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但是放眼外界,大庆依旧是最强的,所以在大庆之外的国家,在杨黛眼中当然是不值一提的蛮夷。
  这些蛮夷都是需要给大庆朝贡的。
  如今穿越时空,虽然处境有所改变,如今的华国同强国这两个字,关系并不大。
  但是杨黛的想法一如既往。
  所以让她去飞机上做空乘,她觉得弯不下自己的腰身。
  杨黛对自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什么事情能做到,什么事情应该拒绝,这也是杨黛给自己画出来的一条线。
  这些都是杨黛暂时无法改变,或者一辈子都不会有所改变的事情。
  但有
  些改变,已经如流水一般,在无知无觉渗透在杨黛的思想中,对华国的认同感便是如此。
  况且航空基地的一把手领导,早些年也是依靠军功一步步走上来的,只是这两年身体不太好,所以退居二线。
  而她退居二线之前,破获的最后一桩大案,就是东南沿海的走私案。
  领导虽然不会吹嘘自己以往的功绩,但是杨黛也从旁人口中听到了不少。
  因此对这种走私案,深恶痛绝,港城还能说一句是一家人,但若是卖到国外,那就是纯粹恶心人了,杨黛无法眼睁睁看着这种事情发生,而无动于衷。
  杨黛虽然想了很多,但是也不过是须臾片刻的功夫。
  她同韩霖对视一眼,两人改变了回家的主意,准备跟踪方才谈话的两人。
  杨黛没什么跟踪人的技巧,但是韩霖却很熟悉,有韩霖带着她,杨黛也不担心自己露出什么马脚。
  杨黛和韩霖跟在方才商议的那两人身后,看着两人在一条街上,精准找到那位准时贩卖古董的同志。
  此时月亮已经重新隐藏在了乌云之后,光线模模糊糊,看什么都不甚明亮。
  韩霖和杨黛再次装作自己是来买古董的人,一边盯梢方才密谋的两人,一边凑近这位摊主,试图从这位摊主身上寻找是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
  但是这位摊主同志身为一条街的熟客,自然有自己隐藏面容的方法。
  帽子口罩都是齐全的,就连说话的声音都经过了特别伪装。
  摊位上想要买东西的顾客,即便是想要打开手电筒看看货,这人对手电筒的光亮也有额外的要求,不能有太亮的光。
  这一点保证了他这个人的安全,但确实更容易让那些有备而来的走私犯以假换真。
  杨黛在摊位上挑挑拣拣,找到一个尚未来得及被以假换真的瓷瓶,又同摊主商定价格。
  而韩霖则是借着给钱的契机,想办法距离这位摊主更近,借机观察对方是否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很快韩霖的身体回到原地,捏了捏杨黛的掌心。
  两人装作心满意足地从摊位上离开,但实际上一直在监视着这个摊位的变化。
  时间推移,很快摊主准备收摊,而方才躲在暗处密谋的两人,也悄悄跟上了这个摊主。
  杨黛和韩霖紧随其后,跟在最后面。
  杨黛和韩霖毕竟不是本地人,即便是提前熟悉过地形,也比不上本地人对各种小道的熟悉。
  再加上为了不被人发现,两人只是远远跟着。
  韩霖还能看到密谋那两人的身影,但是最初的那位摊主,已经彻底看不见了。
  对方仿佛对这片地方了如指掌,在交错纵横之间,忽然消失不见。
  “这孙子的家肯定就在这块,每次到这块的时候,都像个鬼一样,突然就不见了。”
  “之前还有几个兄弟不信邪,想要将这人找出来,还专门去厕所搜罗。”
  “结果一不小心撞上一个大半夜上厕所的女的,差点大半夜让人当流氓送公安局里去。”
  即便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声音沙哑这人提起来的时候,依旧咬牙切齿。
  自己手下那个兄弟,为了不被女同志扭送到公安局,答应了女同志狮子大开口的条件,被讹了一大笔钱和票。
  但偏偏这个兄弟,是个今天有明天无的性子,再加上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即便跟着做了几次卖命的生意,得了几笔大钱,也都很快被花的一干二净。
  手下的人拿不出钱来,自然要寻求上面的老大。
  而他这个当老大的,为了表明自己是个大方的人,替下面的人出了这笔钱,至今想起来都心痛不已。
  杨黛和韩霖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的无语,如出一辙。
  他们也没想到,能够每次精准听到这两人的话。
  “好了,咱们走,这两天盯着货,别乱跑。”
  “我知道我知道,我这几天肯定跟这批货绑在一起,我在货在,一直到离港我都不松眼。”声音沙哑的人连连保证,随后再次响起脚步声。
  杨黛看了看手表,又指了指两人离开的方向,想要跟上去。
  但是韩霖的表情并不赞同。
  “我去。”韩霖开口压低声音。
  杨黛却摇了摇头,她要去看看,不靠近,但是最起码需要知道对方藏货的大概地点。
  两人很快达成一致,再次跟上前面两人的身影。
  时间一点点流逝,天光也一点点亮起,两人在确定藏货的大概位置后,才终于离开。
  熬了一整夜,杨黛提前请了假,回到宿舍补眠,韩霖也小睡了一会儿。
  恢复精神后,给杨黛留了纸条,重新出门走到了之前跟丢人的地盘。
  第78章
  这个地盘属于长春巷,住在长春巷的人,大都是几代传下来的本地人,巷子里家家户户本身面积就不大,再加上居住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尽可能住下一家人,家家户户都开始加盖自己的祖宅。
  长春巷这边不属于工厂的家属区,如今居住在这里的本地人,有些是厂子的工人,但还有一部分都是无业或者短暂的临时工。
  也因为这种情况,居委会管理长春巷的时候,十分不好管理。
  由此长春巷还衍生了另外一个习惯行为——特别排外。
  因为祖祖辈辈,邻里邻居都居住在这里,互相都十分熟悉,一旦有陌生的人过来长春巷打听消息,就会受到许多人的注目礼,仿佛一切外来者,都注定接受审判。
  而且早几年的时候,长春巷的人还合力在附近抓到了一个隐藏很深的间谍,报上去之后,上级部门给了长春巷一笔很大的奖励,其中立功最大的两个人,还直接被招入公安局。
  有了这样的先例,长春巷的人,对于不熟悉的人进来,更加如防贼一般,时刻想着自己也抓到间谍。
  韩霖第一次过来的时候,没有声张,甚至没有太靠近长春巷,只是在附近问了问。
  打听出长春巷的故事之后,第二天一早,韩霖拎着剩余的一点糕点样品来到了长春巷。
  糕点两种包装,在味道上并无不同,只是航空部门和铁路部门都选择了较为高档的包装,百货大楼倒是将两种不同包装都采购了一些。
  不过总的来说,韩霖手中昂贵包装的样品送出去的多,便宜包装的倒是还剩了一些,今日过来长春巷,他拿的便是这些便宜包装的糕点。
  长春巷排外,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少不了要生出波折,而这些糕点,就是韩霖过来的理由。
  果然韩霖拎着糕点,只不过刚刚踏进长春巷,就有人走了过来,用眼神上上下下打量,随后目光落在韩霖手中的糕点上。
  似乎是断定,能够带这么多东西来长春巷的人,应该不至于是个坏人。
  毕竟长春巷的这些人,其实他们也有自知之明的。
  平常虽然自得于本地人的身份,但是大家都是邻里邻居,相互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如果真的是有本事的人,早就已经分到房子搬离长春巷了,留在长春巷的人,不过是因为没有本事分房子,或者压根连工作都找不到的人。
  长春巷的宅子算是大家的祖宅,最开始盖的时候肯定经过各种细致的规划,但是一代一代传下传下来。
  传给儿子,又传给孙子,为了让一大家子人都能有住的地方,宅子本身已经看不出原本的模样,院子基本上都被侵占,只要是能够盖上房子的地方,都建起了房间。
  这两年生活比以前平稳很多,也不知道是哪个吃饱了撑得人,搞了个首都十大破旧巷子排名,说这十个巷子,就是首都里有名的贫民窟大杂烩,长春巷在这个名单排名里高居榜首。
  而韩霖一看就穿着不错,而且愿意拿着这么多糕点来走动亲戚的人,估计不是个小心眼计较的,自己如果主动指路,说不定还能沾沾光。
  抱着这种心思,对方收回上下打量的目光,脸上挂上客气的微笑。
  “这位同志看着面生,是过来走亲戚的?你亲戚叫什么?我在这巷子住了几十年,街坊邻居我都熟,你只管说个名字,我肯定给你领到他家门口。”这位老同志将自己的胸脯拍的啪啪作响,一脸热情地向韩霖保证。
  对方在打量韩霖的时候,韩霖也在打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