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璋强忍悲伤,道:“我不知道。可我也没资格要求您什么。”
德亨:“去吧,去过你想过的生活。”
这是我答应弘晖的。
…………
永璋的离开,让朝野内外疑虑不已,国不可一日无君,新皇帝到底是谁?
不管新皇帝是谁,朝堂都需要有人坐镇主理,这个人,非定王莫属。
为表定王特殊不可取代的地位,宗室和朝臣们商议许久,给定王上尊号,尊为摄政王。
反正,若是有新皇帝登基的话,这个国家,这个朝堂,也是摄政王说了算。
没有新皇帝……也可以。
大朝会,群臣分文武而立,等待摄政王上朝。
德亨蛟龙袍服,金珠朝冠,从大殿门口缓步走来,穿过文武百官,踏过七层台阶,站在了丹璧之上。
这是德亨被尊为摄政王第一次百官大朝会。
就当所有朝臣摒气凝神,一等摄政王坐在皇帝宝座上,他们就跪地三呼“万岁”时候,摄政王站定,再没有动作。
苏小柳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蒋廷锡出列道:“老臣敢问摄政王殿下,如今国无君主,该做何打算。”
德亨回道:“没有皇帝,国朝仍可延续。”
蒋廷锡深吸一口气,道:“自来国家建立,先有君,才有国……国不可一日无君,臣请摄政王殿下继承大宝,延续我大清万世基业。”
“臣请摄政王殿下继承大宝,延续我大清万世基业。”
“臣请摄政王殿下继承大宝,延续我大清万世基业。”
文武官员跪请摄政王登基为帝,德隆对衍潢挤挤眼睛,也跪了下去。
如今除了德亨登基别无他法,他可不服其他人。
德亨看着丹璧之下俯首百官,突然记起来他第一次随着康熙帝站在这里的感觉,新奇之后,就是乏味。
太和殿看着大,但太闷了,不通风,不换气,尤其是大冬天或者大夏天里,不是冷死就是热死,然后混合着香、漆、木料、人等各种味道,让他每次都盼着朝会快些结束,他好出去找小伙伴们玩耍。
自由的空气和奔跑的旷野,始终比金銮殿上的丹璧更吸引他。
而现在,他必须站在这里,替弘晖、也是给自己,治理这个天下。
“本王无意于皇位,本王有生之年,也不打算再立皇帝。”
“诸位臣工,且与本王一起,治理这万里江山,开拓进取,繁荣昌盛。”
“……谨遵命。”
…………
天盛四十二年,第九届万国会在北京南海子行宫召开。
南海子行宫室内灯火辉煌,吊顶的蜡烛水晶灯,早已换成了水晶灯泡。
电已经被发明出来十几年了。
电磁波、电磁感应等也相继问世,基于此的无线电,也被发明出来,成为最新最快的通信工具。
就在今年,西至土尔扈特,北至西伯利亚,东至千岛,南至马来西亚的电报基站都已经建立完成,摄政王德亨便向世界诸国发出函请,召开第九次万国会。
瑛琦指挥着侍从们给德亨着装做最后调整。
德亨已经是古稀之年,许多权利都已经交出去,但大会召开,开幕式还是要他露面的。
王尧拿着稿子进来,道:“殿下,还有两刻钟就是午时正刻,这是最后的稿件,您请过目。”
德亨接过稿件,过目浏览,挑眉问道:“印度基站开通了?”
王尧笑道:“是,刚传来的消息,英国和法国临时休战,开通了基站,好接收此次万国会信息。”
这些年,中国牢牢把住了马六甲海峡这条通道,向南诸多岛屿,向北缅甸,都被纳入版图之中,却是对一洋之隔的印度半岛没什么兴趣。
若有人问起,摄政王给的回答就是,中国乃是礼仪之邦……
可拉倒吧你!
谁信呢。
但不管怎么说,印度被中国放过,就成为了英国、法国、葡萄牙等欧洲诸国的在东方的大本营。
中国的国门在马六甲,在印度建立基地,才能和中国做生意嘛。
除了添加了印度基站这个消息,其他文稿都没有变动,德亨看过之后,顺手塞进了口袋里。
午时正刻,也就是中午十二点四十五分,德亨站在了南海子朱雀楼上。
德亨目视前方,门楼下广场上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诸国人属,身后是国朝肱骨。
他对着话筒向全世界问好:
“我最忠诚的子民们,中午好,上午好,下午好……”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