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人尽可妻 > 第116章
  方嘉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喊道,“二哥,你又耍诈。大哥,你看他——”
  方琛嘿嘿一声,挑衅道,“我干活了啊!我帮二叔干活了,当然要多吃。你们全等着吃现成的,比我少又怎么样?”
  方骏啧啧两声,摇头走开了。
  兄弟矛盾,兄弟解决,大人不要沾边。
  方琛得意冲方熙一笑,就要拿筷子开吃。
  方嘉不服气,就要去抢碗。
  一群小的跟着起哄,眼见着好好的寿面要撒。
  特别是俩小孩,看看面前的小碗,再看看方琛明显大了不知多少倍的大碗,委屈得冒眼泪花了。
  方熙只好道,“大家别着急吃,咱们玩个游戏好不好?猜拳啊,谁先赢就谁先选面条,好不好?”
  应者如云,一片踊跃支持的声音。
  方嘉点头如捣蒜,“我支持,少数服从多数。”
  方琛筷子都插满当当的碗里了,听见这话就晓得肯定是针对自己的。他刚要表示反对,结果七八张小脸冲他来,还有俩着急的小伙子跑他面前,强行将面碗给挪桌子中间去了。当下也顾不得他愿意不愿意,少数服从多数,划拳开展得十分热烈。
  第一个赢的,是个不到十岁的男娃,当仁不让就选了最大的碗。
  方嘉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还指着方琛喊,“你活该!”
  方琛着急了,道,“那么多,你吃不完,吃不完浪费。”
  第二个赢的选了普通碗,拿着勺子从第一个的大碗里分肉,“我们说好了一起分着吃。”
  没办法了,再等下去方琛连汤都没了。他恨恨地瞪一眼旁边稳坐钓鱼台的方熙,骂了一声后,立刻冲划拳的堆里去,凭着打混的功夫获得第四个赢的资格,最后有幸分到了一勺肉。他含泪捧碗,坐方熙身边,“都怪你,人家特别让二叔给煮的大碗。”
  方熙伸手就是一下,“要你耍小心眼,有得吃已经很好了。”
  立刻,有个乖巧的妹妹送了分到的肉肉给方熙,软软道,“哥哥,我吃不完,你帮我吃。”
  方熙摸摸她的小脸蛋,说了谢谢。
  方琛委屈巴巴的,“我也是哥哥,居然不给我,偏心!”
  吃完寿面,后面就是疯玩。
  方熙去外面放零食的地方看了会,发现有巧克力和牛肉干,就用纸袋装了一袋。
  方琛跑过来问,“你又给那好吃鬼带啊?”
  小米喜欢吃,总被方琛叫好吃鬼。
  方熙嗯了一声,没说话,悄悄将袋子放外面的车上去了。
  回家后,他将袋子塞书包里,又去厨房的冰箱翻了会儿,找出来一个坚果酸奶和一大包巧克力。
  幺姨迷迷糊糊出来问,“你饿了?做什么呢?”
  他回一声,“明天带学校吃的。”
  幺姨哦了一声,问,“最近怎么没见小米来玩了?”
  小学时候,方琛最喜欢呼朋唤友,再加上方洲给装了个电玩室,什么玩具都是最新的。
  楼里的邻居,学校的好朋友,几乎每天都有客人。
  为了招待这些小客人,幺姨每个周要采购大量的零食回家。
  上初中后,因为课业逐渐紧张,好朋友们纷纷被家长拘着上培训班,人少了。可不管怎么少,小米每个周都会来一次,要么是专注吃东西,要么是躲在阳光花房那边看漫画,要么是跟方熙游戏对打。
  可初中毕业那个暑假,小米一次也没来。
  现在高中开学差不多半个月,她还没来。
  方熙含糊了一声,没回答。
  次日上学,方熙书包里鼓鼓囊囊的。
  早自习的时候,小米专心朗读课文,一眼也没看他。
  下早课,方熙想和她说话,结果她一溜烟跑出去,约着另一个女生上厕所了。
  大课间做操,方熙跟她后面出去,排队的时候问,“你今天怎么不跟我说话?”
  小米道,“说什么啊?你家的事我都知道,没什么好说的。”
  “你呢?”他问,“你上次不是说外婆生病了吗?好了吗?”
  小米一直和外婆外公住,最亲的是两个老人。
  “好了。”她道,“没什么好说的啦。”
  说完,她往队伍前面窜,跟别人换了位置。
  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方熙多买了一个鸡腿,连着带的酸奶、牛肉干和巧克力一起,全塞她桌肚子里。
  小米回来,往课桌里一模,立刻偏头问,“怎么这么多?”
  方熙笑,“都给你的。”
  她终于对他笑了一下,拿出酸奶来打开,将坚果袋子丢给他,“你吃这个,我只吃奶。”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小米什么都爱吃,除了坚果。
  按照她的说法,“那些东西干干硬硬的,也没什么味道,不知道哪里好吃。”
  所以一旦吃什么,有坚果的,她都会挑出来。一开始也没给方熙的意思,是有一次他自己伸手拿了,后面就自然而然全归他了。
  他拆开坚果袋子,道,“我昨天问我爸了,口气还挺不好的。”
  “后来呢?”小米用力吸着吸管,“他说了?”
  “没有。”方熙叹口气,“说我长大了,不能直接给结果,让我自己去发现。定了周一到周五做学校的功课,周六和周日跟着他去公司开会,或者做别的事。”
  他还是有点闷,“就不能陪你去书店了。”
  小米每个周末下午逛书店,能坐着看大半天的书也不动。
  她瞪着大眼睛,将酸奶一口气喝光,道,“哦。”
  半晌,“你爸要培养你接班了啊。”
  喝完酸奶后,开盖子,小心地舔盖子上沾的边角余料。她咕哝了一声,“有钱真好。”
  方熙看着她浅粉色的舌尖一冒,挪了挪视线,塞了一颗腰果在口中。
  咀嚼了一会儿后,问,“上次你说要面哪个大学?”
  他们就读本校国际班,用的教材和普通班不同,就是冲留学去的。小米初三的时候家里发生一些波折,一直在继续读国际班和转回普通班之间犹豫,后来妈妈那边开口说会供她大学毕业,所以还是直升了国际班。
  小米显出一点发愁的样子来,摇摇头,没说话。
  “我们以后,去同一个好不好?”方熙问。
  小米瞥他一眼,道,“怎么可能。”
  两人虽然在一个班,但方熙成绩是前半段,小米在后半段。再加上家庭不同,培养路径不同,绝对不可能去一个大学。
  甚至,连一个城市或者同一个国家也不容易。
  她道,“现在说这个太早了,咱们还有两年多呢。”
  方熙点头,也是。
  才十六岁,确实太早了。
  可那个周末,方熙跟着方洲去公司会议室,以旁听的名义坐到最末席。
  那些打量的,研究的,意味深长的目光,仿佛他不是十六岁,而是二十六。
  方洲道,“不要以为自己还小,一旦踏入社会,年龄不再是弱小的借口。”
  方熙认认真真听完一整个枯燥的会议,笔记本记了好几大篇。
  他有很多不懂,但没有问方洲,闷头查手机资料。
  奈何人不会让他安静,不断有人来谈话,交流一些表面的信息。
  方熙应付完一天,感觉很累。他问道,“爸爸,这些跟你和妈妈的婚姻状况,有什么关系?”
  方洲道,“在家里,我是你和小琛的爸爸;在外面,我是方洲。你对我的全部了解都是爸爸,可现在,我想让你了解方洲。”
  第0章 番外少年情不知三
  方熙开始观察方洲。
  他每天进出家门之前,会对着电梯厅门口的全身镜看一下,整理整理仪容仪表。
  那面镜子,仿佛神奇的魔法,完成他心理上爸爸和方洲的转换。
  在家里,他是爸爸,是顶梁柱,是解决问题的人。他不啰嗦,很少对妻子和儿子们发脾气,少有关于成长或者琐事的争议,大多数用商量的办法处理。如果实在无法商量,他会迂回,总体保持在态度和平,不伤害情感的前提下。妈妈曾经说过,“爸爸很爱你们。他既想让你们享受家庭的温暖,又不想你们对外面的社会一无所知而脆弱。一直纠结着,是该更温柔一些,还是更严厉一些。”
  方琛是嗤之以鼻的,说别人家的爸爸才没有这样。
  方熙当时是不太懂,方洲是个合格的爸爸,但温柔是算不上了。
  可当方洲离开家,心态上完成方洲以后,整个人的气质完全不同。
  他是方洲,是猎手,更是领导者。
  方熙坐在会议室的最末席,手机反扣在桌面上,笔记本上又是密密麻麻一长篇。因为第一次没听懂很多专业名词,他在网上买了许多书,紧赶着几天里熬夜看完了。妈妈叫他不要太拼,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可爸爸却没说话。
  他大概知道,爸爸是赞赏他努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