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很有一部分人,留全发,然后在头顶扎短马尾,或者发髻。
全发在福山很常见,甚至在东洋、南洋、马六甲等诸多岛屿都很常见,只要不去□□、越这种有监察御史的地区,只要不登岸,谁都管不着你什么发型。
当年佟佳氏打着端惠公主的名号出海去马六甲,曾有佟佳氏提出强制剃发的建议,当夜就被人丢进了海里。
在海上,他们有自己的王,他们的王以前留什么发型,他们就留什么发型,其他人都管不着。
到了天盛朝,这些“海外”的民人纷纷登岸,随着外国使臣来京参加万国会。
他们已经做好了被强制剃头的打算,但入京之后,完全没有听到要剃头的动静,他们也就这样了。
留一个好看的发型,能掩盖面貌上的缺点,彰显五官的优点,留头发可比剃头好看多了,嘻嘻。
果然,还是他们的王当家做主日子过的舒服。
男子发型种类多样,女子发型和服饰那就更是百花齐放了。
大袖旗袍,对襟褙子撒花百褶裙,金步摇,钿子头,飞天髻、灵蛇髻、元宝髻、堕马髻……只要你想的出的花样,都可以梳出来,大方的走出去。
若是引的众女模仿追捧,还会成为五聚阁的座上宾哦,五聚阁的新头饰和新衣裳,先让你穿了出来做“模特儿”,若是卖的好,还会给分红呢。
在近来一段时间,女子梳妆,已经不是深宅大院的太太奶奶小姐们的专属了,它走入了千家万巷,成为大姑娘小媳妇也可以效仿的美。
杨士庭道:“这里是南城,看着花样多些,进了内城,就是以剃发居多了。”
王尧挠了挠自己已经长出头发的青头皮,捋了下脑后留了拳头大小头发却只能辫三个骨节的小辫儿,问道:“那我这样的是不是很奇怪?”
杨士庭忍笑道:“没,你跟定王一个发型,没人会觉着奇怪。”
王尧松口气,又得意道:“哇,我居然跟殿下留了同一个头啊,真是缘分。”
杨士庭拍他一记:“缘分个球球,定王是嫌丑罢了,你看着吧,那什么剃头令,早晚得废。”
王尧为难:“那不会留长发吧?我觉着剃光头挺省事儿的。”洗脸的时候顺便呼噜一下头,多么方便啊。
杨士庭:……
德亨正陪弘晖在五聚阁二楼近距离看风景呢,因有监察御史上奏,说京城近来多“奇装异服”,问皇帝要不要治理一下。
弘晖好奇,就拉着德亨出来看个究竟。
弘晖原本想上四楼观看,但德亨认为四楼太高了,没有什么好看的,就在二楼要了一个带露台的包厢,近距离观看这南城的繁华市景。
德亨倚靠在栏杆上,笑吟吟看着对面街上一个梳可爱元宝髻、身穿宋时形制襦裙、脚蹬两寸高跟缎带小皮鞋的小姑娘,一手掐腰一手挥舞着锦鲤戏莲花团扇,指着丫鬟展开的一副泛了黄的古画,跟衣铺掌柜理论道:
“你就说,我穿这一身,是不是画上的衣裳吧!”
掌柜的不敢得罪这位姑奶奶,只得不住哀求道:“您这是独一份儿的,咱们要是打板做了出来,卖不出,小老儿岂不是要亏死了?”
小姑娘财大气粗挥一挥团扇道:“亏了算我的,赚了算你的总行了吧。”
啊这!
掌柜的犹豫了。
德亨朝着小姑娘扔下一个花生米,正好砸在小姑娘鲜嫩的裙摆上。
“谁?!谁不长眼敢调戏本姑娘!!”小姑娘顿时跟个炸了毛的猫咪一般横眉冷对开始撸袖子了。
德亨又扔下一个花生米砸她裙摆上,小姑娘抬头眯眼,用团扇遮着日光望向对面二楼,德亨跟她挥手,放开喉咙打招呼道:“淑慧格格,又做新衣裳穿了?”
这声音一出,顿时吸引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视线。
一旁的弘晖摇头,德亨真是爱玩儿,这打招呼的方式,跟个浪荡子一般。
爱新觉罗淑慧,平郡王讷尔苏和福晋曹如玉的女儿,算起来辈分,要管德亨叫一声叔祖的。
淑慧没看清楚人脸迎着日光,但她认出了声音来,顿时生气跳脚大喊道:“定王殿下,你居然调戏你孙女儿,真是太不知羞了!!”
德亨哈哈大笑:“那你上来打我呀。”
淑慧:“你下来!”
德亨:“你上来。”
“你下来!”
“你上来。”
嘿我这暴脾气,淑慧抬脚就朝五聚阁走,因为对着日光看久了眼前发白发花,走路没注意,撞到一个人身上。
正在卷画的丫鬟惊呼一声:“格格。”
淑慧被扶了一下,没有摔倒,对方道歉道:“对不住,是在下不是,挡了姑娘的道儿了。”
丫鬟跑过来,一把将他推开…咦,没推开?
再推一下,还是没动。
丫鬟瞪眼,这人忙后退两步,欲再道歉,淑慧看他一眼,先是被他清朗温润的气质、再被他的年轻给吸引的多看了两眼,然后甩下两个字:“无妨”,就朝五聚阁跑去。
丫鬟忙拿着画跟上。
德亨看到楼下这一幕,扬手打招呼道:“杨大人,休沐逛街啊?”
杨士庭拱手行礼致意,道:“去城外接一后辈回府。”
德亨的视线对上了王尧的,王尧忙行礼,脸微微发红,不知道是晒的,还是羞的。
他刚才就是看德亨看呆了,才挡了淑慧的道儿,被视线模糊的淑慧给撞了上来。
德亨对王尧笑笑,赞道:“好个俊俏的少年郎,这是你家亲戚吗?”后一句问杨士庭。
杨士庭回道:“这是微臣师弟,名王尧,此时进京,是来参加恩科会试的。”
此言一出,已经注意这边的人群顿时喧闹起来,这么年轻的举人老爷啊,真是少年天才,还是杨大人的师弟,前途无量啊。
王尧再见礼。
德亨挑眉:原来是他?
德亨手里有三份来自杨士庭、陶牛牛和福山那边送来的名单,所以,他是知道此次参加恩科的举子中,有一个年仅十九岁的举人,名叫王尧,字文思。
但知道和当面见面,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毕竟,已经七年多未见了,当年十来岁的小少年,已经长成风姿毓秀的少年郎,还在一年之内,就考取了举人功名,得以入京参加会试。
淑慧已经赶到了,拿着一只糖葫芦朝德亨袭来:“看招!”
德亨用扇柄压住她的手腕,顺手夺过她的糖葫芦,咬一口,邀请道:“如此少年天才,值得一请,杨大人可否赏光,上来一同喝杯茶?”
王尧顿时去看杨士庭,眼睛里都是跃跃欲试。
杨士庭笑道:“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带着王尧进了五聚阁。
淑慧看着自己撞到的少年被德亨邀请进来,不由好奇问道:“叔祖认识的吗?”
德亨笑道:“这样的少年举人可不多见,见见何妨?”
“咳哼!”
淑慧听到这声音,寻着声音转头去看,待看清死角处坐着的是谁之后,顿时吓了一跳,立即蹲身行礼道:“淑慧见过……”
“罢了罢了,在外头就不要惹人眼了。”弘晖摆手让她平身。
淑慧在德亨和栏杆内外不知道多少双眼睛之间溜了一圈儿,心下吐槽,您跟这位主儿在一起,不惹眼才怪吧?
弘晖打量她这一身,问道:“你这是……宋仕女服饰?”
淑慧咽了咽口水,些许紧张道:“是…是啊,还、还好看吧?”说完差点给自己一个嘴巴子,叫你胡说!
怎么面圣都忘了。
弘晖点头,中肯评价道:“挺好看,配色淡雅娇嫩,形制飘逸轻灵……”
弘晖正在品鉴淑慧这一身襦裙时候,杨士庭和王尧到了。
杨士庭看到弘晖也惊了一下,见弘晖一身便服,便只是拱手行礼道:“微臣给老爷请安。”
“哈哈哈哈……”德亨拍手大笑起来,还说杨士庭道:“你这什么称呼,还老爷呢,他有那么老吗?”
杨士庭:…!!!
弘晖也笑道:“罢了,你叫我一声大爷吧。”
杨士庭便唤了一声:“大爷。”然后介绍王尧,让王尧给弘晖见礼。
王尧见杨士庭绕过德亨,先给弘晖行礼,再观其年纪、服饰,以及和德亨之间亲密非常的氛围,便对弘晖的身份有了猜测。
见礼毕,德亨给王尧介绍道:“这是平郡王府家的淑慧格格。你既是少年举人,不如给淑慧格格这一身宋服作诗一首?”
王尧:…!!!
王尧向师兄投去求救的眼神:要出丑了,怎么办,师兄救命啊!
淑慧见他如此反应,不由刁蛮道:“怎么,我这一身很难看吗?还是本格格人长的入不了你的眼,生发不了你的诗才?”
王尧心里发苦:“非是如此,乃是在下……”
他想说是他自己才竭,不擅长作诗,但杨士庭却是劝他道:“格格天香国色,想你此时定是灵思泉涌,腹中已有佳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