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皇后:“……”
  乾隆也很惦记即将出生的孙儿,和傅恒商议政务时频频走神。可他再着急,也不能往永琏院里去。索性把舒赫德叫来,俩老父亲一起着急。
  舒楠生母早逝,她也不希望继母来伺候她生产。
  舒赫德就觉得女儿很可怜,越想越难受,忍不住落泪。
  乾隆:“……这是大喜事,你哭什么?”他只能劝亲家,“行了行了,实在忧心,就和朕去上柱香吧。”
  此时,寿康宫内太后也正在佛堂为孙媳念经祈福。
  老人家都用完晚膳了,听说还没动静,也有些坐不住了,要去看看。
  裕太妃等人都劝她不必去,让身边嬷嬷去就行了。
  太后不答应,她知道这个孩子对于皇上和永琏的意义,如果是个小阿哥,未来很有可能是要继承大统的。
  而且老人家知道孙儿和孙媳感情甚笃,如果孙媳出点什么意外,孙儿肯定经受不起这个打击。
  她还是坐着肩舆去了永琏院子,皇后、大福晋坐在厢房里,钮伦也从公主府赶来了。
  永琏还在产房门口蹲着。
  众人见太后来,都赶紧扶着老人家去厢房等候。
  永琏进来跟皇玛嬷汇报了下福晋的情况,又急匆匆的出去了。
  皇后就有些无奈地和太后解释,“这孩子第一次当阿玛,一惊一乍的。”
  太后道:“都是这样,当初你生二格格的时候,弘历也是急的脸都白了。”
  二格格是皇后的头一个孩子,生产时十分艰难,乾隆在产房外守了一整天。
  皇后就忍不住在心里感慨,永琏爱重福晋,确实是跟她汗阿玛学的,但又有几分区别。
  皇上对自己好,除了这么多年的夫妻感情外,还有他对礼法的看重,理智上觉得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应当如此。
  但永琏对福晋,就是掏心掏肺的好,私下里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听永琏院里的嬷嬷说,这小夫妻私下里更是甜蜜,福晋怀孕最难受那几个月,偶尔闹脾气,永琏也很有耐心地哄着。
  皇后不但没责怪福晋,还叮嘱永琏院子里的人,这种夫妻间的小事不必告诉皇上。
  太后、皇后和大福晋都是经历过这一遭的,就说起怀胎生产的不易,钮伦一直没开口,她已经看过好几次生产了,越看越害怕,上天真是不公平,凭什么女人要遭这个罪?
  产房外,有人给永琏搬了把椅子让他坐,永琏根本坐不住。
  好在没过一会儿,里面传出婴儿的哭声,站在门边的嬷嬷打开门要报喜,永琏直接冲进产房,直奔舒楠身边。
  嬷嬷们以为他要看孩子,就说:“阿哥爷,孩子在那边,是个小格格,嬷嬷正帮着擦洗。”
  永琏只往那边瞟了一眼,反正孩子哭得挺大声,想必是个健康宝宝,他现在满脑子就是要确定福晋没事。
  舒楠脸色苍白,头发也汗湿了,她听说是个小格格心里就沉了一下,见二阿哥都没过去看孩子,一开口声音都带了哽咽,“你之前说,阿哥格格你都爱。”
  “我当然爱,”永琏愣了下才知道她误会了,“但我更爱你。”他说着用帕子替她擦汗。
  因为二阿哥这反应出人意料,产房内的人都不知道
  该不该恭喜,一时间屋内除了小婴儿的哭声,就没人敢说话。
  然后所有人都听到了永琏这句话。
  很多人表示不信,就是不稀罕女儿才这么说的。但不管这话是真是假,大家都可以跪下道喜了。
  永琏确定福晋没事后,心中才涌起初为人父的喜悦。
  小格格已经被包好,永琏从嬷嬷手里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小婴儿胎发黑亮,嬷嬷们都说这是身体好的表现。
  永琏又赶紧把孩子抱到产床边让舒楠看孩子。
  夫妻俩都看过孩子,永琏才抱着襁褓去给皇后等人看。
  皇后刚才知道他直接进产房了,头疼不已,乾隆知道了少不得要数落他。
  不过这些都不要紧,现在大家都在看小宝宝。
  大福晋和钮伦凑上来看,夸孩子的词儿一套一套的。
  永琏一开始不以为然,越听越觉得是这么回事,他的宝贝女儿就是这么好看!
  已经有人去给乾隆报信了,乾隆得知是个小格格,理智上是该失望的,但那只是理智上,人已经要往阿哥所去。
  舒赫德眼巴巴地看着乾隆。
  乾隆瞥他一眼,“还不回去给你小外孙女准备礼物?”
  舒赫德见皇上嘴角压都压不住,心下松口气,赶紧溜了。
  小格格刚出生那几天,院子里还有流言说,二阿哥有点失望,都没第一时间看孩子。
  乾隆因为这事儿,把永琏叫到养心殿骂了一顿。
  “当主子的,一举一动影响着下面人的态度,万一奴才们因此轻视小格格怎么办?真出点什么事儿,你后悔都来不及!”
  永琏只能乖乖认骂,汗阿玛教训的不无道理。
  可当时他实在太担心福晋了,根本没想那么多。
  为了表现自己对小格格的重视,永琏给女儿取了个小名叫绵绵。因为这一辈的小阿哥的名字第一个字从“绵”,永琏给女儿取这个名字,就是表明小格格和小阿哥是一样的。
  乾隆疼爱孙女,也没有反对。
  随着小格格一天天长大,说二阿哥不喜欢女儿的流言就没了。因为二阿哥对女儿的疼爱大家都看在眼里。
  到了夏天,绵绵可以抱出门了,永琏和福晋就经常抱着孩子出去散步。永琏还给女儿做了婴儿小推车。
  小推车里摆满了绵绵喜欢的玩具,绵绵就喜欢坐在玩具堆里。
  永琏能一路推着女儿从武陵春色到九州清晏。
  因为小孙女经常来,乾隆这边不仅有绵绵的玩具,还有她的小衣服小襁褓,甚至连尿布都有。
  父子俩商议正事,绵绵就在一旁榻上玩儿,只有困了才哼唧两声。
  永琏照顾孩子很熟练,他都不用叫嬷嬷进来,三两下就能把女儿哄睡。
  乾隆喜欢女儿,但钮伦小时候他也没这样照顾过。永琏比他有过之无不及。
  以后绵绵的待遇估计要比钮伦还好。
  绵绵刚出生的时候并不算胖,出生后被照顾的好,小家伙吃得很多,渐渐就长成了一个白胖白胖的宝宝。
  一岁多的时候,裕太妃抱她,把腰给闪了。
  永琏和福晋赶紧去探望裕太妃,又给老太妃送了不少好药材。
  乾隆还跟永琏说,这件事小时候当笑话讲讲就是了,等绵绵长大了不要说,小姑娘都爱面子,说她胖她要不好意思。
  永琏一个劲点头,然而绵绵在五岁之前都是个小胖妞,她对自己的身材有自知之明。
  更气的是,永琮、永璇这两个小叔叔竟然叫绵绵“胖侄女”。
  乾隆教训俩儿子,把前面那个“胖”字去掉。绵绵却很淡定,“皇玛法,没关系的,叔叔们这是实事求是。阿玛说,人就应该实事求是。”
  乾隆:“……”
  此刻乾隆正带着大队人马巡幸五台山。永琏留在京城监国。
  乾隆把小孙女也带出来见世面,他就趁着永琏不在,教育绵绵,“人应该实事求是,却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有些大实话可以不说……”
  永琮、永璇也在旁听着。
  绵德和绵绵这兄妹俩年纪相近,永琏就自告奋勇表示要给俩孩子启蒙。
  虽然两家现在都已出宫开府,但府邸挨着,还是邻居,走动起来很方便。
  永璜欣然同意,二弟对孩子很有耐心,自家那费头子到了二弟跟前,说不定还能老实一点。
  只有乾隆不乐意,想抓永琏干活,永琏经常以要回去教孩子为由拒绝。
  乾隆为了让这小子没理由偷懒,给俩小孩请了个蒙师,不是别人,正是俩小孩的堂姑费雅。
  费雅婚后一直没孩子,整个人郁郁寡欢,乾隆怕她钻牛角尖,索性给她找点事做。
  费雅温柔又有耐心,绵德和绵绵在她面前都很乖。
  永璜和永琏都觉得堂妹很适合教小孩子,永琏就建议她办一个蒙学,收宗室里四岁到八岁的小孩,教他们启蒙认字,男孩女孩都能上。
  到了八岁,男孩可以进宗学,女孩则回家学习管家理事。
  费雅就和汗阿玛提了提这件事,只是教宗室里的小孩子读书,乾隆觉得问题不大。就答应下来。
  钮伦负责培养京城养济院的孩子们,费雅开办蒙学。两位公主都有自己的事业,后来额尔赫长大,也在思考自己日后能做什么。
  等绵绵长大的时候,她已经不觉得女子有自己的事业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了,阿玛跟她说,除了嫁人生子之外,女子还有很多可能性。可以像钮伦、费雅一样去做教育,可以像她额娘一样当作家,也可以像江南很多女商一样,开办工坊。
  永琏问女儿,“绵绵长大想做什么?”他现在就可以开始给女儿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