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嘴!老妖婆,你们胆敢袭击朝廷命官,就不怕国法吗?”
听到我们亮明身份,老巫女脸色大变,不敢再吭声,只是用极其怨毒的眼神死瞪着我们。
我看了眼她,还有周遭的祭品道:“此事有蹊跷,我从未听说过活祭龙女之说。”
“对啊,我们才离开关中几个月,这里竟然移风易俗了?”卢葭说道。
“此地归属哪个县?”
“泾阳县。”尉迟答道。
“那我们把这巫女交由泾阳县处置吧。我刚问了那位少年,他说自己是长安人士,只是目前受了惊吓,无法说出自己的来历。”
“长安人士?”尉迟打量着少年。
“那就先带他回长安?”卢葭说道。
接下来,我们将老巫女押送到泾阳县。来到县廨,发现泾阳县尉刚好与卢葭是本家,交接过程还算顺利。
离开了泾阳县,我们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策马奔腾,赶在天黑前进了长安城。
进城以后,我们仨就犯了难。一路上我们试图与那少年对话,问他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可那少年始终处于焦灼状态,闭口不言。
“这可如何是好?一会儿就宵禁了。”尉迟发愁道。
“只能是先带他回我家了。”我开口道。
和尉迟和卢葭二人道别后,我驾着马车行驶在车水马龙的东市街头。
我望着眼前的繁华热闹,感觉恍如隔世。离开长安的时候,身边的人是白泽。回来时,却换成了红衣少年。
我回过头,朝马车里的少年道:“这位仁兄,今晚先委屈你住我家吧。明日,我领你去长安县,看能不能帮你找到家人。”
那少年眼皮动了动,但面容依旧呆呆的。
此时,前方不远处出现了骚乱。一群不良人模样的汉子三五成群,沿途打骂呼喝,粗暴地翻查过往的行人和马车。
我皱了皱眉,继续赶车。
直到他们来到我面前,领头的是留了鼠尾须的汉子,他露出一口黄牙,朝我招手道:“郎君且慢!”
我冷冷道:“你可知我是谁?”
鼠尾须的汉子嬉皮笑脸道:“我管你是谁?爷可是奉了命,要搜查过往车辆。”
“谁的命?”
“太平公主!”鼠尾须的汉子一脸神气道。
“混账!你们假借公主之名搜查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第十六章
我刚进家门不久,萧麟就灰头土脸来找我。
“你没回家?”
“尉迟兄,我丢人了。”他气喘吁吁道。
我哑然失笑,他很少有如此慌乱的样子,但今天似乎是例外。
“丢人?对了,你车呢?”
“丢了。”
“丢人又丢车。”我点点头道。
“车里的人丢了。”
“我丢!”
萧麟告诉我,刚跟我们分手,就碰上了一群不良人,一言不合就开打,弄得马惊了,撇下他狂奔而去。
等他跟不良人掰扯完,马车早跑没影。他干脆没回家,直接到崇仁坊来找我。
听闻不良人敢对萧麟动手,我感到很不可思议。
“你没跟他们表明身份啊?”
“说了,后来他们交代,是奉了太平公主的命,搜查进出城的车辆,好像在找什么人,已经有几天了。”萧麟没好气道。
此时已经到了宵禁时间,我留萧麟在家中住下。等他洗漱换了衣裳,我们出门,去了坊内的酒肆。
“萧兄,今日先给你压压惊,改日咱再去平康坊喝顿大的。”
萧麟闻了闻酒味道:“嗯,这酒不错。”
酒菜进了肚,萧麟的脸色缓了不少。
“萧兄,回长安了,你有什么打算?”
“不是让我们去大理寺报到吗,接着当差呗。”
“我感觉招我们回京,没那么简单啊。”
“此话怎讲?”
“你也知道,当初我是受了明崇俨案的牵连才一路从长安贬到彭县的。我听说,此次招我们回京的正是当初审理此案的裴相和薛相,不觉得很蹊跷吗?”
“那件案子都过去两年了,如今太子根基已稳,而你家又是三朝元老,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招你回来也是情理之中。”
萧麟顿了顿,又道:“至于我嘛,当初薛相就不同意放人,是我执意要外放的。他老人家估计是想借机将我要回去,接着回中书省修书。”
“你倒想得开。”
“我哥的事情已解决,我也没理由继续留在彭县。”萧麟自斟自饮道。
此时,我注意到斜对面坐的几个人行迹鬼鬼祟祟的,朝萧麟眼神示意。
我们二人假装继续喝酒聊天,暗中观察这伙人的动静。
看他们几个的行止打扮,像是刀客,不过并没有佩戴刀剑,而是随身携带麻绳和布袋。
“你猜他们想干嘛?”
萧麟看了眼,道:“绑人。”
我点点头道:“我看像,如今的长安城真是不太平了,连我家附近都有贼人出没。”
“所以啊,让你这位门神回来,正好有了用武之地。”萧麟笑道。
“这话我爱听,待会儿要是动起手来,你躲着点。”
“好说。”
萧麟
我和尉迟跟踪那伙人来到崇仁坊内的一处土地庙,我们躲在暗处,偷听他们的对话。
“今晚先不动手了。”
“大哥,出什么事了?”
“刚接到上头的密令,前几天送过去的人逃了,我们得尽快找到他。从明天起,你们几个都到城门口蹲守,只要见到他回来,立即绑了,押到泾河里喂鱼。”
“是!”
泾河?我们相互交流眼神。等他们散开,我和尉迟悄悄跟踪其中发号施令的汉子。
跟了一会儿,亲眼目睹那汉子进了一处宅子之后,我们撤回尉迟家中。
“尉迟兄,你有没有觉得白天咱们救的那个人就是刚才那伙贼人口中要找的人?”
“极有可能。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尉迟皱眉道。
“明天到了大理寺,咱查查近期失踪人口的案子吧。”
第二天,我们一大清早就去大理寺述职。我二人换上大理寺丞的官服,领了官牒之后,去拜见大理寺卿王晋。
“招你们回京,是为了办一件棘手的案子。近日,长安城内有一些官宦人家屡报人口失踪,丢的都是府中的公子。这其中就有薛府的公子,他可是天子的外甥,你们务必要将人寻回来。”
“您是说薛绍也丢了?”尉迟吃惊不小。
“不错,此案涉及到皇家的颜面。你们查案时,需主意分寸。”王晋特意嘱咐道。
拜见完大理寺卿,我们立即去卷宗房查线索。
“你认识薛绍?”我翻阅着卷宗问道。
“没见过,但听说过此人,他的母亲城阳公主,与我姑母是旧识。”
“可是那位犯了巫蛊案的城阳公主?”我悄悄话道。
“嘘,隔墙有耳。”
接下来,我们专心研读这几起失踪案的卷宗,发现了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列入了太平公主的驸马人选中,而薛绍正是下个月要与太平公主大婚的准驸马。
“这可有意思了,贼人专偷驸马爷。难道真的是泾河龙女在作祟?”尉迟调侃道。
“所谓龙女招婿不过是老百姓迷信之说而已,这你也信?我看是有人在假借龙神和天子作对。”
“是谁这么大胆子呢?”尉迟沉吟道。
“不希望太平公主顺利出嫁的人。”
“此举图什么呢?”
我指着卷宗上记载的失踪时间道:“你看啊,第一个失踪的是礼部尚书之子,失踪前,他家刚刚将生辰八字报上去与公主合婚。第二个失踪的英国公府的世子也是如此。第三个就是薛绍,他是前几日刚完成合婚,失踪之日正是定下婚期的那天。贼人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阻止他们和公主完婚。”
尉迟点点头道:“有道理,可惜昨天那个红衣少年走丢了,不然我们能省很多事。”
“这不都是因为太平公主着急寻回未来夫婿吗。”
“现在怎么办?”
“你记得昨晚那个人进去的宅子在哪儿吧?”
“记得。”
“我看他们干的勾当都会安排在晚上,今晚我们过去瞧瞧?”
“好主意。”
宵禁以后,我们趁着夜色渐黑,来到位于崇仁坊的宅子后院墙外,这户人家姓柳,宅子挺大,但不太清楚是干什么营生的。
“你确定那人会从后门出来?”尉迟悄悄问道。
“那人应该是这家雇佣的护院,他在外头搞不法之事,不可能大摇大摆的从大门进出惹人瞩目。”
“行,那咱藏好了。”
说着,尉迟往半人高的草丛里钻。而我看了眼天色,道:“不用那么麻烦,前面有个面摊,刚好对着这家后门,我们只需扮成食客,坐那儿等着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