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软硬兼施下,有些人妥协了,有些人不妥协。
  他们跟当地的大户也发生冲突,兵刃交接。
  过了一个月,福州城终于恢复平静。
  胤禛跟胤禵等人骑着马,准备前往施粥的地方,忽然前方有一批人冒出来对着他们砍过来,手上的剑锋利无比。
  “保护主子,保护主子。”
  他的随从跟侍卫将他跟胤禵团团围住,跟那些突然前来刺杀他们的人陷入杀战。
  胤禛跟胤禵也拔出自己护身的匕首。
  胤禛发现那些人好像是冲着他来的,他们想杀的人是他,所以不停地往他这边冲过来,胤禵那边的人少一些。
  胤禛让其中几人去搬救兵,很快,前方高处有人射箭,弩箭穿刺而来。
  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受伤,他们在明,那些人在暗,又在高处。
  “四哥,小心!”胤禵冲过来,替他挡了一箭。
  “胤禵……”
  “四哥,他们冲着你来的,走,我们返回去!”
  许是胤禛这一个月在当地攒下一点名声,有不少百姓冲过来替他们殴打那些刺客,他们得以往后撤。
  救兵也很快过来,他们得以脱险。
  胤禛帮忙捂着胤禵的血,胤禵身中一箭,血正一点点冒出,他们回到他们住的地方后,他急忙叫随行的太医。
  “四哥,我没事。”
  箭射中胤禵的右肩,已经看不到箭头,埋进去一大截,要不是胤禵替他挡一箭,那受伤的人会是他,此时胤禵脸色发白。
  胤禵要是出事,他该怎么向额娘交代,他答应额娘照顾好胤禵的。
  “别说话,留着力气,你一定会没事的,太医,快,给他医治,十四阿哥要是有三长两短,我唯你们是问。”
  前来的两个太医查看胤禵的伤势,当机立断决定把箭拔出,这箭一拔出,那血立即跟泉眼一样鲜血汩汩冒出。
  太医赶紧止血,胤禵也痛得闷哼一声,紧紧咬着纱布。
  过了半个时辰后,胤禵的伤口才被处理好,太医说幸好是射中肩膀,要是再往下一点射中心脏,可能人就要没了。
  那箭射得深,胤禵流了不少血,需要养伤。
  胤禛让人看着胤禵,他到房间外见到伊林泰,伊林泰已经是护军参领,他问伊林泰人有没有抓到。
  “回四阿哥,抓到十一个,其中有三个服毒自杀,剩下八人被我们制止,已被控制。”
  “严刑拷问,务必让他们口中吐出真话,不要让他们轻易死掉,查他们是哪些人,是否有家人。”
  “臣知道了,请四阿哥放心,十四阿哥没事吧?”
  “没有性命之忧,这次多亏了十四救我,我觉得那些人是冲着我来的,希望不是我的错觉。”
  胤禛知道自己在福州做事难免激进一些,那些地头蛇仗着他们的权势跟他过不去,他这一个月肯定也得罪了一些人。
  到底是那些人想杀他还是远在京城的人想杀他,如今皇阿玛越来越年迈,身子也越来越不好,那些人是迫不及待想动手了。
  他若是死在福州,那皇阿玛可能也追究不到那些人的责任,毕竟他是在福州出事的,把他的死推到福州这些人身上即可,查不到他们。
  不得不说京城那些人挑了好时机,他们一次刺杀不成功,恐怕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只要他还在福州还在福建这边,他们肯定会再次行动。
  此次是胤禵救了他,下一次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过了几日,伊林泰过来回禀,说是问出点什么,那些人是为银两铤而走险,有些人是收了银子办事,但有些人似乎从京城那边过来的。
  能够知道他的行踪,必定有内应,随行的人当中肯定有叛徒,胤禛知道肯定是京城那些人干的,想要取他性命。
  胤禛皱眉,让伊林泰再细查。
  胤禵养伤这十几日,胤禛还是会出门办事,不过他小心谨慎许多,不会像之前那样大张旗鼓,让别人知道他的行踪,有时候他会使用障眼法,也为了能抓出叛徒。
  当“他”遇到第二次刺杀时,他就更加确定是京城那帮人想杀他,他让人假冒他,成功引来第二次刺杀,也顺利抓到叛徒。
  等伊林泰审问完后,那人不肯说实话,他就让人处死了,他也不需要他吐出实话了,他已经知道幕后凶手是谁。
  两个月后,胤禛离开福州,回去的路上同样兵分两条路,走土路随行的人多一些,走水路随行的人少一些。
  胤禛选择的是水路,但只有亲信知道,果不其然,走土路的那些人遇到第三次刺杀。
  “四哥,是不是八哥他们做的?”胤禵问他。
  胤禛点头:“老八他们果然耐不住了。”
  “八哥他们也太大胆,就不怕我们告诉皇阿玛吗?”
  “他们觉得我们拿不出实质的证据,只要推到福州这些大户身上即可,他们有恃无恐。”
  “那四哥会告诉皇阿玛吗?”
  胤禛轻笑,他肯定要告诉皇阿玛,只是他不会说是老八他们做的,但他能想到老八他们身上,皇阿玛也一定会。
  回去的路上,走水路快一些,他们提前两天回到京城,回京第一天,他便进宫见皇阿玛,跟皇阿玛面奏此次赈灾运粮的成果,提到自己三次遭到刺杀的事。
  皇阿玛很是惊讶,问他是谁做的,胤禛说抓到的刺客大多服毒自杀,不肯说出幕后指使者,他也还在查到幕后凶手是谁,他也提到胤禵为了救他,挡了一箭。
  皇阿玛面色更加凝重,把胤禵叫过来,询问胤禵的伤势,胤禵的伤势在回京前已经好了,这次没伤着骨头才痊愈得快。
  “朕知道了,胤禛,这次你的差事做得很好,当记一功。”
  “能为皇阿玛分忧是儿臣的份内之事,儿臣不敢揽功。”
  “去看看你额娘吧,你额娘一直在念叨你们兄弟两,见到你们平安归来,她应该很高兴。”
  胤禛跟胤禵走出乾清宫后便往景仁宫走去。
  “四哥,你还是别在额娘面前提我受伤的事,我怕额娘担心。”
  “四哥知道,肯定不提。”
  胤禛都不打算提刺杀的事,额娘年纪大了,更受不住惊吓,要是知道他们屡遭刺杀,胤禵受伤,肯定会坐不住,思虑更重。
  所以兄弟两到景仁宫,只说他们这次差事办得很顺利,没遇到什么危险,刚刚皇阿玛还夸了他们。
  额娘留他们下来用膳。
  用膳的时候再次说到胤祝迁宫的事,额娘说胤祝打算在十月一日迁宫,说十月一日是个好日子。
  既然是胤祝迁宫,那自然以胤祝为主,胤祝想什么时候迁就什么时候迁,反正入厝礼,他们已经备好了。
  胤禛准备出宫时碰到老八,他跟老八打招呼,老八也面不改色地跟他寒暄。
  他一步步走近老八,凑在老八耳边轻声道:“老八,你见到我活着回来,是不是很失望?”
  “四哥,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四哥平安回来,八弟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失望。”
  “是吗?我怎么没从你的脸上看出高兴,只看出失望。”
  “那是四哥看错了。”
  “最好是我看错了,没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
  “四哥慢走。”
  胤禛没再看老八一眼。
  等到胤祝迁宫那一天,几乎宫里的阿哥都过来送胤祝,胤祝在兄弟之间人缘不错,他跟老八他们也没闹到撕破脸,完全不往来的地步,还是有往来。
  胤禛知道要不是有他,他跟胤祝一母同胞,胤祝肯定会被老八他们拉拢到他们那边,好在额娘在胤祝小的时候就告诉胤祝,他跟胤禵才是他真正的弟兄,不然胤祝傻乎乎的肯定站到老八他们那边。
  明面上他们没有闹到不和的地步,在皇阿玛面前还是兄友弟恭。
  胤祝他们肯定不用亲自搬东西,都是由内务府来做,所以胤祝邀他们到酒楼喝酒。
  他们这些兄弟才难得齐聚在一块,这几年人很少凑齐,私底下都是分开的。
  大家坐在一块还是和和气气地喝酒,喝到后面,他们才稍微放开一些。
  胤祝直接喝醉了,到后面嘴里不知道嚷嚷什么,叽叽咕咕的,谁也听不清他说话。
  他们才散开,各自回去。
  胤禛也送胤祝回他的府邸,好在离得不远,他把胤祝交给弟媳完颜氏后,他才回自己的府邸。
  没过多久,胤佑跟老八他们也迁宫,他们跟胤祝几乎是同时建府的。
  胤禛也给老八送了入厝礼,在老八迁宫不久办了宴席,邀请他们,他也过去了。
  眨眼间又到年底,众大臣又上折子请求皇上早日立太子或是留下遗诏。
  皇阿玛今年都六十三岁了,身子越发不健朗,若是没有立太子也没有遗诏,那等皇阿玛驾崩后朝堂肯定一片混乱,到时候造成大清动荡。
  胤禛也觉得皇阿玛该立遗诏了,只是皇阿玛似乎还在犹豫,连他都不知道皇阿玛到底属意谁来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