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嗯,那就有劳爷了。”
  娘娘毕竟是主子爷的亲娘,由主子爷来说效果更好,她跟娘娘毕竟隔着一层。
  第69章 想立功
  然而没等到五月,弘晖有一天夜里又突然发高烧,开始惊厥,呕吐不止。
  府医急忙过来,胤禛还让人去请太医,他见到弘晖失去意识,但身体开始抽搐,他就忍不住心惊,只是他这个阿玛却帮不了弘晖。
  乌喇那拉氏在一旁直落泪,因为府医跟太医们还在医治,她不敢哭得太大声。
  胤禛见到弘晖整张脸通紫,吸不上来气时,他心里咯噔一下,过了一会儿,太医们跪下来时,乌喇那拉氏整个人要晕厥过去,他都有点站不住。
  弘晖就这样走了,当这个孩子一直高烧不退时,胤禛就开始担心了。
  到了天亮,胤禛让人将弘晖病逝的消息传到宫中。
  弘晖的灵柩暂置府中,设灵堂,皇阿玛跟额娘一同过来他的府邸,额娘哭得很伤心。
  胤禛想安慰他额娘,不过皇阿玛已经在安慰了。
  等弘晖出殡,棺椁入葬到东陵时,弘晖的丧礼才算结束,丧礼结束后,他没去户部衙门,也没上朝。
  他跟乌喇那拉氏每日沉浸在悲痛中,乌喇那拉氏更是直接病倒了,他为了宽慰乌喇那拉氏,也留在府中陪她。
  等过了一个月,乌喇那拉氏稍微缓过来后,胤禛才去上朝,他得空过去给额娘请安时,额娘看上去又瘦了一点,他知道额娘也在为弘晖的死难过,他不想让额娘难过,额娘这两年身子不是太好,所以他不会在额娘面前表现得太过悲伤,尽量不跟额娘提起弘晖。
  等到五月初,胤禛只让弘昀进宫住两个月,托六弟跟十四弟照看弘昀,额娘身子不好,他就没有特意将弘昀托付给额娘。
  在弘昀住在宫里的两个月,胤禛没有特意去看弘昀,皇阿玛对待弘昀他们跟对待小时候的他们差不多,闲暇时抽查他们的功课,或是带他们去骑马射箭。
  两个月过得很快,弘昀出宫,说皇阿玛夸了他,夸他很聪明,胤禛这才松一口气。
  过不久,闽浙总督上折给皇阿玛,说是有人以朱三太子名义聚集反抗朝廷,煽惑民心,作恶多端。
  皇阿玛准备派人前去调查,顺带将那些贼党抓获,免得那些贼党势力越来越扩大,对清廷造成威胁。
  胤禛主动请缨,申请前往,不过胤禩同样申请前往,皇阿玛犹豫不决,便让大臣们来决定。
  支持胤禩的大臣更多,于是皇阿玛让胤禩带人前往闽浙地区。
  胤禛也没想到不知不觉他这个八弟在朝中有这么多拥趸,他当然也想建功,这是难得建功的机会,没想到被胤禩抢了先。
  胤禛难免有些失落,去六弟的酒楼喝酒,找来六弟跟十四弟,十四弟把十三弟也带上。
  他们都喝醉了,胤禛心情不好,喝的有点多,他最后怎么回府的,他都不记得,还是乌喇那拉氏照顾的他。
  过了两天,他被额娘叫进宫中。
  额娘问他是不是跟六弟他们去喝酒了,他点头说是。
  “怎么了?怎么突然间要喝酒?”
  额娘问他,他便把他跟老八的冲突跟额娘说了。
  “这不是小事嘛,立功也没有必要急于一时,这次不是你,下次可能就是你了,你皇阿玛肯定有考量的。”
  胤禛觉得皇阿玛只对额娘一个人好,他们是额娘的儿子好像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胤禵年纪太小,你作为兄长,不应该拉着他喝酒,还有胤祝也是,两个人都是喝得醉醺醺被送回宫中成什么样子,胤禵前天上吐下泻的,把太医都惊动了,胤禵还是小孩,他不能跟你们一样喝酒,还喝得醉醺醺的。”
  被额娘训的胤禛只能先乖乖认错,说他下次会看着一点,不会让胤禵他们喝太多,是他这个兄长不对。
  道完歉后,胤禛又话锋一转:“额娘,胤禵都多大了,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只有额娘还把他当小孩子,皇阿玛不是给胤禵挑好福晋了嘛,再过几年,胤禵就要娶福晋了。”
  “在额娘眼中,你们都是小孩子,喝醉酒就是不行,万一出什么事呢。”
  胤禛见额娘真的有点生气,他忙哄道:“是是是,额娘说得对,不会再有下一次,我这个兄长会以身作则。”
  “别给额娘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小心我揍你。”
  胤禛乐呵呵地笑了,说他肯定不会,他知道额娘是担心他们,额娘留他下来用膳,但他户部那边还有差事,就没有陪额娘用膳。
  胤禩他们去闽浙那边去了四个多月才回来,擒获几个贼党的首领,将他们斩首,剩下那些贼党及其妻女也是关押的关押,斩首的斩首,成功缉灭那些反抗朝廷的贼党,而朱三太子同样擒获,与及其子女通通被凌迟处死,世上再无朱三太子这个人。
  可以说胤禩这次差事办得尤其不错,获得皇阿玛跟大臣们的赞扬,皇阿玛还嘉奖胤禩,给胤禩赏了不少东西。
  胤禛也只能放平心态,皇阿玛现在看上去还身强力壮,往后的日子的确还长着,他不用急在一时。
  因太子之位一直悬着,这两年一直有大臣上折要求立太子,但皇阿玛都置之不理。
  这阵子,大臣们又开始旧事重提,要求立太子。
  许是皇阿玛被大臣弄烦了,在有一日上朝时,问他们觉得谁适合当太子,让他们举荐阿哥。
  当时殿内没有人敢第一个开口,胤禛见胤祝要站出来说话,他忙拉住胤祝,他这个六弟属于有勇无谋,他怕他说错话。
  然后礼部尚书先出声了,举荐了胤禩,说胤禩在前阵子擒拿朱三太子这事上立了大功,表现得有勇有谋,是当太子的人选。
  胤禛心想这礼部尚书怕是早就跟胤禩有往来,胤禩可是在礼部当差。
  有人举荐胤禩,自然也有人举荐他,因为皇阿玛在朝堂问得突然,所以大臣们怕屈于人后,怕皇阿玛就这样定下来,纷纷举荐他们属意的阿哥。
  连二哥都有大臣举荐,要求复立太子,老三跟老九也有人举荐,,最多的还是胤禩。
  自从大哥被高墙囚禁之后,大哥身后纳兰.明珠的党羽几乎倾向胤禩,成为胤禩的拥趸,纳兰的党羽在朝中还是有不少数。
  还有支持二哥的大臣也有不少,二哥当了这么多年太子,哪怕被废,也依旧有人想恢复二哥的太子之位。
  不过皇阿玛当下没有说要立谁为太子,很快让他们散了,之后皇阿玛也没有提起立太子的事,仿佛那天的问询只是一个问询,皇阿玛并不打算采取任何行动。
  眨眼间到了康熙四十六年三月二十日,又是皇阿玛的生辰,他们给皇阿玛送生辰礼。
  皇阿玛在寿宴上让奴才把他们送的礼呈上来,奴才一样一样地唱名。
  只是到老八那的时候,老八送了一对海东青,但打开笼子一看发现那对海东青奄奄一息。
  皇阿玛立即震怒,认为老八是在暗讽他这个阿玛人之将死,是对自己的诅咒。
  皇阿玛更是直接削去老八的爵位,停去他的俸禄,让他回去后好好思过。
  这寿宴出了这种事,自然也没有过寿的喜悦,匆匆结束。
  胤禩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老八会给皇阿玛送一对奄奄一息的海东青,难不成海东青关在笼子时,自己受不了,才会变成奄奄一息,若真是如此,那是老八送礼送得不谨慎,挑两只病弱的海东青,如若不是,是谁要陷害老八。
  老八正处在春风得意的时候,皇阿玛削去他爵位,可以说是给他重重一击,虽然并未向大哥二哥他们那样将其囚禁,不过老八肯定会受影响。
  果不其然,皇阿玛开始整顿老八的党羽,先前佟国维举荐老八当太子,皇阿玛都训了佟国维一顿。
  很快,老八的党羽这阵子变得低调起来。
  胤禛忽然觉得老八这事说不定跟皇阿玛有关,上一次太多朝臣举荐老八当太子,皇阿玛好不容易废掉一个二哥,哪容许又出现一个老八,皇阿玛要的是朝臣站在他那边,而不是站在阿哥们那边,所以皇阿玛连老八都开始忌惮,可能故意弄出一个海东青事件,借此打压风头正盛的老八。
  想到这,胤禛自己都不由一惊,皇阿玛他将帝王之术都用在他们身上了。
  他想到额娘跟他说的要隐忍,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的野心,大哥是如此,二哥也是如此,如今连老八也是如此,皇阿玛现在见不得别人觊觎他的皇位。
  过了半年后,皇阿玛才恢复老八的爵位,与此同时,他们的爵位得到晋封,胤祉被册封为诚亲王,他被册封为雍亲王,胤祺被册封为恒亲王,胤祝是明郡王,胤佑是淳郡王,胤禩是廉郡王,胤禟、胤俄、胤祹、胤祥跟胤禵均为贝勒。
  老八又开始在朝堂上行走,海东青事件过去。
  到了十月初,他们兄弟约好去城外秋猎。
  原本还好好的,只是胤禛骑在马背上,树林中忽然射出一只箭,差点射中他,还好他躲避及时才没有被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