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江年这个人,就是习惯了未雨绸缪,即便是眼下,他们的情义不变,可到了以后……
皇上不敢说,他会一直不变。
也好,很多事情,不能过于强求。
比如父皇对他,比如,他和陆江年……
“你的请辞,朕准了。”
陆江年眼眸一动,郑重给他行了一礼:“臣谢陛下恩典。”
皇上负手而立,静静看着他:“侯府世子,只会是你的。”
“以后在外头逛够了,就回京里吧,朕有时候,也想和人聊聊,不论朝政,只论交情。”
陆江年点头:“臣生于京城,长于京城,当然会回来。”
离开宫门的时候,陆江年回头望了一眼,然后毅然转身。
-
回到聆水居,元婉如正在书房看医术。
这是她刚从岐黄斋那里淘来的。
苏老爹离开京城之后,苏少东无所事事,闲得发慌。
听说元婉如也准备离开京城,他就坐不住了,嚷嚷这一定要和他们夫妻一起走。
至于岐黄斋,就交给别人打理,他久不久回来看一眼就成。
之前为了唐波困在京城,现在苏少东是真的憋不住了。
这个提议,元婉如并没有反对。
如今苏少东看她的眼神,已经完全没有了异样的情愫,他们真的像兄妹、朋友一样相处了。
想着陆江年曾说过,皇上大概最近就会同意他的请求,元婉如便告诉苏少东,过了年之后就出发,让他提前准备。
果然,陆江年一回来,就告诉她,皇上答应了。
元婉如兴冲冲地扑到他怀里,“太好了,夫君真棒。”
陆江年掐着她的腰:“昨晚都不见你这般夸我?”
元婉如冲他翻了个白眼:“你给我正经一点。”
她靠在他怀里数着年前要做的事情。
“曹家两位表妹年底前要成亲,我们正好赶上了。”
“海宁过了年也要去边关,这一别,我和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了,这段时间我要好好和她聚一聚。”
“还有娘,等我们离开了,总要一年半载才回来,我也要好好陪她。”
“临走之前,我还要把梁家的人送走,让他们去找梁雨花,一家人过一个团圆年……”
陆江年低头吻住她喋喋不休的嘴巴。
说了那么多,都不见她提一句他。
干脆不听了。
“嗯~”
元婉如余下的话,全都被堵住了。
这个人,现在是越来越奔放了。
第458章 离别在即
大抵是心头积压已久的大石终于落下,元婉如只觉得接下来的日子,过得飞快。
曹兰欣与曹兰芝姐妹的婚事,都操办得颇为顺遂。
她们嫁入京城,成了正经的官家媳妇。
这天,两个人一起登门,成为人妇的曹家姐妹,为人处世更加圆融,见到元婉如时,言语间透着亲近与感激。
得知元婉如过了年节便要离京,两人都流露出真切的不舍。
曹兰欣对着元婉如郑重其事地行了一个大礼,她脸上带着认真与赧然。
“表嫂,过去是兰欣不懂事,眼皮子浅,做了好些糊涂事,冒犯了您。如今想来,实在是羞愧难当。”
她顿了顿,声音诚恳,“万幸表嫂您大人大量,不计前嫌,处处提点照拂,兰欣感激不尽。”
含笑看着她。
眼前的曹兰欣,脸颊泛红,眉宇舒展,显然婚后生活颇为舒心惬意。
元婉如让曹兰欣快快起来:“你当初诚意十足,白花花的银子都送来了,我收了钱,当然要办事了。”
说起十万两银子,曹兰欣倒不是这么想。
他们曹家是商贾,光有钱,没有路子,也发挥不了作用。
元婉如忽然正色道:“看你今日态度诚恳,我这里有一件事,想要说一说。”
她压低了些声音:“皇上登基后,雷霆手段处置了谋逆案,慕容骏与陈氏(昭华夫人)母子,虽保住了性命,但终身圈禁,至于陈家……”
元婉如语气平静,“命都没了,即将斩首。”
她看向曹兰欣,点明关键:“陈正宣名下产业铺面、田庄、商路,遍布南北,根基深厚,如今正是重新洗牌之时。”
“你们曹家若此时能抓住机会,倒也能在其中分得一杯羹。”
曹兰欣闻言,先是微微一怔,旋即眼中爆发出巨大的惊喜与佩服!
“表嫂!”
她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您真是思虑周全,眼界长远,兰欣这就给家里写信,将此事告知家中!”
在京城的便利,就在于此,消息永远比别人灵通。
离开忠勇侯府时,曹兰欣与曹兰芝同乘一车。
曹兰欣回想起过往种种,心中感慨:“如今想来,真是好险,若非我们当初及时醒悟,恐怕……”
她没再说下去,但两人都心知肚明,若当初继续和元婉如作对,如何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曹兰欣语气越发坚定:“以后,逢年过节,该有的礼数心意不能少,更要时常走动,维系好这份情谊。”
“我是看明白了,表嫂这个人,你若真心,她也不会算计你。”
曹兰芝用力点头:“三姐姐说的是,妹妹都听三姐姐的,我们的婚事家里都很是满意,多亏了三姐姐当初决断得当。”
她没有曹兰欣的果断和眼光,跟着三姐姐走,就不会错。
-
年关的脚步越来越近,忠勇侯府上下也愈发忙碌起来。
作为当家主母,汪敏更是脚不沾地,既要筹备祭祖事宜,又要打点年节礼单、安排府中上下过年的用度赏赐,忙得团团转。
元婉如这段时日哪里也没去,就安心待在府中,陪伴在汪敏身侧。
她主动揽下了许多琐碎繁杂的事务,或帮着核对账目,或安排下人清扫布置,替汪敏分担了不少担子。
周芳如今也一改往日的推诿,变得勤勉得力。
她不仅将分内之事打理得井井有条,更是事事主动向汪敏请示汇报,简直唯汪敏马首是瞻。
府中内外,呈现出一派难得的同心协力气象。
她们三人日日聚在一处商议年节安排,闲暇时免不了说些家常闲话。
一日,周芳的目光落在元婉如身上,主动提起了话头:“婉如,二婶瞧着,你这进门也有些时日了,你不知道,江旬他媳妇,约莫是有身孕了,倒是你……”
她顿了顿,斟酌着措辞,“二婶知道京中有一位老大夫,在调理妇人身体、助益孕事上头,很有些本事,你要不要去瞧瞧?调养调养身子也是好的。”
她一脸真诚,完全是为了元婉如着想。
汪敏心中不由暗笑。
二弟妹如今是真的转了性子,连这等事也热心起来。
她是不知道,婉如本身就是个深藏不露的杏林高手,哪里还需要去寻旁的大夫调理?
汪敏倒是不急,婉如和江年都还年轻,日子长着呢,何必给他们平添压力?
儿女缘分自有天定,强求不得
汪敏面带笑意,替儿媳婉拒了这份好意:“二弟妹有心了,不过这事儿啊,真急不得。”
“好事多磨,他们正是该松快松快的时候,我也不急着抱孙子,你也就别替他们操这份心啦。”
元婉如落落大方朝周芳盈盈一笑,真诚地道谢:“多谢二婶挂心。”
周芳也不生气,又岔开了话题。
周芳离开后,汪敏看着元婉如,眼中带着安抚:“你二婶如今是真心实意待你好,方才的话也是好意,你别往心里去,更别因此有压力。”
元婉如莞尔:“娘放心,只要您不急,我就更不急了,顺其自然便好。”
除夕夜。
府中各处挂上了喜庆的灯笼,仆人们往来穿梭,汪敏望着这灯火通明,一派祥和的侯府,心中感慨万千。
这一年,过得波澜起伏,心惊胆战。
好在,所有的风雨都过去了。
那位令人生厌的婆母,如今也不在京城,她总觉得,当真是事事如意,样样顺心。
只除了陆薇那里……
等婉如他们离开了京城,她该去一趟安州了。
罢了,不想这些,从今以后,陆家会越来越好。
-
时光匆匆,转眼间,上元佳节就要到了。
这意味着,年快过完了,离别的日子,终究是近了。
启程南下之前,元婉如特意约了孙海宁小聚,做临行前的最后话别。
孙海宁意气风发,浑身上下,充满了勃勃生机与昂扬斗志。
一见面,她便拉着元婉如的手,眉飞色舞地细数着近来的忙碌与憧憬。
“我每日天不亮就起来练功,弓马刀枪都不敢懈怠!还有我哥,”
她语气里带着对兄长的崇拜,“他教我排兵布阵、识图辨势,学得我脑子都快转不过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