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对啊!太好了!”女孩们欢呼。
  既得了女先生的差事,又不耽误游学,两全其美。
  杜氏、杨春华一人抱个孩子,韦氏拿着拨浪鼓咚咚摇,三妯娌坐院子里晒太阳,逗孩子玩。
  “哦哦!”龙凤胎听到叽叽喳喳的笑声,寻着声音望去,咿咿呀呀叫着。
  “快瞧,这两个小家伙喜欢热闹!”韦氏好笑,伸手扒拉小家伙的脸蛋。
  “嗯嗯!”大宝拧着小眉头,不喜欢被人逗。
  “哎哟,生气啦!呵呵!”韦氏把大宝弄生气了,又去弄小宝,小宝也不高兴。
  难得恶趣味弄哭孩子。“哇哇!”兄妹俩哭得震天响。
  “你这当三婶的,没个正行,就欺负人家小,不会说话!”杜氏拍打着韦氏,笑骂。
  “嘿嘿,好玩!”韦氏像个小女孩般,露出娇憨之态。
  现在不用劳作、不愁吃穿,整日悠闲,人跟着年轻许多,三妯娌时常玩笑。
  苏老二给大宝取名苏庾彦,小宝苏杨,孩子已两个多月,正月初四离家后再未回来。
  带着管事们逐一拜访五府都督,绕一圈还要巡回检查、督导工作进度,这工部员外郎是个苦差事儿。
  “可是饿啦?”莫三娘听到哭声,从厨房急急忙忙跑出来。
  没了黑心婆家,孩子葬在村外的风水地,心无牵挂,肉眼可见的长圆润了,胸口粮袋充裕。
  孩子一哭,胸前就打湿。
  抱起大宝,大宝闻到莫三娘气味儿,哼哼唧唧往怀里拱,像只小猪。
  黄四娘慢两步,抱起小宝,小宝斯文许多,细细小小的哼唧声,更像是撒娇。
  两孩子都养的白白胖胖,得亏两个乳娘每日吃的好,奶水足,不然供应不上了。
  杨春华奶水不多,满月后就没再哺乳,慢慢回了。
  “怎么突然办女子官学?”韦氏听着苏樱和谢清韵几人聊女子官学的事儿。
  “支教令下来,来了不少学子办学,竟无一所女子官学,也就咱们荒沟村的女娘能断文识字。
  女子官学挺好的!我猜是阿樱倡议的!”杨春华轻轻柔柔道。
  出了月子,整个人面色白皙红润,肌肤吹弹可破,头发乌黑油亮,真真的水润娇嫩,恍若二十出头的美娇娘。
  “可不,除了阿樱,谁会想到这些?也就她敢想敢干!换个人早被唾沫星子给淹死。”
  韦氏看着窗里的苏樱,羡慕又欣赏,要是自家闺女也这么能干该多好?
  宋玄羽、刘师爷在画缫丝车、纺织机,量尺寸。
  “难怪人家的丝线又长又韧性!都知晓与缫丝水温有关,却想不出办法。
  这小苏大人真是鬼才,冷缫法就轻松解决!”宋玄羽边画边感叹。
  每一个设计没有多余的,自有它的用处,包括炭火盆。
  画完缫丝车、纺织机,宋玄羽感觉自己已成缫丝、纺织专家。
  “跑一趟驿站,尽快寄回去!”宋玄羽交给皂吏,闲着无事儿,转到苏樱窗前。
  “画好啦?”苏樱抬头。
  “嗯!”宋玄羽背着手,看着苏樱。
  实在想不通这女娘脑瓜子怎么长的,能想出这么精妙的设计。
  “大人,画好了,你看看,可有不妥处?”工房曹吏在对面喊,揉着发酸的手腕。
  “嗯,你这宿舍与茅房是不是相隔太远?”宋玄羽随手拿起图纸看。
  “大人,这是参照县学布局设计。”工房曹吏回道。
  “我省的,但这是女子官学,白天无妨,夜里女娘们不方便,且这是村尾,胆小儿的人只怕不敢起夜。”宋玄羽提醒道。
  苏樱双手托着下巴听着,这位宋大人还真细心。
  第439章 穷不是没道理
  “哐哐哐!”校舍工地上不少民夫挖地基,还有人在远处挖洞烧砖。
  乳娘抱着孩子在苏宅门口看,怀里的两个孩子看的目不转睛,乌溜溜的眼睛全是好奇。
  自打工地开工,兄妹听到哐哐就往工地张望。
  每天能一直看到人家收工,要不就是自己实在困倦,不得不睡着。
  孩子一天天长大,变得活泼好动。
  除了看人干活儿,还喜欢到村学听课,也不说话,在窗外四处打量。
  孩子们去老宅喂蚕,打理甘蔗,弄白叠子,他们都会追在后面看。
  要是不跟着过去,小屁股一撅一撅往那边拱。
  “阿樱啊!”林县丞骑马奔来。
  “林大人,你怎么有空过来?我给你的信没收到?”苏樱问。
  “收到了,我这不赶紧过来!”林县丞激动道,“不是说好在我们桐县办吗?怎么突然改主意啦?”
  他还一心想着创办大唐第一所女子官学呢,那些学子们积极热情,甚至已开始编制课程。
  突然接到苏樱来信,说是在荒沟村办,给桐县十个名额!
  一盆冷水兜头倒下来,怎么就被梧县给截胡了呢?
  他不过出身寒门的文人,这事儿做成了,即使一辈子政绩不卓越、文采不斐然,那也能凭此挤入岭南名家大儒,县志上也得单开一页。
  想不通,实在想不通!亲自跑来问问。
  桐县的现有变化都是跟在梧县后面,亦步亦趋复刻,这女子官学可是实实在在自己第一个响应的。
  却被梧县抢去,心中那个郁闷、不服!
  以前就不说了,胡县令是自己老东家,又是自己的举荐人、贵人,两人亦师亦友,关系匪浅,谁首创都不重要。
  这新来的县令算怎么个事儿?一来就抢别人的功劳,还有没有规矩?
  “林大人,别激动!我先带你看看校舍!”苏樱笑着拍了拍林县丞,安抚道。
  “这事儿属于梧县、桐县联合创办,头份功劳是你和宋县令的,没人能抢去!”
  “真的?”林县丞的不满一下子消了大半。
  “骗你作甚?不止校志、县志如是记载,向朝廷的奏报也是你与宋县令!”苏樱认真道。
  “选在这里,一是因为这里僻静,教学环境好;二是实作课方便;三是梧县有钱。
  单是盖校舍,桐县就是一道坎,更别说后续的各种减免费用。”
  林县丞站在工地边上,看着诺大一块地,“这些都是校舍?”
  “嗯,比着县学规模建造,还有藏书楼、实作厂房等,全是砖瓦房。”苏樱点点头。
  林县丞无话可说,这魄力、这手笔,桐县没有,也拿不出!
  桐县分文不出,还白得十个名额,自己还在校志、县志上留名,朝廷奏报上也有自己的功劳,还想咋样?
  “怎么只招三十个?不能多一点儿吗?”林县丞不解。
  “林大人,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没人稀罕!
  再说了,女子官学全免,也是挤占县学资源,让那些男童如何想?”苏樱解释。
  “哦,明白、明白!”林县丞恍然。
  下意识把两事儿割裂开,女子不需要科考,纯粹的技术学校,但同属县学范畴。
  资源倾斜太过,会影响正规县学。
  “多谢!”林县丞翻身上马,拱手道。
  “走啦?”苏樱见林县丞来去如风。
  “走啦!回去招人!”林县丞双腿一夹,骑马跑了。
  “什么?女子官学?”县衙前、各城门口张贴公告,识字不识字的百姓都来看。
  县学招生张贴过,没多少人报名,这又搞个女子官学!
  招不满男童,就招女童,这不是胡闹吗?怎么能男女混杂?真是一点儿不讲规矩!
  不少人没看完、没听人念完,就愤愤不平,开始抨击。
  “就是!这不是胡搞么?反正我是不会把我家女娘送去!伤风败俗!”有些老妇表态。
  “诶诶,我说你们能不能别说话,都听不到念的啥?”有不识字的村民不满道。
  “就是,你不送便不送!走开、走开,别碍着我们!”其他村民将聒噪的人扒拉开。
  “这女子官学说的啥?免束脩、免书本费、免食宿费?”不识字的村民问旁边识字的人。
  “可不!天上掉馅儿饼!县学都没这好处!”识字的人语气中全是羡慕。
  自己还是当伙计,偷偷跟着账房先生学的,认了些字。
  哪像这些女娘,县衙出钱念书!恨自己没能生在好时机。
  “哼,能是什么好事儿?什么全免?哪有这等好事儿?说不定是教坊,只有那种地方全免!”
  被挤出去的老妇人一脸扭曲,说着恶毒的话。
  “啧啧,你这老货!自己从教坊出来,看谁都是教坊的?”识字的人斜睨道。
  “人家这是在荒沟村单独建校舍,学蚕桑养殖、缫丝、纺织、白叠子种植等。
  你那套以色侍人,人家可不稀罕!你别看不上,你去了,人家还不要你!”
  “哼,不稀罕!呸!”老妇人撇撇嘴,不屑道。
  这都什么世道,女子也能念书?还官学,还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