋仔。”
夏禾一听,脸上露出了惊喜:“说真的,不骗我?”
夏苗:“只要你明天之前不惹我生气,我请你吃两个,再请你吃糖水。”
夏禾顿时咧嘴笑:“姐,你是最好的姐姐。”
苏窈笑道:“真是小狗腿。”
夏禾自制力没有他姐姐强,年纪还小,所以经济上是定死了的,零花钱加上伙食费,一个月也只有二十块钱。
现在普通工人工资是一百二左右,一个月二十块钱的伙食和零用,已经是非常充裕的了。
而夏苗在初中时也是和夏禾一样的,高中后才涨到了二十五。
夏苗有自己的规划,她也攒了一些钱,具体有多少,苏窈也没问。而且十五岁到十六岁这两年的压岁钱,她就没收过,所以夏苗有自己的小金库,在夏禾眼里,他姐姐妥妥就是个小富婆。
夏禾洗了菜后,就去倒水了,先是给在厨房里忙活的爹端了一杯过去,然后又是苏窈,最后才是他姐姐。
“姐,您请喝水。”
然后又问:“姐,你整天看书,肩膀肯定很累,我给你捏捏。”
这狗腿的模样,让苏窈忍俊不禁。
她进了厨房,与沈靳说:“你说这夏禾什么时候起,就跟个活宝似的?”
沈靳夹了一块牛肉给她投喂,说:“小时候就已经看见端倪了,你没发现而已。”
苏窈吃了牛肉,给予肯定:“一点也不老,好吃!”
沈大厨非常地受用,又给她剥了个油焖大虾,给她投喂。
“试试这个。”
苏窈眼神一亮,非常捧场的夸道:“你这手艺都可以开饭店了。要是真开饭店,这生意肯定很好。”
沈靳闻言,一笑:“我总算是知道夏禾嘴怎这么甜了,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