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锦绣连城 > 第53章
  “我就知道你会来。”
  “嗯。”许连城走过去,伸手替她拂掉肩上的草屑,“等出去了,带你去吃城南的糖糕。”
  天牢外,卫胜押着靖王往皇宫去,阳光落在他铠甲上,泛着冷硬的光。
  谁也没注意,街角那道青灰色的人影又出现了,望着这一幕,指尖攥得发白,转身消失在巷尾。
  靖王府的消息传到宫里时,许连城正在给卫锦绣磨墨。
  太监尖细的声音隔着窗棂飘进来:“……靖王殿下已于昨夜子时,在府中自缢了,身边只留了句‘罪该万死’的血书。”
  卫锦绣握着笔的手一顿,墨汁滴在宣纸上,晕开个小黑点。
  她抬眼看向许连城,眼里带着点冷意:“倒是干净利落。”
  许连城放下墨锭,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了敲:“不是干净利落,是斩草除根。”
  她笑了笑,那笑意却没到眼底:“他没用了,留着反倒是祸根,不如死了干净——背后的人,这是嫌我们动作慢,要亲自下场了。”
  话刚落,又有太监来报,说是太后娘娘銮驾已至宫门外。
  许连城和卫锦绣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太后?那个自先帝驾崩后便搬去京郊慈云寺,二十年没踏足过皇宫的太后?
  赶到宫门口时,许铮放已亲自候在那里。
  銮驾的帘子掀开,走下来个穿着素色僧衣的老妇人,头发花白,却梳得整齐,脸上爬着细纹,眼神却温和得像春日的水。
  “母后。”
  许铮放快步迎上去,声音竟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眼眶瞬间红了,伸手扶住她的胳膊。
  “您怎么突然回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儿臣好去接您。”
  太后抬手,轻轻抚了抚他的脸颊,指尖颤巍巍的:“回来看看你,前些日子总梦到你父皇,也梦到你小时候,就想着回来瞧瞧。”
  她眼里含着泪,却笑着:“瘦了,也老了。”
  许连城站在后面看着,心里莫名一沉。
  前世父亲和哥哥战死沙场的消息传到慈云寺时,她曾派人数次去请太后回宫,哪怕只是为了稳定人心。
  可太后只让人带回一句“红尘皆空,哀家已不问世事”。
  那时的冷漠,和此刻的疼惜,怎么也对不上。
  接下来几日,皇宫里处处透着暖意。
  许铮放几乎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朝会,一得空就往太后住的长乐宫去。
  有时是陪她在廊下晒暖,听她说慈云寺的事;有时是坐在屋里,看她亲手做桂花糕——太后的手艺极好,做的糕甜而不腻。
  许铮放每次都能吃两块,边吃边笑:“还是母后做的最好吃,御膳房的总差着点味儿。”
  太后便笑,拿帕子替他擦嘴角的糕屑:“爱吃就常来,母后天天做给你吃。”
  她还亲手给许铮放纳鞋底,一针一线缝得仔细,许连城去时撞见一次,见太后指尖被针扎出了血,还浑然不觉,只专注地看着手里的鞋。
  许铮放坐在一旁,眼里满是孺慕,见许连城进来,笑着招手:“连城快来,你祖母给我纳的鞋,你瞧瞧,合脚多了。”
  许连城走上前,应了声“祖母”,目光落在那双布鞋上,针脚细密匀整,确实是用心做的。
  可她看着太后温柔的侧脸,心里那点违和感却越来越重——太像了,像演出来的,又像藏着什么,浓得化不开。
  这日午后,许连城和卫锦绣在公主府的暖阁里下棋。
  窗外飘着细雪,暖阁里燃着炭,茶香袅袅。
  许连城执黑子,落子却慢,盯着棋盘发了好一会儿愣,直到卫锦绣用棋子轻轻敲了敲棋盘:“想什么呢?该你了。”
  她才回过神,抬手落了子,却落错了位置,把自己的活棋走成了死棋。
  “心不在焉的。”卫锦绣挑眉,“还在想太后的事?”
  许连城叹了口气,把棋子拨回原位:“你不觉得奇怪吗?”
  她抬眼看向卫锦绣:“前世父皇和哥哥……战死的时候,我去请了她三次,她一次都没肯回来,那时朝堂乱成一团,我一个女子撑着,她哪怕露个面,也能帮我稳住不少人,可她没有。”
  “可现在呢?”她指尖摩挲着棋子,声音低了些。
  “父皇好好的,她倒回来了,又是做糕又是纳鞋,对我爹好得……像怕下一刻就见不着了,锦绣,你说,一个能对亲儿子生死都不管的母亲,真的会突然变得这么疼他吗?”
  卫锦绣执白子的手停在半空,沉默了片刻。
  她前世见太后那次,是在许连城登基后,太后回宫贺喜,那时太后瞧着温和,说的话却句句带刺,暗讽许连城“女子掌权,不合天道”。
  “要么,”卫锦绣落下棋子,声音沉了沉:“她当年有不得已的苦衷,如今是真的想弥补,要么……”
  她抬眼看向许连城,眼里闪过一丝锐利。
  “这母子情深的戏,演得这么足,总得图点什么。”
  暖阁里静了静,风落在窗上,簌簌轻响。
  许连城望着棋盘上交错的黑白子,忽然觉得,这宫里的局,比她想的还要深——
  靖王死了,太后回来了,这背后藏着的人,或许从来就不是靖王,而是这位看似不问世事的太后。
  “得查查她。”许连城低声道,“查查她在慈云寺的二十年,到底做了些什么。”
  卫锦绣点头:“我让人去查,只是慈云寺偏僻,又是太后常待的地方,怕是不好查。”
  “不好查也得查。”许连城捏紧了棋子,指节泛白:“她回来得太巧了,巧得像算好了时机,我总觉得,她这回来,不是为了母子团聚,是为了……收网。”
  卫锦绣派去的人没了消息,楚幺幺带回的三具尸体在城郊乱葬岗找到时,雨已经落了两天,血渍在破衣上,混着泥和枯草,瞧着只剩揪心的惨。
  楚幺幺红着眼站在廊下,声音发颤:“姑娘,那些刀伤……都是往肉里剜的,不像是痛快杀了,倒像是……非要从他们嘴里撬东西。”
  卫锦绣攥着剑鞘的手青筋跳了跳,转身去找许连城时,原想请她再加派人手。
  没成想许连城听完,只望着窗外结了冰的芭蕉叶,沉默片刻便轻轻摇了头:“不必了。”
  第51章 竟然是你!
  “不必了?”卫锦绣愣了愣。
  “嗯,不必了。”许连城转头看她,眼里没了往日的困惑,只剩一片清明的冷 :“他们死了,就说明我们没猜错。再派人去,不过是多添几条人命,反倒打草惊蛇。”
  卫锦绣瞬间懂了。
  能在短短七天内连杀三人,还做得这么狠,除了太后那方有恃无恐,再没旁人。
  她们要的印证有了,剩下的,只剩等。
  可这一等,便是半个月。
  半个月里,宫里风平浪静得诡异。
  太后依旧日日在长乐宫做糕纳鞋,许铮放还是常去陪着,偶尔还召许连城过去,一家人围坐吃顿饭,太后会给她夹菜,笑着问她近日在忙什么,语气温和得挑不出错处。
  卫锦绣私下里跟许连城说:“难不成她就真只是回来享天伦?”
  许连城捏着太后给的糖糕,没尝出半点甜味:“不知道…但这静,太吓人了,像暴雨前的闷。”
  这闷在一日傍晚被猛地砸破。
  彼时许连城和卫锦绣正坐在城南的“听风楼”二楼,临窗的位置能瞧见街景,桌上摆着棋盘,却没心思下,只低声说着宫里的事。
  忽然楼下一阵喧哗,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冲上来,见了许连城就“噗通”跪下:“公主!公主!快回宫里!”
  “我与你一起!”
  卫锦绣刚起身,却被太监拦住,一脸为难:“卫大人…您…您今日不便进宫…”
  许连城心头猛地一沉,霍然起身。
  “连城!”卫锦绣叫住了她,压低了声音:“我在宫外等你,别怕。”
  “好。”
  回宫的马车跑得飞快,车帘被风卷得猎猎响。
  掀帘往外看,宫道两侧的宫灯还没点亮,暮色就沉沉压了下来,往日里见了她会躬身行礼的宫人,此刻都低着头匆匆走,脚步踉跄,脸上带着惊惶,连大气都不敢喘。
  守卫的禁军比往日多了数倍,甲胄上的寒光在昏暗中闪,手按在刀柄上,眼神警惕地扫着来往的人,空气里像凝着冰,连风都带着股让人窒息的紧张。
  马车直接停在皇帝寝宫门外,小太监几乎是扶着她往里跑。
  刚踏上台阶,一股浓重的药味就扑面而来,不是寻常的汤药味,是苦得发涩、混着焦糊气的味道,刺得人鼻腔发酸。
  殿内静得可怕,只有药炉咕嘟咕嘟的声响。
  三位须发皆白的老太医跪在离床不远的地上,背对着门,肩膀微微塌着,连她进来都没敢回头,那背影里的愁云像化不开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