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囚她 > 第130章
  段伏归不知自己该喜还是该忧,但上次把她惹哭了,他心里存了份小心,不敢轻易招惹她,只能默默看着她忙前忙后。
  看得久了,他竟从中觉察出一点滋味来。
  原来,她做起自己的事业来,如此专注和严谨,又是另一番美。
  “让让,别挡在门口。”
  段伏归下意识往后退开一步。
  想他作为一国皇帝,从来都是旁人给他让路,现在却为个女子让路,然而他心中却没有半点不悦。
  相反,她不赶自己走,能静静地看着她,似乎就是一种幸福了。
  两个月后,第一批书终于印刷成功,纪吟的书肆正式开业了。
  锣鼓一敲,红布一揭,只见牌匾上四个俊逸刚劲的大字——大众书屋。
  她这书屋,不拘出身,愿为大众百姓服务。
  正逢十五,白马寺中举办法事,清泉镇位于上山的必经之路上,不少香客从主街上穿过,听得一阵热闹的锣鼓,顿时被吸引了注意力,凑过去一看,只见一家书肆门口,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铜铃声,几头黄灿灿红彤彤的舞狮正在凳子上爬上飞下,技艺高超,活灵活现。
  “莫不是哪家有喜,街上这般热闹?”
  “是大众书屋开业了。”有人答道。
  “大众书屋?这是什么?”
  “这是一家专卖书册的铺子,里面的书本不仅字迹规整清楚,价格还便宜,郎君不妨往里瞧瞧。”
  舞狮吸引来不少人,片刻后,还真有人好奇书肆里都卖些什么书,进去逛了逛。
  林雪得知她今日开业,特意来捧场,还带了许多点心来,却不是卖的,而是买了大众书屋的书,就能免费赠送一份。
  如今林记点心在京城里名气甚大,不少人冲着这免费的点心,竟还真掏钱买书了。
  “这本千字文倒是不错,字义简洁却内涵丰富,寥寥几句就包含了天文史地,飞禽走兽,倒是适合当幼童的启蒙读物。”一个大约二十出头,头戴高山冠,身穿湛蓝直缀的年轻郎君评价道。
  “郎君好眼力,本店刊印这本书册的目的正在于此。”纪吟从柜台后走出来。
  她今日穿了一件细绢白底宽袖长袍,青绿缘边,领口和袖口处绣了几支青竹,头发全部挽起,以木簪固定,极朴素简单的打扮,然而她五官生得精致,肌肤细白匀腻,反有种清水出芙蓉的清丽。
  年轻郎君被她晃了眼,看着她愣住了,直到数息以后才回过神来,略显慌乱地移开了视线。
  “姑娘是这店里的掌柜?”
  “是啊。怎么,郎君是觉得女子当掌柜太稀奇?”纪吟笑问,半点没觉得被冒犯。
  他确实是这么想的,但当着纪吟的面,哪好意思说出来。
  纪吟又从书架里抽出一本书来,朝他递去,“这本声律启蒙也是启蒙读物,郎君也可看看是否有可读之处。”
  年轻郎君翻看了两页,声律启蒙的字句更直白简单,以他这般年纪来看确实过于稚嫩,但他在心里默默朗诵了几句,顿觉朗朗上口,无比流畅,果真应了“声律”二字。
  这般读物,他此前怎么都没听说过?
  这个郎君在书肆里看了小半个时辰,最后,怀里竟不知不觉抱了五六本书。
  “这些,我都要。”
  刚开业就卖出个大单子,纪吟心情颇好,“总共一千二百八十钱,多谢郎君光顾,今后小店还会继续上新书,欢迎郎君再来。”
  纪吟已经做好开业前期业绩不佳,要先赔本一段时间的准备了,但等今日营业结束,她盘了下帐,竟然卖出了七十六本书,总共收入两万多钱。
  当然,她本钱也颇大,这点收益还完全不够,但至少有个好开头。
  她关好铺子,带着今日在书肆里帮工的尤丽金铃回到家,却发现院子里平白多了几口大樟木箱子。
  “夫人,这是段大人送过来的,说是祝贺您开业的礼物。”阿依若跑过来,小心翼翼地说。
  她们都知道夫人不想跟宫里扯上关系,因此这几箱子礼物也不敢往屋里搬,只得晾在院子里。
  纪吟上前打开箱子,一看,里面全是书,有竹简,有绢帛,也有纸张画卷,不一而足,但都十分珍贵。
  纪吟的手指抚上这些书册,“段英把东西送过来时,还说了什么话?”
  阿依若一脸惊讶,她没想到夫人竟这么聪明,“段大人说,东西送给夫人就是夫人的,断没有退回去的道理,您若实在不想要,随您处置,哪怕……一把火烧了也行。”
  随她处置?一把火烧了?
  纪吟冷哼一声,心底忍不住生出烦躁来。
  能被送过来的,只怕都是外面千金难求的孤本,纪吟素来爱惜这些古籍,怎么忍心糟蹋。
  段伏归是吃准了她的性子才这么干的。
  他如今倒是变得越来越狡猾了。
  “夫人?”尤丽见她久久不说话,小心唤了一句。
  “算了,先找间库房收起来吧。”
  第二天,消息传到段伏归耳中,男人冷峻的脸上
  露出一个笑来。
  果然,她舍不得。
  这日,纪吟照常守在店里。
  天公不作美,飘着细蒙蒙的秋雨,店里几乎没什么客人。
  忽然,她面前光线一暗,隐约感觉到门口一道人影,她一开始还以为是来客人了,抬头看去,只见一张棱角分明的脸。
  纪吟的心莫名漏了一拍,有些警惕,然而他竟没干什么,只抬脚勾出一个凳子,往那儿一坐。
  为了给客人提供方便,纪吟在书肆临窗、临门等光线好的地方摆了几张桌凳,此时男人就坐在里她最近的凳子上,直勾勾地盯着她看。
  “你又来做什么?”她心中恼怒,出口的语气便也不好。
  但男人不在意,反因她主动跟自己说话而欣喜,“我想买几本书,贵店不欢迎客人吗?”
  “你少给我装模作样。”
  “好,那我说实话。”
  纪吟静静等待他下文。
  段伏归看着她,素来冷沉幽黑的瞳仁,此时却似浸润了秋雨,覆上了层柔和深邃的亮光,“我想你了,所以想来看看你。”
  在她身上栽过这么多回跟头,他现在算是明白了,来硬的只会把她越推越远,采用怀柔的手段说不定还能博得她一丝怜惜。
  纪吟呼吸一滞,有股说不出的憋屈。
  “随你,我自是无法限制你的行动,但是我告诉你,我是不可能跟你回去的。”
  段伏归心中一痛,脸上虽还挂着笑,那笑意却渐渐苦涩起来。
  这日过后,段伏归又有将近半月未曾出现在纪吟面前。
  她想,事到如今,他总归明白她的态度,别再做这些无用功了吧。
  然而,事实告诉她,她错了。
  没过多久,男人居然又出现在了她书肆里。
  她不理他,不跟他说话,他也无所谓,就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她。
  纪吟好几次感到烦躁,想要发火,却忍住了。
  今天的日子得来不容易,他看就看吧,只要别试图插手她的生活,别再把她强行关在宫里,看看又不会掉块肉。纪吟这般安慰自己。
  段伏归国事繁忙,一个月只能来四五回,有时是一整天,有时只有半日。
  虽然什么都不能干,但只要看着她,他心里就一片宁静,那些政务带来的烦恼便都消失了。
  仔细算来,这倒是两人为数不多真诚而和谐的时刻。
  因段伏归常来,他又白龙鱼服,只穿了寻常锦缎,镇上的人都不知道他的身份,二人又都是好模样,时日一久,便有人开始拉红线。
  跟纪吟合作的纸铺的女当家人姚娘子见状,凑到她耳边打趣,“我看那郎君时常来你书肆,一待就是大半天,分明对你有意,你前头那个也去了好多年了,何必一直守着,这郎君容貌英俊,体格强健,身上穿的料子看着不起眼,实则没有万钱下不来,可见家底不薄,你嫁了他,保管不用担心吃苦,如何,考虑考虑?”
  纪吟一脸无奈,又怕段伏归耳聪目明,不得不压低声音:“我说过了,我不考虑再嫁。”
  姚娘子叹了口气,十分惋惜,“你这生得这么好,人又这么年轻,余下半生就这么孤零零的一个人,岂不可惜?”
  纪吟摇摇头,眸中一片坚定神色。
  段伏归耳力过人,实则早把两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尽管知道纪吟不会轻易妥协,听到她的回答后还是忍不住感到失望,心中怅然。
  一晃到了腊月初八。
  这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山上白马寺有法会,又逢腊八节,山下清泉镇也联合举办了一场庙会,处处张灯结彩。
  纪吟随大流,也捐了些银钱,为举办庙会出了份力。
  她把姑娘们都叫出来,“大家忙了好几个月,也没休息过,正好今天有庙会,我们早点关门,晚上开开心心地放松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