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经验丰富,迅速转身回追卡住内线,但c罗年轻气盛,硬是凭借强悍的身体对抗挤开一丝空间下底,试图晃开角度传中或射门。
马尔蒂尼的每一次防守都消耗巨大,更糟糕的是加里内维尔也频繁套边插上,与c罗形成局部二打一,让米兰左路压力倍增。
安切洛蒂的圣诞树在开场阶段被迫进入求稳模式。
卡卡和鲁伊科斯塔被迫大幅回撤,甚至经常回到本方半场,协助皮尔洛接应后场传球,增加中场的接应点和出球线路,试图破解曼联的高位逼抢——这牺牲了他们本应在对方半场的创造力。
阿莫斯作为左中场——实际上是b2b——他的任务极其繁重。需要协助皮尔洛,成为基恩逼抢下另一个可靠的短传出球点;需要协防左路,帮助马尔蒂尼应对c罗和内维尔的冲击;还需要覆盖中场大片区域,填补防线身前的空档。
怎么说呢,这其实也是安切洛蒂的习惯,好用就逮住他使劲用。
开场前八分钟,曼联的战术执行近乎完美,将米兰牢牢压制在本方半场,控球率和攻势完全占优。
皮尔洛被锁死,米兰的进攻组织几乎瘫痪,只能依靠零星的长传找前面的克雷斯波,效果甚微。
然而,率先打破僵局的,却是客场作战的米兰!
曼联的攻势疾风骤雨,但是一次意外的犯规却给了米兰可爱的礼物。
一个任意球。
曼联禁区前沿偏右位置,距离球门约23米。
这个位置,对于拥有皮尔洛的精准弧线和鲁伊科斯塔的优雅脚法的米兰来说,都算是黄金区域。
当然,在阿莫斯看向这两个人之后,这两人又把目光投了回来。
好吧,阿莫斯摇了摇头,走向罚球点。
阿莫斯的表情在罚球的时候总是像走神。
他没有像皮尔洛那样丈量复杂的步点,也没有像鲁伊科斯塔那样观察。
他的意图总是非常直接。
助跑!
两步短促而有力的蹬地,支撑脚稳稳踏在皮球侧后方约一步远的位置,身体微微前倾。
起脚!
阿莫斯的右脚脚内侧绷紧,脚踝死死锁住,小腿急速摆动。
触球点并非球的下部追求高弧线,也非中部追求绝对力量,而是精准地抽击在皮球中下部略偏内侧的位置!
阿莫斯的目标是紧贴草皮。
而足球离地高度也不足半米,像是贴着地面飞行。
球路直指人墙最边缘和近门柱之间的狭窄通道!
这个角度极其刁钻,既要绕过人墙末端,又要抢在门将下地之前钻入近角。
但触球瞬间爆发出的力量,让皮球获得了恐怖的初速。
球速快得惊人,几乎没有旋转,几乎是一条笔直的死亡射线。
而曼联人墙确实严重阻挡了门将对罚球动作和球路的初始判断。
当他看到球从人墙边缘钻出时,再做出反应已经慢了一拍!
球进了!!!
米兰的球员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阿莫斯死死压在身下!皮尔洛拍打着他的头,阿莫斯很艰难地伸出一只手想要控制住皮尔洛,但是还是徒劳。
好吧,摸就摸呗。
场边红魔球迷相当沮丧,这个进球不仅将总比分扩大到3:0,更是一个无比珍贵的客场进球,让曼联的逆转希望瞬间变得极其渺茫。
失球后的曼联彻底疯狂!他们围着米兰球门狂轰滥炸,可惜直到上半场结束,收缩阵型的米兰都没有让他们讨到好处。
易边再战,第62分钟,爵爷做出关键调整。
他撤下表现活跃但未能转化为进球的c罗,换上了禁区内的终极杀器——范尼斯特鲁伊!
“小禁区之王”的登场,意图再明显不过。
爵爷希望利用其顶级的抢点能力和终结效率,强攻米兰腹地,于是曼联阵型也变得更加激进,几乎变成424,吉格斯位置前提,斯科尔斯位置也更靠前,全力支援双前锋鲁尼和范尼。
米兰的防线压力陡增。
范尼的跑位相当难防,不断考验着卡福和内斯塔的默契与专注;鲁尼则用更猛烈的冲击搅乱防线。
一时间,米兰门前风声鹤唳。
但是第78分钟,米兰在中场耐心传导,鲁伊科斯塔在中路拿球吸引防守后,敏锐地将球分给右路插上的卡卡。
卡卡得球后,面对海因策的防守,没有强行突破,而是冷静地将球横敲给中路跟进的阿莫斯,阿莫斯在禁区弧顶左侧接球,他用一个轻巧的停球横拨,晃开了猛扑上来的斯科尔斯。
闪开角度后,妹妹头中场毫不犹豫地起右脚,在距离球门约26米处轰出一记势大力沉的远射!
曼联门将奋力侧扑,也碰到了足球,但是或许是因为阿莫斯射门力度太大,门将未能将球抱住或击远,球脱手了!
克雷斯波嗅到了机会。
他抢在所有曼联后卫反应之前,在门前7米处,用右脚冷静地将弹出的皮球补射入空门!
曼联0:2ac米兰!!!
0:2,总比分0:4!!!
克雷斯波张开双臂,怒吼着冲向角旗区。
这个进球,彻底杀死了比赛悬念。
但是弗格森仍然做出最后的挣扎,用路易斯萨哈换下福琼,用米凯尔西尔维斯特换下队长加里内维尔,继续加强进攻。
曼联的攻势更加凶猛,但已显急躁。
安切洛蒂则沉稳应对。
第84分钟,他用防守能力更强的安布罗西尼换下核心皮尔洛,加强中场屏障。
第86分钟,又用经验丰富的老将科斯塔库塔换下拼尽全力的卡福,稳固后防。
第90分钟,塞尔吉尼奥换下卡卡,消耗时间。
而补时4分钟也没能出现什么变化。
终场哨响!
ac米兰2:0曼彻斯特联!总比分4:0!
米兰的客场不胜英格兰球队的魔咒也被打破。
带着胜利和巨大的士气提升,米兰全队返回意大利。
意甲的赛程压力接踵而至。
不过好消息是,现在米兰才是头名,尤文图斯在身后紧追不舍……那也是在身后!
安切洛蒂果断开启了轮换。
只能说,幸亏现在的米兰有钱,幸亏现在的米兰板凳够厚。
米兰在意甲上比赛节奏相对放缓,更注重控制与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安切洛蒂的指令很明确:拿下1分或3分,避免伤病,保持状态。
就在米兰有条不紊地应对联赛,为欧冠积蓄力量之时,欧洲冠军联赛四分之一决赛的抽签结果揭晓:
ac米兰对阵psv埃因霍温!
相比于抽中切尔西、利物浦等球队,埃因霍温似乎是一个“相对理想”的对手。
然而,任何了解埃因霍温的人都不会掉以轻心。这支球队在功勋教练希丁克的调教下,以严谨的战术纪律、强大的整体性和旺盛的奔跑能力著称。
于是,安切洛蒂开始针对性地演练破密集防守的套路(边中结合、定位球战术),同时强化中场的压迫和快速退防,以应对埃因霍温擅长的快速反击。
不过,埃因霍温确实没有给米兰更多阻碍。
在ac米兰不断巩固自己意甲头名之时,对阵埃因霍温也是艰难取胜。
终于,ac米兰即将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阿塔图克奥林匹克球场,面对他们欧冠决赛的对手,来自英格兰的利物浦队。
第221章
伊斯坦布尔在2005年5月25日前一周,就几乎被染上了浓烈的红色。
无论是米兰还是利物浦,都是以红色为主。
通往位于城市西郊、相对孤立的阿塔图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的主干道,特别是e5高速公路,成了流动的血液——平时繁忙的交通此刻变成了缓慢流淌的球迷之河。
无数车辆——大巴、小汽车、出租车——车窗上贴满了利物浦的利物鸟徽章或ac米兰的红黑标志,喇叭声交织着球迷的歌声,形成奇异的交响乐。
由于体育场远离市中心且交通规划尚未完全适应如此巨大的人流,严重的交通堵塞是当晚最深刻的风景之一。
许多球迷被迫提前下车,沿着高速公路边缘或辅道步行数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前往球场,形成蜿蜒曲折的人流长龙,夕阳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
空气中弥漫着兴奋和期待。
在更靠近市中心的地方,如塔克西姆广场、伊斯蒂克拉尔大街以及贝伊奥卢区,街道则呈现出另一种狂欢节般的热闹。
酒吧和餐厅的露天座位被挤得水泄不通,电视屏幕早早架起。
小贩们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售卖着一切与决赛相关的东西:廉价的围巾(既有单队的,也有象征“友谊”但很快会变得讽刺的混合围巾)、旗帜、喇叭、甚至印着两队队徽的非官方t恤。
烤玉米和烤栗子的香气混合着汗水和啤酒的味道。
古老的加拉塔塔下,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海风吹拂,也带来了远处球迷集结的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