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我又不傻,有人来报王大人走了,我才踩着点从暖阁出来的,没冷着一点,不信,你摸摸手。”苏芮证明的伸手给云济。
  云济握住她的手,的确还是温热的。
  苏芮靠近,眼眸明亮望着他笑道:“夜深了,云济,我们回家吧。”
  看着她的眼,她的笑,云济心中的悲伤得到了缓解。
  点头,紧握着她的手,两人并肩往宫外走。
  宫灯内的烛火将两人身影拉长,交叠,融为一体,互为支柱。
  (正文完)
  第341章 番外1:什么?生三个?
  立春。
  皇太弟赵寅钦继承登基,号景仁帝,改年号嘉昌。
  登基后立即就实行雷霆政策,以林家造反为头,彻查权贵世家近百年,罪者重罚,善者重赏,手中文有王老太师,武有林大将军,加之因林家之事世家多有牵扯,势力减弱,短短两年,便将权贵世家权利削除大半。
  又废除荐举制,立文武科举,无论身份高低,世家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要通过科举应考才能入仕为官。
  第一年科举由王老太师主监考,严厉之下暴露了大部分贵族子弟不思学术,酒囊饭袋的本质,也让寒门苦读之人终拨开乌云见曙光。
  官场注入新鲜血液,开辟一片新的光景,而原本的朝臣也感到畏惧,不得不越发努力。
  改变的也不仅仅是入仕,阶级差距,还有民生。
  世家被打掉,资产流出,一部分进了国库,一部分还之于民,分发土地,放开行商严苛制度,减去负重徭役,大力击打恶霸乡绅。
  边关也有改变。
  重新规定军队制度,重塑军风,违者重罚。
  为奴者只做分内之事,且细分罪行奴责,除重罪军奴外皆可考核奴军,为大赵战斗,军功卓越可将功补过,革除奴籍。
  一系列政策以雷霆手段实行下去,很快,暮气沉沉的大赵就换了一副逐步新生的景象,从上到下,都有一股子往上的期许,都忙着往上走。
  但有一件事,是往下的。
  那就是景仁帝的后宫,实在是萧条,不,确切的来说是空空如也。
  除了贵妃苏氏,再无其他了。
  就连皇后,都没有。
  苏贵妃曾为军奴数年,虽为陷害,可到底是实打实在边陲做了五年军奴,即便有过救国之功,可天下国母,中宫皇后是万万不能有污点的。
  因此,景仁帝登基只封了贵妃,虽也有些人觉得位份过高,但那会都盯着皇后的位子,想要将自家的女儿送上凤位,又都知晓景仁帝宠爱苏贵妃,自也不好和景仁帝对着干,便都做了个顺水人情,盼着景仁帝领情。
  可谁知,景仁帝翻脸不认人。
  以大赵急需刮骨疗毒为由,将立后之事一拖再拖,到如今,只要一提及立后,沈铎,卫楚等人就会跳出来打岔。
  两人被外派出去做巡查后,大臣们本以为有机会,结果,鸿胪寺的沈大人那张嘴什么鬼话都说得出来,还有他身边跟着的吏官,那张嘴黑得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成彩的,在民间挑拨得那是风生水起,在朝堂之外的人眼里,他们这些人就是想要成为下一个林家,出门跟老鼠过街一样。
  无奈,只能放弃,退而求其次的要求选秀。
  今年,正好第三年。
  第一年不选,第三年怎么都说不过去了。
  “皇上,子嗣历来都是最当紧的,如今后宫只有苏贵妃,皇子也只有大皇子二皇子两位,实在是太过简少了,望皇上为大赵着想,充盈后宫,开枝散叶。”
  一人开口,同一派的个个都站了出来,异口同声:“望皇上为大赵着想,充盈后宫,开枝散叶。”
  “子嗣自然重要,充盈后宫也是为了子嗣,但如今苏贵妇已经临盆在即,便也是开枝散叶了,各位大人何必抓着不放呢。”沈大人悠悠开口。
  领头的陈大人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沈大人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子嗣丰盈就不为皇上着想了,皇嗣关乎大赵千秋万代,苏贵妃临盆也不过再添一个,也许是公主,皇上正值壮年,充盈后宫,雨露均沾,不出三年,必然皇嗣丰厚。”
  “三年,雨露均沾,陈大人这话听来怎么好像是把皇上当……”
  后面的话没说出来,可谁心里不清楚,这是把景仁帝当种公使。
  话是难听,不好说出口,可事实却就是这样。
  坐在皇位上,不仅仅要指挥方遒,治理国家,也要为了国家奉献自身,多多益善,才不至于重蹈先帝覆辙啊。
  “皇上,臣……”
  陈大人正转身朝向云台上的景仁帝正要开口说什么,福公公就一脸喜色跑了进来禀告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苏贵妃生产了。”
  一下,所有人都懵了。
  不是说临产吗?
  怎么这会就生了。
  没等反应过来去问,福公公就又道:“又是急产,但一切顺利,母子平安。”
  又是一个皇子!
  陈大人脸色不太好,深吸一口气,还是不松口道:“恭喜皇上,又添皇子,只是再添一个也……”
  “陈大人从哪儿听到是添一个皇子?”福公公打断问。
  给陈大人问懵了,“不是一个?”
  “不是,贵妃娘娘这胎是三胞胎,都是皇子。”
  三…三……三胞胎皇子?
  陈大人一个踉跄,险些站不住。
  苏芮这次竟是怀的三胞胎,怎么无人知晓?
  细想起来,自打苏芮时隔三年再次怀胎后,就以身体需仔细调养为由鲜少露于人前,而后宫全是苏芮的人,铁板一块,人不出来,想要探查消息难如登天。
  结果,现在给一道惊雷。
  再看憋不住笑的武大人,陈大人瞬间就明白了,是个局!
  “方才陈大人你说选秀入宫就是为了皇嗣,现在苏贵妃又为皇上添了三个皇子,一年顶三年,五个皇子,总归不少了吧?而且,你也说了皇上正值壮年,苏贵妃也是啊,这一年顶三年,难道不是更好?”
  陈大人倒是想要说不好,可现在却没法说出口了。
  五个皇子啊,而苏芮的确还年轻,以这样一次多胎,说不定还要增加,之前的话都立不住脚了。
  还想和景仁帝说什么,嘴还没张开,云台上的景仁帝就先一笔离开去看贵妃和儿子了。
  其他人散去,只有陈大人一样主张要充盈后宫的人还留下,不知如何的问:“陈大人,这般如何是好啊。”
  陈大人眉头都拧在了一起,“等,再等等。”
  又等了两年,陈大人卷土重来,说只有皇子没有公主,总归也不好。
  结果,同年苏芮又诞下了双胞胎公主,自此,陈大人再不敢开口,唯恐自己一开口,苏芮和云济又生几个。
  最惨的是,三胞胎的启蒙交给了陈大人,陈大人嘴上胡子肉眼可见的消失,直到不见。
  第342章 番外2:爹爹接你回家
  御书房内。
  刚处理完政务的云济就忙不迭的转身去逗摇篮中的双胞胎女儿。
  大抵是前面生的都是小崽子,一胎比一胎更不善,且长大的小子个个都更脱了缰的野马一样,即便是自小就沉稳的银团,那也是个蔫坏的主。
  因此,对这对软软糯糯的女儿,云济是喜欢得恨不得含在嘴里,除了上朝不带着,走哪里都要带着。
  此刻,唐大将军都还没走呢。
  看着两个小公主小手抓着云济的手指,同时张开嘴笑起来,唐大将军也不由得脑海里浮现起了久远的回忆。
  唐俞橦出生的时候他也是如此,哪里都不想去了,就想要日日陪着女儿,被夫人骂着赶着才一步三回头的去上值。
  如今却……
  感受到唐大将军的落寞,云济抬头问:“唐二小姐离京可有两年了?”
  “已两年三个月了,也不知此刻身在何地。”
  想起唐大将军就揪心但又无奈之中还有一丝庆幸。
  云济登基后第二年,唐俞橦的病情就越发好转了,现如今唐大将军都还记着,她清醒的叫自己一声父亲。
  可没来得及高兴,甚至都没能把唐俞橦接回大将军府,她便说,她不想留在盛京,想要出门游历,见见这二十多年来不曾见过的万里河山,风卷云舒。
  唐大将军不放心,可唐俞橦说这是她唯一的心愿,苏芮也说让其去做自己想做,有兴趣的事才有利于病情进一步恢复,以免反复。
  如此,唐大将军只能忍痛同意,甚至答应唐俞橦不派人暗中跟着她。
  她就那么带了几个女护卫,在秋日里离开了盛京。
  偶有书信传回来,但信太薄,唐俞橦又向来是个报喜不报忧的。
  “唐二小姐心思明慧,又有护卫跟着,不会出事,如今她也算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她的游记如今不仅在大赵,在东月和其他数国都是热销的。”