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212节
  这些人当然不会因为她的婉拒直接放弃, 想给她做思想工作, 但没多久, 宝贝星球就跟福鸟动画闹掰了。
  系列动画换了制作公司,连带着宝贝星球也开始前途未明,再加上叶薇上市意愿不强, 这些人的态度渐渐冷了下来。
  今年叶薇流露出上市的想法, 并开始接触国内几家证券公司,这些人也没什么动静。
  原因还是那个, 没有系列动画的带动, 上半年宝贝星球营收增长缓慢,更像是印证了他们之前的判断。
  不过在这个行业里混的,脸皮都不薄, 明明他们之前也不看好宝贝星球,这会联系叶薇,却表现得像是等她改变主意,等了许久的模样,开口就是:“叶总,您可算是改变主意了!”
  还有说她不地道, 改变主意也不联系他们的。
  虽然这两句话都有把之前没谈成合作的帽子扣给她的嫌疑,但前者叶薇愿意认,她去年确实不想上市。
  但张口就是她不地道,叶薇就不太高兴了。
  又不是没打过交道, 谁不知道谁啊!
  我改变主意后是没有主动联系你们,但你们不能主动联系我吗?可别说没得到消息,这圈子并不大,她改变主意的事就算没传遍全国,至少沪市的业内人士都知道。你们不主动联系我,说白了就是不看好我公司,想继续观望。
  大家都是以利益为导向在,非要说的话半斤八两,张口说她不地道……
  叶薇本来就不是很想和外资投行合作,听人这么说,干脆直接翻脸,将人踢出了合作方待选行列。
  至于她为什么不是很想和外资投行合作,倒不是对外资有意见,又或者觉得他们不如国内证券公司专业。
  而是受政策限制,外资投行虽然可以通过和境内机构合资的方式参与承销业务,但不能直接在境内承销。[1]
  当然,因为市场日渐开放,这几年去海外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所以这些投行代表处的人接触叶薇时,基本都打着劝她去海外上市的主意。
  去年七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问题的有关通知》,明确了企业申请到境外主板市场上市需要满足的条件。[2]
  其中最严苛的条件,是要求企业净资产不少于4亿人民币,且过去一年税后净利润不少于六千万人民币,并有增长潜力。[3]
  在这个年代,能满足这一条件的企业说稀少太夸张,但以这一年的企业数量作为依据,比例肯定不会高。
  且其中肯定是国营企业居多,私营企业是少之又少。
  而宝贝星球,是能满足这条件的。
  这也是外资投行会接洽叶薇的主要原因,国内市场虽然越来越开放,但谁也不知道他们这些外资投行,何年何月能直接承销公司上市业务。
  所以如果宝贝星球不符合条件,只能在境内上市,他们跟人谈得再好,也不过是白费功夫。
  叶薇也不是完全没有去海外上市的想法,说实话,她有点意动。
  虽然今年三月,证监会发布了《股票发行核准程序》,我国股票的发行体制开始从审批制转变为核准制。[4]
  但这并不代表上市变得简单了,a股只有这么大规模,不可能你想上市,就让你上市。
  而核准制审核的时候,也是要看企业规模和行业的。
  所以在这个时期,大型国企或者制造行业,在上市这件事上依然有很大优势。像民营企业、新兴行业,则依然存在上市难的问题。
  尤其是云端这样的互联网行业,近几年可以说完全没可能在境内上市。
  宝贝星球比云端稍微好一点,虽然它旗下有动画制作公司,但从总公司的主营业务看,还是应该归属到服务行业。
  但是呢,宝贝星球又有自己的工厂,规模还不小,跟制造业也能沾边。
  另外,宝贝星球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区政府很重视,全国职工加起来也有四五万人了,规模不小。
  所以政策变化对宝贝星球上市是有好处的,这大大提高了它成功上市的概率。
  另外就是a股的市场规模比较小,而且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再加上政策限制,渠道又比较少,整体融资能力比较弱。[5]
  相对来说,国内上市的缺点,恰是国外上市的长处。
  国外上市更注重市场化审核,对企业性质、行业限制比较少,甚至科技、互联网等新兴行业更容易获得认可。[6]
  在融资方面,国外因为市场比较成熟,机构投资者占比高,所以融资规模比较大。[9]
  不仅刚上市时融资容易,后续再融资也相对灵活,这方面,a股不仅政策限制多,再融资渠道也相对狭窄。[7]
  再就是上市容易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如果企业想提高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在海外上市相对来说更便利。
  但海外上市也有劣势,一是上市后维护成本比较高,二是海外市场退市机制严格,退市风险也比较高。[8]
  而且国内企业去海外上市,可能会因为海外投资者不了解国内市场,导致股价被低估。
  反之如果在国内上市,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股价可能会被高估。
  宝贝星球在国内知名度不小,如果是在国内上市,股价方面会更有优势。
  至于通过去海外上市提高知名度,叶薇认为没有太大必要。
  首先国内市场很大,宝贝星球连国内市场都没吃下去,就想进军国外市场,结果很有可能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既然不准备进军国外市场,她要国际知名度有什么用?
  不,国外知名度也不能说完全没用,可以拿来吹牛说宝贝星球是全球知名企业。
  但国外股票市场那么多,上市企业更是数以万计,怎么可能只在国外上市,就能提高国际知名度?
  其次,宝贝星球现在的业务,除了童装和玩具,其他的基本没有出海可能性。
  《宝贝星球》系列动画火吧,但直到现在,也没国外电视台联系引进。
  在这个年代,动画行业是日本美国的天下,国产动画想被其他国家的人看见,很难。
  而宝贝星球的其他业务,很依赖《宝贝星球》系列带来的热度。
  当然,星球动画已经开始制作《阿宝历险记》,宝贝星球迟早不会只依赖一部动画。但《宝贝星球》系列没能出海,《阿宝历险记》就可以吗?
  叶薇认为很难。
  影视动画都是文化的提现,而文化受不受欢迎,往往和国力有关。
  她相信祖国以后会越来越好,华夏文化会再次引得万国追逐,但客观点说,近十年内基本没有可能。
  而且叶薇已经想好了,星球动画未来的制作方向,会依托于华夏文化。就像《阿宝历险记》,故事就很有华夏特色。
  这样的特色,注定宝贝星球在短期内无法走出国门。
  她不可能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愿景,而选择在海外上市。
  而且融资规模大,也意味着出让的股份占比大,所以这时候去海外上市的除了科技企业,基本都是有大额融资需求或国际化需求的大型国企。
  宝贝星球行业受限不大,虽然有融资需求,但她预计需要的资金没有那么多,且就叶薇个人而言,她也不想出让太多股份。
  因此,经过综合考虑,叶薇更倾向于在a股上市,哪怕它的审核周期更长。
  叶薇没有一口回绝所有外资外资投行,主要是做给国内几家证券公司看的,她在告诉他们,宝贝星球不是只能在a股上市,所以她能选择的合作伙伴,并非只有他们几家公司。
  想要争取到这个合作机会,他们必须拿出更多诚意。
  在这样的拉锯中,暑假很快进入尾声,《宝贝星球4》也在开学不久后迎来了大结局。
  因为《宝贝星球4》的剧本写得很扎实,剧情通俗易懂的同时,逻辑性又很强。而星球动画也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纯熟,不管是画面、特效还是配乐都恰到好处。
  于是第四季开播后,收视率一路走高,看数据,只有开学那一周收视有点平。
  但因为大结局只有两集,为了收视率,五家电视台都把最后两集挪到了开学第二周的周六日播出。
  周六日除了高中生,其他学生基本都有假,所以结局那周收视率冲得很高,五台的周平均收视率有百分之十八。
  要是只算结局那晚的收视率就更高了,四台相加突破了百分之九十六。
  这数据,就算是十年前也很能打了,何况现在已经是两千年,不仅电视频道数量翻了几倍,样本户数量也一再增加,如今收视能上百分之五十的电视剧越来越少了。
  而《宝贝星球4》的最低收视,都有百分之五十三,可见这部动画有多火爆。
  各电视台也彻底服了,播放还未过半,五家电视台就提出要买《宝贝星球5》,等结局收视出来,央视也低下了头。
  侯组长主动联系叶薇,表示就算是联播也可以。
  但他可以没用,星球动画接下来要做的是《阿宝历险记》,而这部动画片来年年初能做完都算快的。
  按照排期,《宝贝星球5》至少要到明年年底,甚至是后年年初开播。
  叶薇不止这么回复侯组长,面对其他电视台的人,她也是这么说的,并同时向他们推销了《阿宝历险记》。
  对《阿宝历险记》,大家的热情没有《宝贝星球5》高。
  这是肯定的,毕竟后者是大爆动画的续集,而前者是新筹备的项目。
  不过《宝贝星球4》的高收视率,证明了星球动画的实力,所以看好它下一部作品的人不少。
  再加上结束和宝贝星球的合作后,福鸟动画可以说一蹶不振,不仅备受期待的第一部 作品大扑街就算了,第二部成绩也不怎么样。
  其实福鸟动画的第二部 作品不管是故事还是只做都不错,所以刚开播时吸引了不少观众,成绩很亮眼。
  但还没播到一半,剧情就开始急转直下,可能是因为资金不足,后面的制作也渐渐敷衍,导致收视率一路下跌,让拍板买下它播放权的电视台负责人看得心梗不已、
  福鸟动画的失败,更从侧面证明叶薇虽然是个外行,但她确实有点本事。
  所以几家电视台都有购买意向,但费用多少,条件方面电视台能退让到什么程度,则要看样片质量。
  到《宝贝星球4》播完前,《阿宝历险记》前三集已经制作完成。
  但叶薇没有一听到答复,立刻带着样片去跟各电视台,而是打算跟之前一样办看片会,把人都邀请到一起。
  虽然这样开销更大,但确实更方便谈条件。
  看片会是后面的事,在这之前,叶薇先召开领导层会议,宣布了公司准备上市,并要设立改制工作筹备委员会的事。
  宝贝星球要上市这件事,叶薇之前没有大张旗鼓地宣布过,但她也没有特意隐瞒,在她接触证券公司的过程中,公司高层都陆续知道了这件事。
  沪交所成立至今已有十年之久,就算是基层职工,对公司上市也有一定认知,何况是公司领导层。
  上市当然是有风险的,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而股价波动又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而且上市后需要定期披露财务报告等重要信息,任何违规操作或者遗漏,都会面临处罚。如果事情传开,也会影响到公司名誉。
  还因为要请审计、法律等中介机构,增加公司成本。
  以及负责人还要考虑的,上市后股权被稀释,占股比例过低,公司可能面临恶意收购等问题。
  但上市的好处也不少,可以融资,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还可以增加抗风险的压力。
  而以上这些,跟他们这些拿工资的人都没有关系。
  真正有关系的,是上市后公司为了留住核心人才,可能会发期权或者限制性股票。
  只凭这一点,公司管理层就不会反对上市。
  因此,叶薇在会议上宣布公司准备上市,其实只是走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