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在道观当咸鱼 > 第179章
  第155章
  a市离温煦的老家确实近,以至于隔天上午10点,刘总就已经站在了清风观的大门口。
  来之前刘总已经幻想过清风观的模样,在他的想象里,清风观就是一个小道观,就算有点儿小名气,但这年头,谁还有闲情逸致来逛道观啊!狗都不逛!
  结果等他真正站在清风观的大门口,他才意识到自己真是孤陋寡闻了。
  这人多得,堪比暑假的动物园和游乐场。
  不过人虽然多,倒是并不显得嘈杂。因为大家一进入道观,就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降低了音量,而且清风观门口跟普通景区门口不一样,没有提着大喇叭吆喝摆摊的小摊小贩,也没有各种扎堆儿的车辆,毕竟车子在清风公园正门口的停车场就已经被公园保安提前拦下来了,所以这个道观人多归多,倒是还挺安静的。
  刘总这次来目标明确,所以问清楚道医馆的方位,就直奔道医馆而去。
  道医馆在清风观的一个偏门附近,但门口排队的人数并不比清风观大门口排队的人少。而且道医馆门口的病人都是蛇形排队,一圈一圈又一圈的,队伍里不乏老头老太太,知道的说这是过来看病的,不知道还以为这儿是排队领鸡蛋的呢!
  刘总站在蛇形队伍后面,探头探脑地往里看。隔得远,看不太清楚,只能看到道医馆里面似乎也不大,跟很多中医馆一样,有一排一排的中药匣子。偶尔门口有穿道袍哦的人一闪而过,分不清楚到底是这儿的道长,还是这儿的医生。
  刘总虽然不算是霸道总裁,但也不算是自来熟的性格,不过架不住身边的老头老太太们热情啊。见他探头探脑的一个劲儿地往道医馆里面瞧,排他后边的一个老头主动开口问道:“您这是第一次来?”
  刘总点点头:“对。”
  老头:“您是哪儿不舒服啊?”
  刘总没直说,还卖了个关子:“老毛病。”
  ——倒不是他有防人之心,他只是知道中医都擅长望闻问切,这个道医嘛,虽然他没接触过,但光听这个名字就感觉比中医还要玄妙几分,所以他悄悄卖个关子,不为别的,就怕人多耳杂,被里面的道医给窃听了。
  说*到底,他还是存了点儿想要考验这道医究竟有几分真本事的心思。这爱考验人的毛病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大抵算是职业病吧!
  换个年轻人听到刘总说是老毛病,可能就识相地不会再聊下去了。但老爷子没这么多想法,他甚至还觉得老毛病挺正常的,毕竟来这儿的,哪个不是老毛病?
  老爷子侃侃而谈:“那你算是找对地方了,这道医馆治别的可能未必厉害,但治老毛病,那真是一治一个准。我们家老伴,这些年一直有头疼的老毛病,看了多少医生都不见好,动手术又说年纪太大了,风险高不划算,来这看了几次,嚯,你猜怎么着?彻底好了。”
  刘总听得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欢喜,比谈了个上亿的合同都要高兴。真要这么说起来,难道他这老腰有救了?
  -
  也不知道这队伍究竟排了多长时间,反正等快轮到刘总的时候,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了。
  刘总来的时候压根没考虑过吃饭的问题,身边没有助理,他也想不起来备点儿吃的,所以等肚子饿得叫起来,他才开始头疼。毕竟这地方看着可不像是能叫上外卖的样子啊!
  结果正想着呢,之前跟他聊天的大爷已经伸手怼了怼他:“小伙子,你吃饭了没?没吃要不要跟我们一块去清风观的食堂吃个饭再过来?”
  刘总:“去吃饭?那这队岂不是白排了?”
  大爷:“这没事,我进去跟里面的小道长说一声,让他给我们一个免排卡。到时候咱们拿着卡再回来,就能重新回到队伍里面了。”
  刘总:“???”
  总觉得这操作方法略显耳熟,貌似跟他之前带他闺女去的某个乐园有点儿类似?
  不过不等刘总再多想,大爷已经进去了。
  没一会儿,大爷就领着一个小姑娘从道医馆里面走了出来。说小姑娘似乎也不太贴切,因为对方看上去感觉也有20出头的年纪了。长得高高冷冷的。
  刘总听到大爷很熟悉地叫对方“林姑娘”,又礼貌地把这个林姑娘领到了刘总身边,示意对方自己刚才就排在刘总身后。
  林半夏走到刘总站的位置上看了一眼,然后从包里拿出两张免排卡,写上他俩离开的时间,离开的位置,然后又在他们站立的位置旁画了条线:“你们拿着卡先去吃饭,吃完回来找我,再继续回到这个位置排队。”
  刘总稀里糊涂地被塞了张卡,又稀里糊涂地被老爷子给带到了清风观的食堂。
  老爷子带他来的是清风观素食馆,来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问刘总:“小伙子,吃素可以吧?”
  刘总无所谓:“吃什么都行,反正就垫垫肚子。这样吧,难得碰上,也算是缘分,这一顿我请您老人家。您可千万别推辞,就当给我个面子。”
  生意人说话就是好听,老爷子也没跟刘总客气,半推半就地就应下了。
  要是吃肉嘛,是可以少点一点,因为肉吃多了会腻,但是吃素嘛,刘总就没这个困扰了,只担心会吃不饱。而且他昨晚没睡好,早上又起了一个大早往这边赶,一路上只喝了一杯咖啡,之前在排队不觉得特别饿,这会儿闻到食物的香味,只觉得自己能吞下一头大象。
  所以乱七八糟地点了一桌子。
  最后老爷子都看不下去了,一个劲地拦他:“够了够了,吃不完到时候清风观的道长们会罚我们钱的。”
  刘总听得一愣:“我们可是顾客,你没听过一句话吗?顾客都是上帝……”
  老爷子:“这儿是清风观,没有上帝,只有道长。道长什么都能管,连神仙都归他们管。”
  刘总:“……”
  刘总想反驳两句,竟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最后只好默默地抓起面前的一个看上去白白嫩嫩的糕点,泄愤似的咬了一口。
  结果没想到竟然意外得,很不错。
  香香软软的,又不会特别的甜,口感绵密之中透露着一丝微凉,让人一口接着一口,不自觉地吃完了手中的一整块。
  老爷子见他不说话了,也拿起勺子开始品尝起了他面前的这碗豆腐羹。他喜欢吃清风观的豆腐羹,传统的豆腐羹会用到豆腐与肉末,但清风观的素食馆把肉沫去掉了,搭配上了木耳、冬笋等辅料,烹饪火候又控制得好,所以这碗豆腐羹既软嫩又鲜滑,他每次过来都能吃掉好几大碗。
  刘总吃完好吃的糕点,又开始品尝起了面前的一盘炒蘑菇。蘑菇是他经常吃的一道菜,自认什么好吃的蘑菇他都吃过了,但不得不说,清风观的蘑菇也是又鲜美又爽脆,配上米饭浇上蘑菇里面的汤汁,那滋味真是绝了。
  刘总感觉自己也没吃几口,一碗饭就干光了。
  之前两个人还担心点多了,但因为每一道菜都好吃,最后两个人把桌上的菜吃得干干净净的,都有点儿意犹未尽的。
  老爷子是本地人,看刘总吃得那样心满意足,莫名地也有了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还悄悄地跟刘总聊起了八卦:“怎么样,好吃吧?我跟你说,好多外地人都喜欢我们清风观的美食,之前我还听说有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特意为了一口吃的,要来我们清风观附近开工厂呢!”
  刘总惊了一下,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你说的不会是老温总家的那位温煦少爷吧?
  两个人吃完回到队伍里,又排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轮到了刘总。
  刘总走进道医馆里,终于一睹这道医馆的真面目了。除了他之前在门口排队的时候看到的那些中医药匣子和几个忙碌的小道士之外,就一个上了点年纪的女道长坐在一张长条桌后面,条件堪称简陋至极。而在这个女道长的身后,还有一个挂着帘子的门,至于门后面具体是什么情况,刘总就不得而知了,因为门帘遮得严严实实的,刘总想看也看不到。
  长条桌后面的秋庭道长忙忙碌碌地写完上一个病人的诊断记录,才抬头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刘总。刘总被她那清冷的眼神一看,原本没怎么疼的老腰,突然又疼了起来,以至于他走过去落座的那几步,莫名就同手同脚,一瘸一拐起来。
  秋庭道长这下也不用再号脉了,直截了当地问道:“腰疼?”
  刘总一愣:“对。老毛病了,疼了好多年了。”
  秋庭道长留下一句“你跟我来”,就起身朝帘子后面走去。这下刘总终于不用再好奇帘子后面的房间究竟放着什么了,因为他终于亲眼见识到了——帘子一拉开,帘子后面是一个比前面更大的房间,里面并排摆了好几张小床,每一张小床上都躺着一个被扎着刺猬的人。
  所有人看到门帘掀开,都幸灾乐祸又有点儿八卦地看过来,不知道为啥,刘总莫名地就有点儿腿肚子打颤。
  但来都来了,刘总到底还是克服恐惧,一路跟着秋庭道长走到了最里面的一张空床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