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登位 > 第128章
  这才是他最开始对顾丛嘉上心的源头,而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希望他活着。
  时间嘛,就是第三次去看顾丛嘉的时候。
  顾丛嘉从一出生就身患怪症,而后,昭武帝又陆陆续续去看了他*一两次,主要是因为当时顾丛嘉的脸色太白了,白的昭武帝发慌,怕一个不小心人就没了。
  于是,第三次,昭武帝迷信的给嫡子起了一个名字——顾安,言简意赅,就是希望嫡子病情平安,康复,又或者痊愈不了,那你安安分分,别恶化就行的一种希冀。
  这个名字,昭武帝费了一点心思但不多,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看见胡院判,简单说了两句,希望嫡子能好好的,胡院判答了一句希望殿下病安……这就是顾安这个名字的所有由来。
  昭武帝都迷信了一回取名了,那必然是要迷信到底的——由治疗顾丛嘉的胡院判说出口的祝福,昭武帝又截取如此有意义的一个字组成嫡子的姓名,那他必然是希望嫡子给他一点反应的,反正都迷信了,说不定呢?
  抱着这种希冀,昭武帝第三次踏足这个由于主子昏睡怪症而安静的宫殿,只不过,这一次,这个宫殿却不似往常那样寂寥。
  进去一看,果然醒了。
  很神奇的是殿内的顾丛嘉本来是被宫人搞笑的动作吸引了注意了的,但昭武帝一来,当时还很幼小的婴儿眼骨碌转,视线牢牢地看向了昭武帝。
  一眼,昭武帝便看到了漆黑的瞳孔,很像昭武帝,或者说,这双跟昭武帝简直一模一样的如同泼墨般的瞳仁,说不清昭武帝此刻心里是什么滋味,曾被先帝斥责说他不吉的象征,此刻,在他的孩子身上出现,一模一样的漆黑瞳孔和桃花眼——不会认错的,那是少年时的自己不知看了多少遍的双眼。
  原本只是想来看看便走的昭武帝心思几转,走向了那张婴儿床,也很给面的,顾丛嘉露出了无齿的笑容,昭武帝没有表情,他只是静静的看着这个身患怪症的孩子,同他一模一样,遗传了他曾被说不吉的眼睛的孩子。
  顾丛嘉不知道昭武帝在想什么,他伸出手,嘴里啊啊啊的叫着,明显是想要什么,不知道那时的昭武帝在想什么,昭武帝将自己的手指递给了他。
  常年驻守边疆的手指注定不可能细腻光滑,带着茧,这些,对于婴儿来说,糙糙的,反正不是什么多么舒服的体验……连当初十五岁的顾笔不小心碰到昭武帝的手都会不自觉的一缩,虽然是为了打消顾笔想要练武的念头,但是,顾笔的反应也做不得假,他真的很嫌弃,让昭武帝的计划实施的很顺利。
  但是,令昭武帝诧异的是,顾丛嘉却没有表露出丝毫的不舒服或是厌恶,他只是平和纵容的看了昭武帝一眼,好像再说,好啦好啦,大人就是这样,我今天就依你一回……昭武帝也觉得自己是疯了,能从一个小婴儿的眼里看到到这么多,虽然他的眼睛蛮大的,但是……
  还不等昭武帝继续纠结下去,手指上柔软滑腻的触感一下让昭武帝回神,一看,顾丛嘉的小手扯着昭武帝的一根手指头已经放进了嘴里。
  一边吮吸,一边大眼睛盯着昭武帝,眼神好像在骂人,说,看什么看。
  昭武帝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而后一愣,他竟然笑了吗?
  昭武帝抽出手指,拿着苏禾递上来的手帕擦手,顺便:“来人,没看到小九饿了吗?”
  一旁的宫人敢怒不敢言,事实上,御膳房已经将九殿下的膳食送来了,但陛下一直杵这,谁敢上来送饭啊?
  ……昭武帝难得耐心的看着顾丛嘉敦敦喝奶,而后看着他无所事事的发呆,而后又看着自己,看了不知道多久,就又闭上了眼。
  昭武帝心里闪过可惜,也不知他在可惜什么。
  难得的,在小婴儿闭上眼睛之后,昭武帝找胡院判深入了解了一下关于顾丛嘉的病情,在得知精神高度活跃同正常婴儿一样的时候,昭武帝确确实实有被惊愕到,他今天看到的顾丛嘉就是一个睡觉醒了的乖宝宝,但是,若是说他的精神是同其他孩子一样,哪怕婴儿觉多,但,他清醒的时间一定比这长久。
  精神活跃,身体却动不了……昭武帝承认,他主观对于这个孩子的关注更多了一点。
  自此以后,昭武帝让苏禾关注着,一旦顾丛嘉醒了,就告诉他。
  而对于顾丛嘉来说,就是他每次睁眼不一会都能看见昭武帝,到后来,慢慢的,到他睁开眼就会看见昭武帝。
  在不知道第几次来看望顾丛嘉的时候,昭武帝和顾丛嘉大眼瞪小眼,然后,昭武帝想到了他小时候太后给他讲的故事,想了想,试探性的也给顾丛嘉讲……好嘛,这一讲,就不可收拾了。
  自从之后,昭武帝每次去看顾丛嘉,都会看到顾丛嘉眼神亮晶晶的望着他,有时候,还会拿宫人摆出来的糕点试图贿赂他,让他多讲一点……昭武帝每次都会被逗笑,试想,一个小小的小人拿着糕点啊啊啊,然后,眼神又亮亮的看着他,在他吃完后,又堵住他的嘴巴,看着他咽下去,然后他不讲,大声啊啊啊的场景……也惊于这个孩子的早慧。
  再加上胡院判说的,昭武帝头一次生了怜,看着他如此好学的样子,再加上,当初本来想要登记的顾安因为第一次看见孩子醒了,后来又找胡院判,昭武帝给抛之脑后了,现在又继续想起来……顾安这个名字不够好,昭武帝觉得配不上自家小孩。
  又去折腾钦天监,折腾礼部,搞了半年,才折腾出来顾丛嘉这个跟其他皇子完全不一样的名字,昭武帝觉得好寓意,配得上自家小孩的名字。
  所以说啊,从名字看,顾丛嘉天然就和其他皇子不一样。
  第124章 第124章立储(11)
  魏王想到这里就觉得可惜,人怎么,能,那么好运呢?
  生而怪症,难道不该是觉得其不吉,厌恶并避之吗?结果,他的这位九弟不仅没有让昭武帝厌恶,且还因为此事,得到了昭武帝的怜惜,一步一步,直到今日。
  这样,他想攻讦顾丛嘉出生不吉都不太好使,单凭昭武帝当年赐名所说的,上天怜惜吾儿,虽生来带怪症,但活着,有痊愈的可能,朕亦怜惜吾儿,赐名丛嘉,希望他日后能走向更好的未来。
  这些话是当着皇室众人的面说的,被记录于史书里……昭武帝直接将顾丛嘉自出生起就身患怪症定义为苍天怜惜,虽然话听着怪怪的,九殿下这种出生就身患怪症的也是上天垂怜了?那,健康出生的孩子岂不是上天的宠儿?这种想法在当时的大臣们脑海中闪过,却也只是闪过。
  管他怪不怪,陛下所说,那九殿下这种情况就是上天垂怜,无可辩驳。
  这也就是为什么顾丛嘉一病两年多,突然因皇后薨高烧痊愈得来的名声都是好的,至纯至孝,上天垂怜,让其苏醒这种,因为不好的,像身患怪症不吉这种,根本无人敢奏,也就渐渐的被所有人都抛之脑后了。
  就连当年苏氏针对顾丛嘉,也没有用这一件事,毕竟,陛下都说吉,你还一直拿这说不吉,你猜,陛下是先对秦王不耐烦,觉得他不吉,还是先对你感到不耐,罢免你的官?
  风声大起,呼呼的吹,魏王阴戾的声音隐藏在风里:“我就不信,你能一直好运下去。”
  顾丛嘉刚出生的时候,昭武帝说吉,到现在,昭武帝一步一步看着顾丛嘉长大,他也认为那是吉,那等到昭武帝年老,顾丛嘉却如同朝阳一样舒展的时候,昭武帝还会认为那是吉吗?
  魏王很好奇。
  桌上,两张来自宫中的情报被风吹起,又被人收起,点燃,随风而去。
  现在其实不是一个针对顾丛嘉的好时机,或者说,现在根本就不用去浪费时间精力去想怎么针对顾丛嘉,因为,现在的秦王如日中升,在政绩和圣宠的偏向之下,他们现在越是针对顾丛嘉,只会让昭武帝更怜惜顾丛嘉——前车之鉴,苏氏与康郡王。
  最好的办法是,现在避其锋芒,等候来日方长。
  只是,魏王在收到宫中,大公主自己收拾嫁妆的时候,还是难免有些情绪,因为这是顾丛嘉提出来的,所以昭武帝就避免了一切不顺利的因素——后宫妃嫔,他不相信,给大公主权,自己去查验嫁妆,周朝开天辟地头一遭。
  这不是因为大公主有多么得宠,纯粹是昭武帝希望顾丛嘉提出的事情顺顺利利,所以,大公主被“爱屋及乌”了,被破例,亲自插手自己的嫁妆。
  同样是丧母,顾丛嘉的处境和自己的处境简直是天壤之别,凭什么呢?
  魏王还记得,他小时候,当时苏氏和康郡王势大,康郡王并不把他们这些人当做兄弟来看,苏昭仪想要康郡王展现出手足之情,让陛下多多称赞康郡王,于是,他们这些人陪着康郡王做游戏,说是,陪他做游戏,其实就是他们弯下腰,让康郡王赢,且赢得漂亮。
  其他人有母妃护着,即便是弯腰,幅度也不大,只有他,那一段时间,他的宫里总能闻到药味……但是,找谁去说呢,昭武帝没有给予他们哪怕一丝眼神,而,他又不像其他人有母妃,母族,他们不可能手长到去干涉陛下后宫的事,再说了,他们上奏,那苏氏也会反击,说不过是康郡王与兄弟几个打打闹闹,磕磕绊绊难免,何必小题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