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爸爸端着茶杯,神情严肃:“沉舟啊,听晚晴说,你工作主要在华尔街?那以后你们俩……一个在国内读研,一个在国外,这长期分居两地,可不是个事儿啊。”他担心女儿受委屈。
顾沉舟坐姿端正,态度诚恳:“叔叔阿姨放心,这个问题我已经规划好了。”他详细解释道,“晚晚读研这两年,我会尽量调整工作重心。沉舟资本已经运作得很成熟,不需要我过多的花时间打理。我会增加回国办公的频率和时长,每个月至少保证一半时间在国内。同时,纽约这边有最顶级的远程会议系统,非必要的事务我都可以远程处理。最重要的是,”他看向和闺蜜团聊天的苏晚晴,眼神温柔,“寒暑假和所有重要节日,我一定会陪在晚晚身边。绝不会让她一个人。”
苏妈关心的是生活细节:“那住的地方呢?晚晴读研住宿舍?那多不方便!你们年轻人……”她欲言又止,意思很明显。
顾沉舟微微一笑:“阿姨放心,我在她读研的学校附近购置了一套顶层公寓,安保和环境都很好,离学校步行只要十分钟。晚晚读书期间就住那里,不会有问题的。”他指的是张楚和那些“桃花”的隐患。
苏爸苏妈听着顾沉舟条理清晰、考虑周全的安排,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顾父顾母在一旁听着,也是频频点头,对儿子的担当十分欣慰。
而准顾太太这边,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苏晚晴早就拉着林小满、昭昭和玲玲三个闺蜜,溜到了庄园地下室那个超酷的私人吧台。
吧台灯光迷离,背景放着舒缓的爵士乐。苏晚晴和林小满化身“调酒师”,把白朗姆酒和各种鲜榨果汁、气泡水混合在一起,倒进漂亮的玻璃杯里,加上冰块和薄荷叶、柠檬片装饰。粉色的“落日珊瑚”,蓝色的“海洋之心”,黄色的“热带风情”……颜色梦幻又浪漫,酒精度不高,甜甜的很好入口。
四个女孩围坐在吧台边,你一杯我一杯,气氛轻松又暧昧。
“晴宝!快老实交代!”林小满抿了一口“落日珊瑚”,眼神贼亮,“你是不是用了什么不可描述的‘美人计’?顾大佬像被人下蛊了一样为你着迷,嗯?”她故意拉长了语调,眼神在苏晚晴颈侧某个若隐若现的红痕上扫过。
苏晚晴的脸“腾”地红透,抓起一块冰作势要扔她:“林小满!你闭嘴!”
“哎哟哟!害羞了!”昭昭也加入调侃大军,笑嘻嘻地说,“晚晴,你现在可是身价千亿的豪门准太太了!这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走路都带风?”
“带什么风!我都快被那枚戒指压得抬不起手了!”苏晚晴夸张地甩了甩戴着戒指的手,脸上却洋溢着藏不住的幸福笑容,“你们都不知道,他今天突然跪下来的时候,我大脑一片空白!还有爸妈他们突然出现!我哭得可丑了,你们是不是都拍下了我的丑照了!”
“哭算什么!幸福哭了才值!”玲玲羡慕地捧着脸,“顾总看你的眼神啊,啧啧,简直能溺死人!那无人机秀!那玫瑰玻璃屋!天啊!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童话!晚晴,你上辈子肯定拯救了全宇宙!”
“对对对!还有那个粉钻!”林小满眼睛放光,“快!亮出来我看看!让我感受一下千亿豪门太太的分量!”
苏晚晴笑着把手伸过去,三个女孩立刻凑上来,小心翼翼地盯着那枚沉甸甸又美得惊心动魄的戒指,发出一阵阵夸张的惊呼和羡慕的尖叫。闺蜜间的揶揄、羡慕和祝福,在微醺的甜蜜酒意中发酵,充满了欢声笑语。
第129章 离别前的深度交流
接下来的几天,枫丹庄园成了欢乐的海洋。亲友团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奢华假期。
老人团:顾父顾母、苏爸苏妈,成了庄园最悠闲的“四巨头”。他们或在风景如画的湖边垂钓,享受宁静时光;或在盛放的玫瑰园里散步赏花,顾母拉着苏妈各种拍照;更多时候是聚在阳光房,泡着顾沉舟珍藏的顶级茶叶,吃着乔治管家准备的精美茶点,聊着儿女经、养生经,笑声不断。
年轻团:苏章杰、林小满、昭昭、玲玲,则开启了“探险”模式。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他们战战兢兢又兴奋无比地去庄园马场体验骑马,昭昭吓得全程尖叫,玲玲倒是骑得有模有样;在巨大的玫瑰园里各种凹造型拍大片,发朋友圈引来无数羡慕嫉妒恨;还在苏晚晴的提议下,让乔治管家组织了盛大的户外花园烧烤派对!
顶级和牛、澳洲龙虾、各种新鲜蔬果在炭火上滋滋作响,香气四溢,配上冰镇啤酒和果汁,年轻人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庄园的屋顶。
苏晚晴穿着舒适的休闲装,被顾沉舟揽在怀里,看着眼前热闹温馨的景象,只觉得幸福满溢。
一周的欢乐时光转瞬即逝。回国的日子终于到了。
最不舍的,自然是顾沉舟。
因为苏晚晴这一次跟着他们一起回去……明明现在刚八月初,但是苏晚晴收到了《金融街的白玫瑰》的剧组邀请,让她参加几天后剧组演职人员第一次围读剧本。苏晚晴对于第一次做挂名编剧。还是很上心的。
而离别前的那一晚,顾沉舟更是将“舍不得”三个字,用最原始、最深刻的方式,刻进了苏晚晴的身体里。
宽大的主卧里,月光如水。顾沉舟像一头不知餍足的猛兽,一遍又一遍,仿佛要将未来分离的思念,都提前预支回来。
“晚晚……晚晚……”他一遍遍唤着她的名字,声音沙哑破碎,带着浓得化不开的情欲和离别的恐慌,“给我……都给我……”
汗水浸湿了彼此的肌肤,顾沉舟诉说着未离先至的相思:
“还没走……就开始想你了……”
“怎么办……晚晚……”
“没有你的庄园……空得让人发疯……”
苏晚晴累得连手指都抬不起来,只能在他怀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轻轻地、坚定地回应:
“嗯……我会想你的。”
这一夜,是离别的前奏,也是爱的深度交流。
顾沉舟用他的方式,烙下了最深的印记,也诉尽了对未来短暂分离的万般不舍。
月光见证了他们的缠绵与誓言,也为这庄园增添了甜蜜色彩,画上了一个带着体温和思念的省略号。
机场送别的场景,顾沉舟几乎全程黑着脸,紧紧握着苏晚晴的手,仿佛她一松手就会消失不见。他亲自把所有人都送上私人飞机,最后才轮到苏晚晴。
“到了立刻给我电话。”他把她拥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闷闷的。
“嗯。”苏晚晴鼻子发酸,用力回抱他。
“每天视频,不准断。”
“好。”
“按时吃饭,按时吃药,不许熬夜。”
“知道啦。”
“离那些乱七八糟的‘桃花’远点!有事第一时间找小李!”
“嗯嗯!”
“还有……”顾沉舟顿了顿,手臂收得更紧,声音带着浓浓的眷恋和不舍,“……想我。”
苏晚晴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埋在他胸前用力点头:“嗯!想你!每天都想!”
飞机起飞,冲入云霄。
顾沉舟站在原地,仰头望着那逐渐缩小的银色光点,久久没有离开。
巨大的失落感像潮水般将他淹没。
他的庄园,瞬间又变得空荡冷清起来。
第130章 :s市的烟火与未言明的秘密
告别了枫丹庄园的梦幻与悠闲,苏晚晴一头扎进了s市忙碌的烟火气里。
生活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节奏骤然加快。
她提前住进了顾沉舟在s大附近购置的顶层公寓。
房子视野极好,巨大的落地窗可以俯瞰大半个城市和远处的校园轮廓。
装修是现代简约风,黑白灰的主色调中点缀着暖木色和柔和的灯光,舒适又温馨。
衣帽间里,枫丹庄园“扫荡”回来的战利品被妥善安置,占满了一整面墙,每次打开都让她有种不真实的恍惚感。
清晨,伴随着手机震动,是顾沉舟跨越太平洋的morningcall。
苏晚晴睡眼惺忪地接通,屏幕里是华尔街尚未褪去的夜色和他带着笑意的俊脸。
他会看着她洗漱、吃早餐,事无巨细地叮嘱:“药吃了吗?今天s市降温,穿厚点。”
白天,是苏晚晴的主场。书桌对着明亮的窗户,堆满了各种文学理论著作、明清小说评点本、王晓鹰教授给这一批研究生开出的长长书单。
她埋首其中,做笔记、查资料、梳理思路,为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涯做足准备。
手机通常立在书桌一角,屏幕亮着,连接着大洋彼岸的顾沉舟。这位顾总粘人的功力在空间距离下不减反增,美其名曰“陪伴”,实则就是要求苏晚晴开着视频不许挂断!于是,苏晚晴的书桌日常,就成了顾沉舟的私人专属直播频道。
他有时在开严肃的视频会议,苏晚晴只能看到他的侧脸和听到低沉专业的英文,有时在快速浏览文件,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有时只是静静地看着屏幕里那个专注伏案的侧影。
苏晚晴偶尔抬头,总能撞进他深邃专注的灰眸里,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浓烈的思念和占有欲。她只好红着脸瞪他一眼,继续看书。
晚上,则成了“直播事故”高发时段。
当夜幕降临,顾沉舟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公寓,视频的性质就变得……危险而暧昧。
他不再满足于只是看着,低沉的嗓音隔着屏幕带着蛊惑:
“晚晚,今天穿的那件米色睡衣很好看……领口再低一点?”
“想你了……想吻你这里……”他指尖隔着屏幕,虚点她的锁骨。
“乖,把手机拿到卧室去……”
苏晚晴从来不知道,隔着千山万水,顾沉舟的花样也能这么多!言语的撩拨,眼神的暗示,甚至要求她配合一些……令人面红耳赤的动作。
屏幕成了他掌控她欲望的遥控器,那种羞耻感和被支配的隐秘感交织,常常让她又气又恼,却又在他低沉诱哄的声音里败下阵来。这“跨国直播”的夜晚,实在是……要命!
学业之外,还有一件小事找上门。《金融街的白玫瑰》正式更名《等风》这个名字,据说这是广电总局的建议。
剧组的围读剧本邀请发到了她邮箱。
苏晚晴抽空去了一次,过程很顺利。
她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得到了导演和演员们的认可。唯一需要修改的是——男主的结局。
“苏老师,”制片人很客气,“原著里男主为救女主在战火中牺牲,那种遗憾美确实很打动人。但是……从市场反馈和观众期待来看,我们更倾向于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您看,能不能让男主……在爆炸中‘诈死’,最后逃遁,隐姓埋名,给观众留一个念想?毕竟,活着才有无限可能嘛!”
果然,大家还是喜欢看“活着就好”。苏晚晴对此很理解,影视改编需要兼顾艺术和商业。对她来说,这不过是动动手指头的事情。她在原稿基础上稍作修改,保留了牺牲的悲壮感,又巧妙地埋下了“一线生机”的伏笔,发回剧组,轻松搞定。
s大研究生开学日,秋高气爽。苏晚晴带着对新阶段的憧憬踏入校园。然而,开学第一天,她就没能按时出现在课堂上!
因为某个“禁欲系”大佬开荤了!还是饿了半个月的那种!
顾沉舟掐着点在她开学前飞了回来,一头扎进他们的s市爱巢。
什么时差,什么疲惫,在见到苏晚晴的瞬间都化作了熊熊燃烧的火焰。
苏晚晴深刻体会到了林小满那句至理名言的分量——“禁欲系男人开荤后,需求量那是相当可怕!”她连着三天,腰酸腿软,几乎没能下床!
王晓鹰教授的第一堂课?只能遗憾地请假了。
研究生的日子,忙碌中带着自由。课程安排不像本科那么密集,更多的时间需要自主阅读、思考和写作。苏晚晴对学业有着近乎严苛的自律,这与她在个人生活上的偶尔“敷衍”和“随意”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旦进入学术领域,苏晚晴就像变了一个人。
图书馆、研讨室是她最常待的地方。她沉浸在浩瀚的书海里,梳理着明清小说的叙事脉络,分析着女性角色在文本中的微妙处境,探讨着文学批评的各种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