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奇幻玄幻 > 春往冬反 > 第11章
  作者的话
  车位已满
  作者
  05-09
  感谢大家在第一赛段对《春往冬反》的鼓励与支持。从今天开始,第一赛段最后5天日更,第二赛段再恢复隔日更。本文目前存稿到38章,总章节数溢出50章后会开始在隔日更的基础上不定期加更。再次,非常感谢大家投票和评论
  第15章 ☆、15排异反应
  李瑞冬从后门走进教室,一眼看见自己狼藉的课桌。
  放假之前,学习委员提前发了下学期的各学科课本,各种试卷学案、家校手册、寒假计划书,连带着他没来得及收拾的学习资料,满满当当堆了一桌。
  李瑞冬站在桌前沉默两秒,抬头望向黑板,值日生临走已经把黑板上的作业擦干净了。
  又沉默一阵,他拿出手机给于念晴发消息:“班长,请问寒假作业是什么?”
  于念晴对他的记忆清空了,现在在她眼里,他是个存在感极低的同班同学。
  发完消息,李瑞冬放下手机开始整理作业,把乱糟糟的试卷一张张折好,所有资料装进书包后,于念晴刚好回复了他:“稍等,我拍了照片,发你一下。”
  李瑞冬收到一张广角照片,他点击原图放大,是放假前还没擦的黑板。
  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六科作业,他按顺序快速看着,于念晴又给他发来两条长语音。
  第一条语音补充了一些作业要求,第二条给他说了说家校手册要怎样写。她那边背景音很乱,似乎是有事在外面,但还是说得很具体,语气耐心,并不急躁。
  李瑞冬仔细听
  完,回复一句“明白了,谢谢班长”。
  李瑞冬拉好书包拉链,书包上肩很重,他的腰伤处疼了一下。
  转身离开时,忽然瞥见后墙的黑板报,他停下步子,又抬头看了一会儿。
  “平行宇宙是一种物理假说,是指与原宇宙平行存在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科学家们猜想,在这些宇宙中,或许存在与地球相同的行星,还存在着与地球相同的人类。但是在不同宇宙里,事物发展会有不同的结果……”
  李瑞冬离开了学校。
  大年初一的上午,街道冷冷清清的。雪地里撒满掉色的鞭炮皮,红灯笼上挂着残霜。
  迎面有人提着年货走来,一家三口,大概是去拜年。李瑞冬微微侧身让路,然后跟他们擦肩而过。
  李瑞冬没有父母。
  没记错的话,父母在他七岁就过世了,这些年他一个人长大。父母病逝前,给他留了一套单位分配的旧房子、银行存折里一点存款,他成了孤儿,单位和社区又相继送来两笔捐款,他就靠那些钱和学校的特殊助学金慢慢度日。
  李瑞冬没有赖以维生的办法,他还没成年,能找到的兼职都不算正规,工资也不高。
  所以系统找上他的时候,他还真想过,将来究竟会先累死还是先饿死——系统规则一加,他连原本的线下兼职都没法做了,他不得不尝试通过网络做匿名兼职,比如线上家教或者论文代笔,后来发现还是不行。
  哪怕是通过网络构建的虚拟人脉,在脉络网里也同样奏效。
  好在系统自称善心大发,一年循环之后,李瑞冬的银行卡余额又回到当初的数字。
  他要留在十七岁,这事听起来简单,实际上要操作的细节不少,系统跟他分工合作,李瑞冬负责解决人际关系,系统则帮他处理社会数据,比如定期修改他的出生年月和学籍信息,好让他合理出现在每一年的高二4班。
  学籍和身份证都能改,再改改银行卡余额,那也就是顺手的事。不过数据修改起来太容易,时而李瑞冬也就会想,有没有可能,他是真的被困在某个游戏里了?
  这个世界的虚拟感并不低。
  李瑞冬已经不记得是具体哪一天,但总之是五年前的某一天。
  他从一场梦里醒来,大脑短暂空白了两分钟,在那两分钟里,他不记得一切,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他像痴呆一样安静坐在床上,直到听见“叮”的一声,他的身份和记忆才如药物注射入皮肤一般,缓缓流进他的大脑里。
  他叫李瑞冬,十七岁,临舟中学高二4班。
  今天是周五,他要上学,他可以骑车去学校,自行车钥匙在外套左侧口袋里。
  学校附近有个早餐摊,他经常在那里买猪肉煎饼。他的座位在教室第四排靠窗,他的同桌叫王臻,他们关系很好,喜欢一起翘掉自习课的最后10分钟去打篮球。
  李瑞冬起床穿上校服,从左侧口袋里找到了自行车钥匙。路过早餐摊,他停下来买了份猪肉煎饼。走进教室,王臻正在埋头补作业。见他来了,王臻照例朝他伸手:“化学,谢了。”
  李瑞冬从书包里掏出化学作业,假装要给他又迅速抽回:“叫哥。”
  王臻笑着劈手夺过:“滚。”
  周遭人群沸沸扬扬,李瑞冬笑着,分不清自己是纳闷还是恐惧。
  那些明明属于他的记忆和习惯,不知怎么,让他觉得很不适应,他可以很熟稔地做出行为,却感知不到自己的行动意愿,哪怕他正在跟人说话,他也并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
  一觉醒来,他好像被人硬塞进一个名为李瑞冬的躯壳里,并且产生了些排异反应。可明明——他自己就是李瑞冬。
  李瑞冬想,或许他的身体出问题了。
  周末放假,他拿着身份证去医院挂了号。
  核磁共振、脑部ct、肌电图……能做的检查他全都做了,他还做了两份心理测试。
  然而各科室的筛查报告累积起厚厚一摞,他的大脑、神经和精神状态一切正常,什么毛病都没有。李瑞冬默然翻着报告,医生透过镜片看了他一会儿,忽然问:“高中生吧?”
  他茫然抬头又点头,医生“嗯”了一声,开始在电子病历上噼里啪啦打字:“那就对了。压力太大,睡眠太少。没什么事,回家睡一觉就好了。”
  医生给他开了些安神助眠的药物,李瑞冬将信将疑,拿着药回家睡觉去了。
  一觉醒来,他还真舒服了不少,不知道是灵魂接纳了身体,还是身体承认了灵魂,他说话做事不再有抽离感,那药吃完一个疗程,他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也变高了。
  他的情绪变得非常稳定,好像再遇见什么都不足为奇。
  哪怕是后来那么离谱的——系统。
  第16章 ☆、16雨
  现在想想,第一次察觉系统存在的时候,李瑞冬似乎确实有点过于冷静了。
  “您将永远留在十七岁”,这话直接给他判了无期徒刑,正常人谁能不害怕时间停滞,但他听到的时候居然完全不恐慌。
  系统声音在大脑突然出现,那时候他没有任何震惊或者害怕的情绪。
  他甚至都没考虑过是不是有人在整蛊他,潜意识里就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即便系统规则很奇怪,他也只是质疑了两句就很快接受。
  迅速接受系统设定、严格遵守系统规则——怎么看他都像个游戏npc。
  李瑞冬思考了很久,如果医院检查结果是准确的、他的精神状态没有问题,那他的现状大概就只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要么眼前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是某种死亡游戏或者高科技诅咒,他做了什么无法原谅的事,以致于被人扔进来遭报应;要么就是,他已经死了。他当下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他的回光返照、一场幻觉。
  又下雪了,今年冬天好像总是在下雪。
  将近中午,雪粒折射温暖细碎的光芒,路上行人变多了,李瑞冬背着书包,逆着人流向前走去。
  他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像行尸
  走肉,那些行人穿过了他浮游的灵魂。
  他忽然……很想再见一见赵佳安。
  寒假总共二十二天,去掉李瑞冬昏迷的六天,还有十六天才开学。
  二十多天的寒假,六科老师齐心协力布置了两百天的作业,好在李瑞冬从来不管作业质量,只管完成度,放假在家,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作弊抄答案。
  他用不到一周应付完所有作业,剩下将近十天都在读书。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总爱问“读书有什么用”,对李瑞冬来说,读书还真是没什么用了,他不需要高考、不需要就业,连利用专业知识上网做点兼职都不行,读书纯粹就是个人爱好。
  好吧也不全是,他读的是医学书籍,大脑神经之类的。他想——万一他真是有病呢?
  残冬过去了,春意越来越浓了。
  忘了哪天开始,窗檐上的雪化了就没再有过,路边柳树枝条隐隐发青,天气越来越暖和了。
  李瑞冬又看完了一本医学专业书,那一年的寒假随之结束。开学那天,他起得很早,来到早餐摊却很晚了,不过即便这样,他也没有遇见赵佳安。
  林慧知要查寒假作业,教室里乱糟糟的,大家伏在桌上连抄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