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比起北方那种凛冽如刀的寒风,南方的寒冷更像是一种湿冷入骨的阴寒,两者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身为曾经的南方人,成蟜对这一点再清楚不过。更何况,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气候更为潮湿寒冷。而早在他们出发之前,蒙恬就已经选好了地点,开始建造船厂。
  那便是——移动房车!
  这种房车集衣食住行于一体,功能齐全、舒适便捷。作为身份尊贵的长安君,成蟜一口气打造了十五辆,只为出行时更加从容自在。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启程,踏上南下的旅途。虽然也可以选择乘船前行,速度更快一些,但陆路风景亦别有一番滋味。
  如今大秦正值国力强盛,江河之上随处可见大型船只。这些船只不仅便于出行,还能大量运输货物,节省了不少成本,为商人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而成蟜自然就是那位幕后的大老板,他与兄长携手合作,生意遍布四方,其余琐事根本无需操心。
  当年培养出来的孩子们,都在各个领域发光法热,并非只有当官这一条出路。
  哪怕在大秦,商人地位并不算高,但长安的商人与其他商人不同。
  他们都是为成蟜工作,代表了长安君,背后更是有大秦的帝王嬴政。
  还未统一之前,他们散落在其他的国家,为大秦带来了大量的钱财,他们也是大秦统一六国的功臣之一。
  并非是打仗占领土地,才算是功臣的。
  他们这些搞后勤的人员同样的重要,没有他们的钱还有物资,这仗休想打的下来。
  对于功臣,大秦可是赏罚分明,不说成蟜,就是嬴政也清楚,不可能过河拆桥。
  毕竟他们的目标不只是现在的地盘,世界这么大,总想去看看!
  成蟜一行人,足足走了小半年,才到了目的地。
  来迎接成蟜的蒙恬,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你这是一路上游山玩水了吗?”蒙恬很难不这么开口询问。
  “怎么可能,我是那种不靠谱的人吗?”成蟜不服气的反问。
  “你是。”蒙恬无情说道。
  “好吧,我确实是。”成蟜哈哈一笑,大方的承认了。
  反正承认了咋地,蒙恬也拿他没有办法。
  他阿兄又不着急让他上任,蒙恬在此地圈了块地盘,这房子才建的差不多,正好等成蟜过来,就有地方住了。
  完美!
  “蒙将军可还习惯南方的生活?”成蟜有些好奇的问道,主要是看蒙恬,看着好像黑了不少。
  “确实不大习惯。”蒙恬典型的西北汉子,南方的湿热和湿冷,都不是他能接受的。
  “没事,待久了就好了。”成蟜抬手拍拍对方的肩膀说道。
  “?”蒙恬:你这不大像是安慰人啊。
  “我们住哪里?”成蟜没给蒙恬质疑他的机会,开口询问起来。
  毕竟他带来的人可不少,先不说保护他的将士,还有不少是铁匠木匠泥瓦匠等等,基本能打包带走的,成蟜一个都没落下。
  “已经准备好了。”蒙恬还是很靠谱的,刚来的时候,便已经猜到了,大王会派成蟜过来,人数肯定不会少。
  只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住不下的话只能先凑合挤一挤了,特别是将士们,反正行军打仗,也没少住在帐篷里的。
  “这里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成为这附近最繁华的地方!”成蟜背着手,注视这这片土地。
  “阿蟜肯定是可以的。”玲珑点点头,对于成蟜所说深信不疑。
  事实上蒙恬就是拿着规划图来的,现在住的位置,之前便已经确定了,军营的位置,距离城镇还是有些路程的,建造船只的厂子就更是生人勿进。
  现在建造的港口,就是为了将来给过往的海船停靠,还有货船卸载货物的地方。
  【作者有话说】
  [比心]
  第135章
  随着成蟜率领一众人马抵达此地,原本略显冷清的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
  也不知是何缘故,但只要人多了,氛围便截然不同,仿佛被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热烈而充满生机。
  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成蟜带来的人神采奕奕,脸上总是挂着真挚的笑容,举手投足间透出一股轻松与自信。
  这与本地居民的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更不用说蒙恬带来的那群人了。蒙恬手下多为军士,行事严谨、规矩森严;而他临时招募的工匠,大多出身贫寒,生活尚且艰难维系,又哪有精力去顾及精神面貌?
  可成蟜所带来的这批人,就好似往滚烫的油锅里滴入一滴水,瞬间激起满场热浪,效果立竿见影。
  在基建方面,这些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一路跟随成蟜南征北战,早已练就一身本领,对各类工程操作娴熟,毫不陌生。
  他们去过的地方极多,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总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下来,迅速投入工作。
  果然,才不过两日时间,队伍已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还是你来得及时啊。”蒙恬忍不住感慨道。他自己已在此地待了半年,成效却远不及成蟜几日之功,连整体氛围都变得融洽了许多。
  他虽擅长带兵打仗,但在组织协调这类事务上,确实稍显生疏。
  “跟我也没啥关系,主要是钱给到位了。”成蟜笑着摆摆手,并不居功。
  “我明白。”蒙恬自然清楚,真正关键的并非金钱,而是那份调动人心的能力。
  “这次我还带来了不少经验丰富的船工,相信很快就能开始建造海船了。”成蟜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虽然大秦并非没有海船,但系统提供的图纸却是无与伦比的精品,是他用珍贵积分换来的。
  “水师也在逐步挑选中。”蒙恬点头说道。此前正值寒冬,即便招募了水师也难以训练。
  南方与北方气候迥异,即便是如蒙恬这般来自西北的硬汉,面对南方绵延不断的阴冷冬雨,也感到些许吃力。
  幸好他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再加上成蟜赠送的厚实棉衣,总算安然度过了这个冬天。
  棉花,这种洁白柔软的宝物,在大秦如今已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自从有了它,百姓们再也不必为抵御严寒而发愁,吃饱穿暖成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那正好,玲珑也想参与其中。”成蟜闻言,面露欣喜之色,连连点头。
  他对练兵之事并不精通,因此也不愿过多插手,只是偶尔会前往港口巡视一番。
  港口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大工程。
  而在港口后方,一座巍峨的城楼已然拔地而起,旨在守护港口安全。
  即便遭遇海寇侵扰,也能确保内部不受威胁,同时有效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待港口全面建成后,朝廷还将派遣专门官员驻守,负责查验进出货物。
  一旦出现走私行为,将对大秦税收造成严重冲击。
  所有进入港口的商船,凡载有货物者,皆需依法缴纳税款。
  唯有建立起完善的税收体系,才能保障大秦经济的稳定运行。
  目前,大秦的主要税源集中在盐税及其他商业贸易之上,而对于农民,则给予了最大程度的优待。
  唯一令人头疼的仍是人口问题。尽管成蟜努力发展二十余年,人口增长却依旧缓慢。
  毕竟,只有全国上下真正实现温饱,人口才会迎来真正的增长高峰。
  徭役制度并未完全废除,否则当年也不会制定秦律,甚至不惜以各种名义将百姓遣去服苦役。
  如今的徭役制度已改善许多,至少给了百姓一条活路。
  通常服役一年便可返乡,每日都能吃到白面馒头,每三天还能享用一顿肉食,生活条件已大大提升。
  “今天伙食怎么样?”成蟜来到港口,望着从海上运来的木材,随口问道。
  相比陆路运输,海运显然更为便捷高效,省去了大量人力畜力。
  “回君上,今日吃的是猪肉,香气扑鼻!”一位小吏答话时,自己都不禁咽了咽口水。
  虽说如今日子比以前好了许多,但吃肉仍属难得的奢侈享受。
  “不错,让他们继续保持这样的伙食标准。”成蟜满意地点点头。
  这一切还得归功于蒙恬初来乍到时的第一项举措——建立养殖场。
  鸡鸭鹅等家禽一只未放,全都被精心饲养起来。
  如此多张嘴要喂养,不建养殖场怎能行?无论是秦军士兵,还是将来应征入伍的新兵,缺什么也不能缺了肉食。
  而成蟜的目光早已投向远方的小岛。
  这些岛屿将来都有大用处。
  海盐是人们摄取盐分的重要来源之一,待时机成熟,便可晒盐制卤,再养殖珍珠、海带等高价值海产品。
  光是想想,便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心生向往。
  美滋滋!
  他想念那口海带排骨汤,已经很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