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樱和福禧回驿馆休息。
“这些天辛苦了!”苏樱对福禧道。
“小苏大人客气!”福禧笑嘻嘻道,“闲着也是闲着,当县令挺过瘾的!”
“今年你和福禄一人一县,分开吧,不用来回跑,各管一片,跟工部、司农寺一样,你们各自做大。”苏樱交底。
自己撂挑子,也得给下面的人出头机会,一分为二,两个都提为正九品管事。
这些话暂时不能说,会在奏报中提请。
“多谢小苏大人!”福禧道谢。
“谢我啥,那是你们的本事!”苏樱笑道,“谁留梧县、谁去桐县,你们自己商量。”
“小苏大人,你舍得辞官?”福禧问。
“有啥舍不得?”苏樱笑笑。
“我还没去看看咱大唐的山山水水,一路走走停停,把孩子们带到长安。”
“然后呢?找个如意郎君嫁了?过上相夫教子的日子?”福禧好奇。
如此大才的小苏大人,还是逃不脱婚嫁、困囿后宅的命运,想想挺惋惜的。
“不知道!看吧!”苏樱仰头望望天上的皎洁明月。
成婚于男子是成熟的标志,成家立业是男人的人生转折点,是向上的力量和基石。
于女子,则是一种枷锁,生育、养育子女、侍奉公婆、打理后宅,再没有自我。
不说古代,就是现代,婚姻于女人也是付出远远大于收获,很多时候甚至是停滞向前的脚步。
不管未来如何,至少当下自己还能做自己的主,自然要多走走、多看看。
“小苏大人若是男子该多好!”福禧惋惜道。
“女子不好吗?”苏樱打趣。
“没说女子不好,只是小苏大人一身本事,若是男子,必定仕途坦荡,将来兴许能如房相!
身为女子,一旦嫁人,再无仕途可言,一身本事只用在后宅,着实可惜!”福禧难得话多。
来梧县也快一年,这里没啥明争暗斗。
苏家人、荒沟村的人都很积极向上,整天使不完的牛劲儿,忙着改变身边环境。
福禧、福禄深受感染,人也变得开朗、风趣,整个人精神焕发,不像在少府监,阴气沉沉。
“多谢福大人的美誉!”苏樱听了心情大悦。
戌时正,梧县的夜市还热闹不已,到戌时末才闭市。
大街上灯火通明,酒楼、食肆还有不少客人吆五喝六的,街上还有小摊在叫卖。
“小苏大人!”牛二媳妇在一家食肆前热情招呼。
“阿姐!还在忙啊?”苏樱过来,“你的油条摊呢?”
“咯咯,这是我盘的店!快进来坐坐!”牛二媳妇笑呵呵邀请。
“哎呀!阿姐厉害啊!都盘下店了!恭喜恭喜,生意兴隆啊!”苏樱进去。
店面不算大,不过十步深、五步宽的店铺,上下两层。
“托小苏大人的福,卖了一年多的油条、油饼,终于攒下钱盘店!”牛二媳妇喜气洋洋。
“阿姐还卖油条、油饼?”苏樱打量店铺,门口的大铁锅炸油条、油饼。
“可不!有了店铺,不担心刮风下雨!”牛二媳妇端来豆浆,请苏樱、福禧喝。
“阿姐,不考虑增加或换些吃食?”苏樱觉得这个买卖成本投高了。
“唉,我这脑子哪想得出?就是肉饼、油饼不都是小苏大人当初教的?”牛二媳妇为难道。
谁不想生意做大,梧县客商往来多,有个店铺,客人也能坐着慢慢享用。
虽然利润没有以前高,但胜在稳定,商旅就喜欢这种悠闲的店铺,边吃边聊生意。
第432章 茶点
“阿姐,不若做些点心、小吃,加上豆浆、茶水,专做商旅客人的生意,如何?”苏樱福至心临,想到广东茶点。
从早到晚都能做,悠闲的喝茶、吃着点心,谈生意多惬意!
“当然好!小苏大人想出来的,必定是极好的!”牛二媳妇欢喜的紧,“小苏大人,要怎么做,你说我做便是!”
“呃,你店里有哪些食材?”苏樱也没推辞,反正这会儿还早。
“羊肉、黄豆、绿豆、红糖、蜂蜜、油、粗茶!”牛二媳妇这些花了不少钱。
“嗯,够了,待生意稳了,再考虑增加其他品种。”苏樱听完,心里有了谱,“蒸笼有吧?”
“有!”
“那好,绿豆泡三四斤煮烂,捣成绿豆沙;羊肉剁茸,做羊肉大葱馅儿,明日你几时开门?”苏樱问。
“辰时初开门。”牛二媳妇回道。
“ 你先备好,明日卯时正,我过来教你!”苏樱安排道。
“唉,好嘞!”牛二媳妇好欢喜。
“明日你有口福了!”路上,苏樱对福禧道。
“呵呵,那我明日早早过来!”福禧满是期待,难得吃到苏樱做的美食。
翌日卯时正,苏樱带着福禧过来,牛二媳妇的后门开着。
“今日做羊肉大葱蒸饺、豆沙包、再加上你的油条、肉饼,可以从早开到晚上。”
苏樱说着,开始调豆沙馅儿,加入红糖、蜂蜜,调出流沙馅儿,包出小巧玲珑的包子。
“呀。这般小?”牛二媳妇惊讶,“客人不得闹啊?”
“就做这么小的,还有蒸饺,你都卖十文五个,商旅客人不只吃饱,还有牌面。
请客要贵重,才有诚意,当然你的味道首先必须要好。”苏樱手脚麻溜的包着。
牛二媳妇开始慢,后面速度跟上来。
然后又包羊肉大葱饺子,绞索纹路,很漂亮。
“你让人做些小蒸笼,一笼正好十个,一笼一笼的卖,卖的快、卖的多!又方便!”苏樱教细节、窍门。
很快厨房里香气飘飘。
“砰砰砰!”有人在外面敲门,“店家还不开门!”
“唉,来啦!”牛二媳妇打开门,外面的油锅炉火还没生,客人早了两刻钟到。
“娘子今日作甚新吃食,老远就闻到香味儿!”是旁边客栈的商旅。
“客官鼻子可真灵,我家今日新出流沙包、蒸饺,有些小贵,可要尝尝?”牛二媳妇心有忐忑。
“哦,有多贵?”客人好奇,还有卖家主动承认自己东西贵的!
“呃,两文钱一个,五个起卖!”牛二媳妇大着胆子道。
“呵呵,一样上五个我尝尝,到底好在哪里!”客人不置可否。
苏樱麻溜地各捡五个装盘,牛二媳妇端给客人。
“哎哟,娘子,你这包子、饺子是精致哈!”客人玩笑道。
流沙包、蒸饺精致、小巧,无形中有种贵重、高级感,不是小摊伤那种分量大、管饱的大路货。
客人夹起流沙包,轻轻一口,咬开小口。
流沙溢出,红糖混合蜂蜜,甜味很独特,加上绿豆的清香,令人胃口大开、
“嗯,味道不错!”客人点头,“两文一个不算贵!”
又夹起蒸饺品尝,与肉饼的油腻口感不同。
一口一个的蒸饺皮薄馅儿多,蒸过的饺子皮皮实,入口鲜香有嚼劲儿。
“嗯,好吃!”客人眼睛一亮,惊艳道,“来碗豆浆!”
苏樱泡了一碗粗茶,让牛二媳妇端出来。
“咦,娘子,我要的豆浆,你怎地端出茶水?还是粗制的?”客人不解。
牛二媳妇望向厨房里的苏樱,她知道肯定有说法。
“客人且尝一口,这茶水有何不同!”苏樱、福禧从厨房出来。
“哎呀,是小苏大人!福大人!失敬失敬!”客商是来过几趟的熟客,自然认得苏樱、福禧。
“这是新式吃茶法,客人先尝尝味道如何!”苏樱招呼客商坐下。
牛二媳妇又端来一盘,泡上粗茶。
客商咂一口粗茶,微微的涩苦味儿过喉咙,之后喉咙、唇齿间一股甘甜、清香。
不同于加葱姜蒜熬的茶水,这个保留了茶叶的本味儿,解腻,口齿留香。
“妙!”客商领悟精髓,“粗茶竟如此美妙!小苏大人真神人也!”
“客官就着粗茶,品尝流沙包、蒸饺,更是神仙不换!”苏樱咂一口粗茶下蒸饺,美!
福禧不说话,一口蒸饺一口茶,一口流沙包一口茶!
嗯,跟着小苏大人有好的!
牛二媳妇也忍不住品尝,一样吃了一个,再也舍不得,妈呀,还能这么做吃食!
“唉!店家,啥好吃的?也给我来一份!”又有客人闻着味儿进来。
“唉,好嘞!”牛二媳妇不忘先报价,再给人端点心。
刚上桌,又有客人进来,牛二媳妇一人竟忙不过来,苏樱、福禧帮着招揽客人。
很快楼上、楼下都快坐满,都点新茶点,纷纷赞不绝口。
“咦,小苏大人,你怎么在这里?”宋玄羽、刘师爷路过,客人都往里走,进来看个究竟。
却见小苏大人、福大人在当店小二,忙的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