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没什么大事!”李世民打断了他的话,“只是青雀不想去宫学里头读书,我教训了他两句,他觉得委屈就哭了,这孩子是有些娇气了。”
  “哦。”李承乾又点了点头,“阿耶,这件事是我乳母在外头听来的,她说是东宫一个宫女在同乡那里听来的,这个同乡呢,是御花园管花草的,她跟你这个太极殿的一个宦官交好。”
  李世民眉头愈发皱紧了,他点了点案:“此事已经人尽皆知了?”
  李承乾摇头:“并没有,我问过了,知道这件事的并不太多,也就常来的三省六部那些人,后宫里头没怎么有流言,你看立政殿我阿娘那边就听不到一点。”
  “但有人非得将这个话传到我耳朵里。”李承乾歪头笑了笑,“阿耶,你看,不管你怎么想避免,有些事它就是会发生。”
  李世民的手掌紧了紧:“承乾,你……你都知道了?”
  李承乾还是摇头:“本来不知道,但看你的态度,我也能猜到这里头牵扯到什么事了。”
  “青雀他就是一时想岔了,好在他还年轻,日后我令先生好好教着他,他会改的。”李世民眉目间透着明显的疲惫。
  李承乾笑了笑,道:“看来他没说什么要紧的话。”
  至少不是上辈子那种杀了自己的儿子,将来传位给李治的话。
  ——不过就算是这个话也没事,毕竟天可汗他信嘛。
  半遮半掩更糟糕,李世民一边觉得心累,一边只好如实说道:“青雀无非是觉得我太偏爱你了,他处处想跟你比,想要跟你一样,但承乾,你不要多想,他现在无非就是想要阿耶多疼他几分,并不敢动……绝不敢动那个心思。”
  李承乾思量了一会儿这些话,笑道:“行,我知道了,难怪他要哭呢,这可真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了。”
  “同样是皇帝的儿子,青雀不过晚了一年,就一辈子比不上我,阿耶,若是换成我,我也不甘心呐。”
  这话听在人耳朵里可不太好听,李世民听得太阳穴直跳,然而他又不好为此训斥他,毕竟这事的确是青雀得寸进尺在先。
  李世民耐着性子重复了一遍方才的话:“承乾,日后我会教人去好生教导他,让他再不会起与你比较争执的念头,你……你快别将这点儿小事放在心上了。”
  李承乾挑了挑眉,道:“哦,阿耶,你怕我会对你的青雀做什么吗?”
  李世民岂能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可他真是一片苦心。
  李世民在李泰面前冷脸,在李承乾面前和软,不过是想着两个儿子都能好,但最后天可汗却是两头不讨好。
  222
  第222章
  ◎婚事。◎
  见天可汗久久不答话,只是眉头紧锁,面有倦色,李承乾本来还有不少尖酸刻薄的话,此刻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半晌,李世民才道:“承乾,阿耶只是希望你们兄弟两个都好。”
  李承乾道:“你跟我说这个没有用,阿耶,直到现在为止,我并没有做过一件容不下李泰的事,是他先看我碍眼的。”
  上辈子时,李泰先挑起了争端,在天可汗的溺爱下,他最终让李承乾走投无路,天可汗要问李承乾的罪。
  这辈子,又是李泰先动了兄弟相争的念头,李承乾什么都没做,天可汗还是要把问题抛给李承乾。
  李世民顿了顿,轻轻点头:“的确……是青雀先开始的。”
  李承乾摊摊手:“所以,这件事我无能为力。”
  李泰觉得李承乾碍眼,他能怎么做?除非他死了,将李泰的眼中钉彻底拔去。
  但这却也未必就能顺李泰的意,人心往往不足,谁知道他要了这个还想要哪一个。
  而且,最主要的是,李承乾凭什么因为李泰觉得他碍眼就去死啊!
  李承乾这辈子活得好好的,最后能不能顺利继位另说,至少现在他不可能主动寻死,更不可能为了李泰这个上辈子的对手去寻死。
  李世民沉声道:“我知道。”
  青雀想要的是头一份的偏爱,而李世民现在已经习惯了将这份偏爱给李承乾,况且,无论是于情还是于理,李世民都不能强迫自己做出改变。
  李承乾没有说话,只是往后靠在椅背上,他又想到了上辈子的事。
  上辈子李泰拥有天可汗绝对的偏爱,因此他生了夺嫡之念。
  这辈子因为种种原因,李承乾得到了优于李泰的偏爱,因此他想要这份属于李承乾的偏爱。
  李承乾与李泰,真是永远都做不成好兄弟。
  不过对此李承乾确实没什么遗憾,他只是觉得可悲罢了。
  说来可笑,最理解李泰的或许就是李承乾了,心心念念郁结于心,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得到偏爱的那个人不是我。
  这一次,李泰没有得到天可汗的偏爱吗?他当然得到了,在众兄弟中,他在父亲那里的待遇排第二。
  但就像一块蛋糕,如果均分,不会有人有意见,而如果分蛋糕的人先将一半给了另一个人,再将剩下的一半分给其他人,李泰是那个得到剩下的一半中三分之二的人,他也不会认为自己得到了很多,他只会和第一个得到一半的人对比。
  李承乾揉了揉额头,头疼道:“这事总得解决,你想让我怎么做就直接说,不然……”
  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反正李承乾已经失败过一次了,天可汗也能承受住两个儿子你死我活的结局,只是鉴于李承乾今时不同往日,这辈子的结果或许会比上一次更糟。
  “你什么都不需要做。”李世民转头拍了拍长子的肩膀,“承乾,身为太子,你什么都没有做错。”
  “至于青雀……到了宫学中,会有老师教他,朝政这一块儿,往后不许他插手,只做个逍遥快活的王爷,也……很不错。”
  李承乾震惊地望向天可汗,连朝政都不让李泰沾了?想想上辈子李泰那一长串官衔,想想李泰的文学馆,天可汗做这个决定,想必不亚于切肤之痛了。
  上辈子李承乾谋反后,天可汗决定立李治,他现在做出的这个决定,也是为了保全他的两个孩子。
  想明白这一点的李承乾,作为两次都涉及的当事人,他分外平静:“阿耶如此良苦用心,希望青雀能明白。”
  虽然以他对李泰的了解,他觉得这一点很难。
  不撞南墙,李泰不会死心。
  而最终结果如何,只看天可汗能不能对他的青雀狠下心了。
  ……
  贞观五年的秋天结束时,长孙氏已经不想再探究她的两个大儿子之间的关系究竟为何更加冷淡了。
  这自然不是她忙得没空,也不是她不再关心她的儿子们,而是对于这些事情她的确无能为力。
  好在,长孙氏知道一件事,有二郎在,她的这两个儿子无论如何都能保住性命。
  李承乾知道母亲为孩子们忧心,便常讲些有趣的故事逗母亲开心,造船有了进展,他也会来找母亲分享喜悦。
  李泰还不知道父亲已经下定决心,因此仍心存希望,他也常过来这边说些孩子的趣事,有时候还会带着李治回去瞧小侄儿。
  至少只要李承乾和李泰不碰面,立政殿整体的氛围还是很其乐融融的。
  李世民私底下与妻子说话时,都是彼此安慰对方,总归几年前他们唯一期盼的也就是两个孩子好好的就行,其他的就不奢求了。
  在这样的氛围中,贞观六年悄然来临。
  这一年的正月,一场日蚀再次降临了大唐,除了提前知道的李世民,就连满朝文武都淡定无比了,无他,近几年他们见过的日蚀太多,已经有一套固定的处理流程了。
  老百姓的日子如今勉强还算过得去,能活着他们对这些事也不怎么计较,因此朝廷也不需要如何安抚,一切仍是照常。
  三月时,李世民预备去九成宫避暑,除了皇后太子随行,后宫中还有几位高品级的妃嫔以及皇后膝下的孩子们、年长的几位皇子、公主都跟着去。
  这样兴师动众的活动很是麻烦,一天折腾下来人困马乏,李承乾去母亲那里问过安,回来洗着澡就险些睡过去。
  一觉到了大天亮,这天休沐,李承乾顺势赖了床,到九成宫虽是避暑,但朝堂政务照旧一个不少,他还得按时去天可汗那里报道。
  来到了一个新鲜地方,李丽质和李毓秀很是新奇,每天都到处玩,李世民为此颇有些头疼,因为他已经开始为女儿定亲事了。
  他头疼的并非是女儿即将出嫁还像个小姑娘一样顽皮,毕竟在李世民看来,他女儿无论怎样的性情都是天底下最好的姑娘,他头疼的另有其事。
  首先是人选,李世民一早就看中了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除去亲戚关系这一点,这孩子模样性情都好,与丽质也见过,算是相熟,在李世民看来,此为天作之合。
  身为母亲的长孙氏对此也并无异议,长孙冲她也是见过的,况且她一则相信二郎的眼光,二则相信兄长的教导,对侄儿做女婿很是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