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荣懒得戳破张云华的小心思,反正她又没搭啥。
等到张云华结婚那天,张建军和张云珍。
刘永福夫妻,刘山夫妻,刘峰夫妻都来了,给张云华送亲。
张云华看着自己住了二十年的家,有些难过,本以为她会是家里的大学生,结果......
刘艳荣想了想,还是给张云华包了五百元的红包,算是替原主尽的一份心意。
她做生意的钱,还是原主丈夫的赔偿金。
张云华拿着刘艳荣给的红包,有些意外,她以为刘艳荣不会给她钱的。
突然她就后悔了,后悔自己当初为了杨振威那个傻子,一次次的伤害刘艳荣。
现在她只是庆幸自己没有和杨振威结婚,要不然日子不知道得难成什么样。
周良平看着刘艳荣给张云华的红包,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张云华好似感觉到有人在看她的红包,她赶紧收了起来。
有了杨振威的失败经历,这回她不会再随随便便的就把钱交出去。
周良平一直强调要她把工资给田春华母子,真是做梦。
张云华心里下定决心,这次她可不能再把钱倒贴给别人。
第105章 涮锅子
黄翠芬看着张云华结婚的队伍越走越远,叹了口气,刚才她给了张云华一百元红包。
“你也算是尽心了,以后云华的日子过成什么样,就看她自己了,你也别太难过。”
“我不难过,新郎是她自己选的,日子过的好坏,和我没关系。”
刘艳荣的确不难过,张云华属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周良平是什么德行,从他和吴红英那次相亲就能看出来。
而且周良平老家还有寡嫂要照顾,只希望张云华能应付的过来,可别没事回来找她。
不过她刚才看张云华的样子,似乎不在乎周良平那个寡嫂。
张云华现在长了点脑子,会利用家里了。
吴红英听她大嫂说,周良平在部队里说,自己的丈母娘做生意的,家里可有钱了。
刘艳荣无语,才刚刚开始放开政策,周良平是怕她死的不够快吗?
这么一看,周良平跟张云华还真是挺般配的,有点恋爱脑,还有点傻。
张建军和张云珍都去送亲了,中午没人做饭,刘艳荣带着黄翠芬去了福丰楼吃涮锅子。
要是搁以前黄翠芬肯定会拦着刘艳荣。
现在不一样了,刘艳荣能挣钱,吃着一顿也吃不穷,黄翠芬这辈子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过苦日子。
她自己也没想到,到老了还享福了,儿女都能挣钱。
以前村里那些老太太都笑话她孩子少,将来没人养老。
可是那些生了十个八个孩子的老太太,到老了儿女都不管了,唉,生那么多孩子有啥用。
刘艳荣和刘永福小的时候,她日子过得苦,那时候,她一直告诉这两个孩子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互相帮助。
谁能想到这兄妹俩年轻的时候没发财,到老了都开始发财了。
到了福丰楼,服务员领着刘艳荣和黄翠芬到了空位置坐下。
刘艳荣点了一盘羊肉,毛肚百叶,青菜,还有大虾。
母女二人等着上菜吃饭。
李芳和张建国带着李父和李丽来吃涮锅子。
这几天李父和李丽拿着李芳给的五十块钱,上了点小物件摆摊。
父女俩第一次挣钱,还挺高兴的。
李芳和李丽现在只想快点卖衣服挣钱。
一件衣服能挣五到十块钱呢,小物件一件只能挣几毛钱。
刘艳荣和黄翠芬正吃着羊肉。
黄翠芬坐的方向正好抬头就看见张建国几个人。
这个张建国从来没领过自己家人下馆子吃饭,倒是带着自己对象总下馆子。
黄翠芬用眼神示意刘艳荣往后看。
刘艳荣接收到她的眼神,往后一看,还真是凑巧。
张建国也看到了刘艳荣,犹豫了几秒,还是决定上前打招呼,因为他还想着分钱的事。
打过招呼,张建国倒是没有坐下来,而是带着李芳一家人坐到了另一桌。
黄翠芬好奇的问道:“李芳的爸怎么来市里了?”
“这个我倒是不知道,不过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不打算回农村了吧。”
前几天刘艳荣看见李丽和李父在摆摊卖东西。
抛开李芳不说,李丽和李父看着倒是老实。
李父跟她说想要卖衣服,只不过现在没有本钱,等有本钱了,希望他们也能从她那里拿货。
刘艳荣同意了,谁能跟钱过不去。
李父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刘艳荣这么痛快的就同意了。
他还以为刘艳荣会为难他。
这也让李父对刘艳荣有了新的认识。
和李母口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样。
上次李母回家天天骂李芳,骂张建国,骂刘艳荣。
想到李母,李父有些头疼,他到市里已经好多天了,李母该坐不住了吧。
前几天他已经寄了一封信给家里。
顺便在邮局寄了十块钱给李母。
这是他和李丽摆摊挣的,李芳本来拦着他不让寄。
李父了解李母,要是再不寄钱,她就该带着家里那两个白吃饱来市里了。
李芳听李父这么说,只好同意给李母寄钱。
李母带着两个儿子在家里等了十多天,李父也没个动静。
她想去市里找李父,可是她没有路费钱,家里的粮食就只剩一顿的了。
前几天她以为李父很快就会回家,带着两个儿子,该怎么吃就怎么吃。
结果袋子里的粮食马上没有了,李母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她有些害怕了,别看她平时蹦跶的欢,一到真格的人就蔫了。
要是李父带着李丽不回家,她和两个儿子就要饿死了。
又气又怕,李母在家里一边骂着李父,一边又在家门口盼着李父回来,能拿回来钱,或者是粮食。
这些天她一顿就放一点粮食,剩下的都放野菜。
吃的她和两个儿子原本就蜡黄的脸,不只是黄,还有点惨白。
李广文和李广明两人堵着耳朵,从李父和李丽走的那天开始,李母的咒骂就没有停过。
他俩背地里也偷偷的骂过,骂了也没啥用,李父他们又听不到。
没准李父他们吃香的喝辣的呢。
等了几天也不见李父回来,李母天天在村头等着,就怕错过李父,也为了看见李父的第一面就骂他。
这些天的攒着的怒气等着爆发呢。
“吃吧,吃完这顿,咱们娘仨就等着死了,家里一点粮食也没有了,你爸那个瘪犊子,带着李丽那个死丫头跑没影了。
那天他就没安好心啊,怪不得要带着那个死丫头走,早就计划好的,老娘被骗了,呜呜呜......”
说着说着,李母开始哭了起来。
她啥时候受过这气,在这家里她是老大,谁敢不听她的。
李广文和李广明淡定的拿出来一块碎布条子,塞在耳朵里。
这话他俩听够了,家里没粮食也饿不死,地里和山上有野菜。
“我可怜的孩子,就要饿死了......”
李母还在哭唧唧的。
“李家嫂子,有你家的信,在邮局了。”门外传来村长的声音。
李母赶紧擦了擦眼角不存在的泪,起身出去了。
“村长,啥时候来的信。”
“刚才邮局打电话到村里,你赶紧取信去吧。”
村里就一部电话在村委会,有事都打到村委会。
李母也不嚎了,收拾收拾就去了镇上的邮局,走了一个小时。
在邮局里,拿到了一封信。
李母赶紧把信拆开,里面有十块钱,和一张纸,写了几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