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终于过去了,林晓慧也见到了牛奶,淡淡的泛着点黄色,看着油汪汪的真想喝啊!林晓慧向李嫂说了自己想买牛奶喝,李嫂说 "行,你自己带瓶子来,一毛钱 "。林晓慧说 "好,明天我就来做蛋糕 "。
第14章 蛋糕、八卦
早上,林晓慧从厨房里拿个罐头瓶子洗刷干净,放进布包里。她家厨房里的罐头瓶子很多,都刷的很干净放在厨房靠南墙的位置。她娘以前很爱吃零嘴,她爹林大江由着她娘买,吃过的罐头瓶子他爹洗刷干净摆好,从她爹去世后,她娘再也没有吃过零嘴。
到达将军巷 ,李一峰和李一伟已经等在那儿了。林晓慧让他们打鸡蛋,把蛋黄蛋清分离,蛋清打发分三次加入白糖。他们果然做出简易版打蛋器,六根铁条焊成花束状,另一头弯成钩,虽然不美观,比用筷子省事多了。蛋黄盆里加入油和牛奶,搅拌均匀加入面粉,告诉他们不要朝一个方向搅拌,拌匀无颗粒样就行了,把面糊倒入打发好的蛋清里,从下向上翻,模具里刷一层油倒入面糊开始烤制。
头哥和刀蛮子一直在屋里看着,等闻着飘出来的奶香味,俩人也到烤炉边上等着出炉。看着时间到了,李一峰取出模具放在面板上脱模。林晓慧照例切成薄片,每人一片尝尝怎么样。
头哥吃了一块,觉得很像自己曾在京市吃过的糕点,对林晓慧好奇起来,请林晓慧去屋里坐坐。
林晓慧让李一峰他们把剩余的烤出来,自己去屋里听听头哥有什么建议。
头哥直截了当说自己以前曾吃过这种糕点,今天做的吃起来要比记忆里的糕点硬点。林晓慧点点头说\"现在的烤炉并不理想,不过当前算是好的了,以后有条件时再改进吧 "!头哥说 "你这个年纪怎么会做这么多的糕点呢 "?林晓慧笑笑说 "头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就像是我从不问你的来历和经过,也不曾过问做糕点的地方一样。我和你是买卖关系,你出钱,我出方子,目标一致,就是赚钱,这就行了。话既然说到这儿了,我就直接说了吧!这活我做到十月份,以后不会再接活做了 "。头哥听了没说话,从口袋里掏出钱数出四百块递过去,林晓慧接过来又点了一遍数目没错装好。头哥说 "我刚才的话并不是探你底,你也不用辞了这活,继续干吧 "!林晓慧摇摇头 "我说的是实话,不是意气用事。我明年会去厂里上班,所以不会再接活做了 "。
闻到香味传来,林晓慧起身去外边,看着他兄弟两人取出脱模,用手按了按点点头说挺好。
林晓慧买了一瓶牛奶,她告诉刀蛮子以后每天给她留一瓶牛奶,她过来取。
林晓慧现在还喂着八只兔子和六只鸡,每天还得去打草喂兔子喂鸡。
到了四月底林晓慧把兔子杀了,卖了四只。留下四只,砍下兔头,把兔子一分为二,自家这巷子里每家半只兔子。给片长张大妈家半只兔子,李嫂家半只兔子外加四个兔头。同时让李嫂帮着买四套内衣内裤,自从开始喝牛奶,林晓慧觉得胸部变化挺大的,李嫂答应下来说买好了给她送家去。林晓慧告诉李嫂让李一峰下个月一号去将军巷,再教一种新糕点。
一号林晓慧去教了饼干的做法,全程看着李一峰自己完成,满意的点点头说 "天热了,糕点要适当的减少,以免卖不掉坏了浪费 "。李一峰笑着说 "师父你不知道咱们做得糕点都不够卖的,四个烤炉烤着糕点,我们四个领着人不停的做,还不够卖的 ", "不管怎样注意安全、注意休息 "林晓慧说着拿着牛奶摆摆手先走了。
李嫂给林晓慧拿来钱一共四百四十块。内衣也拿来了,林晓慧付了二十块钱。李嫂走后,林晓慧看内衣布料挺结实的,但是布料有瑕疵,知道是弄的瑕疵布做的,这个头哥倒是个有本事的。
菜园里的菠菜下来了,林晓慧拔了洗净切碎,加点玉米面进去,倒少许油,蒸菜窝窝头吃,多蒸点凉着也好吃。
到了买粮 日子,自从王秀娟来动员自己去上山下乡后,两家极少来往了。林晓慧自己挑着空通,里面放着油瓶和面袋去粮站买粮。天暖和了,大娘婶子们排队又开始说起八卦来,说着说着又说起红光后街,孟老太太捡个孩子的事。
知道内情的就当时讲开了:说天暖和了,孟老太太带着两个孙子每天出来在街上玩,本来是挺好的事儿。这天下午孟老太太又领着两个孙子出来玩,有个老太太抱着小包被包着的孩子,请孟老太太给抱一会小孩,自己去上厕所。孟老太太好心接过孩子,眼看着老太太去了厕所,就转眼注意自家孙子了,等反应过来进厕所找人,人早就不在了。给孟老太太气的够呛,找了片长报了公安,找了十几天了也没有找到。孩子还在孟家呢?是个才出生的小月孩,听公安的意思要是找不到人,要么送儿童福利院要么就自己收养。孟老太太说给她儿子写信,可来回时间太长,公安同志拉着老太太去公安局,给她儿子打电话说明情况,别说解放军同志思想觉悟就是高,当场就同意收养这个孩子,现在呀已经办好户籍了。
林晓慧直到粮站开门,才从听到的八卦里找回自己的意识,心想这可不是一般的觉悟啊!这可是个刚出生的孩子,以后的精力、物力、人力都花费不少,能做出这个决定的人应该是个果断、考虑事全面的人。
到了七月份,林晓慧把箱子里的衣服全部晾晒。自己在刀蛮子那里让李嫂给量了身高,有一米六八了,个子不会再长了。
拆洗旧棉袄、棉裤、棉被、褥子,背着旧棉胎去草庙村棉花加工厂弹棉花。等着弹好棉花再背回来,开始做棉被、褥子。
林晓慧托李嫂给她买有瑕疵的白布、蓝布、灰色的涤卡布,各买一匹。李嫂当时还说 "妹子你不买几尺花布 ",林晓慧说 "不买了 "。
林晓慧身上穿的是件自己做的蓝土布短袖衫,裤子也是同色的,这还是去年在集市上买的土布。去年的衣服穿不上了,今年才拿出来做了衣服穿。
菜园里的菜还是摘下来晒成菜干,西红柿做柿子酱,辣椒晒干或者做辣椒酱,黄瓜腌咸菜。
第15章 杂事
林晓慧在厨房里忙活着做面酱,听见敲门声传来,起来去开门,拉开门见是李一兰。林晓慧说 "是兰子来了,屋里坐 ", "我不坐了,说几句就走 ,我妈让我和师父说声,今晚十点我妈过来让您留门 "李一兰低声细语的说完就走了。
林晓慧关上门把面酱挖出来倒进罐头瓶子里。又开始熬盐水腌鸡蛋,现在每天都捡四个鸡蛋,这已经是腌的第三坛咸鸡蛋了。
林晓慧煮了十二个咸鸡蛋,用布包了十个。晚上吃的窝窝头就咸鸡蛋。
林晓慧洗澡洗衣服,衣服晾上后,自己回屋里开始嘟囔着外语做瑜伽,做完后挥着手臂踢着腿。
看看时间九点了,关了灯来到院子里,听见隔壁王婶家还有动静, "二姐,我要去睡了,你也快去睡吧!晓慧姐早就睡了,你还站在那听 "王秀明声音消失了,可能是回屋了。等了好一会儿,才听着有关门的动静,林晓慧倚着门框寻思着王秀娟是和自己一样穿过来的还是重生的。这时听见王婶低声的骂道 "你个死丫头,不去睡觉,在那儿杵着是要吓死老娘我么,我是上辈子做了啥坏事生了你这要账的。你说说人晓慧招你惹你了,你上门去说的是人话吗?你还不赶快滚去睡觉 "。
这次是真的去睡了吧!林晓慧轻轻的拉开门,摸黑到厨房点着蜡烛,站在厨房门口等着李嫂。李嫂背着布进门见林晓慧刚要开口,林晓慧示意先不要说话,端着蜡烛引着李嫂去屋里,才把刚才隔壁院子里的事告诉李嫂。李嫂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小姑娘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来。
林晓慧不想再提这事,去看李嫂带来的布,李嫂说 "布多少都有瑕疵,不定在中间还是头尾 "。林晓慧拿出钱来给李嫂,李嫂离开时林晓慧给她咸鸡蛋,说是给几个孩子的,以后有事让他们来说,李嫂拿着咸鸡蛋急匆匆的走了。
早上起来把布放在箱子里,吃过饭开始做棉袄、棉裤。用的是她娘的旧衣服,剪下来的布边留着打que子用。棉袄棉裤做好后,穿着很是宽松。
林晓慧再次见到王秀花是七月底了,她在家捣鼓着做牛奶发糕听见敲门声,起来去开门,拉开门见是王秀花,忙让着屋里坐。林晓慧见王秀花脸色红润,身材也丰腴了不少,知道在婆家过的很好,给王秀花倒了碗白糖水,坐下来问 "秀花姐,你回来看王婶啊 "!王秀花笑着说 "是啊!也顺便来看看你。晓慧你现在过的怎么样 ", "我挺好的 "林晓慧笑着说 "秀花姐,姐夫对你是真好,看你胖了不少 ",王秀花抚摸着肚子说 "我这肚子里有一个了 ", "怀孕了,姐夫让你一个人来的,没有送你吗?你饿不饿,我给你煮鸡蛋吃 "林晓慧连声问着。
王秀花拉着林晓慧坐下,说着 "晓慧你不用忙,我来就是和你说说话的,因为秀娟的缘故,我们两家都疏远了 "。 "秀花姐,我 "林晓慧开口要说话,被王秀花打断了 "晓慧你不用说,我都知道,这件事是秀娟做错了。其实她从小性子就执拗,我记得我以前有件布拉吉不见了,我去问她见没见过,秀娟说没见过,我信以为真,后来被我妈打了一顿,骂我是个败家玩意。事情过后她从鸡窝里挖出来,拿着在我面前说,她就是见不得我穿新衣服,凭什么都是一个爹娘生养的,我能穿新的她只能捡旧的穿。从那时我就知道秀娟性子长歪了,我和我妈说过,她不信,现在她相信了,可秀娟的性子已经改不过来了。我和你说这些话的意思不是替秀娟分辨,而是不想影响咱俩的关系 "。
林晓慧听着王秀花说了这一长串的话,不禁笑起来了,林晓慧告诉王秀花 "秀花姐,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你有了自己的家,很快也有自己的宝宝了,秀娟的事不会影响咱俩的感情,我分得清谁对我好,以后呀咱俩还和以前一样 "。
王秀花听着林晓慧说的话,知道和娘家的关系是不可能恢复了。不过林晓慧说的对,自己已经成家,很快就有孩子了,对娘家来说自己已经是外人了,这事自己也管不了,就这样吧!
王秀花在林晓慧这儿说了好大会话,从发现自己怀孕的喜悦到后来的孕吐,详详细细的描述一遍。又讲了她婆家人对她的照顾,她自己给孩子做的包被、衣服还有尿布,直到王秀明来叫她吃饭,王秀花才意犹未尽的告辞。
林晓慧开始蒸发糕,上面撒上红枣碎。蒸好了焖了有五分钟揭开盖,端出来脱模,用手压压松软有弹性,切开拿着吃了一块好吃。
下个月可以做面包和发糕,月底李嫂来送钱,林晓慧问还需要再上新糕点吗?李嫂不解什么意思,林晓慧说 "要是再上新的糕点,这几个孩子忙不过来会很辛苦,而且也不安全 "。
李嫂说回去问问头哥再说,接着开始说 "这两个月卖的非常好,听了你的建议,减了生产,没有浪费都卖出去了,给这两个月的钱 "。
李嫂把钱递给林晓慧,林晓慧接过来数过后装起来,想想对李嫂说 "嫂子,我和你说实话,我可以再教一种糕点,以后我就不教了。我原来和头哥说过,做到十月份的,现在我改变想法了,做到九月底。从十月份开始我就不分钱了,这一点麻烦嫂子和头哥讲清楚 "林晓慧接着说 "毕竟这事是见不得光的,摊子铺的越大越容易走漏消息,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 "。
"妹子,没你说的那么邪乎吧! "李嫂并不相信林晓慧说的话。林晓慧表示李嫂只需要把话传到头哥耳朵里就行,她信不信的以后再说。
李嫂走后,林晓慧从布包里拿出钱数起来,有两千多块,连同去年的有三千多块了。两千块钱分别用线捆起来藏好。手里还有二百二十多块,都放在箱子里,随用随拿。
林晓慧接到李一强的传话,说是再上一种糕点。林晓慧也预料到,头哥是不会放弃这么好的赚钱机会的。
第16章 结束、再听打仗
林晓慧想反正话已传到,听不听由他。这时听到王婶家有哭声传来,林晓慧不问不管,有事别的邻居会出面。果然停了一会听见牛婶和花婶的声音问是咋了,王婶说 "没事,是秀娟摔了碗,打了她两下,她这委屈上了 "。听王婶这样说,没人再接话。
一早林晓慧起来去上厕所,见王秀明蹲在马路边上拿着个草在地上画。
出来了见他还蹲着,就上前问 "秀明,你不去上学在这儿干啥呢 "? "晓慧姐,我不想回去,我妈和二姐总是吵架。这不惹的我妈昨晚揍了她一顿,今早她不见了 "。
林晓慧劝了两句,见王秀明不听,自己先回家了。
吃过饭,洗碗刷锅,家里卫生收拾好去将军巷。李一峰在那儿等着,林晓慧说了要发面。李一峰拿出老面引子用少许水泡开,林晓慧煮牛奶,牛奶煮好晾凉。让李一峰开始和面,面和好后放在一边发面。等着发面这段时间,林晓慧说了自己这是最后一次教他了,自己做到九月底,以后怎么做就看他们几人了。李一峰很是吃惊 "师父你为什么不干了,是我们做的不好么 "!林晓慧看着眼前这个大男孩,思虑再三,终于下了决心告诉这个孩子一些事情。林晓慧郑重的说 "李一峰,我下面和你说这些话,你谁也不要说,包括你父母记住了 "。李一峰很严肃的说 "师父你和我说的话,我绝不会传到第二个人耳朵里,你放心 "。
"好,我告诉你,我们现在干的是投机倒把的事,是挖社会主义墙角。虽然我们是为了赚钱,可这事政府是不允许干的,一经发现是会被劳改的。我是不赞成摊子往大的做,但这件事由头哥说了算,我只是希望你们几个要时刻注意安全,不要有侥幸心理,若出现意外先保护好自己 "。林晓慧把自己想说的话一股脑儿的说出来,心里轻松了不少,原来害怕的是自己呀!想赚钱又不想担风险,恐怕说的就是自己这种人吧!
"那师父,既然是投机倒把的事,我们为什么要做 "李一峰反问林晓慧。 "为了赚钱 "林晓慧看着李一峰说着。 "我知道这事的风险很大,也知道这事后果很严重,可我们退不出去了 "李一峰皱眉说。
"只要想退就会有办法,我相信你会想出办法解决此事 " 林晓慧说完去看面发了。
面发了,林晓慧指挥着李一峰去揉面,揉搓面拉开有膜就行了,团成小剂子用盆盖住二次醒发,醒发好的面剂上,刷了一层蛋黄液,放入烤炉里烤。
时间到了取出,林晓慧拿了一个掰开尝尝说 "时间上再往后延二三分钟试试 "。李一峰点头答应着,两人把东西收拾好离开将军巷。
回到家,已经过晌了,不做饭了和晚上一起吧!
林晓慧换下衣服开始拔菜秧子,还是做菜种的先留着,看着黄豆忽然想喝豆腐脑了。
明天去买盐卤,打豆汁。等不及了现在就去买盐卤,林晓慧换下衣服锁上门,挎着布包去供销社,问售货员有盐卤吗? "有 "得到肯定的答复,林晓慧买了一毛钱的盐卤回家。
第二天如愿的吃上豆腐脑了,可惜自己家里没有石磨,要是有石磨自己可以做豆腐。幸亏也就是想想而已,自己的警惕心减弱这可不是好现象。
到九月份了,林晓慧把黄豆都拔了,开始种大白菜、胡萝卜、萝卜。
这天早上又听到敲锣声,林晓慧饭也没吃就出去看是怎么回事,就听到有人大喊去水井屋子那里开会。返回锁上门,就朝水井屋子那里走去,大家伙三三两两的议论这又是怎么了。 "开会了,开会了 "张大妈喊了两声,接着说起开会内容:原来是光头又朝我国沿海地区发动反攻了,虽然没有得逞,但是这个行为是不能容忍的,要坚决扞卫我们的胜利果实。
解放军同志在前方保家卫国,我们后方要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工作,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张大妈激情澎湃的声音在这个早上格外的响亮,鼓舞着每个要去上班、上课的工人和学生,大家伙都表示做出好成绩来建设祖国。
每到这种场合,林晓慧就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没有当代年青人的热情和激情,是自己天生冷血还是不想融入,想想应该是不肯吧!
散会后,林晓慧没有和街坊们一起往回走,一个人在后面慢慢的走。考虑着要不要提前去上班啊!最后决定还是按照原来说好的,满十八周岁时去上班吧!
回家又温热了玉米糊糊喝了,洗着碗想明年自己就十八周岁了,运动也要开始了。自己找个当兵的嫁了,最好是能随军的那种,是不是就能避开那些你斗我斗的事来。越想越觉得可行,决定找个当兵的人结婚。
拿出打的que子准备纳鞋底,先用旧报纸剪出鞋样来,再比着que子剪出来,用白土布裁出布边和鞋底用浆糊粘上。自己做两双鞋,一单一棉。锥子扎透鞋底,用粗针带着麻线穿过,使劲拉拉麻线,再开始下一针。
买粮日子到了,两双鞋子都做好了。挑着水桶出门时碰见王秀娟和王秀明了,王秀明喊了声 "晓慧姐 ",王秀娟把头一扭拉着王秀明往前跑。
林晓慧排着队听着八卦,她很喜欢这种平淡、简单、知足常乐的生活,那种热血沸腾的日子是真的不适合自己。
大娘婶子们的八卦主角永远不会缺席,不这家嫁女儿,就是那家娶媳妇,说来说去又转到老孟太太身上了,说她已经起不来了,看着不大好。林晓慧听着心说这家事真多,基本承包了八卦头条。
李嫂来送钱了,林晓慧接过钱数数装起来。李嫂说 "妹子,你真不干了 "!林晓慧笑着说 "嫂子,不干了,我娘临走时都讲好了,明年我去厂里上班 "。
李嫂走后,林晓慧拿出钱来再一次点了一遍,两个月一千多块钱啊!这钱赚得提心吊胆的。摊子铺的太大了,不懂遏制任由发展,会后悔的。幸亏自己结束合作。
第17章 介绍
虽然和头哥结束合作,但是林晓慧心里还是惴惴不安,因为李嫂家的几个孩子都还在干着,希望几个孩子能平安退出。
天开始冷起来了,林晓慧去买了四个大花篓筐,把粮食放进花篓筐里。倒出缸来准备以后用来积酸菜。
瓶瓶罐罐和菜干也都放在花篓里。
回屋后拿出兔皮来比量着做坎肩。迟迟没有下剪是没有合适的布料做面,放下兔皮,去卧室开了柜。柜里放的是她娘的衣物,这些衣服应该是她娘没结婚前穿的,保存的很好。林晓慧一件件的翻看着,都是丝绸皮毛之类的衣服。在柜最下面摆放着小纸包,林晓慧好奇的拿出来打开,是香云纱,纸包里面写着。又拿出来一包打开是织锦缎。林晓慧把上面的衣服都拿出来,数数一共是十八个纸包,十八块料子,其中有一块上面写着祝小女慧百日贺。
林晓慧心酸不已,也不知是自己的感情还是原主的,反正看着这些布料感慨万分。这是一个母亲给女儿置办的嫁妆,林晓慧有这段记忆,好像是她爹去世以后,有次娘俩说闲话,聊起了女子出嫁时的嫁妆除了被褥,还有衣料。她娘当时笑着说 "衣料啊早就给你准备好了,到了年纪保管让你风风光光的出嫁 "。
叹口气把纸包原样放回,又把衣物放回去摆放整齐。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又把衣物拿出来,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再次把衣服进去。衣服对就是衣服,林晓慧拿起衣服闻了闻,有股淡淡的香味。林晓慧把柜里,里外检查一遍,竟然一根钉子也没有,是个榫卯樟木柜。
怪不得这些衣物保存的这么好,林晓慧拿起一件白色蕾丝旗袍,林晓慧突然想要穿上试试,自己换上非常合身。去照镜子,巴掌大的镜子映出一张笑眯眯的脸,大大的杏核眼配在圆脸上,给人一种娇憨、清纯的感觉,就像只小白兔似的。
镜子太小看不见穿上身的模样,小心脱下来叠好。找出包袱把这些衣物都包起来再放进柜里。兔皮坎肩先不做了,等年下再说吧!
一晃来到一九六六年的元旦,林晓慧没想到李一峰几人这么顺利的退出来了,他们要走了,李一峰来和林晓慧告别说要回川省老家,家里爷爷病重,以后他们不回来了。
送走李嫂一家人后,又迎来了火柴厂的周干事,这次周干事给她带来了一个意外。周干事要给她介绍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八卦主角老孟家的儿子孟斌。
据周干事介绍这个孟斌有四个姐姐,都已结婚生子。孟斌今年二十六岁,在疆省当兵,有三个儿子,妻子因病去世。这次是因为他母亲身体不好,提出想看着儿媳妇进门,才委托自己帮着介绍对象。
林晓慧说 "不会是那个红光后街的孟家吧! "周干事说 "小林,你都知道了 "。林晓慧说 "周姨我想知道,你为什么给我介绍呢 "? "小林,我不瞒你,孟斌同志提出这次要家属随军,疆省那地方很是艰苦,要找个能吃苦耐劳的、独立、能照顾好孩子的就行,不挑长相 "周干事接着说 "你自己生活三年了,我听说你喂过兔子,兔子没有病死、冻死,这就说明你是个细心的人。余下两条不用我多说了,三年独立生活,喂兔子打草都得付出。我也是多方考虑才介绍你,也是觉得你很符合孟斌同志的要求,你觉得呢 "?
林晓慧简直是无语了,介绍军人很好,可是带着三个拖油瓶这感觉不太美妙。 "周姨,我能考虑考虑再给你答复吗 "?林晓慧问周干事。 "可以,小林我给三天时间,你想好后尽快通知我 "周干事说完就走。
林晓慧都不知道应该考虑什么,第一反应就是不行,凭什么自己要找个老男人。冲动过后,又静下心来仔细考虑,这事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是什么。有利的就是能随军,但是后续是有三个孩子、去的是艰苦的地方、还是个老男人这些不利的条件。
要愁死了,拒绝的话可不好开口,这年代介绍对象就是奔着结婚去的。领袖说过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这事传出去,人们不管你谈没谈过,反正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答应吧!自己不甘心。不甘心什么,就是觉得嫁给个带着孩子的男人,委屈了自己。至于孩子林晓慧没有觉得自己委屈,反而觉得孩子可怜。
直到晚上睡觉前,林晓慧终于决定同意此事。若是运动来了,家里有些东西保不住。林晓慧别的不怕,就怕林家大伯和三叔,他俩知道当年的一些事情。在运动来之前离开这里,把东西完整的带出去,避开这场争斗才是正事。
第二天吃过早饭 ,林晓慧去火柴厂找周干事,跟传达室大叔说找周干事,大叔让她等着,自己进去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