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夏日盛开法则 > 第67章
  “没事儿的副导!”小旺摩拳擦掌准备上场,眼中满是斗志和自信,“看我给你赢回来!”
  一听“副导”两个字儿,桌上瞬间炸了锅,纷纷举起手中牌指着小旺的脸,异口同声道:“非工作场合不称职务!喝!”
  姜南西赶忙退出来,趁他们不注意躲进厨房,吃民宿老板做好的面去了,老板不仅给他们做晚饭,还会做夜宵。
  大盘鸡肉质鲜嫩多汁,每一块都被吸满香辣醇厚的酱汁,土豆软烂无比入口即化,皮带面在大盘的汤汁里尽情翻滚,每一根都带着鸡肉的鲜,香料的香,土豆的糯,汤汁的浓,微辣的口感恰到好处,在这寒冷的冬天里吃一口,从肚子到心都特别暖和。
  姜南西吃了一碗觉得不过瘾,又盛了一碗。
  做饭的人最想看到的事莫过于此,老板盛了一大勺鸡肉放进姜南西碗里,很淳朴的语气:“多吃点嘛,不要客气。”
  姜南西捧着碗,弯起眼睛道谢:“谢谢您。”
  回到房间,姜南西将拍下的照片发给宁朝。
  姜橙子:【民宿老板做的面条子,超级超级香!】
  宁朝没回的时候,她也不着急,继续剪自己的vlog,马上就要收尾。
  大概两个小时后,宁朝才回复。
  宁朝问她:【有多好吃?】
  姜橙子:【跟当当家的面一样好吃。】
  想想她又补了句:【主要是不咸。】
  这次的回复又过了快二十分钟。
  宁朝;【老爷子哭倒在厨房里。】
  这回复速度不像是他平时的作风,姜南西坐在桌子前,屏幕微光勾勒她沉思时精致又怀疑的侧脸轮廓,反复揣度间,姜南西很快得出一个结论,宁朝不对劲。
  福至心灵般的,她打下几个字,发过去。
  姜橙子:【宁朝,你是不是不在北京?】
  正举着手机在高山雪地里找信号的宁朝:“......”
  星辰寂寂,大雪覆盖地面,雪地里静得像是刚刚经历一场黄昏。
  为防止真的被发现,宁朝只好使出大杀器——灰白色小猫仰在阳光下呼呼大睡的照片。
  果然姜南西一见这可爱的小猫,就把宁朝的事儿抛之脑后了。
  姜橙子:【这是谁家的小猫???】
  发完这句,她将照片放大,感觉细看之后好像有点眼熟,她拧眉认真回想一番,眼神骤然一亮。
  她不可思议地问宁朝:【是之前的那只流浪小猫吗?】
  宁朝终于锲而不舍找到个信号还不错的地方,让他的回复不再显得那么异常,也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姜南西的快乐。
  宁朝:【是,我抱回来了。】
  姜橙子:【那我上次去你家的时候,怎么没看见?】
  宁朝:【当时它还在宠物医院。】
  宁朝在胡同里转了几天,好不容易在一处胡同的犄角旮旯里发现它,那会儿,这小猫正炸着毛和其他大猫抢地盘,被挠得浑身是伤。
  姜南西问:【给它取名字了吗?】
  提到这个,宁朝笑意就压不住了。
  宁朝:【既然它是在一个夕阳西下的胡同里,被一个叫姜橙子的漂亮小女孩发现的,并且当时还没有蓝莓果盒大,那么它应该叫——】
  这绘声绘色的描述,让坐在电脑前的姜南西笑出了声。
  两人消息同时蹦出对话框。
  姜橙子:【姜蓝莓!】
  宁朝:【老炮儿。】
  姜南西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
  姜南西的文字和她人一样无语:【宁朝,你最好告诉我这不是认真的。】
  在大地和雪山的见证下,宁朝可以说前所未有的庄重:【千真万确。】
  姜橙子:【真的不能改了吗?】
  宁朝:【上过身份证了。】
  姜南西妥协了:【好吧,宁千真。】
  宁朝回复:【谢谢同意,姜蓝莓。】
  又聊了两句,两人各自有事。
  姜南西拿起笔记本电脑,去楼下开会,宁朝用手机拍下今夜的星空,又在雪里站了会儿,随即走回身后的营地。
  他掀开帐篷帘子进去时,里面几人正各自整理行囊,eric问他:“明天有一定要带的东西吗?”
  宁朝想了两秒说:“一台扛冻的相机。”
  第三天早上八点,继那张照片后,姜南西的粉丝们如愿等来了更新视频。
  视频的主题叫recordarse|告别北京的一天。
  这是一句西班牙语,意思是记录你自己,想起你自己,当你醒来的时候,请记得想起你自己。
  视频保持她以往的风格,但又稍有不同,比起之前碎片化的叙事,这个vlog更像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
  故事从每天早上准时来到小区楼下的垃圾清理车开始,刻意避开清洁工人的脸庞,只将他们辛勤劳作的身影纳入镜头,和他们质朴的话语:“今天这日出比昨儿好看啊。”
  另一人说:“可不嘛......暧小姜又去送小朋友啊?”
  “嗯!”姜南西重重回答,充满早晨的活力,“今天已经第十七天啦!”
  小朋友的画面做了朦胧处理,看不清脸,也看不清周围的环境。
  可仿佛只要听见孩子们天真稚嫩的声音,疲倦的心灵就能得到治愈,他们像一群小小的向日葵,凑成矮矮的一堆,参差不齐地对姜南西鞠躬,再参差不齐地喊:“小姜老师早上好!”
  姜南西回应他们:“小朋友们早上好!”
  弹幕里接连弹出“想亲”“想偷”“粉色麻袋要不要”“+1+1+1”的字眼。
  然后是什刹海的风,它在非遗小风筝的飘扬和荷叶的摇晃里有了形状。
  景色秀丽,镜头里一片心旷神怡,突然有人往画面里杵了个文创茶饮,杯子上的荷花正对上不远处的荷塘,姜南西没有被打扰拍摄的厌烦,而是语气自然:“什么味儿的?”
  男声清冽:“荔枝乌龙。”
  用一杯茶饮展开叙事,又用不同的饮品串起时光,从北京各大景点的特色饮品,到大街小巷常见的雪碧,从福香斋的豆浆到餐厅聚餐的红酒,从植物园难以下咽藿香正气液到同样难喝的矿泉水,随着每次切换,画面和声音也各有不同。
  有花鸟鱼虫市场的嘈杂,也有植物园和香山的宁静,有国博的肃穆庄严,也有环球影城的欢声笑语,有六只小狗吃饭的声音,也有白云和苍狗此起彼伏的呼噜。
  当当冲着镜头大方又机灵地打招呼,樊老师和宁衡远在胡同小院里你一言我一语的互怼,陈笛和何星屿吃饭时叽叽喳喳讲八卦,国博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解说,大爷大妈层出不穷的幽默,长城顶上的求婚,黄昏里喂猫的爷爷,菜市场里爽朗的对话,导游女生活泼的笑脸。
  姜南西一改之前的作风,为这些画面都附上里简约的注脚,让观众更好地认识所有人。
  也是她在与每个人告别时,内心的真实感受。
  也是剪辑中姜南西意识到一件事情。
  曾经为了保护内心平静,她在内心筑起抵挡时代浊流的堤坝,却也因此错过了很多,人真正需要保护的不是绝对平静,而是对生活的感受力。
  慢慢的有弹幕发现,有个身影重复出现了好几次。
  只不过都是隐晦的出现,不能直接看到人,然而这种方式更能勾起大家的好奇。
  弹幕里开始玩起计数游戏。
  日出时,黄昏下,海棠花树下的人影,水杉林不经意的侧影,长城上的那句冷不冷,平凡日子里没头没尾的对话......
  最唯美的时刻莫过于,车辆在夜晚道路疾驰,窗外流光如彩绸掠过,变换不及,快得来不及捕捉一瞬的绚烂,唯独黑色的车窗上,隐约浮动两个人影的轮廓,镜头慢慢推进,视野越来越暗,就在看清的下一秒,蓦地出现一朵静静盛放的昙花,温润皎洁,抚平所有烦恼和喧嚣。
  昙花一现,偏要挑最暗的时刻,在漆黑里开出刹那永恒。
  宁朝出现的最后一个片段,只有声音。
  深夜,两人坐在车里,跟着音乐随意哼唱《cityofstars》,曲不成调,乐在其中。
  当然也有不在北京拍的镜头。
  来新疆的第二个月,夏犹清给大家放了几天假,姜南西回了趟家。
  于是这个故事里,就理所当然的有了妈妈的红糖糍粑,爸爸的毛血旺,有了家的味道,还有姜南西在调整相机时,在她身后带着方言的呼喊:“妹妹过来!”
  姜南西暧了一声,随即没再管镜头,戴着草帽转身*奔向果园深处,挂在树上的橙子大片大片的成熟,在太阳底下金光闪闪。
  画面随之逐渐黑屏,最后是她和夏犹清的一段平常的对话,日常工作时录的。
  第一句是姜南西的询问:“夏老师,接下来我们往哪走?”
  静默了大约三四秒,夏犹清的声音响起,听起来辽远又清晰,像草原上的风,“迎着阳光走。”
  视频末尾是黑色,却是一句迎着阳光走,给人一种蛰伏归来又意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